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因为我遇到了袭击,所以那些人才不敢再吵着要将我问罪,毕竟他们也怕我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自然也全都消停下来了。”李节再次哈哈一笑道,正所谓福祸相依,任何事都有好坏两面,所以才需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
  李节与郭正林一路闲聊,马车也疾速飞奔,等到下午的时候,他们也终于来到京城,李节也没时间进家,只能先派人去给朱玉宁报个平安,然后就被马车拉进宫中。
第614章 修铁路去吧
  “姐夫你可算是回来了!”朱允熥早就在暖阁的门口等候,当看到李节时,他也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李节关切的道,这段时间他可是担心坏了,在没有见到李节之前,根本无法完全放下心来。
  “有劳陛下担心了!”李节则是笑着回道,回想这一路遇到的风险,他也不禁有些感慨。
  朱允熥伸手将李节一把抓住,然后拉着他进暖阁坐下,随即就询问起李节遇袭的事,本来李节刚对郭正林讲过一遍,现在只能再讲一遍了。
  朱允熥也听的十分认真,时不时还询问几句,而当听到凤阳城门处也有埋伏时,脸上更是露出愤怒的神色,可惜那个守将顾维已经自杀了,否则他非得将对方碎尸万段不可。
  等到愤怒过后,朱允熥也立刻对杨士奇的弃暗投明大加赞赏,甚至立刻就要召见对方,毕竟杨士奇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他当然要重重的赏赐对方。
  不过李节却急忙阻止道:“陛下赏赐杨士奇没问题,但有件事我必须要提醒你一下!”
  “什么事?”正在兴头上的朱允熥也愣了一下问道。
  “这个杨士奇的来历恐怕不简单,甚至我怀疑他救我的动机不纯,而是借这件事接近我……”
  李节将自己的怀疑详细的讲了一遍,包括他和黄化审问王叔英的过程,以及王叔英对杨士奇的描述等等。
  刚开始朱允熥还觉得李节太多疑,但是听完李节讲的这些后,他也慢慢的感觉到几分不对,毕竟这个杨士奇出现的确有些蹊跷,而且那个王叔英的话似乎也更加可信?
  “姐夫你是打算将计就计,留下这个杨士奇,慢慢的将他背后的人给引出来?”朱允熥听完李节的话后,也很快明白了他的意图。
  “正是如此,区区一个杨士奇,哪怕留在身边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平时再多派一些人盯着他,看他与谁来往的更加密切,迟早会查清楚他的来历!”李节点头道。
  “我明白了,那今天就先不见他,等明天将王叔英等人定罪之后,再见他也不迟,不过姐夫你觉得该怎么赏赐他好?”朱允熥说到最后也皱起眉头,如果杨士奇没有问题,那肯定是要重赏,但现在就要多加考虑了。
  只见李节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刚才在路上时,我听郭正林说铁路的修建进展的不错,不过还需要大量的人手?”
  “不错,姐夫你不在,铁路的事就交给郭正林和解缙了,他们两人倒是尽心尽力,再加上我的支持,所以铁路的进展也很顺利,只是到处都需要人手,毕竟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可是相当的大。”朱允熥点头回答道。
  北京到太津的这条铁路,不但是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同时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根本没有任何的经验能够借鉴,一切全都从头开始摸索,尽管事先已经尽量做好了准备,但等到真正的开工后,还是发现准备不足,特别是有经验的官员,工部那边已经把能用的人全都用上了。
  “那就这样,把他安排到工部去,参与铁路的修建事宜,不懂就让他跟着别人去学,以他的聪明,学这些东西应该难不倒他。”李节再次笑道,修建铁路可是个辛苦活,杨士奇这种送上门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好办法,铁路的事肯定需要姐夫你费心,把杨士奇安排到铁路上,离姐夫你不远也不近!”朱允熥闻言也抚掌赞同道。
  商定了对杨士奇的安排,李节也终于有时间讲起他去南京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太仓的粮食失窃案,进而引发后来的一系列事情,特别是吏转官这件事,更是他讲述的重点,严格来说,这件事比他遇袭还要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大明日后的政治结构。
  朱允熥对吏转官的事十分关心,听的时候极为认真,虽然这件事李节早就请示过他,而且他也同意了,但是对于这件事他还是心中没底,哪怕李节后来送信说事情办成了,他还是有些担心,必须亲耳听李节讲解一下才能放心。
  等到李节把吏转官的事情讲完之后,朱允熥这才长出了口气道:“幸亏这次是姐夫我亲自去了南京,若没有你坐镇,恐怕江南那边也很难搞成吏转官。”
  “陛下这边肯定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吧,毕竟朝中的大臣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会把我骂的狗血淋头。”李节闻言也哈哈一笑道。
  “这倒是真的,吏转官的事传回京城后,我每次上朝都像是打仗一样,而且还是一个人面对整个朝堂的官员,后来还是皇后提醒了我,这才让人想到装病不上朝的办法,结果后来发生了姐夫你遇袭的事,这才让他们消停下来。”
  朱允熥说到最后也暗自摇头,他现在总算是体会到皇帝的不容易了,那种被百官逼宫的感觉可真不好受,甚至他现在十分理解自己的皇爷爷,难怪当初皇爷爷动不动就拿百官开刀,这帮官员可恨起来,他也想拿刀子把这帮人全都给宰了。
  “大势已成,这帮人闹就闹吧,反正他们再怎么闹,也改变不了未来的局势走向!”李节这时冷笑一声道,其实这些官员之所以敢这么闹,主要还是朱允熥的威望不足,如果换成是老朱在位时,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话是如此,可这帮人也不是吃素的,这次吏转官之所以能搞成,主要还是姐夫你以快打慢,趁他们没有任何防备时,直接把生米做成熟饭,不过这帮人肯定已经有了防备,日后再想把吏转官的范围扩大时,肯定会遭到这些人强烈反对啊。”
  朱允熥这时也再次皱起眉头,江南的吏转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比如如何让吏转官形成常制,以及提高胥吏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能够胜任官职等等,这些才是最困难的。
第615章 巡视铁路
  北京通往太津的官道不远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工人将地基打牢,然后铺上厚重的枕木,一车车的铁轨被运送到工地上,然后由几个工人合力,才能将一根铁轨抬下来,然后固定在枕木上。
  李节站在高处打量着这个繁忙的工地,看着铁轨一点点的向前延伸,心中也满是感慨,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实现长久以来的愿望了。
  距离李节回来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他也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主要是陪伴了一下家人,而在这段时间里,杜正与王叔英等犯官也分别被判罪,其中杜正犯下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数条重罪,最后被判斩首。
  其实像杜正这种贪官,当初老朱都是直接剥皮实草,以此来警示天下的官员,让他们不敢伸手,朱允熥其实也想将杜正等人处以剥皮之刑,不过却被百官劝阻,毕竟这种刑罚实在太过残忍,当初老朱就因此受到不少的非议。
  对于百官的劝阻,朱允熥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和李节商量,李节对剥皮实草这种酷刑的看法其实有些矛盾,一方面他觉得那些贪官污吏极为可恨,一刀杀了他们实在太便宜了,另一方面他也觉得剥皮有些残忍,而且酷刑也无法禁绝官员去贪污。
  就比如老朱剥了不少官员的皮,但等到他一死,大明官员的贪污受贿数量猛增,甚至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为严重的王朝之一,所以酷刑对官员的威慑力其实是有限的。
  于是李节给朱允熥的建议,就是让他自己做决定,而朱允熥在慎重的考虑后,还是决定暂停剥皮这种酷刑,选择将杜正等人斩首示众,此举也得到不少官员的称赞。
  不过相比杜正,王叔英犯的罪行更重,毕竟他谋划刺杀李节这种重臣,几乎与谋反无异,于是最后被判处凌迟之刑,另外所有参与案件的官员,也大都被斩首示众,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被判处流放之刑。
  可以说王叔英的这件案子,虽然比不上当初的胡惟庸案,但也算是大明立国以来有数的大案了,不过对于这件案子,绝大部分大臣都不敢发声,毕竟他们知道王叔英触到了朱允熥的逆鳞,袭击李节其实和袭击朱允熥没什么区别。
  说来也巧,就在李节想到王叔英时,忽然两个官员快步走来,其中一人见到他也立刻行礼道:“下官杨寓拜见驸马!”
  “士奇不必多礼,你来京城也有些日子了,在这里可还习惯?”李节十分亲切的行礼的年轻官员问道,这个人正是救了他一命的杨士奇。
  杨士奇被安排到工部任职,随即就派到这里协助修建铁路,当然他没什么经验,所以就跟着另一个官员一起来的,也就是他旁边的这个工部官员,对方看到李节对杨士奇如此亲切,也不禁暗自羡慕,自己这个同僚能攀上驸马,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多谢驸马关心,下官一切都好,特别是跟着鲁主事,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杨士奇十分客气的回道,顺便还把身边的鲁主事也介绍给李节,这让鲁主事也是心花怒放,当即对杨士奇也好感倍增。
  李节闻言也扭头看向鲁主事,随即也是和蔼的一笑道:“士奇是我的救命恩人,日后就有劳鲁主事多加照顾了!”
  “驸马太客气了,杨主事博学多才,聪慧过人,在下也向他学习了不少东西!”鲁主事也急忙谦虚的道,当然他说的也是实话,杨士奇的确很有才华,只是初来工部,对官场上的事不太熟悉,需要他多加提点。
  李节自然懂得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道理,于是就与鲁主事又客气了几句,随后就让杨士奇带自己参观一下工程的进度,鲁主事也十分知趣的退了下去。
  “驸马请看,只要划定了路线,铁路的修建进度还是很快的,毕竟各种材料供应充足,陛下也十分支持……”杨士奇边走边向李节介绍着眼前的整个工程。
  其实铁路的修建只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修建的进度还是很快的,但关键是路线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地形时,还要考虑到地基的沉降等问道,所以前期的路线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整个铁路虽然是由郭正林和解缙负责主持的,但前期的规划也是由李节来完成的,比如铁路实行双轨制,因为北京与太津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单轨的铁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另外现在虽然只修了北京到太津的铁路,但这条铁路还要留扩展的空间,毕竟日后铁路会修到全国各地去,所以这条铁路也需要与其它铁路接轨,而这些也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而这些都是李节前期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李节眼中,这条修建中的铁路即熟悉又陌生,他知道这条铁路在大方向上的规划,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完成上,却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与汗水。
  “太津那边的工程进度怎么样,能不能保证成功合拢?”李节听完杨士奇的介绍后,考虑了片刻再次问道。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铁路是从北京与太津两边同时修建的,到时会在中间合拢,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工期。
  “我们与太津那边也经常沟通,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那边的进展也很快,以现在的速度估计,最迟一个月左右,我们双方就能合拢了。”杨士奇再次回答道。
  “速度快是好事,但质量也一定要严加把关,毕竟日后铁路上要行驶数十万斤,甚至上百万斤的铁家伙,如果质量不行可是要死人的!”李节这时也脸色严肃的警告道,后世火车只要出现事故,一般都不会是小事故。
  “驸马放心,我们这些官员在来之前,都去书院见过蒸汽机,也知道铁路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绝不敢大意。”杨士奇也面色严肃的回答道。
第616章 与杨士奇的交谈
  李节与杨士奇沿着修好的铁路边走边聊,不得不说杨士奇也的确是个能力出众的人,来到铁路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将整个工程摸的清清楚楚,无论李节问什么,他都能回答得上来,难怪历史上的他能够成为名相。
  不过就在这时,李节忽然话题一转,当即笑着向杨士奇问道:“士奇,吏转官的事你肯定知道吧,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个……”毫无准备的杨士奇也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只见他犹豫了片刻这才谨慎的道,“其实下官也看不透驸马为何非要坚持吏转官,毕竟这件事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甚至当初王叔英之所以下决心袭击驸马,这件事正是直接诱因。”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