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驸马-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头?”刘典吏听到这里也露出不解的神色,毕竟他们上头的三个官员全都被抓走了,县中的事务也全都交给他们几个胥吏的头管理,哪还有什么上头?
  看到刘典吏不明白,李户曹又耐心的解释道:“这次驸马来南京查案,听说一下子抓了上百个官员,咱们这里只是受到一点涉及而已,你觉得这么多的官员落马,朝廷能在短时间内补上这些空缺吗?”
  “不可能,就算是朝廷现在开恩科,恐怕也需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有新的官员。”刘典吏立刻回答道,对于李节在南京做的事,他也有所耳闻,毕竟句容离南京实在太近了,所以南京城的消息也很容易传过来。
  “那就是了,这么多的空缺,短时间内又填充不上,但又不能一直悬着,毕竟各个衙门都需要办事,所以按照常理,朝廷那边应该会在各个衙门里挑一个人主事,比如以咱们县衙为例,三个主官都没了,就得从咱们几个胥吏的头中挑一个出来主理衙门的事务。”李户曹再次说道。
  其实像官员空缺这种事是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有些地方官想要上任,光是在路上就要走个半年,而这段时间衙门里没有主官,就只能由衙门里的人暂时顶上。
  比如句容县衙,三个主官被抓,现在则由刘典吏暂时处理衙门的事务,但这只是依照常例,事实上金刑曹与李户曹都有资格主持衙门的事务。
  而这次李节抓了上百个官员,而且还是在江南这种繁华之地,各个衙门的事务本就十分繁多,所以暂时接管衙门的人选就不能太过随意,到时很可能是由朝廷来指定,而指定的这个人虽然不算官员,但却是朝廷正式的任命,到时自然能够大权在握。
  “我明白了,若是朝廷指定某个人接管衙门的事务,应该是派吏部来处理这种事,金刑曹应该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彻底取代我现在的位置。”刘典吏闻言也终于明白过来,他虽然地位高一些,但若是吏部的人指定金刑曹接管衙门,他也只能让出手中的权力。
  “不错,据我所知,姓金的在吏部好像有关系,而且最近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一位姓马的郎中升任侍郎,好像就是在准备这件事。”李户曹再次开口道,他的消息还是十分灵通的,不但金刑曹那边有眼线,而且对南京城的事情也十分关注。
  “那可糟了,如果吏部真的指定人选,那咱们岂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了?”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苗捕头也十分着急的问道,刚才他是没听懂两人的谈话,现在总算是反应过来。
  “李老,您在吏部可有什么关系,如果您有把握的话,在下愿意全力协助你主理衙门的事务!”刘典吏考虑了片刻当即做出决断道。
  刘典吏根基浅,也不认识什么吏部的人,所以如果吏部插手的话,他的机会恐怕不大,但如果李户曹愿意争一争的话,他倒是愿意支持对方,毕竟相比野心勃勃的金刑曹,李户曹的人品还是有保证的。
  李户曹听到刘典吏的话,混浊的老眼中也闪过几分精光,似乎是十分意动,他其实对争权夺利也并不怎么上心,只不过他和金刑曹有矛盾,金李两家更是争斗多年,所以如果金刑曹上位的话,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李家。
  想到这里,李户曹也终于做出决定道:“好,老夫这就去写信,先托人打探一下情况,看看吏部那边到底打算怎么指定人选,以我的经验来看,吏部应该只是派人来衙门考查一下,然后再指定人选,所以到时如何在这位吏部官员面前如何表现就尤其重要!”
  “那我这边也做好迎接吏部官员的准备,到时全力相助李老!”刘典吏当即也站起来道。
  不过就在刘典吏的话音刚落,忽然只见有人从外面慌慌张张的闯进来叫道:“刘典吏快出来,吏部来人了!”
  “什么?怎么会这么快!”刘典吏与李户曹、苗捕头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全都露出震惊的神色,他们这边还在商量着打探户部的消息,可是现在户部就来人了,这也太过突然了。


第593章 走大运的刘典吏
  刘典吏与李户曹这边正在商量着如何与吏部那边搭上关系,结果这边吏部竟然已经派人来了,虽然句容离南京很近,但这也太快了,使得几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
  不过既然上面来人了,他们也只能匆匆忙忙的出来迎接,而在刘典吏他们出了公事房时,刚好看到金刑曹从对面的公事房出来,身边也跟着几个人,两帮人互相对视一眼,彼此间都带着几分敌意。
  金刑曹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整个人看起来白白胖胖一团和气,但如果真有人觉得他是个和善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酷吏,他掌管着一县的刑曹,落在他手中的犯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
  金刑曹出来时也和刘典吏对视了一眼,而当看到对方脸上的意外时,他也松了口气,因为之前他也没想到吏部会忽然派人来,这让他甚至怀疑这是刘典吏在搞鬼,但现在看来,刘典吏同样也没有准备。
  两伙人一同来到前面的县衙大堂,只见一个官员坐在堂上,看官服应该品级不高,但品级再怎么低,人家也是官员,比刘典吏这些胥吏的地位高多了,更何况对方还是吏部来的,要知道吏部可是号称六部之首,所以吏部出来的官员最难伺候。
  “拜见大人!”刘典吏他们也一同向堂上的这位官员行礼道。
  这位吏部来的官员年纪不大,但却颇有官威,只见他扫视了一下句容县的众位胥吏,随后这才开口道:“谁是刘洪?”
  刘洪正是刘典吏的名字,听到这位上官开口就问到自己,这让他也是心中一惊,周围的其它人也全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小人就是刘洪,现任句容县典吏?”刘典吏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上前应道。
  年轻的吏部官员这时打量了一下刘典吏,随后也露出一个笑容道:“刘典吏你要走大运了,这是吏部新签发的任命文书,你看一下吧!”
  吏部官员说着取出一份颇为正式的文书,然后双手交给刘典吏,这让所有人都是愣了一下,毕竟这个吏部官员竟然如此郑重的将一份文书交给刘典吏,而且还用双手,这实在是有些不寻常。
  刘典吏也是一头的雾水,不过还是接过这份任命文书,然后打开仔细的看了一下,结果他只看了前面的一半,就已经震惊的瞪大眼睛,脸上也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等到刘典吏好不容易把这份文书看完,随即就抬头向这位吏部官员问道:“大人,这……这真的是吏部签发的任命文书,让我署理句容知县?”
  所谓署,其实就是署事,也就是朝廷对一个人暂时的任命,并且一般以一年为限,如果一年后朝廷觉得这个人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就会正式任命,相当于后世的试用期,所谓的署理句容知县,也就是让刘典吏暂时担任句容县令,并且试用一年,如果一年后表现合格,就会正式授予官职。
  “不错,句容的三位主官全都被抓,县中事务必须有人主理,所以朝廷决定提拔刘典吏署理知县一职,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刘典吏……不对,刘知县你可不要辜负了朝廷对你的信任啊!”这位吏部官员也笑呵呵的再次道。
  之前刘典吏是吏,根本入不得这位官员的法眼,但现在不同了,刘典吏已经由吏转官,虽然只是在试用期,但在这一年之内,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几乎可以肯定能够得到正式的官职,所以他也有与吏部官员平等对话的资格。
  “大……大人,朝廷怎么会忽然提拔胥吏为官,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啊?”下面的金刑曹这时却忽然忍不住问道,他做梦都没想到,昨天他还在计划着要对付刘典吏,结果这一转眼的功夫,对方竟然成了知县,也就是他的顶头上司,这让他日后还怎么在县衙呆下去?
  “怎么没有先例,宋时就经常有吏转官的事,只是我大明立国以来,对官员的提拔十分严格,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之前打下安南时,陛下就已经提拔了一批胥吏为官,你难道不记得了吗?”吏部官员看到一个小小的胥吏竟然敢质疑朝廷的政令,当即也脸色一板回道。
  当初安南缺少官员,大明正式的官员一般都不愿意去,于是李节提议了吏转官,当时在小吏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全国各地的吏员都有人报名,所以句容县的这些胥吏也肯定知道。
  金刑曹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但他记得那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且吏转官也只被用于安南,可是现在句容这种地方竟然也要吏转官,难道说天要变了?
  虽然有一肚子的疑问,但金刑曹却不敢再问,毕竟眼前的这位吏部官员已经面带不悦,若是再问下去,就要得罪对方了,虽然他们金家在句容有些势力,但对于上边来的官员,却也得罪不起,否则他就不会一直做一个小小的刑曹了。
  相比于金刑曹,李户曹与苗捕头在经过最初的震惊之后,紧接着也是一阵狂喜,刚才他们还在担心金刑曹要对付他们,结果转眼间刘典吏就成了知县,虽然这件事看着有点不合常理,但吏部的任命文书却不是假的。
  当然了,有人欢喜有人愁,除了金刑曹外,其它几个曹头也都是面带忧色,毕竟他们都是金刑曹的人,现在刘典吏得势,他们这些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日后说不定会被逐个替换掉。
  “不知大人怎么称呼,这一路来肯定辛苦了吧,在下……下官这就让人备一份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刘典吏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当即也十分热情的招呼道,虽然是第一天做官,但对于官场上这些迎来送往的规矩,他却是十分精通,毕竟他又不是第一天做典吏。
  “多谢刘知县的好意,不过这顿酒我恐怕吃不成了,不瞒你说,我这次出城可带着十几份任命,全是附近的州县,上头给的时间有限,所以今日我就不叨扰了!”吏部官员却是一拱手婉拒道,说完就要告辞离开。


第594章 吵翻了天
  “大人留步,您一个人就要送十几份任命,难道说还有人和我一样由吏转官?”刘洪听到吏部官员的话也不禁好奇的追问道,毕竟这件事实在太突然了,所以他也想搞清楚。
  “呵呵,何止啊,这次我们吏部几乎全员出动,有些一个人身上带着几十份任命,少的也有七八份,可以说这次整个江南官场都要大动了!”吏部官员倒是十分有耐心的回答道。
  “整个江南官场?难道说是和驸马查的那件案子有关?”刘洪再次好奇的问道,之前李节才刚抓了上百个官员,这已经引得整个官场都为之震动,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典吏,但也听说过这件事。
  “嘿嘿,刘知县你是个聪明人,所以我也就不瞒你了,这次对你们任命,就是驸马一手促成的,一年后你们在地方上的表现,也都会由我们交给驸马亲自审阅,若是你们表现太差,我想驸马肯定不会手软,所以刘知县你也要努力啊!”吏部官员说着拍了拍刘洪的肩膀,随后再次告辞离开,毕竟他知道的也只有这些。
  刘洪闻言也是心中一惊,等到他反应过来时,吏部官员已经乘车离开,他也只能挥手送对方向对方告别。
  现在刘洪也终于明白了自己能够吏转官的原因了,想来就是因为驸马查了太仓失窃这件大案,从而牵涉出上百个官员,这使得整个江南官场都为之一空,所以才会需要他们这些胥吏来填充。
  只是刘洪做梦也没想到,李节竟然真的把吏转官用于大明境内,这恐怕要面临着无数官员的疯狂反对,甚至会让李节的声名毁于一旦,可是这位名扬天下的大明驸马却还是做了,这种勇气刘洪也十分的佩服。
  句容县发生的事,也同样在其它地方上演,各地的衙门都有胥吏转为官员,用于填充那些被抓官员留下的空缺。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空缺可能就需要数道任命,比如一个知府落马了,可能会调同知接任,然后又调其它官员接任同知,最后一级级的传递下去,才轮到胥吏充当一个品级较低的官员,毕竟不可能让一个胥吏直接做知府。
  也正是上面这个原因,所以南京吏部也整个动员起来,新上任的侍郎马忠全权负责这件事,刚清闲没几年的吏部官员,也全都被他派了出去发布任命。
  这天马忠好不容易处理完手中的事务,然后这才抱着这些厚厚的公文来到旁边的公事房,当他进到房间时,一眼就看到埋头在公文间的李节,这段时间李节也一直呆在吏部,主要是给马忠撑腰,毕竟马忠上头还有一个尚书,如果没有李节,吏转官的事不可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驸马,这是今天送来的公文,我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