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的对手。在军营中没少与人较量,军情司的好手也打败过无数,这让严胜森对自己一身武功颇具信心,没想到兴意坊中居然有这等高手。
  正踌躇间,猛听到楼内一声震响,一股劲风从门内涌出,激得窗棂“格格”作响,一个身影从里面踉跄而出,正是刚才逃进楼内的贼人。
  陈安凯早有准备,趁着罗观泰立足未稳,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出手连点,只见罗观泰像被抽了筋般软瘫在地。截脉点穴之术,严胜森眉头一跳,此法自己听闻过,据说江安义就会此术,联想到香雪居与江安义的关系,莫非是他所传。
  门前出现了一个老者,一手牵着一个男孩,严胜森知道,通臂灵猿现身了。
  ………………………………


第九百一十六章 得杏得幸
  徐冲看到老大被推进来,就像泄了气的球般瘫软下来,刚才还中气十足地叫委屈,现在看到老大都被抓了,什么希望都破灭了。
  石重仁很满意,严胜森把逃走的贼人抓回来了,说明他可堪重任。生于皇家,较普通人心智要成熟得多,石重仁虽然还不满二十,但心思缜密胜过成人。
  看到严胜森把那老者推进屋来,石重仁笑着站起身道:“我就知道,魑魅魍魉逃不脱严大哥的手心,等会我要好好敬严大哥几杯。”
  严胜森脸上现出感动之色,抱拳俯首道:“严某愿执鞭随镫,追随公子。”
  逐出罗观泰之后,田少秋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屋,陈安凯跟着来处理剩下的事。听刘二简单地把情况说了说,还未开口身后脚步声杂乱,巡防司的陈校尉带着兵马来了。
  陈安凯跟巡防司的兵马很熟悉,有些闹事的人需要官场出面,不光是兴意坊,香雪居的其他赌坊,其他产业都免不了要打点巡防司的兵马。当然有江安义这座靠山在,巡防司也不敢勒索敲诈,保持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合作愉快场面。
  陈朋刚冲陈安凯点点头,大手一挥,吩咐道:“把人带走。”
  对于陈朋刚来说,无所谓对错,只要有人闹事就意味着他要发财了,事后赌坊方面还要送他一份礼物。驻守香雪居是肥差,特别是上半年更是肥得流油,他是司马姚长风的同襟,所以才会轮到他。这半年下来,至少也有进账七八百两银子。若多有几场争斗,那银子可就要翻上几倍。
  石重仁随江安义到姜州清理官田,庄松伟给他解说过官场上的黑暗,若是没有后台的人进了巡防司,桌面上的那些银子注定成为赃银,人还要被反复敲诈一番才能脱身,所以寻常百姓有事宁可吃亏也不愿去衙门讲理。
  事到如今,石重仁不想再多做纠缠,对严胜森道:“将这些人打发走,把这几个骗子提到住处,通知江师来见孤。”
  严胜森现出洛王府司马的银印,在场的人刚才听到石重仁嘴中说出“孤”字,诸王出藩的事是最近的热议,谁都知道是洛王石重仁来了。陈安凯、陈校尉、刘二等人跪倒拜见,石重仁不耐烦地道:“都起来吧,孤来化州之事不准泄露,否则唯尔等是问。”
  罗观泰、徐冲、莫雷三人心如死灰,骗到洛王爷头上去了,这回算是自己把头伸进了绳套,自寻死路。石重仁扫了一眼徐冲,吩咐道:“这几个人应该还有同伙,一并抓拿送到孤的住处来。”
  陈安凯忙道:“王爷千金之体,不可随意住在客栈。郭爷在香雪居有几处招待贵客之所,还请王爷移尊,我带人护送。”
  这赌坊的人很有眼色,石重仁点了点头,道:“前面带路。”
  杏与幸谐音,座落在花海之中的得杏斋是香雪居中最美的庭院。踩着满地的杏瓣,踏着香气走进院内,石重仁叹道:“此间之美,何似人间,香雪居真乃仙境也。”
  方仕书得了通报匆匆赶来,验看过严胜森的银印后,确认是洛王石重仁无疑。石重仁道:“父皇在世之时常念及方公,说方公清正忠耿、持正君子,乃辅国安邦的大材,原有意调方公入京任职,可惜……唉。”
  一声叹息勾起方仕书的伤心,方仕书老泪纵横,哽声道:“老臣丰乐六年辞别肃帝前往楚州就任司马,一晃已是二十年,本想着化州刺史满三年后可以回京面圣,谁知天人永隔。念及肃帝对臣的厚恩,老臣五内俱崩,痛断肝肠。”
  石重仁见方仕书情真意切,连鼻涕泡都哭出来了,感动地安慰道:“父皇驾崩,天下臣民俱感悲恸,方公坐镇化州,安抚边陲,劳苦功高,父皇在天之灵也感欣慰。”
  正唏嘘感叹间,脚步声沉重,郭怀理气喘吁吁地来到,看着郭怀理艰难地躬腰行礼,石重仕笑道:“你便是郭财神,孤可是闻名久矣。这香雪居经你妙手点化,成为人间胜景。孤这次前来,叨扰你了。”
  郭怀理自来熟的脾气,面对石重仁并不拘束,笑道:“能得王爷夸奖,郭胖子骨头都轻了三两,王爷能来香雪居,那便是金字招牌,这处得杏斋名字真是取得好,三生有幸。若王爷不嫌弃,这得杏斋以后就是王爷在香雪居的落脚之处了。”
  香雪居寸土寸金,何况这得杏斋精心设计,处于最美之所,石重仁估计价值不下于十万,郭怀理好豪气,随手便送出。不过石重仁确实喜欢这处宅院,笑道:“郭老板财大气粗,孤王就不假意推辞了。这栋得杏斋幽静雅致、一草一木都见匠心,孤王很喜欢。”
  郭怀理露出得意的笑容,送出一栋得杏斋交好了洛王爷,这笔买卖不亏。并州官府经常向自家商队索要,现在洛王就藩并州,并州官府谁敢不给洛王爷面子,攀上这棵大树以后并州境内商队定然畅通无阻。
  “这得杏斋是工部大匠冯展图设计……”郭怀理跟在石重仁身边,指点着院中景色介绍着,石重仁听说过当初兴建香雪居时正好是安西都护府从并州移迁化州,工部派遣了许多大匠前来设计安西大营,郭怀理花了大价钱请了这些大匠为他设计香雪居,不过也幸亏这些大匠帮忙,要不然真糟蹋了这满山满野的杏花美景。
  来到正宅间,檐柱上一副黑底金字的对联吸引了石重仁的注意,“敢窥人间三更月,好占人间四月天,好联,好句”,石重仁诵读再三,连连称赞。
  郭怀理“刷”的一下打开折扇,露出扇面上那首“人闲桂花落”来,带着几分得意地自炫道:“多谢王爷夸奖,这副联是郭某三年前在院中赏月,偶有所感时所做,算不上什么。”
  “喔”,石重仁诧异地看向郭怀理,没想到这个体肥态痴之人还有这样雅致的心肝,真真让人刮目相看。目光落在折扇上,看清上面的诗句,石重仁差点没笑出声来,他想起庄先生跟他讲过的一个士林秩事,原来说的就是眼前这位。这位“桂花落”先生与江安义是好友,生平只写过这么一首出众的诗句,众人联想起江安义词仙身份,大都猜测那首桂花落原是江安义所做,没想到现在又多了一副好联。
  石重仁调笑道:“孤王早就听说郭财神一把写有‘桂花落’诗句的折扇不离手,果然如此。这幅对联比起‘桂花落’丝毫不差,怎么不见你把他写在折扇之上。”
  郭怀理哈哈笑道:“王爷知我。”把折扇转面,赫然正是“三更月”,石重仁指着郭怀理,笑得说不出话来。
  香雪居与会野府相距三十余里,江安义收到洛王来到的消息已是未初。江安义没有急着动身,在心中回想了一下与这位洛王爷相处的经历,初识是严建材得罪太子,石重仁上门求情,给自己留下喜好玩乐的印象,后来肃帝让他主持清田司,这位王爷很少来衙门,随自己一同前去姜州清理官田,沿路给自己留下放荡不羁的印象。
  返京后不久自己去了镇北大营,石重仁跟着天子北征,自己与他的接触日多,对这位洛王爷有了深入的了解,才知道这位嬉笑无赖的面孔下隐藏着缜密的心思,看似荒诞的行事其实藏着圆滑老到,其时太子和楚安王相争,石重仁在韬光养晦。
  太子石重伟出身尊贵,自幼便被立为太子,江安义任东宫直学士时发现石重伟十分聪慧,文武兼修,为人仁厚孝顺,但性好奢靡、喜欢玩乐,三子之中肃帝最喜欢他;楚王石重杰江安义接触不多,因为太子的原因江安义与他一向不睦,但从这位王爷的行事和京中风议来看,这位楚王爷处事细心、侍人友善,有贤王之称;洛王石重仁原本不为世人所重,但肃帝驾崩前几年对他甚为器重,连北征都带在身边,曾有谣言说天子不喜太子与楚安王相争,有意改立石重仁为储。
  作为肃帝的宠臣,江安义知道石方真从未想过易储,任用楚安王和洛怀王都是为打磨太子,一方面促使太子心怀警惕改掉毛病,一方面培养另两个儿子的理政能力,将来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但是事与愿违,一场重病让石方真的谋划落了空,边境不宁、朝堂动荡,石方真只能在临终前下旨让石重杰和石重仁出京就藩,省得到时候骨肉相残。
  并州是西北重州,扼守化州东进之路,俯看青州、孟州、齐州,遥护姜州、娄州、灵州,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比楚州更为重要。肃帝让石重仁坐镇并州,若有战事可以直接指挥安西大营,召集各州府兵,迅速平定战乱、异动。张克济曾笑言,肃帝是用洛王爷钳制化州。
  江安义眉头微皱,石重仁就藩武阳府不满一月,怎么就急匆匆地来了化州,他究竟是何用意?
  ………………………………


第九百一十七章 意在何方
  得杏斋,申时将尽,江安义风尘仆仆地赶到。
  看到江安义踏进屋内,居中而坐的石重仁站起身往前迎了几步,开口笑道:“江师,小王率性前来,还望江师不要责怪。”在漠北大营时,肃帝让石重仁跟在江安义身边学诗赋,这以后石重仁便称他江师。
  江安义躬身施礼,道:“臣见过洛王爷,王爷驾临化州乃是幸事,臣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几句没营养的应答,分宾主落座,江安义表达了对先帝的哀思,石重仁抚慰了几句,又略说了说藩王出京的情况,时间不早,酒菜摆上,宾主尽欢。
  月上树梢,众人起身告辞,石重仁笑道:“江师,小王还有些事要向你请教,烦你多留片刻。”众人心知肚明,洛王爷既然挑明身份,就不会简单地到此一游,不知他用意何在。
  方仕书离开时看了一眼江安义,肃帝归天对江安义来说是个坏消息,新皇登基后对这个年轻的重臣不会像以前那样信重,洛王就藩不足一月就急着来化州,绝不会只是来看香雪居的美景,化州初定,人心思安,百业正兴,若是朝庭将江安义调走,对化州恢复是个沉重的打击。
  茶烟袅袅,石重仁斟酌了片刻,开口道:“父皇归天前曾专程把小王召入宫中,对小王就藩并州武阳府做了交待。父皇说并州是西北中心,并州定则西北定,西北定则朝庭无西北之忧,而要西北安定离不开江师你。”
  江安义眼眶微润,欠身道:“臣何德何能,能得先皇如此看中,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石重仁叹道:“父皇与江师君臣相得,定会成为史书佳话。小王年少德浅,奉父皇遗诏就藩并州,诸事还要倚仗江师扶助,望江师看在父皇的情面上,多多鼎力相助。”
  江安义站起身,躬身道:“为国效力,乃臣之本份,臣自然听从王爷吩咐。”
  石重仁很满意江安义的态度,心中念头闪过,若是江安义能像对父皇那样辅佐自己,那西北五州(并州、化州、青州、齐州、孟州)加上身后的灵州、娄州、姜州也要唯自己的的马首是瞻,天下二十七州能掌握八州,将近三分之一的郑国在手,加上安西都护府十六万百战之兵和五万屯兵,石重仁不免有些心潮澎湃。
  喝了一口茶稳了稳心情,石重仁笑道:“并州虽是西北大州,可是比起楚州可就差得太远,楚州去年的税赋四百三十七万两,并州仅有二百八十万,比起化州来都差一百多万,白担了大州之名。小王就藩并州,除了朝庭所给的几万两银子外,平日所耗还得靠并州支持,可是并州图有虚名,小王想着与江师还算亲睦,所以硬着头皮来打秋风了。”
  江安义目光一凝,洛王果然来意不善,伸手就要银子,石家人行事果然肆无忌惮。沉吟片刻,江安义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石重仁浅笑道:“小王听闻江师可是豪爽人,天子还是太子时为助他购买雁山别苑出手就是百万两银子,京中香水铺日进斗金,听闻江师白白送给了宫中,啧啧,不瞒江师说,小王听到这些传闻,眼红羡慕的很。”
  说着,石重仁还勾起了伤心事,满是感叹地道:“小王刚出宫建府的时候好玩,每年两万两的银子根本不够用,记得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