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驸马-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爷爷,倭寇出没于海上,的确不便监视,这也不能全怪蒋千户他们!”李节这时却开口替蒋瓛求情道,虽然他对锦衣卫没什么好感,但眼前这个家伙日后却是掌管整个锦衣卫,现在与他结个善缘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听到李节为自己求情,蒋瓛也对他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汤和其实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锦衣卫,如果倭寇的踪迹那么容易查清楚的话,恐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大明的水军消灭了。
  于是汤和这时也借坡下驴道:“罢了,看在李伴读的面子上,这件事就暂且记下,你们锦衣卫这段时间就跟随在我左右,随时听候调遣!”
  “谢国公、谢李伴读!”蒋瓛看到汤和暂时不追究这件事,当即也大喜道。
  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早上刚起床,那位知府王论又亲自前来拜访,汤和与李节也刚好要去检阅一下方关手下的水军,所以就请王论一同前去,另外蒋瓛也一直跟随在他们左右。
  一行人再次来到码头,清晨时分的码头最为繁忙,船主们忙着装卸货物,力工们光着膀子,吃力的扛着货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周围还有各色摊贩们吆喝着招揽生意,港口中的船只也是进出个不停,这里应该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了。
  然而就在李节他们登船时,却忽然只见不远处一队小船中传来一阵骚乱,紧接着就有人哭喊起来,然后又人跳下水,似乎是有人落水,这些人也在忙着施救。
  李节他们的船高,离的也不远,所以很快就看到有人将一个小孩子从水中救了上来,不过这孩子似乎已经陷入昏迷,被拉到甲板时也一动不动,旁边有一个妇人和几个孩子在哭嚎。
  落水的孩子情况危急,船上的人也立刻划船到岸边,似乎是想上岸找大夫施救,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刚一靠近岸边,立刻就被周围的其它船给挡住了,然后有人叫嚣着禁止他们靠岸,甚至还用船桨把载着孩子的小船推离岸边。
  “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这是要杀人吗?”李节看到那些驱赶船只的人万分恼火的道,人家的孩子都要死了,他们却还不让船靠岸,这根本就是在故意杀人。
  旁边的知府王论也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小声的解释道:“李伴读有所不知,那些是疍民,按照沿海一带的风俗,是禁止他们上岸的!”
  所谓疍民,其实也叫蛋民,是指沿海一带生活在船上的人,平时以打渔、运输为生,他们平时驾着小船,遇到海浪翻滚时,犹如蛋壳浮于水上,随时都有倾没的危险,所以才被人称为蛋民。
  疍民来源很杂,有人说他们是前宋遗民,有人说他们来自于海外,甚至有些沿海破产的百姓,也会成为疍民,甚至据说当年张士诚兵败时,有些不愿意投降的旧部,也干脆下海做了疍民。
  李节来之前听说过疍民的事,不过他可不管什么风俗不风俗,在他眼里,天大地大人命最大,所以只见他迈步来码头,对那些驱赶疍民小船的人大吼一声:“住手!”
  李节身穿官服,身边又有护卫跟着,那些正在驱赶疍民的人也被吓了一跳,当即也停下手来,毕竟普通人最怕官,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惹怒了这位年轻的官人?
  李节可没空理会这些人,当即跳上了这些人的船,然后又快步走到船头,前面就是疍民的小船,他一个箭步又跳了上去,把船上的疍民也吓了一跳,特别是看到李节身穿官服,更让这些人露出畏惧之色。
  只见李节来到落水的孩子面前,伸手在他鼻子下试了一下,却发现这孩子连呼吸都没有了,随即他又试了一下胸口,心跳也似有似无,再不施救的话,这孩子就死定了。
  李节倒是知道落水后施救的步骤,但他从来没有实践过,不过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伸手将这个孩子的下颌抬高,然后开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
  船上的疍民虽然看不懂李节在做什么,但能感觉到他应该是在救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这时也压抑着哭声跪坐在一边,双手合什似乎是在向上天祈祷。
  李节的施救还是十分有效的,不一会的功夫,只见孩子猛然间喷出一股浊水,随即“哇~”的一声哭出声来,这也让周围的疍民全都松了口气,那位母亲更是猛然间扑上去,抱着孩子就痛哭起来。
  看到孩子醒了,李节也是松了口气,当即就准备离开,不过却只见旁边又有几艘疍民的小船围了上来,其中一个为首的老者站在船头向他行礼道:“多谢恩公向我等疍民施以援手,还请恩公告知姓名,我等疍民虽然卑贱,但也是知恩图报之人!”
  “老丈不必客气,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在下李节,是陛下亲封的浙东巡察副使,跟随信国公前来巡视海防,你们要谢的话,就谢陛下天恩吧!”李节笑着报出身份,说完就迈步跳上旁边的船只,然后迈步上岸离开了这里。
  疍民老者虽然不知道浙东巡察副使是几品官,但听到李节竟然是皇帝陛下派来的官员,当即也吓了一跳,等到他想要跪下行礼时,李节却已经上岸离开了。
  这让疍民老者激动的老眼含泪,身为疍民,他们处处受人欺压,官府也打压他们,却没想到这位副使大人非但没有嫌弃他们,反而还亲手救下他们疍民的孩子,如此看来,这天下的官员也并非全都是坏人!
  李节回到自己的船上,却见汤和笑呵呵的对他开口道:“小子,没想到你还懂医术?”
  “略懂一点!”李节也笑着回答道,不过这也是实话,毕竟他前世可不是学医的。
  救人只是一个小插曲,汤和立刻命令船只离岸,赶往方关的水军大营,不过就在这时,那位锦衣卫千户蒋瓛却悄悄的将李节拉到一边低声道:“李伴读,您不该救那个疍民的!”


第93章 倭寇来袭
  “为何?”李节眉毛一挑,自己救人难道还救错了?
  “李伴读有所不知,疍民浮于海上,犹如无根浮萍一般,朝廷虽然将他们编入船户,但平时却并不受朝廷管束,另外据说他们与倭寇有所来往,为他们通风报信,甚至有不少疍民干脆加入倭寇,这也是沿海百姓对疍民极为排斥的原因之一。”蒋瓛再次低声道。
  李节闻言也明白过来,疍民与倭寇有关系,他身为前来清剿倭寇的官员,与疍民扯上关系实在不智,不过他对此并没有什么后悔的,先不说疍民是否真的与倭寇勾结,他救的只是个孩子,看起来不过四五岁大,他总归是无辜的。
  “多谢蒋千户的提醒,日后我会注意的!”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李节还是客气的向蒋瓛道谢。
  其实李节也知道,蒋瓛并非真的是向他提醒,而是借着这个事拉近两人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因为昨天自己帮他求情,最重要的还是蒋瓛看重李节的身份,可以说两人都是各怀鬼胎,接近对方都只是为了日后的利益。
  果然,蒋瓛看到李节向自己道谢,当即也十分高兴的谦虚了几句,李节也借机与他攀谈了起来,还真别说蒋瓛身为锦衣卫,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倒是让李节了解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方关的水军大营并不远,李节他们的船出了港口向右一转,很快就来到一片水寨,水寨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个军港,后面则是军营。
  当李节他们的船进到军港时,方关也亲自乘船上前迎接,而在他身后的港口中,数十艘战船正在操练,这些战船都不大,但却船体灵活,在军官的指挥下进退自如,有些战船还在演练接舷战,在摇晃的甲板上捉对厮杀,时不时就有人被打落水中。
  “操练的不错,当初你爹的水军可是号称天下第一,不知你这水军能否与他相比?”汤和看着操练的水军也连连点头,随后又笑着向方关问道。
  汤和当初攻打方国珍,也曾经统率过水军,对水军的战法也十分熟悉,所以一眼就看出方关手下的这些水军颇为精悍,不过操练毕竟是操练,真正的实力还是要到战场上。
  “启禀世伯,我这水军在战法上绝对不比当初我爹的水军差,但在血勇上却是差了一些!”方关十分老实的回答道。
  当初方国珍手下的水军,大都是走投无路才跟着他造反的,对于他们来说,不造反就是死,所以方国珍手下的水军大都悍勇无比,张士诚被他打的七战七败,可惜后来遇到朱元璋,实力上的差距已经不是血勇能够弥补的了。
  “方指挥使,为何操练的都是些小船,后面的大战船却一动不动?”这时李节却好奇的指着水寨后方问道,只见那里停着十几船体型巨大的战船,除了船头有数个士卒值守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士卒。
  “李伴读有所不知,倭寇的船只狭长,速度快又灵活,大战船根本追不上,所以我才针对倭寇的特点,让士卒用这些速度更快的小战船来操练。”方关笑着解释道。
  李节闻言也赞叹的点了点头,看来方关也的确是员良将,竟然考虑的这么周全,而且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当下方关请汤和与李节他们进水军大营,然后详细的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手中的兵力,方关掌管着一卫兵马,下辖五个千户,共五千六百人,而且这些全都是水军,主要用于守卫宁波港口的安全。
  另外李节注意到,方关军中的战船上已经装备了火炮,甚至还有专门的火枪手,与弓箭手一起用于远程攻击,不过弓箭这东西在海上十分容易损坏,主要是弓身受潮会变形失去弹力,所以军中的弓箭手并不多,火枪手反而成为了远程攻击的主力。
  不过就算是有火炮,这个时代的水战依然以接舷战为主,毕竟火炮的威力有限,再加上瞄准不易,很难用火炮直接击沉敌人的战船,因此战争的胜负,主要还是取决于接舷后双方的近战厮杀。
  李节以前倒是见识过沐晟操练的陆军,现在则是第一次见识到大明的水军,相比陆军,水军的操练似乎更加复杂,特别是在船只的操控方面,对水军的操练要求很高,这也使得水军要想形成战斗力,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物资的支持。
  不过就在李节他们参观着水军大营时,却只见一条小船以极快的速度进入水寨,本来水寨这里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但是守门的将士见到来人亮出的腰牌后,也立刻放行。
  小船以最快的速度靠岸,上面的人也飞奔着进到军营,然后找到跟在李节他们身后的蒋瓛,并且将一份加急的文书交给对方。
  蒋瓛打开文书也是脸色一变,当即快步来到汤和面前道:“启禀国公,锦衣卫急报,倭寇奇袭金塘!”
  汤和闻言也是脸色一沉,一把抢过文书打开观看,金塘是一座岛,位于宁波港与舟山岛之间,舟山岛上设有昌国卫,也是一支实力不错的水军,金塘本来隶属于昌国卫,但距离宁波港反而更近一些。
  看着手中的情报,汤和脸上也是一片铁青,他才刚来到宁波,甚至连水军都还没有巡视完,这帮倭寇竟然就登岸抢掠,这要是传出去,简直就是打他的脸。
  想到这里,汤和也立刻看向方关厉声道:“方关,传令下去,全军起拔,驰援金塘!”
  “末将遵命!”方关闻言也是精神一震,他是降将,如果没有军功,一辈子都只能窝在这小小的宁波港,现在总算是有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了!
  水军的将士本来就在操练之中,随着方关的一声令下,这些人也立刻集结起来,汤和与李节等人也和方关一起上了一艘战船,随着汤和的一声令下,上百艘战船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杀向金塘岛的方向。
  金塘岛虽然是个岛,但岛上有山有水,土地也十分肥沃,以盛产粮食著称,而且岛上还出产一种李子,名叫金塘李,据说味美甘甜,是宁波当地的特产之一。
  也正是金塘岛的富庶,所以岛上生活着数个村落,每个村落少则百人,多则千人,如果被倭寇杀进岛上,后果不堪设想。
  方关的小型战船的确速度很快,风帆吃上风力后,几乎像是离弦的箭一般飞速前行,金塘岛本就在宁波港外,所以仅仅一个时辰左右,他们的战船就已经杀到金塘岛。
  然而当李节他们赶到时,却只见岛上的码头处处烽烟,沙滩上横七竖八的倒着不少的尸体,不远处的村落也是哀嚎一片,却没有见到倭寇的船只。
  “倭寇的船在哪边!”就在这时,头顶的瞭望手也忽然指着远处大叫道。
  汤和闻言也拿出怀里的望远镜,打开后向远处张望,果然在前方的海面上见到了倭寇的船队,估计是提前发现了他们的到来,这时正飞速向远处逃窜。
  “追!”汤和脸色阴沉如水,第一次出击,如果被倭寇逃了,他这张老脸恐怕都要丢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