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官员加大执行力,也可暗中使坏让官员无所作为,从而影响官员的考绩升迁,所以很多官员为了升迁对胥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潘临风是吏部尚书,这天下的官都是他管着,自然感触更深,进言道:“胥吏为祸,自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上明君不少,却都拿这些小吏没有办法。昔日韩太保曾慨叹‘朝庭养虎狼于民间,此辈贪婪成性’,提出要严刑峻法,结果胥吏纷纷辞职,致使政令不通,事务堆积,险酿大祸。”
  石方真苦恼地敲着桌子问道:“难道就无法可想吗?”
  韦义深反问道:“既然江安义把胥吏横行不法之事告诉万岁,不知此子有何对策?”
  江安义还真在日记中写了他对付胥吏的办法,一是慑之以威,打死都头张朴天,关押户房房头苏国良,要求胥吏补齐库房的亏空;二是提高胥吏待遇,让胥吏有养家的能力;三是亲自监督,减轻胥吏渔利的机会。不过江安义也在日记中苦恼,认为无法根绝胥吏犯法,只能徐徐图之。
  石方真把江安义的办法一说,众人点头。马遂真抢先道:“臣有三策,治理胥吏。”选相的传言众人皆知,孔、陈、马三人自然竭尽所能在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学,马遂真先发制人。
  “其一,天下攘攘,多为名利,胥吏乱为是因为无法在仕途上晋身才转为贪财。所以臣认为不妨考核胥吏的业绩,清廉自守者不妨晋升其官职,让其觉得政治上有前途,才不会为了小利误了前程;其二,提升胥吏素质,既然胥吏能当官,不妨从童生和秀才中选其能者做胥吏,这些人读圣贤书长大,操守肯定比其他人好;其三,加大惩罚,胥吏犯法为知法犯法,罪加三分,其所贪之利以十倍罚之,如不能偿,则抄没其家,发放其家人为奴偿债。”
  转瞬之间马遂真能想出三策,石方真很满意,笑道:“马卿片刻之间便有三策,不愧为捷才。”
  马遂真得了天子嘉许,另一旁的孔省心中不舒服,同为竞争丞相的对手,当然要表现自己的才学。孔省轻笑道:“马中书郎的办法虽好,实施起来却难,人皆贪利,官员尚且会贪污,何况小吏乎。再说童生、秀才怕是多不肯操胥吏业,而加重罪责,与《大郑律》有违,亦不妥。”
  石方真乐于看到臣下相争,这样他才好从中驾驭,于是笑问道:“孔爱卿,你别光挑别人刺,你有何主张,不妨说出来与大伙听听。”
  孔省笑道:“臣一时没有好办法,不过万岁倒是给了个好办法。”
  “喔,朕何时说了什么办法?”石方真诧异地问道。
  “万岁不是让段大人在楚州推行‘合税为一’之政吗,将田税、徭役、杂捐等合为一体,这样一来,胥吏没了从中渔利的地方,治标又治本,方为上上之策。还是万岁高瞻远嘱,烛照天地,微臣佩服。”孔省向天子拱手,做膜拜状。
  石方真被这记马屁拍得开颜大笑,用手指着孔省骂道:“你就不怕别人说你是佞臣。”
  马遂真心中想,不错,孔省这小子就是个佞臣。
  石方真看了一眼沉默无语的陈成济,问道:“陈爱卿,不知你有何高见?”
  陈成济恭谨地躬身道:“微臣愚昧,仓促之间并无良策,请万岁恕罪。马大人和孔大人的法子都不错,万岁御决之后臣等遵照施行便是。”
  马、孔争宠时,韦义深低垂着眼皮,似睡非睡地坐在凳子上,倒是陈成济答无良策,韦义深抬头看了一眼陈成济。陈成济在政事堂任左丞有六年了,向来谨小慎微,勤勤恳恳,不多言,不贪功,他一向认为陈成济是个忠厚君子,不与人争,今日却猛然查觉不与人争方为大争。
  天子问计,马遂真和孔省都有出色表现,而孔省归功于天子,更是胜过马遂真一筹。然而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天子并不缺少出谋献策之人,凭心而论,自己也能说出几点来,马遂真所说其实江安义也提到过,只是未详谈。
  这些主张都是对的,有用的,但身为丞相,他深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的难处不在想出计策而在于施行,陈成济的回答表达了做实事的决心。天子事后思索,三人的高下立分,如果说真要选相,陈成济为首选,其次是孔省,最后才是马遂真。
  看来,急于表功反落下乘,谨言慎行方为上策。想到这里,韦义深欠身补充道:“万岁,胥吏之祸延续数千年,仓促之间难以根治,万岁当慎思谨行,选用良牧,徐徐图之。”
  石方真无奈地摊开手,叹道:“投鼠忌器啊,马爱卿、孔爱卿,你两人召集弘文馆和崇文馆学士研讨治理胥吏之策,报给朕和韦相;潘爱卿,吏部和礼部授官、考绩之时需对官员传授治吏之法;陈爱卿,等治吏之策出台后,你挑选一些州县试行。江安义既然首先禀报,就把富罗县算上。”
  得,江安义身上又多了件任务。
  ………………………………


第三百零八章 诸事难为
  (出差延长,只能用手写在手机上更新,可能错别字会多,等回家后订正,手机上字太小了)/p>;
  搬入东花厅的王县丞过了个舒心的中秋节,县里的胥吏和衙役送来的礼物快堆满半间房屋,多是些吃食土特产。他的小妾阿霞报怨这一屋子吃食哪吃得掉,坏了扔掉又可惜。/p>;
  王兴仁笑眯眯地斥道:〃妇人短见,蚊子虽小也是块肉啊,吃不了可以拿到外面去卖啊。再说这不是刚开始嘛,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呢。〃/p>;
  命仆人提着礼物找到店铺,按着卖价拿钱。店老板哪敢得罪新上任的代县令,只得苦笑买回,背后骂声〃死要钱、不要脸〃。/p>;
  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县丞上任后的所做所为除了极少数人叫好外,绝大多数人念起江县令的好来,这位被停了职的江县令,日子过得逍遥滋润,每天一大早带着石头、东泉和几个仆人吃早点,收获一些百姓的恭维。然后骑上马带上弓出城打猎,午间便在村间小店打尖,直到夕阳西斜,一行人才满载而归。/p>;
  王兴仁忙得焦头烂额,夏粮入库遭到了百姓的扺制,江安义只是停职并未免职,他颁布的命令从法律意义上说依旧有效,王兴仁命衙役枷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反倒激起了民愤,数百名百姓围堵衙门,秦子雄又不听吩咐,约来衙役不准打人。王兴仁没有办法,只得放人了事。/p>;
  想起来真闹心,颜县令那样欺压百姓,老百姓都能忍气吞声,自己不过恢复了一些旧例,为何百姓们不依不挠,王兴仁想到颜开辰那张干巴巴的核桃脸,站起身来照镜,镜中一张白晰黑须的书生脑,怎么看也相貌堂堂,难道是因为自己面善。/p>;
  自打搬进东花厅王兴仁还没有去过主簿院,潜意识里以前两人一左一右高下并不明显,如今自己住到东西花厅,无形中有点俯看刘主簿了,王兴仁想着该刘九思上门给自己送些礼,请自己照看他。/p>;
  结果中秋节过完了,刘主簿也没如意想中登门。想想这段时间的不顺,秦子雄又不配合,如果刘九思再阳奉阴违,那自己在富罗县的日子就难过了。让小妾在礼物中选了四样快变质的,王兴仁提着走进了主簿院,刚进院门,便听到了悠扬的琴声。/p>;
  〃刘兄,好生自在啊!〃这句话王兴仁是出自肺腑,这几日他忙得与小妾亲热都顾不上了。/p>;
  琴声袅袅,慢慢止歇。刘九思站起身笑道:〃王大人怎么得空到我这贱地来?〃/p>;
  王兴仁听出语中的讥讽,苦笑道:〃刘兄,你我可是老交情,你怎么也嘲笑起我来了。我这阵子忙得脚打后脑勺,实在顾不上与刘兄闲谈,这不刚有空,我就来了吗?〃/p>;
  往日两人的关系确实不错,刘九思也就不再克薄,请王兴仁坐下,仆人送上青雾茶。/p>;
  刘九思笑道:〃自打江状元写了那青雾茶诗,如今青雾茶的价格可是见涨,这茶税今年得多收几百贯。〃/p>;
  王兴仁叹道:〃要论诗才,不服都不行,这青雾茶诗确实有如此茶,清新淡雅,读后让人思饮,这青雾茶因江安义而名,也算是文人雅事。〃/p>;
  刘九思笑道:〃你老弟坐享其成,高兴还来不及呢,今年的税赋翻二番是不成问题,甚至翻个三倍都有可能,分成之后县里能留下一大笔钱,今年总算能过个好年了。〃/p>;
  说到钱,王兴仁的眼光一亮,唇边泛起笑容,蛇大洞大,县里留用的钱多了,他能落下的好处自然也多了。/p>;
  呷了口茶,王兴仁想起此来的目的,笑道:〃刘兄足智多谋,小弟一向佩服。最近王某有一惑,望刘兄能替小弟解惑。〃/p>;
  刘九思替王兴仁斟满茶,道:〃王老弟抬举我了,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怕是更没法子。〃/p>;
  王兴仁决定不绕弯子,把颜开辰欺压百姓无事,自己做事却遭百姓反对的苦恼向刘九思诉说了一遍。刘九思默默地喝着茶,一只手无意识地在身旁的琴弦上拨弄着。/p>;
  琴声清越悠长,王兴仁没有催他,而是边喝茶边打量着刘九思的书房。书房里书架上、桌上都堆著书,墙上挂着他自画的字画,窗前的小几上放着几盆绿株植物,整个书房很淡雅。/p>;
  恍惚之间王兴仁有些失神,他想起了幼时的苦读,想起了初为官时的壮志,而这一些都如那些飘渺的茶雾,很快就消失了。/p>;
  耳边响起刘九思的声音,〃王兄弟,我略有所得,说错勿怪。〃/p>;
  王兴仁赶紧笑道:〃愿闻其详。〃/p>;
  〃民智,事关民智。〃刘九思捊着胡子信心十足地道:〃颜县令在时,民不知官,所出之令多有不妥小民虽有怨言却不知反抗。江安义到任后,赶走徐明远,惩治污吏,让其填补亏空,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告诉老百姓官府亦不能为所欲为。特别是打死张朴天、碰死苏昌和,在棺前一通论战,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恶,无形之中民智开启,知道分辨是非对错。〃/p>;
  王兴仁想到自己掏钱补上的粮仓,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p>;
  〃民智开启后,再要回到从前便不可能了,所以老弟才会觉得处处难行。〃刘九思看看王兴仁,有些同情这位代县长了。/p>;
  〃都是那个该死的江安义闹的,他倒过得挺逍遥的,我非找人教训教训他。〃王兴仁咬牙切齿地骂道。/p>;
  /p>;
  刘九思叹道:〃王老弟,听老哥一声劝,少和那江安义相争,此人极不简单,你看他停职可有一点惊慌。要是常人遭此祸事,必然赶往州府求情,你看他每日打猎玩耍可有一点害怕。你说让人教训教训他,那徐明远强横无比,还不是落荒而逃。〃/p>;
  一句话点醒王兴仁,想起江安义的手段,王兴仁有些冒冷汗,庆幸没有轻举妄动。心中疑虑,这江安义的信心究竟来自何处。/p>;
  在刘九思处得了答案,王兴仁略坐了坐告辞回去,后花园内的桂子散着馨香,王兴仁一个人背着手在园中转着,思量着派人去州府问个实信,眼前夏粮入库看来只能按江安义的办法了。/p>;
  顺了哥情逆嫂意,衙中的那些胥吏和衙役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得想什么法子安抚住他们。王兴仁感到头痛,自己这个代县今做得真不爽。/p>;
  /p>;
  /p>;
  丽州府罢免江安义官职的公文在八月二十七日送到了吏部。/p>;
  百官的晋迁任免由考功郎中邵远图主管,看过主事递过来的公文,邵远图笑道:“这位江状元真能折腾,都贬到丽州富罗去了,还被人告了。别人官越做越大,他倒好越做越回去,按丽州的公文贬官都是轻的。唉,二愣子的称呼真不是白叫的。”/p>;
  看到邵郎中就要在公文上用印,一旁的主事好心提醒道:“邵大人,江安义颇得圣眷,大人是不是问过尚书大人后再说。”/p>;
  邵远图一瞪眼喝道:“六品以下的官员任免是本官职责,难道本官要为江安义破例?再说这等小官的任免向来只要向尚书报备即可,按例行事吧。”/p>;
  说完在公文上盖了章,批了回文同意贬去江安义之职,至于还要如何处罚刑部同样也接到了丽州的公文。/p>;
  刑部郎中陈小明虽然对江安义也好感缺缺,却没有仓促批示,让小吏留意如果尚书大人从紫辰殿回来后通报他一声。/p>;
  等x(在外,不记得是谁了,明天改,见谅)尚书回了公廨,陈郎中立即携了公文来请示。x尚书沉吟了会,他多少知道点江安义去丽州富罗县的目的,他甚至从潘尚书那里听说天子有意治理胥吏,富罗县又是卿点的试点地。种种迹象表明,江安义圣眷不减,甚至更重。/p>;
  不过,x尚书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