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张其栋的兵马还是会留在山海关一线防守,包括原先蓟镇的地盘都是他的防线。
  丁毅最后带出关是九万五千战兵,五万囤兵,共十四万五千人。
  全军人人带马,一大半有铁甲。
  其中六成是丁毅原先的老兵,另有四成皆被丁毅训练过两年以上,最短的都是在南京集训了一年多时间。
  出关的当天,浩浩荡荡的骑兵冲出山海关,站在山海关观看的原吴三桂部下辽东兵们,有人突然就大哭起来。
  明军上次这么多人出关,还是松锦之战,惨败而回,丧师十万。
  但是这次,所有人都知道。
  明军必胜。
  建奴必亡。
  因为这是百战百胜的镇北王,亲自北伐。
  丁毅在山海关集合重兵,满清多尔衮很快就知道了。
  他召集国内重臣们研究了下,几乎马上达成一致,诱敌深入,一战定胜负。
  打丁毅的兵马,不能和打其他明军一样。
  多尔衮很果断,立马下定放弃宁远,放弃锦州,放弃广宁。
  他也在同时召集所有外蒙骑兵和举国之兵,共十三万之多。
  倾国之兵,在浑河准备和丁毅野战,再来一次浑河大战。
  多尔衮也想守城,不想野战,但在海州盖州等相继被丁毅攻破之后,他就知道,丁毅肯定有攻城的新武器。
  守是守不住的,只有野战中,打败丁毅才行。
  而且他有个别的心思,守城一旦被围,就无路可逃,野战打败了,还能有机会逃命。
  十一日。
  轰隆隆的大马车行驶在大路上,张忻、马士英等四位内阁大臣都坐在车里,不时掀起窗帘看外面的情况。
  外面兵甲如云,遮天敝日,明军士气旺盛,精神振奋,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明军。
  “镇北王这次调集了多少兵马?”王铎小声的问。
  兵部尚书张缙彦沉声道:“十万战兵,五万囤兵,号称五十万。”
  “嘶”诸臣俱倒吸口冷气。
  他们当然知道,丁毅平定各省,在每省都最少封了两三个总兵,各省驻兵从三四万到六七万都有。
  全大明这么多省,最少有六七十万兵马,而这边,还聚集了十几万。
  “加上旅顺等地,镇北王这不是,真的有百万大军?”马士英目瞪口呆,狠狠咽了口口水。
  李自成之前百万大军也是吹吹牛逼,像现在丁毅十五万敢称五十万。
  但现在丁毅手上,好像真的有百万大军。
  “就算没一百万,也少不了多少。”张缙彦微闭双眼,淡淡的笑道。
  “镇北王在云南和安南不是也在动兵?”王铎小心翼翼的问。
  “哎。”有人长叹,一脸无奈。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思,镇北王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
  大明的江山,也不可能再守住。
  现在大伙就看镇北王想什么时候当皇帝了。
  为什么到现在他还没这意思?
  马士英若有所思,仔细琢磨着丁毅的心事。
  “若建奴被灭,镇北王声威无双,功盖于世,当可劝进。”张忻沉声道。
  其余众人默不出声,各怀心事。
  当初大伙说好了,让镇北王监国,找永王和定王,这都一年多了,还没找到,大伙也不提这事,整个大明皇帝没有皇帝,居然没人提出议异。
  很显然,大伙都等着丁毅当皇帝。
  “北宋老赵怎么当皇帝的?”马士英突然道。
  众人面面相觑,数秒钟后,诸臣齐齐点头。
  ……………
  距离盛京一百里外的小北河镇,这边同样兵马如云,遮天敝日。
  多尔衮也知道这是关乎他们国运的一战,若输了,老奴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将化为乌有,若是打赢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再坚持几年。
  但他心里知道,丁毅崛已成定局,除非阵斩丁毅,不然下次还有灭族的危险。
  此战他动员了几乎全国的兵马,除了盛京有多铎带三千人留守,大清国内所有能调动的满清蒙军都来到了这里,只有战兵十三万,杂役民夫五万,号称三十万大军。
  他们选在浑河附近列阵,准备以逸待劳,决战丁毅。
  小北河镇在浑河以东,这边地势较平坦,适合大兵团作战,特别适合他们骑兵冲阵。
  多尔衮令孔有德的汉军火器营在新堡,所有大炮都在大军北侧,因为他估计明军肯定从南边过来。
  明军要过浑河,只会从西南方走,然后从南面往上,这是近路,不可能绕到北面。
  此战为打败明军,多尔衮把松锦战役中缴获得到的三千多大炮几乎全带了出来,孔有德火器营足足带了三千两百多门各式炮。
  仅巨大的炮阵就占了好大一片区域,多尔衮准备用火炮,好好的教训明军。
  但说实话,这么多火炮到丁毅手上,或许能发挥作用,而满清这边,实在没有用炮的高手。
  多尔衮和松锦之战的明军一样,只知道把火炮一字排开,分布在一个区域内。
  他要是学学丁毅,当年白沟之战,炮分两重,前面一批,后面一批,后面的还能打到前面。
  只要动动脑子,他这三千多门炮,有很多布置方式。
  那怕丁毅带了一千多门炮,射程比他远,他还是能打一打的。
  此时的多尔衮正站在一个山坡上,看着四周连绵的军队,心中着实没有信心。
  “请恭顺王过来。”多尔衮这时用客气的语气道。
  很快,他的心腹亲卫把孔有德叫了过来。
  “王爷。”
  “恭顺王,这次与丁毅决定,全靠你们火器营了。”多尔衮不动声色道:“希望恭顺王好好利用咱们的炮和铳,给丁毅重重一击。”
  “扑通”孔有德赶紧跪倒地上,大声道:“当年俺得先皇与王爷礼遇,在俺最困难的时候,接受了俺,可谓恩重如山,俺誓死为大清效命,若败,俺也是死路一条。”
  多尔衮一脸欢喜,赶紧扶起他:“恭顺王快请起,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兄弟。”
  他扶起孔有德,问了问火器营的布置。
  孔有德说他学了丁毅,把火炮分成四个区,前面两区是射程较近的,主要防止明军步骑,后面是远程的,包括所有的红夷大炮,分成两翼后侧,主要用来轰击明军的炮。
  所有炮都筑有炮阵,以防炮击。
  现在正布置人马挖濠沟,并留踏板通道,一旦战事不利,大军从通道踏板撒退,抽掉踏板后,濠沟可以阻挡明军追击。
  这些都是学自丁毅。
  多尔衮听了大喜:“好,好,恭顺王用炮兵,果然有章法。”狠狠的夸了孔有德一番。
  阿济格则奇怪孔有德挖什么濠沟。
  他跟着孔有德回去,果然看到在新堡外,大量火器营的汉军正在挖濠沟。
  但这濠沟一挖,直接就是把他们前面所有兵马的路给堵着了。
  若是战事不利,他们如何撤退?
  但见孔有德在冷家坨方向有几十块木板搭在濠沟上面,用做退路。
  孔有德见他脸色有凝,低声道:“英亲王,实话说,我也怕打不过丁毅,所以先挖濠沟,可阻丁毅的骑兵,到时咱们全军还能退往盛京。”
  “现在丁毅人人带马,尤似骑兵,和以前的明军可不一样。”
  “一旦大败,若无阻挡,恐全军覆没。”
  阿济格也感觉有道理,但是他还是很小心,对身边一员亲兵道,一会你带一个牛录过来守着这里。
  他要亲自派兵守着踏板和退路。
  走时他也拍了拍孔有德肩膀:“辛苦恭顺王了。”
  阿济格虽然有疑,但孔有德投降大清十几年了,一直任劳任怨,每次打仗都奋勇当先,实在没有怀疑的地方。
  阿济格离开后,孔有德脸色微沉,驾,快马通过濠沟回到炮阵。
  “孔大哥。”耿仲明迎了上来。
  “除了有踏板的地方,其他地方,叫兄弟挖宽一点,不见得有多深,一定要宽。”
  “然后在一百米外,再挖第二条。”
  “好勒”耿仲明一口应了。
  两兄弟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孔有德很快来到炮阵中间,这边有他多年训练的五千铳兵。
  这几年大清工匠受损,资源越来越少,孔有德的五千铳兵,只有三千多人有铳,其余的铳要么打爆废了,要么来不及造。
  他也是学丁毅开始的时候,人比铳多,有人战死,可以有其他人替补拿铳再射。
  看到孔有德过来,火器营副将吴进盛赶紧站起来:“起立。”
  这边五千铳兵飞快起身,虽然比丁毅的兵马慢了点,但比一般明军却强多了。


第797章 一触即发
  孔有德看了眼吴进盛,大声道:“马上大战,再试两次。”
  “喳。”吴进盛应答:“试射准备。”
  他叫了一声,各部纷纷开始站位,分开,列队。
  好一会五千人才站好位置。
  “装弹。”吴进盛大叫。
  接着各级军官都在叫。
  但见铳兵们无论有铳无铳的,都在做装弹的手势,但实际上都不装弹。
  因为他们现在工匠越来越少,打造的铳越来越少,所以试射也越来越少,怕炸膛,损失鲁密铳。
  等所有人表示装好弹后。
  吴进盛又叫:“举铳。”
  “瞄准。”
  刷刷,随着军官们的叫声,五千铳兵都平举起铳或手中的木枪,做铳装。
  “点火。”
  吴进盛再叫。
  “哧”有人嘴里还发出声音,好像真的点火了。
  但现场所有人的眼睛,这时看向孔有德。
  孔有德这时拿起一把弓,又抽出一枝箭。
  这箭的前面被漆了红漆,一片通红。
  嗖,孔有德弯弓射箭,轻轻一个抛射。
  方向正是吴进盛的方向,直接射到吴进盛身后。
  吴进盛目瞪口呆。
  但他没有犹豫:“打。”一声大叫。
  哗然,全场铳兵同时转身,纷纷对着吴进盛方向,砰砰砰,众人一排一排打响,嘴里还发出声音。
  第一排打完,立马蹲下,从左侧绕走。
  第二排再接着打,然后也微蹲,从右侧绕走。
  一共打了五轮。
  回到后面的铳兵继续做装弹的动手,按顺序站好。
  这是袁田向孔有德建议的新练法。
  即命令所至,立即开铳,不能犹豫。
  当时孔有德在盛京试练了一段时间,很多人转向不快,或反应迟钝的,都被斩了头。
  开始大伙都把训练当玩,但被孔有德砍了一批人后,所有人都害怕了,也认真起来。
  有天孔有德组织一百个人,二十人一排,让他们实弹训练,五轮射。
  还让自己一个新娶的小妾在边上观看。
  突然孔有德一箭射向小妾那边。
  铳兵纷纷转身,但第一排很多铳兵一愣,没敢开铳。
  然后整排二十人有十六人没有开铳,有四人打了,直接把孔有德新娶的小妾给打死。
  孔有德大怒,下令把前排未开铳的十六人皆斩,家人贬为奴。
  开铳的四人则官升一级,赏银百两。
  此次之后,孔有德令箭所至,莫敢不开。
  不管让打谁,铳兵们不敢犹豫。
  ……………
  明军行军很慢,不急不徐。
  八月十一日才从山海关出来,十几万大军,无数的辎重粮草,数不清的大车往关外去。
  从山海关到浑河多尔衮驻军地,大概有六百里路。
  丁毅的哨兵先到,然后前锋王卫忠两万兵马于八月二十日才到。
  等于每天走五六十里路。
  没办法,这么多的粮草和辎重走的太慢,这还是所有人都骑马的速度下,如果像以前的明军一大半没马,那速度将更慢。
  明军如多尔衮所料,从后世浑河大桥方向绕过,从南边往北,王卫忠过桥后就到翟家村,这时距离清兵已经在四十里不到。
  王卫忠一边靠河立营,一边四下派出哨骑,也不急着进攻。
  丁毅后继兵马,先占了广宁,把大量的粮草囤集到广宁。
  当年这边是明军的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是保卫京城的屏障。
  王化贞在这里时,有兵十三万,囤粮百万,是明朝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
  到熊廷弼手上失陷时,后金掠取了大量的粮食,仅右卫屯,即熊廷弼驻扎之处便有粮草50万石,正是这批粮草帮助努尔哈赤渡过了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至于珍珠财宝报掠更是无计其数。
  而丁毅对打赢这场战很有信心,一路只带了三十万石粮过来。
  他十五万人吃这些粮草,可以吃一年,其实是有部份给战后用的。
  许必成一万兵马守广宁,另有一万骑兵在广宁和浑河西线游动,不过浑河,这样就是丁毅有两万兵马是不参战的。
  多尔衮若是想去攻击丁毅的粮仓,最少要派四万以上的精锐过河,也未必打的赢许必成的兵马。
  多尔衮很快也派哨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