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天子有万一,太子即位,楚安王的处境可想而知,黄家随之要遭到大力打压,以太子的性情极有可能将黄家从十大家族中抹去。黄永盛头上现了汗珠,手中的铁胆转得飞快,紧张地消化着这个坏消息。
  “平儿,冯忠说天子并无大碍有几分可信?”黄永盛问道。
  黄平捊着胡须道:“冯忠告诉我们天子回了坤安宫,有事用奏折上报,天子应该病得不轻,要不然天子会见我们说上几句,安抚我等之心。不过天子年岁并不太大,身子也还算强健,四年前北伐都毫无发病征兆,因而我分析天子可能是急怒攻心,诱发头晕目眩之症加重,静心休养一段时日应该能恢复。”
  黄永盛频频点头,道:“平儿所言极是,不过天子需要静养一段时日,恐怕会让太子暂时摄政,我担心太子会借此机会打压楚安王,我黄家恐怕也要承受压力。”
  “义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黄平微笑道:“太子摄政对楚安王来说亦是机会,首先天子静养并非不理事,太子如果胡乱作为,天子定然不喜;其次楚安王此时不妨勇于任事,替父分忧,平日揽权是忌讳,此时却是孝心,江南转运司一案牵连甚广,极为棘手,我看吕良真有缩手之意,不如让楚安王向天子主动要求审理此案,有我在旁边相助,应该能将此案漂漂亮亮的结案。这样一来,楚安王在天子心中定然留下仁孝、有才的印象,如果太子要从中捣乱就更好了,两相比较在天子心中高下立分。”
  话没有说透,但黄永盛心知肚明,站起身道:“我这就去楚安王府。平儿,我会把你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告给楚安王,我就不多留你了,回去时小心点龙卫。”
  黄平此行的目的达到,笑道:“义父尽管前去,我在府中叨扰一顿晚饭,等天暗下来再回去。”
  雨势稍歇,宣武侯的马车驰出,一路带着飞溅的泥水前往楚安王府。京中的街道上,往来的马车比平时还要热闹几分,车来车往,交织成一张罗网,网住天子,网住王孙百官,也网着天下百姓。
  天子有恙,鱼鳖乱舞,一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


第六百六十二章 风狂雨骤
  坤安宫,石方真面色苍白地躺在龙床之上闭目养神,王皇后坐在床边握住天子的手,双泪涟涟,刘维国和一大群宫女太监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殿外,小宫女端着熬好的药汁进来,王皇后端过药碗,用银匙轻轻地搅动,小心地吹凉。
  刘维国赶紧起身,扶着石方真坐起,石方真皱着眉头接过药碗,一口气灌了下去,看到一旁的王皇后拭泪,皱着眉头安慰道:“朕并无大碍,太医也说了不过是一时痰火上涌,静养两天就没事了。”
  “万岁,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刘维国已经告诉了我,万岁此次病情十分严重,如果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万岁,如果你有个好歹,臣妾是活不成了,伟儿还小,许多事情不懂,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岂不是要乱了。”王皇后越说越伤心,眼泪成串滴落。
  这话要是换了别人说,大逆不道之罪,这不是咒天子死吗?说太子无能吗?可是王皇后与天子相濡以沫多年,夫妻感情很好,石方真自然听得出妻子对自己的关心,这种关心没有其他嫔妃表现得那样夸张、体贴,甚至有些刺耳,却是最为真切,没有包含丝毫杂念。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石方真有些无奈地道:“你都唠叨了大半个时辰,你不嫌累朕的耳根子还想清静一会。朕依你,静养些时日,让伟儿暂理政务,朕有些话要叮嘱他。不是让人去叫伟儿了吗,怎么还不来?。”
  王皇后小心地扶着石方真躺好,解释道:“上次安寿带霖儿进宫的时候,重伟说起雁山有处瀑布好看,霖儿听到要去,重伟说等哪天下了雨,瀑布更为壮观。今日大雨,重伟邀了安寿一家去雁山观瀑、赏荷去了。”
  “他倒满是闲情逸志,成天游山玩水,一点也不知道替朕分忧。”石方真不满地嘀咕了一声,道:“霖儿八岁了,不要惯着他成天就知道玩耍,要读书上进,你让人带话给安寿,下次进宫朕要考考云霖,看看他有没有长进。自打?儿出世,安寿大半精力都放在小儿子身上去了,?成忙于国事,让她对霖儿的学业多花些心思。”
  ?儿,韦云?,韦?成与安寿公主的次子,今年四岁。比哥哥晚四年出世,封赏也大大不如,韦云霖出生便被封为福康伯,韦云?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个正六品的朝议郎(虚衔),这让安寿公主很不满,冲着天子和皇后发过好几次牢骚,认为两个儿子相差太远,最少也得给小儿子一个子爵。
  石方真严斥她不懂事,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被封六品还有什么不满,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几,能得中进士的每三年才二三百人,这些人多从八品官做起,按制两年一迁要做到朝议郎至少要二十余年,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六品官。挨了训的安寿公主一肚子委屈,连续两个月没有进宫,最后石方真在王皇后的枕边风持续的吹拂下终于向女儿低头,加封韦云?为昌德男了结此事。
  傍晚时分,石重伟匆匆赶到坤安宫,看到父皇躺在床上大惊失色,悚然失色道:“父皇,你怎么了?早上还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了?要不要紧,太医怎么说?”
  石方真见儿子吓得变颜变色,对自己的病情十分关切,心中欣慰脸却沉了下来,斥道:“你都是马上要当爹的人了,怎么还这样沉不住气,身为储君要有东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的沉稳劲,你这样朕怎么放心把江山交给你。”
  石重伟坐在床边,眼泪都急出来了,追问道:“父皇,你哪里不舒服,太医怎么不在殿外侍候。”
  王皇后见儿子心切丈夫的病情,开口道:“太医看过了说你父皇是急怒攻心痰火上涌,引发晕眩,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伟儿,你是太子,要替你父皇分忧,这段时间要替你父皇处理朝政,别让朝务影响了你父皇静养。”
  刘维国扶着石方真坐起,在背后垫上靠枕,石方真舒服地斜靠在上面。石重伟细细地向王皇后问过石方真的病情,得知静养调理一阵便能康复,松了口气,双掌合十道:“谢天谢地,菩萨保佑。”
  石方真开口道:“这次摄政不同于四年前监国,监国时是陈相等人处理朝政,只是将处理的结果告诉你,这次你摄政是孔省等人配合你,政务要由你亲自做主,不过你让给事中将每天处理的政务摘要送我。”
  王皇后笑道:“万岁需要安心静养,还看那些奏折做什么。伟儿,小事你自行与孔相他们酌情处理,大事才奏报给你父皇,要不然你父皇肯定养不好病。”
  “父皇,雁山的荷花开了,十里荷香美不胜收,而且那里比宫中清凉了许多,父皇不如到雁山静心休养。皇城离雁山不过二十里的路程,有什么事快马一刻钟就能赶到,不知父皇意下如何?”石重伟建议道。
  王皇后很心动,望着石方真道:“万岁,自打你即位以来就没有再去过雁山别苑,臣妾总听人说雁山别苑漂亮,不如就按伟儿所说,万岁带了臣妾一起到雁山别苑避暑,也享几天福,别苑空置不用也是浪费。”
  雁山共有十八处庄园,五年前石方真让余知节发卖换银,结果五处庄园就换加一千三百二十万两银子,赐了一处给太子,还剩下十二处庄园,这些庄园常年有宫女太监打理,确如皇后所言空闲也是浪费。王皇后见天子沉默不语,知道他已经心动,用鼓励的眼神看了一眼儿子,站起身出殿安排雁山休养之事,把空间留给天子和太子。
  石方真看了一眼儿子,石重伟的唇边已经出现细细的茸毛,朝气蓬勃的脸极肖自己,心中一柔,放和语气道:“伟儿,你已长大成人,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贪玩了,朕年岁渐大,身体不如从前,你是太子,朕的江山将来要交于你手中,你的责任比杰儿、仁儿要重,所以朕对你的要求也更严格。”
  “身为储君,除了贤德明义、聪慧好学、文武兼备外,还需心胸宽广,待人接物……”王皇后站在殿门口,听着丈夫轻言细语地教导儿子,脸上笑开了花。
  楚安王府,石重杰站在门前目送大外公宣武侯黄永盛的马车消失在雨幕之中,电光闪烁,一声霹雳将他从沉思中唤醒,大外公带来的消息不亚于雷霆霹雳,父皇染疾需要静养,太子摄政,对羽翼未丰的他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换了他是太子肯定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身边的臣子大加打压。
  缓缓地在游廊间穿行,雨水时不时被狂风卷进廊内,洒在白色的?衫上,亭院中的花草被急雨打得东倒西歪,竹林、树林在风雨中摇摆不定。石重杰在一处藻井站住,看着那些风中摇摆不定的花草树木,脸上泛出自嘲的笑意,这一场暴风雨到来不知有多少人会成为摇摆的花草。
  看着满院风雨,石重杰盘算着自家手中的力量,黄家在十大世家中向来排在前列,除了大外公宣武侯黄永盛外,二外公和自己的亲外公黄永和(老三)都只是闲官,一向被大外公压得死死的,只是领一分俸禄混吃等死帮不上忙。大舅黄继业是从三品的政事堂右丞、御史大夫黄平是大外公的义子,与黄家一荣俱荣,亲舅黄继伟(排行第四)是司农寺少卿,根基浅薄,帮不上大忙,至于其他黄家子弟都上不得台面,只能在暗中助力。
  宫中有母妃,有师傅,特别是师傅是暗卫副都督,自己用来笼络人心的银子有半数来自师傅,如果没有师傅出谋出力,自己毫无信心跟太子相争;右相马遂真是自己的王傅,只要不违逆父皇,应该是会偏向自己的;这几年自己有贤王的名声,有不少大臣靠近自己,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聚集了一股力量;还有士林,自己在士林中可比喜欢游乐的太子名声好得多……
  黄喜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藻井中,心疼地看着十六岁的少年郎皱着眉头苦思,石重杰在他心中亦徒亦子,这个六岁便跟在自己身边读书的小王爷带给他人间的温暖,是鼓舞他努力下去的希望。
  余生两愿,一愿家仇得报,二愿杰儿能成为天子,开创盛世,至于自己不求回报,甘愿做藏在暗里的刀,替他除去前行路上的障碍。雨水从石重杰长襟上滴落,黄喜心中恻然,要想登上宝座不知会有多少腥风血雨,真不忍心让才十六岁的少年面对,若不是自己身负血仇,誓言要除掉江安义,宁愿劝杰儿做个福贵王爷,一生平平安安,安享荣华富贵。
  清咳一声,黄喜柔声唤道:“王爷。”
  石重杰转过头,脸上泛起笑容,道:“师傅来了,可是知道父皇病倒的消息了?”
  看到黄喜,石重杰感觉满院的风雨变得轻柔了许多,连摇摆的竹枝在眼中也多了几分妖娆。
  ………………………………


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府立志
  变臣正文今天下午黄喜在暗卫衙门当值,听到宫中的亲信传来消息,天子染疾,卧床不起。强忍到酉时散差,黄喜急急赶往楚安王府。
  书房,黄喜静静地听石重杰转述了黄永盛带来的消息,道:“宣武侯说的不错,天子静养太子摄政,王爷要勇于任事,一来替父分忧,是做儿子、做臣子的本份;二来减轻太子的威压,让众臣看到王爷的奋起之心,不至于疏离;天子因江南转运司一案发怒致病,王爷如能圆满办结此案,诚如宣武侯所说,一举数得。”
  石重杰显露出超出年纪的成熟,略显担忧地道:“我也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可是这样做的坏处也不小。江南转运司一案牵连众多,从黄平所述来看,江南诸州的官员多有涉足,端州刺史艾伟更是当堂被常玉超供出,还有御史中丞鲁从茗,身为钦差居然敢收取六万两贿赂,真是死有余辜,枉小王对他寄以厚望,着实可恨。”
  黄喜笑道:“不光是江南转运司,我估计洹河转运司这次也要被清洗一番,工部的人要牵连一大片,吏部、户部恐怕也有人要倒霉,王爷办这件案子,要得罪一大帮人了。”
  “师傅既然知道这是件得罪人的事,为何还建议我去做?这样做岂不是自剪羽翼吗?”石重杰疑惑地问道。
  黄喜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学生,虽然石重杰仅有十六岁,在遇到事情却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不因为宣武侯或者自己说过什么就言听计从,能独立思考方能明辨是非成就大事。
  “王爷可曾听闻过李世成这个人?”黄喜莫名其妙地问道。
  “李世成?”石重杰想了想,道:“莫不是化州刺史江安义的小舅子,在光禄寺做个什么小官的那个,听说此人在泽党中颇为活跃,他与江南转运司一案有何牵连,难道江安义在从中做了什么手脚吗?”
  黄喜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