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大殿里一片安静,出奇的安静,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不出声。
  崇祯大怒,他知道必须要有人带头,不然没人愿意。
  于是在散朝后,他让太监找国丈周奎,让周奎表态凑饷银招兵买马,还说算是朕借的,以后有钱必然归还,周奎当然一口拒绝,表示家中没有任何剩余钱财。
  周皇后知道周奎守财如命,不由对崇祯皇帝叹曰:“我父周奎平日深受大明王朝养育之恩跟陛下宠爱信任,没有想到如此吝啬鼠目寸光,一旦城破之日他的家财万贯又能保住多久。”于是亲自叫来周奎狠狠训斥一顿,周奎迫不得已,同意拿出10000两白银来助饷。
  崇祯觉的他捐的太少,让他再捐点。
  周奎赶紧跑进皇宫求女儿。
  周皇后眼见父亲周奎贪财如命也无可奈何,最后又从宫中偷偷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之后换来5000两白银给父亲周奎,让周奎按照自己的名义捐款不能让其他大臣笑话。
  周奎收到女儿周皇后的白银之后却在里面扣掉2000两,再将剩下的3000两白银上交国库。
  有了周奎带头,满朝文武也没办法,只能纷纷捐款。
  但他们都和周奎学,回去之后把房子上的砖瓦弄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屋内值钱的东西一律私藏起来,然后在自家房子门口贴着房屋贱卖。
  早朝的时候周奎与朝廷众臣都故意穿上最破旧的衣服去上朝。以前由乘坐轿子改为步行上朝。
  大太监、东厂提督王之心很有钱,崇祯要他慷慨一点,王之心却推诿说:“连年家计消乏。“勉强凑了一万两,曾经的状元,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
  然后满朝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纷纷捐赠饷银几十几百两不等,最高一笔才二万,最后一共为崇祯捐出二十多万两白银。
  崇祯一夜过后,看到满朝文武都穿的破破烂烂,差点怀疑人生,自己是不是穿越了。
  但崇祯肯留下,估计心里还指望各部勤王兵马到来。
  必竟当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就打到北京城下,还亲手射箭进来嘲讽他。
  事后皇太极也没打下北京城就走了。
  所以崇祯心里肯定还有侥幸心里,一是指望农民军打不下京师,二是指望有当年袁崇焕祖大寿那样的精兵助阵。
  包括前不久赶来的唐通在他眼里也是大明的忠臣。
  可没多久,各种不好的消息纷纷传来。
  三月底,居庸关下,唐通降李自成,一天后,昌平降。
  另蓟镇总兵徐敷奏的兵马,已经退向天津,离京城越来越远。
  而被他寄于厚望的吴三桂,到现在还没走到永平。
  这都走了快一个多月,爬也爬到京师了。
  于是到了四月初,李自成十五万大军到了京师城下,号称一百万。
  李自成看到北京城这么高大,感觉有点难攻的。
  他从陕西西安一路过来,仅在陕西就留了十万兵马,进入山西后,又在各地驻守兵马,最后进入北直隶时,不到二十万人,其中真正的精锐大概七万左右。
  这时他又分兵,先分了一波人马去居庸关。
  和历史上一样,唐通想打,但杜之秩降了,唐通只好也降了。
  于是最后他到北京城下时,已经是四月份,兵马大概在十五万左右,他看北京城有点大,怕强攻会损失惨重,再想想代州和宁武关的经历,李自成怂了,便派使者向崇祯提出几个要求。
  李自成要求割据西北一带省府,封他为王,还要白银一百万两犒劳军队。
  然后又说可以帮朝廷平定其他贼兵,甚至可以帮忙打建奴。
  第三个条件是不奉诏,不进京见皇帝。
  说实话,李自成就是想二分天下,而且要的还是西北苦寒之地,这要换成丁毅是崇祯,眼下这副局面,肯定答应的比兔子还快。
  但真不知道崇祯的脑袋里到底长的是什么。
  之前皇太极两次想议和,他为了面子,都没干成。
  这会这么好的机会给他翻盘,还能借用农民军去打建奴,等喘过气来,再翻脸也行啊。
  人家刘邦当年前脚和项羽定了楚河汉界,后脚马上就撕毁和约,人只要够无耻,总会成为大赢家。
  但崇祯就是想不通,他只想到当年张献忠火烧皇陵的事,祖宗坟头都冒烟了,我与贼兵誓不两立。
  崇祯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
  李自成兵围京师,崇祯皇帝就知道局势已经有点危险,他捶胸顿足,叹息彻夜,还连连大喊:“内外之臣误我!误我!”
  到了此时,他才想着保全太子,四月六日,驸马都尉巩永固求见崇祯,崇祯大喜,私下召令他,让他用自己的家丁护送太子向南方逃命。然而,巩永固此时却连连磕头说:“亲臣不准藏甲,我岂敢拥有家丁!”崇祯皇帝默然。
  巩永固见状,突然又道:“臣有一言,请圣上恕罪。”
  崇祯想了想,明白了他的意思:“朕恕你无罪,卿起来说。”
  巩永固也不敢起来,低头道:“镇北伯能征善战,与鞑子都是屡战屡胜,何不召镇北伯前来,入卫京师。”
  崇祯沉默不语。
  之前他勤王召令传告天下,蓟镇,山东,吴三桂、唐通、江南的黄得功,史可法、黄蜚等都有传旨。
  就是没给丁毅的大同镇发,一来他不想求丁毅,二来觉的丁毅也靠不住,让他带兵进京,恐怕不是好事。
  随着时局变烂,等他再想召丁毅时,京城里的人已经出不去了。
  崇祯当然不能说是自己没召,不信任丁毅,沉声道:“丁毅远在大同,连蓟镇的徐敷奏和天津的沈世魁这么近的两镇兵马都不来,丁毅又怎么回来?”
  他的意思是,丁毅的部下都不来,丁毅又怎么回来。
  崇祯是没说错,但巩永固咬了咬牙,终于道:“恕微臣斗胆,如果陛下封他为王,他定欣然发兵。”
  嘶,崇祯倒吸一口冷气,眼睛死死盯着巩永固。
  巩永固赶紧跪伏在地,头也不敢抬,身体也颤抖起来。


第744章 皆由诸臣误朕
  四周一片安静。
  足足好几秒钟后,崇祯才好像反应过来,他的声音无比的凶狠:“你,见过镇北伯?他说什么了?”
  “陛下恕罪,臣只见过镇北伯的属下。”巩永固满头大汗:“微臣心想,陛下能把唐通封伯,以镇北伯的功勋; 不封其为王,他岂肯举兵来援。”
  大殿里又是死一般的安静,足足好一会后,崇祯哈哈狂笑:“好一个镇北伯,好一个丁毅。”
  “你们一个个的都该杀,都该杀……”崇祯疯了似的,指着巩永固破口大骂。
  他实在是气疯了; 之前李自成来提三个条件,要求封王裂土,现在丁毅也来凑热闹,而且是在这种危险关头,落井下石,等于是强逼崇祯。
  崇祯怎么可能答应。
  他狠不能立马叫人把巩永固也带下去砍了。
  “陛下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太子和诸王及公主着想。”巩永固咬着牙再道:“求陛下三思。”
  他重重的把头撞到地上,砰砰砰,连磕三下,再抬起头时,头上全是血。
  要说到这个时候,谁还能让崇祯冷静冷静,也只有太子朱慈烺了。
  想到年轻的太子,再看看巩永固拼命磕头,崇祯狂燥而想杀人的心; 终于慢慢平复下来。
  崇祯恶狠狠的盯着巩永固看了会,或许他还是不想做亡国之君,便问:“可有镇北伯部下在?”
  “在宫外候着呢。”巩永固忙道。
  果然如此; 崇祯又羞又怒,心中恼恨巩永固私下勾结统兵大将; 但眼下也容不得他再考虑,李自成的条件已经被他拒绝,各路援兵都不在,连唐通也降了,现在他所有的希望都在丁毅身上。
  他马上下令诏见来丁毅的人。
  很快,路超进入皇宫,拜见崇祯。
  “镇北伯兵马在哪?有多少人马?”崇祯一见就开门见山,迫不急待,可见他心中其实已经慌的一比。
  “镇北伯十万大军,俱在天津,大军朝发而夕至,只要圣上下令,立刻就能发兵。”路超道。
  “那他还等什么,朕现在就下令,让镇北伯即日发兵。”崇祯怒道。
  路超跪在地上,头向地面,一动不动。
  “他这是威胁朕; 威胁朕。”崇祯突然咆哮道。
  巩永固吓的赶紧跪下; 瑟瑟发抖。
  想着自己的小命; 巩永固咬牙道:“唐通之辈都能封伯,还请陛下三思啊。”
  唐通现在都降了,陛下你还说什么废话。
  面子重要,还是小命重要。
  崇祯深深吸了口气,稳住自己狂燥的心:“朕若下旨后,如何发兵?”
  “城头发炮,以数响为号。”至于打多少炮,当然现在不能说。
  崇祯狠狠咬了咬牙:“好,朕就如他所愿。”
  于是当天下午,崇祯召集群臣议事,但令他愤怒的是,满朝文武来了不到二分之一。
  很多文武官员俱称病有事,而不来。
  崇祯又在大殿上怒骂:“内外之臣误我!误我!”
  骂过之后,他当场宣旨,也震惊众人。
  “镇北伯丁毅,秉性纯良,军功绰著——”
  晋封为镇北王,封地为海外济州,同时,将坤兴公主朱媺娖下嫁给丁毅。
  把坤兴公主下嫁的事,完全出乎路超的意外,这是崇祯自己想出来的。
  按大明律,娶了公主,就不能在朝中为官,更别说当王。
  这是要在事后,找理由削丁毅兵权。
  这要是李自城兵临城下之前,宣这种旨,下面的文官立马要吵成一片,完全不合祖制。
  大明驸马是有带过兵的先列,当年成祖靖难,驸马梅殷就领兵数十万,但他坐看朱棣夺天下,最后也死的很惨。
  可驸马再封王,就这不合祖制了。
  另外丁毅是有正妻的,按大明律,公主嫁后,丁毅的妻子都要休掉,丁毅会吗?
  济州更是朝鲜王国之地,何时成为大明属地。
  崇祯这个圣旨,可谓破洞百出,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很多人听到的第一个念头,就觉的是崇祯在耍丁毅,可这会满朝文武没人在意这个事,大伙都想着自己的退路呢。
  崇祯宣完旨意,立刻要求发出圣旨,诏告天下。
  当然,这会圣旨能不能出直隶都有问题。
  同时还鼓舞群臣,镇北王十万大军就在天津,不日即至,让京军用心守着,我大明必胜。
  这会崇祯信心十足,甚至想到以后丁毅把兵马交给他,大明中兴都有望了。
  群臣自然一片阿谀之声。
  下完圣旨后,崇祯再次召见路超,让丁毅尽快发兵。
  路超却道,请圣上把公主先交给微臣。
  崇祯顿时瞪着他。
  路超小心的说了几句,大概的意思,就是怕崇祯事后不认帐,用公主先做人质的意思。
  崇祯勃然大怒,但他这时圣旨也发出去了,又在朝殿上宣布了,当然不可能收回。
  路超又道,我们反正还是在京城的,难道还能飞上天不成?
  崇祯迫于无奈,这才答应。
  此时他心中其实已经相当恼火,心中甚至在想,等事后自己消了丁毅的兵权,先灭了丁毅满门再说。
  丁毅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他,崇祯已经恨之入骨。
  他想着大明朝开国时,多少人拿着老朱的免死铁券,还不是最后全被杀了。
  朱棣当年还答应和宁王平分天下的。
  做皇帝,一定得不要脸。
  崇祯现在想必有点后悔,只要自己不要脸一点,不在乎名誉,早就跑南京去了。
  路超得到坤兴公主后,便让城头发炮十响以为号,天津的兵马将马上杀来。
  崇祯大喜,赶紧让人去城头打炮。
  而就在当天他们打炮的同时,李自成发动兵马,开始攻城。
  第一天李自成的兵马并没有攻下北京城,崇祯也很有信心,以为丁毅的兵马就要过来。
  但天津距离北京挺近的,也就两百多里。
  骑兵全力跑的话,真的是一天能到。
  李自成兵马闹哄哄的攻了一天,崇祯心惊胆颤的熬了过去,当晚多次召问巩永固,镇北王的兵马,到那了?
  巩永固道,快了快了,贼兵围城,信使进不来,依微臣看,应该到武清了。
  武清在京城和天津正中间,这才跑了一半路,崇祯想想,安慰自己,明天上午援兵能到。
  第二天农民军又攻,攻势更盛,京城之内人心慌慌,百姓和勋贵们都在想办法谋生。
  如果说第一天,大伙还相信崇祯的话,丁毅的兵马就在附近,那么第二天,已经没多少人相信了。
  丁毅真想来救驾,这个时候肯定到了。
  已经过去十几个时辰,骑兵每个时辰跑二十里还不到?
  到中午时,崇祯也急了,多次派人到城头看援兵,援兵的毛都没看到一根。
  后来再召巩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