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朱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开口道:“如此大功,若是不加以封赏,恐怕连老天都不会答应,你们暂且在驿馆中住上几天,等候朝廷的封赏!”
听到还有额外的封赏,江船长等人也全都露出欣喜若狂的神色,他们虽然大部分都已经不算是明人了,但却有不少亲朋好友,甚至是家人都在大明,如果能拿到朝廷的封赏,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老朱看到江船长这些人也一个个都是面带倦色,毕竟昨晚他们都是连夜赶路,根本没有休息好,于是老朱就让人赐宴,然后等他们吃饱喝足后安排到驿馆休息。
等到江船长这些人离开后,老朱又来到殿外,亲眼看着侍卫将土豆安置在殿外的空地上,然后这才放心的回到暖阁,又和朱标他们商量了一下封赏的事。
老朱之所以没有当场宣布对江船长这些人的封赏,主要是这些人的封赏没有前例,所以老朱也需要拿捏一个度,封赏太重肯定不行,毕竟大明的爵位还是十分值钱的,一般来说,只有立下军功才能封爵,比如李节的靖海伯,就是他用军功换来的。
不过江船长这些人虽然没有立下军功,但他们的功劳却实在太大了,所以最后老朱也破例,加封江船长与王猛等几个船长为正五品的骁骑尉,其它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别授予飞骑尉、云骑尉等勋位,虽然只是有名无实的武勋,但却已经属于勋贵之例。
当然除了武勋之外,老朱也有实际的赏赐,那就是给这些人赏赐了不少的土地,至于钱财虽然有一些,但并不多,毕竟朱棣已经告诉他,这些人在美洲换回大量的金银,所以他们根本不缺钱。
因为赏赐的人太多,老朱肯定不能自己一个人给这些人定赏赐,于是他大手一挥,直接将赏赐的事交给朱棣去,然后又让李节小心看管华盖殿前的土豆。
吩咐完事情后,老朱就把李节和朱棣等人赶了出去,只留下了朱标这个太子,估计父子二人要好好的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特别是这些美洲作物带来的影响。
高产作物虽然是好事,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比如粮食产量太高虽然能解决温饱问题,但也同样会存在谷贱伤农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田地不多的小农而言,粮价太贱对他们的打击更大,甚至可能引发家破人亡的后果。
当然老朱并不因为这些而停止推广高产作物,只不过也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避免高产作物推出后,产生的影响太大,毕竟万一破产的农民太多,甚至形成流民的话,说不定就会重演元末的悲剧,因此老朱对这件事也是慎之又慎。
李节对这种掌控政策平衡之间的事情并不擅长,所以老朱也没让他参与,事实上李节现在也没心思想其它的,现在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正在生长的土豆身上。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节几乎每天都泡在宫里,有事没事就跑到华盖殿前照看土豆,哪怕泥土中长了一丝杂草,都会被他用手指头捏着拔出来,其它的松土、施肥、浇水更是不在话下。
除了土豆之外,其它的一些种子也开始播种下去,虽然现在天气已经转冷,并不适合再种植一些作物,不过没有关系,李节早在南京时就搞出了玻璃温室,所以北京这边的皇城也早就建有温室,平时里面也种满了各地进贡的奇花异草。
不过现在玻璃温室却被李节重用,各种奇花异草也全都被拔了个精光,然后被他开垦出土地后,将一些种子种了下去,比如他一直心心念的辣椒,经过这么多年的等候,他也终于等到了它,现在种下说不定还能在今年冬天吃上一顿带有辣椒的火锅。
当然李节种的都是他有把握的植物,有些种子他也没有见过,所以也没敢贸然种下去,其实他也考虑过物种入侵的可能,只不过他也知道,随着美洲的开发,物种入侵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所以他也只能尽量的小心,减小物种入侵的可能和损害。
一个多月后,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寒冷,而木桶里的土豆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天老朱也早早的来到华盖殿,他要亲自查看这些土豆的产量!
第450章 土豆的收成
华盖殿中,老朱与朱标、朱棣等人全都围拢在一起,李节站在人群的中间,他的面前则是一个长着土豆的木桶,里面的土豆已经开始衰败,说明下面的土豆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当初江船长他们种土豆时十分匆忙,而且在船上也没有什么专门种植物的东西,于是就用了这些本来是装水的木桶,至于泥土也是从一些海岛的树林里挖的,也并不是很肥沃。
之前李节照看这些土豆时,也曾经想过要不要给这些土豆换换土,或者是从木桶里拿出来,不过后来询问了一下宫中的花匠后,这些花匠却都建议保持现状,因为土豆已经适应了桶里的情况,贸然改变反而会对土豆不太好。
现在木桶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再加上水与泥土的侵蚀,早就变得腐败不堪,李节直接用手就把木桶给扳开了,里面的泥土却已经结块,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泥土相当的粘重,这种泥土一般来说也十分的贫瘠,并不适合耕种。
“这么贫瘠的泥土,恐怕这土豆的产量会大受影响吧?”这时老朱忽然开口道,他毕竟是农民出身,对泥土的肥沃程度最是了解不过,像这种结块的泥土,恐怕最少也要养上几年才能种植作物。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反正都打开了,陛下就稍等一下!”李节这时也皱起眉头,毕竟他对种庄稼真的不怎么在行,所以这时也开始担心起来。
当下李节拿来工具,将结块的泥土打碎,很快就见泥土中出现一颗颗圆圆的土豆蛋子,虽然都不是很大,但却一串串的连在一起,看起来颇为喜人。
李节一把将土豆提起来,感觉最少也有五六斤,减去连带的泥土,估计有个两三斤左右,虽然看起来不多,却也不算少,而且这还是泥土贫瘠的原因,如果换成良田,产量会翻上一番。
“这……这个就是土豆?”老朱上前捏着一枚土豆好奇的问道,同时也有些震惊,虽然这一株的产量在李节看来并不理想,但是在老朱看来,一株就能产两三斤左右的粮食,一亩地产出个上千斤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启禀陛下,这个的确就是土豆,不过这株的产量有点小,我再挖几株试试!”李节说着来到其它的木桶前,然后将木桶砸碎取出里面的土豆。
相比第一株,其它的土豆多也有少,其中一个木桶里的泥土可能是比较肥沃,竟然长出五六个大土豆,足足有十斤出头,这让李节也兴奋的献给老朱。
老朱接过这株沉甸甸的土豆也乐的合不拢嘴,如果说之前他对土豆亩产几千斤的产量还有些怀疑,那么现在见到实物后,就已经彻底的打消了这种怀疑,甚至如果所有土豆都能有眼前这株土豆的产量,那亩产万斤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亩产万斤只能是老朱的幻想,虽然后世的土豆亩产万斤的确可以达到,但那却需要各种化肥的作用,再加上优良的育种,才能让土豆达到万斤的产量,至于现在这个时代,土豆能达到亩产几千斤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有了这土豆,我大明百姓终于不用再忍受饥饿之苦了!”朱标与朱棣等人这时也十分知机的上前向老朱道喜,引得老朱也再次哈哈大笑,他不但开创了大明的江山,更解决了困扰中原上千年的粮食问题,光是这两个功绩,恐怕就没几个皇帝能和他相比。
“陛下,要不要尝尝这土豆的味道?”李节这时也再次上前笑着问道,他也好多年没有吃过土豆了,虽然土豆这东西在后世十分常见,甚至可以说是烂大街了,但长时间不吃还的确有点想念。
“当然要吃,不过这东西要怎么吃?”老朱再次兴奋的道。
“这土豆怎么吃都行,即可以蒸也可以煮,甚至还可以拿来做菜……”
“不用那么麻烦,就直接煮熟了吃,尝尝它本来的味道怎么样!”老朱没等李节说完,就开口打断他道,既然是第一次吃土豆,当然要尝一尝它的原味。
李节听后也没有反对,本来他是想把土豆带到御厨房去做的,不过老朱兴致来了,却让人把炉子抬进来,直接就在大殿里烧开了水,洗好的土豆也丢进锅里,煮了不一会后,土豆的香气就散发出来。
李节亲自捞出土豆,老朱也不怕烫手,更没有剥皮,直接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很快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没什么味道,但却和馒头一样,吃下去能饱腹!”
朱标与朱棣等人也学着老朱的样子,拿起土豆尝了一下,结果发现这煮熟的土豆的确没什么味道,但也不难吃,甚至仔细品尝的话,还有一丝丝的甜味。
“陛下,土豆煮熟之后,甚至可以代替面粉和大米这些主食,而且这东西即可以当饭也可以做菜,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我来做几道菜请陛下品尝一下如何?”李节这时也来了兴致,当即再次建议道,煮熟的原味土豆他实在吃不下,还是做成菜味道更好一些。
老朱让儿孙们把煮土豆吃完,毕竟这东西如此珍贵,当然不能浪费,随后这才点头道:“行,那你就露两手厨艺,让我们看看土豆能做出什么样美味来?”
李节当即答应一声,然后就挑了一些土豆洗净,直接在大殿上开始烹饪起来,他先是做了个最简单的醋溜土豆丝,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道家常菜,然后又炸了薯条,顺便用了个羊肉炖土豆,本来他也想用牛肉,可惜老朱早就下过命令不许吃牛,虽然私下里有不少人依然吃牛肉,但在老朱面前李节可没这个胆子。
李节用土豆做了八道比较家常的菜,老朱本来想等李节做好了再一起吃,不过闻着土豆的香味,他也忍不住提前尝了一下,朱标与朱棣当即也不客气,结果李节每做好一盘,很快就被抢食一空,他自己只能趁着做的间隙尝了两口,这并不是因为李节的厨艺好,而是土豆太过新奇,所以才引得这些人食欲大开。
。
第451章 利益分配
亲眼见识了土豆的产量,又亲口品尝了一顿土豆大餐,老朱等人对土豆也再无任何怀疑,更加绝妙的是,土豆这东西不但不挑地,而且还十分耐干旱贫瘠,特别适合在北方生长,而大明北方正是缺粮的地区,甚至一直需要从南方调粮。
可以说土豆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明的最佳礼物,所以老朱也是对土豆赞不绝口,当即让李节将所有收获的土豆小心的储藏起来,等到明年加大种植规模,争取早日推广出去。
李节对土豆也极为上心,而且老朱要是把土豆交给别人,恐怕他也不会放心,所以十分干脆的答应下来,而且他还主动提议,可以用一小部分土豆栽种在温室之中,试试能不能育种,如果能的话,那将大大加快推广的速度,这也得到老朱的同意。
“老四,土豆是你派人取回来的,按说应该由你来做主,不过这东西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就不客气了!”老朱这边都安排好了土豆的用处,这时才忽然想到朱棣,于是这时也转向他开口道。
如果放在以前,老朱肯定不会这么说,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儿子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所以他根本不会说这些见外的话,不过现在却不同了,朱棣去了高丽,相当于已经分出去了,所以老朱也要照顾一下朱棣的心情,当然想让他再把土豆吐出来也根本不可能。
“父皇客气了,儿臣的东西就是父皇的东西,您不必和儿臣客气,不过等到日后土豆推广时,能不能给我们一批?”朱棣当然知道老朱的想法,于是也十分大方的道,当然他也不忘提出一个要求,毕竟粮食这东西谁都不会嫌多。
“没问题,明年育种之后,会优先给你们一批,到时还有张定边他们,朕绝不会吃独食的!”老朱也十分豪爽的道。
“谢父皇!”朱棣当即也开口道谢。
“咳,陛下,臣有一件想要禀报!”不过就在这时,只见李节上前一步再次开口道。
“什么事?”老朱笑着开口问道,这段时间他的心情相当不错,连脸上的笑容都比平时灿烂几分。
“启禀陛下,其实船队我们银行也有两成半的股份,所以……”李节说到这里也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老朱只顾着给朱棣和张定边补偿了,却不知道之前朱雪晴以七万两白银的代价,买下船队四分之一的股份。
“银行什么时候掺和到船队里了?”老朱闻言却是一愣问道,这件事他还真不知道。
“启禀父皇,之前儿臣手头有点紧,所以从银行借了点钱,于是抵押了一些东西。”朱棣这时也不好意思的上前解释道,如果李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