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严查,他们最少是会拿枪往里捅的。
  现在也是做做样子。
  粮车一辆辆过去,朱铁柱和老吴头心都快提到口中了。
  还好一切顺利,最后一辆车上装了几只鸡,让汉军旗的兵看的大流口水。
  但他们不敢动,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几车粮进城。
  进城之后两人就放心了,飞快指挥着前几辆车往库房去,他两人推着两辆车经过一个拐角,立马拍拍车轮。
  哗啦,从里面钻出宋飞和赵大山,两人向老吴头他们看了眼,发现街上没什么人。
  整个金州城,这时只有三千多后金兵,加种粮的几百户人家,总人口中不到四千。
  大部份人都被集合到盖州去住了。
  “多谢。”赵大山二话不说,拉着宋飞就走。
  朱铁柱在他们进来之前,靠记忆画了城里的大概方向和位置,两人看熟了图,按着方向走。
  城里没啥人,到处都是空房子,他们很快找到一幢房子。
  这是老吴头在城里的家。
  进去前先看了看,东边窗户开着,西边的关着。
  赵大山点头,带着宋飞走到门边,一短两长敲了三下。
  马上里面开门了。
  朱刀儿,吴东,常小牛都在,还有四个人,都是夏粮时分两波进来的。
  加上赵大山,宋飞,一共九个人。
  金州城空房很多,但他们七人进来后,什么地方也不敢去,天天呆在里面,几个月吃喝拉散都在这。
  只有天黑了,他们才敢出门,在门口透透气。
  赵大山和宋飞一进来,就闻到里面一股臭味。
  “尼娘的,兄弟们真不容易。”宋飞长叹。
  “赵百户,宋百户,你们也来啦。”大伙看到他们很高兴。
  “兄弟们很辛苦,等这事成了,俺一定告诉丁大人。”
  众人七嘴八舌,都很高兴。
  为了杀鞑子,这点苦算什么。
  这里的人,俱是被鞑子害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明人,与鞑子,俱誓不两立。
  “你们进来这么久,有什么发现没有?”
  “俺们平时不敢出去,但老吴头和朱铁柱,已经把城里大概的方位都摸清楚了,老刘都画下来,应该八九不离十。”
  老刘带着他们到桌上,上面有纸,还有图。
  “这儿是以前的千户所,鞑子有一半人在这,另一半在这边,距离很近。”
  “李永芳的人马在这边,这边也有。”
  “这是粮仓。”
  “这好像是军械库。”
  赵大山和宋飞一边看一边记。
  这图肯定有偏差,一是老吴头和朱铁柱不专业,二来老刘不是亲眼所见,所以肯定和真实位直会有偏差,但没关系,大概能用就行。
  “城门口什么情况摸了没?”
  “不敢出去呀。”众人面面相觑。
  赵大山想想也是,这些人必竟没训练过。
  “我们来吧。”他和宋飞看了眼。
  天黑后两人就出门,很快摸到城门附近,躲在一幢空房子后面细看。
  连续看了两天,终于摸出规律。
  守卫八人一班,四个在翁城,四个在城门下。
  晚上每一个时辰一个班。
  街上有巡逻,也是一个时辰一个班,一队兵丁二十人,从南门走到城中不知什么地方,大概二十分钟后会回来,然后继续走回去,又二十分钟后回来。
  城墙看不清,因为有点高,远距离才能看,他们也不敢乱走。
  据老吴头他们说,白天上面大概十几米左右一个人。
  晚上的话可能也差不多,也许会更少。
  10月26日深夜,4万后金大军,从老河出发,分三路进攻,一路由济尔哈朗和岳托率右翼攻大安口。一路由阿巴泰、阿济格等率左翼攻龙井关。
  而皇太极和代善等率大军主力攻洪山口。
  守关明军全无防备,明军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三处关口几乎都是不战而下。
  10月30日,也就是宋飞赵大山进金州的同时,后金三路大军会师遵化,先在遵化城外靠山扎营,准备攻城,同时分兵西下,进围蓟州。
  10月30日同时,崇祯接到八百里加急,长城被破,当时一脸慒逼,不敢相信,很快,整个北京城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第138章 蛋盾
  10月30日。
  一大早,丁毅就问宋飞和赵大山有没有回来。
  大伙皆说没有回来。
  丁毅有点担心,都是老兄弟,他可不想这两人出什么事。
  好在下午的时候,杨永回来,告诉丁毅两人都顺利进入了金州城。
  丁毅大喜,但他虽然知道后金兵十月入关,可具体日子不记得,而且后金入关后,京城知道,再传到这里,肯定又好几天过去了。
  这会旅顺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南营新组建的三千兵马,正在各自的营地训练。
  丁毅今天正带着阮文燕等人在看盾牌。
  有个工匠上个月改良了盾牌,因为他发现丁毅军中的盾牌和明军的不一样,而且想立在地上。
  于是他在盾牌左右两侧加了活动脚,平时折在上面与盾牌边同齐。
  想立盾在地上时,直接往下一拉,立马与盾牌直面形成三角形。
  这样不需用手,就可以把盾牌立在地上。
  如果想对抗骑兵,中间再加固一根铁棍,一头插在盾牌中间的卡口,一头可以钉在地上。
  即便不钉在地上,凭这三角形和铁棍形成的缓冲,这盾牌都无比坚固。
  李忠义专门拿一头准备杀的黄牛作试验。
  先立三层盾牌,中间都有人,为防撞伤身体穿铁甲再包裹棉被。
  他记着丁毅的话,人员一定密集,紧紧相靠。
  蹲到地上后,身体侧身,后腿跪在地上,前腿靠在盾后,左臂死死顶着盾牌。
  等于半个身体压在盾牌上。
  一头成年黄牛冲上去,砰,三层盾牌形成的队形,纹丝不动。
  第一排人员受到撞伤,但伤势都不重。
  李忠义便打造两种盾牌。
  第一种是第一列枪盾兵所带的,所有盾牌比较重,因为表面钉了一层钢皮。
  第二种是后面23列枪盾兵所带,木皮结构,比较轻。
  第四列用钢盾,56列再用木皮盾。
  这两种盾,前者重十二斤,后者重十斤。
  在中国历史上,这算是最重的盾之一。
  丁毅的兵马训练时,枪盾兵每天都要负盾行军。
  每天队列训练,也要训练一手持枪,一手持盾,相当艰苦。
  盾牌后面还有绑带,像后世双肩包的带子,正常行军时,可以背在背上,如乌龟壳一般。
  丁毅看到的第一眼,脑海里就闪过一个词“蛋盾”。
  前世他玩过魔兽世界,T6时有个经典的坦克盾牌,战士背在背上的蛋盾。
  眼下他的盾牌都是长方形,一米二高,军士背在背上,就和游戏里背着一个蛋盾似的。
  “重不重?”丁毅问一队正在训练的兵马。
  “不重。”那兵士年纪也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看到丁毅问自己,满脸通红的大声回答:“只要能打鞑子,再重也不怕。”
  “哈哈,好好。”丁毅笑:“大伙先辛苦下,以后咱们马多了,车多了,就不用天天背着了。”
  他寻思着,等再稳定点,要开始多买点马,做点车,形成车队。
  因为他以后肯定火器挺多,拉炮,拉弹药,拉粮,都要车队。
  还可以解轻军士的负重。
  但眼下这么练,对军士也只有好处,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看完了枪盾兵,丁毅去看铳兵。
  眼下他手上一共有一百四十多杆鲁密铳,有一百杆在徐威的第一司。
  四十多杆在王卫忠的第三司。
  其他没鲁密铳的兵士,还是先学着装弹,用鸟铳或竹筒练,每两天,再用鲁密铳轮流练。
  每五天,都要实弹打一枪。
  这会丁毅铳少,也不敢给他们多打,只能轮流让铳手每个月都能打一发。
  看完铳兵训练后,突然,不远处喧闹起来。
  接着有人向这边狂奔。
  丁毅抬头看去,正是张经。
  这家伙一路狂奔过来,脸上大喜的表情。
  “要打仗了?京城来人了?”丁毅没想到来这么快。
  “大人,大人,京城来人了。”张经老远就在叫。
  丁毅笑笑,但不明白,崇祯不可能到这里来调兵的啊?
  他赶紧带人迎上,同时扭头对阮文燕道:“你去拿些银两和银票来。”
  “恩。”阮文燕温柔应了声,转身就去。
  往前走了不到片刻,就遇到张经。
  “京城来人了,好像是赏赐的。”张经兴奋叫道。
  “。。”丁毅。
  没多久,他就看到了来人。
  只见领头是个长相白净的宦官,身后跟着两个佩着绣春刀,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还有四个京营军士,全部甲胄在身,威武不凡。
  看这模样有点像宣圣旨的。
  丁毅看这太监表情神色,还算温和,当下赶紧上前:“末将旅顺都司丁毅,拜见公公,不知公公………”
  “你就是丁毅。”边上一个锦衣卫突然厉声大喝,瞪了丁毅一眼,接着朗声道:“这位是京城来的王公公,你跪下接旨吧。”
  “丁将军,咱家王承恩。”王承恩柔声细语,微笑道:“请丁将军接旨。”说罢,扭头看了眼那锦衣卫。
  锦衣卫不动声色,也不说话,瞪着丁毅,好像有什么大仇似的。
  “旅顺守备丁毅接旨。”王承恩当众举起圣旨。
  丁毅觉的奇怪,为啥我又变成守备了?但也没犹豫,马上带人跪了一地。
  按说接圣旨要有一番仪式的,摆香案什么的,没想到王承恩当众就开始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丁毅听到前几个字,就知道是升官的圣旨。
  敕曰有告诫的意思,一般是皇帝意在给官员加官晋爵时,告诫官员要戒娇戒躁,再接再励不要自满。
  果然,这次的圣旨是因为上次在登州城斩杀二十名鞑子奸细的事。
  丁毅因功进署卫指挥佥事,充任为旅顺游击将军,赐宝剑盔甲各一,内帑银三百两。
  跪着的众将听着,俱是大喜,不敢相信。
  丁大人这会,正的成将军了?
  丁毅则低着头,脑子飞速运转,想着这是怎么回事。
  上次登州事毕,袁崇焕替自己报都司转正,依明朝时的规矩,参将以下地方武官由督抚及指挥使上报,兵部审核,盖兵部大印后就可升迁。
  袁崇焕上次就报上去了,兵部一般都不会剥回。
  但眼下圣旨下来,却从都司变成游击,凭空多升了半级。
  这肯定不是袁崇焕的意思。
  王承恩又是崇祯贴身心腹太监?
  丁毅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招何其的相似,当初他为徐威等人请功副千户,结果袁崇焕当着他的面,全给提千户。
  徐威等人感动涕淋。
  老袁啊老袁,你也有今天?


第139章 惊天动地的跋扈
  他脑子里转来转去,也没听清楚圣旨里讲啥,一直在蕴酿情绪,终于等王承恩念完。
  “哇”丁毅学着赵大山,当场嚎啕大哭,身体趴伏在地。
  四周皆惊,谁也没想到丁毅突然会大哭。
  “圣上恩典,丁毅羞愧啊。”丁毅哭着,叫着,眼泪哗啦啦的流出来。
  王承恩莫名奇妙,但看丁毅哭的这么伤心,不由自己也觉的鼻子发酸。
  丁毅边哭边哽咽:“咱们大明军人,身受皇恩,拿着朝庭粮饷…………保家卫国,这是本份,没想到圣上如此厚恩………呜呜………毅,定以身死,效忠圣上……愿为大明,为圣上………拼尽最后一滴血………呜……”
  王承恩听了感动无比,来之前听说丁毅此人与袁一样跋扈,在登州城内大开杀戒,今天一看,简直胡说八道。
  天下那有这么忠心的将领,如个个如此,大明江山当永固啊,陛下还有什么烦恼?
  “丁将军快请起,圣上一定会明白丁将军的忠心的。”王承恩看四周全是人,丁毅这么哭的鬼哭狼嚎,不几天袁崇焕就要知道了,真是忠心。
  他赶紧扶起丁毅。
  丁毅抹着鼻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末将………原以为………能弄个都司………就算祖上有福……”
  “没想到………圣上厚恩…………升为游击………”
  王承恩拍着丁毅的肩膀柔声笑道:“圣上说,将军屡立战功,斩杀建奴无数,这是你应得的。”
  “圣上万恩,仙福永享,千秋万载啊。”丁毅哭着,又朝京城方向拜了拜。
  王承恩满意他的表现,拉着丁毅往边上走。
  丁毅赶紧回头,阮文燕已经来了,快步上前,塞了一张银票到他手上。
  “丁将军不满二十,累功积升为游击,朝中很多人,都有异议。”王承恩语重心长:“因为时日太短,前后不到半年呐。”
  “陛下力排众议,与诸大臣说,若有功不赏,将士何以用命?”
  “圣上大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