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定忠走运,他与江安义结识最早,几场交道打下来还算让江安义满意,年前冯定忠把家人接到巴清镇,有意在化州扎根,屯军之中冯定忠算是江安义的亲信,肥水不流外人田,冯定忠被提拔为安西屯军长。安南屯军长的人选是副军屯长付祥意,江安义看他为人谨慎听话,屯田衙门诸屯军长闹事他并没有响应,便由副转正,成为了安南屯军长。至于安北和安东屯军长,江安义没有强行任命,让原来的副军屯长接任,虽说天子把屯务归为地方政务,史清鉴和刘逸兴等人都劝他还是尽量少插手为上。
  经过这场风波,屯军变得温顺了许多,屯田衙门的日子变得好过了许多,年初又陆续来了万余名屯兵,都被宁清政安置得妥妥当当,虽有些小摩擦,有四个屯军长出力相帮,大致称得上风平浪静。
  杨叔“吧嗒”着嘴,羡慕地道:“你爹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到老来反倒识了贵人,和那冯将军交了朋友,替儿孙谋了条好路子啊。”
  黄三马“嘿嘿”地笑着,挠着后脑瓜不知如何应答,“吭哧”了半天道:“杨叔,你有啥事就直说,是不是要工钱?你能不能等两天,等俺爹回来就给你。”
  杨叔是泥瓦匠,黄三马的新屋就是他带着三个儿子给砌建的。合城县这两年发展很快,建屋起宅的活计忙得不着地,杨叔家里的六十亩地租给别人种,带着三个儿子一天到晚替人砌屋建宅,父子四人一年至少能挣百把两银子,是红河堡算得上号的富裕人家。
  新屋共四间,讲好工价四两,黄三马成亲分家,黄老爹答应替他出三两,剩下一两要他自己想办法。黄三马新娶了媳妇,媳妇回娘家时得充大方,手上积下的四两多银子都花光了,不过他心里一点也不慌。自家有二
  十亩地,等六月收麦能换四五两银子,新垦的一亩瓜田长势不错,也能落下四五两银子,媳妇和娘、嫂子合养了二十多头羊,等年底拉到县城卖掉也能换回几两银子,那一两银子的债不算什么,杨叔实在催着要,自己便去先找娘借点应急。
  “不是找你要钱,你这娃,叔是那种见不得钱的人吗?”杨老汉有些生气了,屈起指头在黄三马的头上敲了一下。
  “那是啥事?”黄三汉摸摸头,杨叔的气力不小,这下敲得不轻。
  杨老汉闷声道:“三马,等你爹回来后你替我问问,能不能把我家老五也送到镇上去识字,正好跟虎娃做个伴。”杨老汉四子一女,最小的老五今年才八岁,干活还早,家里有了闲钱,杨老汉盘算着让他识两个字,就算做不成秀才公,也好过做睁眼瞎,识文断字的人将来总有大用。
  黄三马面露难色,他知道冯将军答应他爹把侄子送去读书给的面子不小,这要把别人家的孩子也介绍去,合适吗?爹常说做人要本份,不能得寸近尺,这话爹怕是问不出口。
  杨叔看出黄三马的为难,道:“三马,成不成叔都念你的好,要是能成的话,你家建屋的工钱我只收一半。”
  四两工钱收一半只要二两,爹出了三两,这么说自己白得四间屋还倒找回一两银子,黄三马憨厚地笑出声来,道:“行,俺记得。”
  化州大地上悄然发生着变化,商路繁华,农人忙碌,工匠涨价,读书识字的秀才公身价倍增,衙门的差役和胥吏炙手可热,百业如同草原上的鲜花般繁旺地盛开着、灿烂着,散发出蓬勃的生机。
  冬儿乘坐的马车随着热闹的人流涌入会野城,喧闹的叫卖声传入车中,轻轻撩起车帘一角,冬儿把目光投向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往来不断的车马,络绎不绝的人流,衣着古怪的胡商,马队、骆驼群,交织出繁华的都市图。都说化州是西北边陲,荒凉得很,看来那些人都是瞎说,便是德州文平府也没有这里热闹。
  江晨智从娘怀中拱起身,趴在车窗上往外看,奶声奶气地问道:“娘,那些马好怪,背上怎么是肿的?”
  丫头小竹笑道:“少爷,那些是骆驼,不是马。”
  “洛驼?”江晨智似懂非懂地学舌着,他已经四岁了,正是顽皮好动的时候。冬儿有些紧张地把儿子搂入怀中,柔声道:“智儿,你想不想爹,见到爹爹后要乖,到了家里要叫人,要听话,娘让你怎么叫就怎么叫。”
  江晨智已经不记得江安义的模样,歪着脑袋问冬儿道:“娘,爹有没有胡子,大娘凶不凶,还有小弟弟他会叫我哥哥吗?”
  冬儿眼中闪过迷惘,她与丈夫分别已有两年,两年间欣菲生下嫡子江晨益,彤儿也嫁进了家门,自己来到会野府,不知道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
  不管怎么样,能和儿子回到江郎身边,总是件开心的事。冬儿放下车帘,嘴角露出温馨的笑意。()
  。。m。
  ………………………………


第五百二十八章 振威镖局
  三十多匹高头大马护卫几辆马车走在会野府的大街上分外引人注目,杏黄色的镖旗上两个黑色大字:振威。会野府内有不少走南闯北的商贩,自然知道振威镖局是家新近崛起的大镖行,拥有十二家分镖局、千余名镖师,在会野府就设有分镖局。
  振威镖局崛起地很快,十余年时间从一个小县城的小镖局成为郑国有数的大镖行,不得不说一说总镖头吴英杰。吴英杰是新齐县人,自幼好武,拜风清山庄庄主胥义祥为师,学艺八年后回家开设镖局,靠着与风清山庄的关系,在德州魏州间走镖。因为名气小,又呆在小县城,生意清淡,吴英杰便教些徒弟度日,江安勇当年就曾在镖局中学过武艺。
  江家、余家和郭家联手做生意,从竹器、白璧酥到后来的烧刀子、香水,吴英杰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凭借着他与郭家生意上往来,振威镖局垄断了三家生意的护送。随着三家生意越做越大,振威镖局也水涨船高,护镖的生意开始向京城和附近的州府扩散。
  有镖行就有劫镖的,吴英杰一面大力招揽江湖好手,一面向恩师胥义祥求助,延请风清山庄的师兄弟们加入镖行。后来江家从龙卫请来张、王两名老供奉,吴英杰延请两人在镖局指导镖师武艺,一年六百两银子奉上。张、王两人带着儿孙、徒弟,吴英杰重金延请,王飞玄的长子王明涛就被他聘为京师分局的镖头。
  靠着巧手营织,官、私两面打点关系,振威镖局近几年顺风顺水,镖局日益壮大,吴英杰把目光放在镖局的百年兴旺上。郑国最有名的三大镖行:中远、会友、广盛,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后,背后都有官府或江湖门派的支持,振威镖局要想传承子孙,夯实根基很重要。
  所以,吴英杰做了三件事。头一件,带着两个儿子前往魏州风清山庄拜师。他是胥义祥的记名弟子,两个儿子吴汉东、吴汉南则拜少庄主胥建勇为师,有四千两拜师银开路,这件事毫无压力地办成。他的两个儿子年岁已大,当然不可能真的去学艺,吴英杰要的是与风清山庄的这层关系。
  第二件事跟香水有关。吴英杰听醉酒的郭海清告诉过他,运往京城的香水有皇后娘娘和太子的股份,最顶尖的二千瓶要供奉宫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英杰知道天下各州都要往京城运送供品,这些供品多数由军队押运,但也有少数是镖局托运,能承接运送供品的镖局都是威名赫赫的镖局。
  运送供品时宫中会赐下两面红旗,上面有“贡”字,就是最猖獗的强匪见了这两面红旗也会放过,开玩笑,动皇贡那是造反,等着大军围剿吧,并州元天教劫取赈灾的粮食,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平定了,前车之鉴,谁敢造次。
  香水供奉宫中并没有摆在明面上,毕竟香水是私人产业,皇家也不好夺私人物品,所以香水进京并没有这两面“贡”字旗。吴英杰却动起了脑筋,他让京师振武分镖镖头王明涛,通过余庆乐请来接洽香水的内府局高公公,五千两银子的好处费递过去,两面“贡”字旗很快摆到了他的桌案上。
  第三件事是重中之重,振威镖局趁势崛起的根源是化州刺史江安义。吴英杰想得很清楚,振威镖局眼下的繁华都依托在江刺史的身上,只要系牢与江刺史的关系,振威镖局便会随着江刺史的前行而越走越远。
  生意场上无父子,他能看到这点,别的镖行也能看到这点,这些年没少有别的镖行的人找寻江家、余家、郭家甚至黄家的人套近乎,企图从振威镖局的碗中分一杯羹。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吴英杰只做好了一件事,逢年过节必去拜见江家老夫人,想尽办法讨江黄氏的欢心,此招一出,败尽敌手。
  可是,吴英杰的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当他得知江刺史的小妾要带着长子前往化州团聚,当即决定亲自护送,他想去会野府见一见这位闻名遐迩的状元郎,拉近一下关系,顺便把儿子介绍给江刺史。
  吴英杰目光侧转,落在三子吴汉南身上。吴汉南三十五岁,正在壮年,一身武艺受到张、王两人指点,强过于他。吴英杰欣慰地看了一眼雄姿英发的儿子,心中暗叹,自己已经年近六旬,江湖岁月催人老,风风雨雨大半辈子,是该放下刀枪,含饴弄孙怡养天年了。猛然间想起七前前在姜州被劫匪杀死的次子吴汉西,心中一痛,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再为振威镖局做好最好一件事,回去后便金盆洗手,再不过问江湖恩怨了。
  队伍跟着分镖局前来迎接的人前往府衙后宅,后宅门前早站着不少人在张望,看到车队纷纷迎上前。马车停稳,冬儿抱着江晨智下了马车,见一群女人花枝招展地向自己行来,正当中是欣菲。
  冬儿连忙放下江晨智,整理衣衫要行礼,早被欣菲一把拉住,轻声道:“自家姐妹,何需多礼,说起来你在家中替我们孝敬婆母,倒是我该向你行礼道谢才是。”
  低头看向冬儿身边紧牵着衣裙的江晨智,欣菲笑道:“一晃两年,晨智都长这么高了。”
  “快叫大娘好。”冬儿忙吩咐道。
  一路上冬儿跟江晨智说过礼节,他见欣菲满面笑容地看着他,连忙趴到地上磕头,奶声奶气地道:“晨智见过大娘。”
  “好孩子。”欣菲俯身抱起江晨智,笑道:“重了不少,当年我抱他时轻得像是猫。”
  彤儿从欣菲身侧现出身来,略有些尴尬地冲着冬儿万福道:“见过冬儿姐姐。”
  两人在京城时曾朝夕相处过一段时间,两人是同族,住在一起时既相亲又相防,没想到在会野府重逢。冬儿大方地拉住彤儿的手,笑道:“按说是我叫你姐姐,但你年岁比我小,我就托大叫你声妹子吧。”两人相视而笑,当年的小恩怨随风化去。
  欣菲抱着江晨智,道:“都回家说话吧。晨智,你是哥哥了,大娘带你去看小弟弟。来人,照应好镖局的师傅们,改日再请来叙话。”
  彤儿挽着冬儿的手,在丫环仆妇的簇拥下走进宅门。冬儿心中有点委屈,就算江郎再忙,自己远道来会野府,怎么说也该抽空来见见啊,再说智儿都两年没见他了,不想看看吗?
  “江郎不在府中”,耳畔传来彤儿的轻语,“江郎六天前便巡视属县去了,听说还要查看安西都护大营的新址,恐怕还要半个多月才能回来。”
  看到冬儿脸上流露出不愉,彤儿轻言劝道:“官身不自由,姐姐不要怪江郎。江郎得知姐姐要来,欢喜得紧,让人专门打扫好房间,只等姐姐到来,还有晨智,江郎每日都要念叨几次。原本江郎想等姐姐来到后再去巡视,可是朝庭兵部、工部还有安西都护府都派来了官员,实在推辞不得,才不得不前去巡视。临行前江郎再三交待大姐和小妹,你在家中照顾婆母不易,一定不能让你受了委屈,要不然我和大姐可都要受江郎责骂了。姐姐,看在小妹的面子上,你就原谅江郎吧。”
  一席话解开冬儿心中的疙瘩,冬儿脸上露出微笑。来到正屋,家中的丫环仆妇前来见礼,彤儿在一旁替她打赏,江晨益也被人牵来拜见二娘,他已经有十个月大,跌跌撞撞地走路,口中含糊不清地学说话。江晨智的注意力被弟弟吸引,两兄弟大眼瞪小眼,天一句地一句地不知说些什么,逗得屋中的大人笑得前仰后合。
  冬儿的住处安排在西花厅,原本是江安勇的住处。江安勇夫妇都去了合城县练兵,西花厅空了下来,江安义安排冬儿住了进去。府衙原本是刺史家人的住处,江安勇已大,住在府中不便,江安义索性在外面给他买了套宅院,让他自行安家不提。
  吴英杰等人来到振威分镖局,徐安虎介绍了分镖局的情况,得知今年镖局的收入已过三万两,吴英杰笑道:“十二家分镖局,化州的收入最高,安虎在化府做的不错。”
  徐安虎道:“化州发展迅猛,贸易往来十分繁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