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7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伏牛寨的人有些不安份。”牛仔闷声道。
  吴彦浩没有作声,良久叹了口气,道:“伏牛寨的弟兄都是魏州人,我掘开元华江让他们的亲戚朋友遭了灾,他们难免对我有所怨恨,伏牛寨怕是不能久呆了。”
  “大哥,要不要把伏牛寨的人给灭了。”牛仔杀气腾腾地道。
  吴彦浩摇摇头道:“伏牛寨的兄弟接纳了我们,我们不能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掘来元华江是我思虑不全,大错已铸悔之晚矣。趁官军尚无精力对付我们,你去通知弟兄们,准备南下丽州,离开这是非之地。”
  …………
  关于派谁南下接替尤顺功引发了小小的争论,段次宗推荐化州经略使江安义,而朱质朴则推荐了他的侄子忠武将军朱易锋,奏明天子后石重伟拍板,忠武将军朱易锋南下平叛。
  江安义从田守楼的来信中得知了这场争论,心中有些遗憾,戈壁清剿马贼过去几个月了,一直闲居的会野府,着实有些手痒了。叛军为阻挡官兵围剿,居然穷凶极恶地将元华江堤挖开,江安义清查过元华江溃堤一案,看过那些被裹胁的百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惨状,对吴彦浩这伙叛军那是恨之入骨,若有机会率军剿灭他们,江安义绝不会手下留情。
  张克济摇头叹道:“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这世道要乱了。”
  江安义不以为然地道:“先生有些危言耸听了,安南叛军虽然祸害不浅,但先帝爱民、百姓信服,朝庭的元气仍在,只要万岁迅速平定叛乱、轻徭薄役、与民生息,天下很快就会安定下来。”
  张克济摇着折扇微笑着没有说话,主公对朝庭依旧忠心耿耿,想凭借一身才学建功立业登堂拜相的念头始终没变,只是肃帝换成了当今,主公这个期望怕难达成了。
  严青泽前往莎宿国后,很快展露锋芒,在他的设计下,莎宿大军突袭尉车境内,击溃尉车二万守军,于夺两城;紧接着联合田韦、大齐、羌兰共七万兵马与戎弥、居须国决战,饶安思大放异彩夺将斩旗,当阵斩杀戎弥国金护将军乐达,夺戎弥三城,戎弥开始由强转衰,居须转而向莎宿结盟,隆盖在莎宿国声望大振,王位无可动摇;严青泽又用金银诱使腾恭立等马贼对休梨国袭扰,休梨国不得不撤回大军应付袭拢……
  说实话,看到严青泽在西域风生水起,张克济有些羡慕,同为谋士当然免不了暗中比较,自己第一谋士的地位有些不稳了,折扇轻摇,张克济嘴角习惯性地露出笑意,在银面具的陪附下高深莫测。西域,不过是边角之地,主公的功业在大郑,或许在那永昌帝都。
  从各处车马行汇报来的情况张克济知道,官府对百姓的盘剥渐烈,不少失地百姓只能逃于山中,而安南屯军叛乱给天下人开了个坏头,朝庭十万大军半年多时间不能剿灭叛军,叛军波及七州,无形中将反叛的种子播下,或许一场不起眼的骚乱,就会引发大崩塌。
  ………………………………


第九百六十六章 蓄势待机
  十月,平州银岭寨,聚义厅。
  一个小头目向饶强锋汇报着山寨的收成,“东岭垦田一千二百顷,交粮百石,南寨八百顷地交粮六十石……今年秋粮共入库五千三百石”。
  董浩云插话道:“可是按山寨定下的规定,二成征缴。”
  那个头目不敢怠慢,恭声道:“军师再三告诫,我等不敢逾矩。”
  董浩云点点头,道:“我会派人前去查验,若发现尔等敢假冒山寨之令多征百姓粮食,定斩不饶。”征缴夏粮的时候有人弄虚作假,被董浩云查出,二话不说斩了,有血淋淋的教训在前,秋粮的征收规矩了许多。
  等头目退下,饶强锋笑道:“军师有些过苛了,弟兄们跟着我在山中受苦,约束得太过怕生出怨言来。”
  董浩云正色地道:“大王想在山中过此一生乎?安南屯军叛乱,天下百姓疾苦,人心思变,此正是建立功业之机,若不能严肃军纪,王图霸业从何而来。”
  饶强锋有些头痛,自己的这位军师确实能干,山寨在他治理下欣欣向荣,寨中喽啰超过三千,四周前来依附的百姓已过万人,暗地里与官府勾通,根本不用担心官府围剿。话说回来,山寨现在有三千兵马,万余依附百姓,便是四州府衙也不敢轻举妄动,银岭山周围的县城反倒担心他们下山攻城。用董浩云的话来说,闷声发财,暗中壮大。
  “军师,安南义军形势不妙啊”,饶强锋不想与董浩云争论,岔开话题道。
  董浩云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拈须道:“吴彦浩离开庞华山南下丽州,已经成强弩之末,至于刘维被新任的平南大帅朱易打得节节败退,我估计不久就要率军南逃了,这场大变快要结束了。”
  饶强锋提议道:“朝庭此时手忙脚乱,不如我们趁机出银岭山攻城掠地,呼应安南义军,军师以为如何?”
  “不可”,董浩云坚定地摇头道:“银岭山地势险要,处于平州、方州、灵州、娄州四州交界处,乃得天独厚之地,四州官府彼此推诿,对银岭寨假装不见,但大王若是出外攻城,朝庭必定要追问,届时四州定然会联合清剿,清剿不力则京中会派兵前来。帝都距此不过五百里,五日之内京中十六卫的兵马就能到达,届时当年银岭寨的故事又将重演。”
  饶强锋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当年的情形又浮现在脑海中,多少兄弟倒在官军的刀枪之下,自己重立银岭寨念念不忘的就是替死难的弟兄报仇。
  董浩云看到饶强锋脸现苦痛之色,知道他想起当年往事,劝慰道:“大王稍待些时日,等到漠人南下,朝庭自顾不暇,京中十六卫调往北线,那时大王便可出银岭山纵横天下。”
  饶强锋道:“漠人与朝庭签订和约才三年,亦需休养生息,至少要五六年后才可能挥军南下。五六年过后,饶某恐怕已经挥不动斧子,替兄弟们报仇了。”
  董浩云道:“漠人大汗利漫率军越过贺牢山,带回数十万部众,
  控弦之士多出十万,加上三年生息,实力大增,安南屯军叛乱让朝庭元气大伤,利漫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估计明年开春漠人就会南下了。”
  饶强锋精神一振,站起身来到一幅手绘的地图前,道:“那咱们要加紧操练,漠人南下之后便出山报仇,直取平州松同府。”
  这幅地图是董浩云绘制,所以不用看地图董浩云对整个地形也了然于胸,摇头反对道:“松同府城坚池深,以三千兵马前去攻打几不可陷,而且松同府与福州相连,距京城不足四百里,一旦有事十六卫兵马兼程赶来不用两天,诚不足取。”
  “军师认为应该南下攻打娄州还是西向攻打灵州?”饶强锋在地图前看了半天,问道。
  董浩云站起身来到饶强锋身边,用手点指着地图上道:“这里,灵州西水县。”
  灵州西水县,离灵州津阳府只有五十里,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往西过并州进化州,往东进平州入福州前往京城,南下则是娄州,城外的安河直通洹阳河,世家林氏便是从这里搬迁到宜湖的。
  饶强锋眼一亮,笑道:“军师可是看中了丰济仓。”丰济仓是郑国十大粮仓之一,能储粮六十万石,就设在西水县南,朝庭驻有一千兵马看守粮库。
  “若是能将丰济仓夺在手中,立时可招数万人马,稍加整训便可挥军夺取津阳府,朝庭派遣兵马救援需时,届时灵州可控制在手中。宜湖林家在灵州,数百年积蓄可为军资,大王手中不缺钱粮、兵马,可以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进退自如。”董浩云激动起来,手指拍打得地图直晃。
  饶强锋想起一事,迟疑着道:“西北一带绿林有个瓢把子,说起来灵州也是他的势力范围,咱们兵进灵州,要不要跟秦大官人打个招呼?”
  董浩云不以为然地道:“夺取丰济仓何等机密,怎么能事先告知他人,若是走漏风声官府事先预作提防,岂不要劳而无功。秦大官人势力虽大,但远在齐州,大王夺下丰济仓后可派人与之接洽,让他出山相助。大王手中有粮,自不用担心人马,大王挟夺取丰济仓之威,秦大官人率众前来也只能居于大王之下。”
  饶强锋紧盯着地图不语,心中盘旋着董浩云最喜欢说的那四个字--王图霸业,或许自己真能裂土分疆,成就一番王图霸业。
  …………
  十一月。蹄声打破山坳的宁静,犬吠声中不少人走出家门,笑着跟来人打招呼,许大哥、许兄弟、许叔叔的招呼着,许昌化放缓马蹄,笑脸回应,秦大官人许昌化回卧牛坳过年了。
  自打听从张先生劝说,报答江安义救妻之恩,许昌化带着兄弟们出山,逐步收伏齐州绿林,紧接着将影响扩大到并州、青州、姜州境内,成为近百山寨的总瓢把子。成为总瓢子变得很忙,一年之中大半年时间许昌化都在四处奔走,交好、拉拢、劝说、压服各处山寨头领。
  许昌化发觉自己十分喜欢这样的江湖生活,与诸位兄
  弟谈天说地、比试武功、纵马驰聘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张先生来信说再不用多久就会让他率领弟兄们征战沙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在张先生的资助下,山寨不用为粮食发愁,经过操练山寨的弟兄并不比官兵弱,主公见到这只隐伏的队伍一定会喜出望外。
  马蹄在竹篱院墙外停下,安娘牵着女儿许珠蓉和小儿子许壮飞笑吟吟地站在门前,身边的长子许壮承丢镫下马,跑向母亲,笑着叫道:“娘,我回来了。”
  许壮承已经十四岁了,十二岁开始许昌化便将他带在身边,诸山寨的好汉都认识这位少当家,女儿许珠蓉十岁,许壮飞也已经七岁了。安娘抱住儿子,骂道:“臭小子,半年都不回来看娘,又长个了,比娘都高了。”
  许珠蓉和许壮飞跑向父亲,许昌化笑着将他们揽入怀中,道:“爹给你们带了许多好东西。苏飞(老三),把东西拿到大厅里去,彭云(老五),你去把带给大伙的礼物散一散,良飞(老二)、胜前(老四)你们安排兄弟们先住下,一会过来喝酒。”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进屋,安娘问道:“许郎,你一走就是大半年,这次回来好好在家歇歇,珠蓉和壮飞总闹着要去外面玩,过年的时候你带他们好好出外转转,我的头都被他们吵大了三圈。”
  许昌化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笑着摸摸珠蓉的头,笑道:“我这次回来,准备带全家前往化州会野府,张先生写信来让我去一趟,如果你们愿意,以后就安家在会野府了。”
  安娘高兴地笑道:“真的,彤儿这丫头多次写信让我去会野府,只是她自己东奔西走的没个定数,我才没有答应。许郎,你去了会野府,山寨这边怎么办?”
  许昌化将茶碗放到桌上,笑道:“张先生说天下有变,让我蓄势待机,把你们送到会野府,我便无后顾之忧。有彤儿在,我便是万一有个三长二短,你们母子也不用担心。”
  安娘色变,厉声道:“许郎说得什么话,什么叫做三长二短,张先生莫不是让你做什么凶险之事,我这就写信给彤儿,让她跟江安义说,江安义是救过妾身的命,至多妾身把这条命还给他便是。”
  许昌化摸摸两个孩子的头,安慰了一下受惊的女儿,笑道:“安娘你想到哪里去了,张先生只是让为夫做好应变的准备,你带着孩子们前去会野府,有彤儿在便用不着我牵挂,我便可以安心应变。”
  安娘知道丈夫的性子,凄声道:“我听说黔州屯军反叛,莫不是齐州也要打仗了,许郎你可不要造反,咱们一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我不想你出事。”
  许昌化笑道:“安娘,你知道为夫是替张先生做事,也便是替安义卖命,怎么可能造反。张先生让我蓄势待机,便是有一天能归顺朝庭。安娘,你嫁给为夫受尽委屈,为夫总要为你挣个凤冠霞披来,也为孩儿们谋个前程。”
  安娘看着身边的儿女,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劝说。
  ………………………………


第九百六十七章 三元之始
  长庆四年元日,朝庭照例要举办大朝贺。元日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是朝庭最为隆重的朝贺。朝贺在含元殿举行,殿上陈设礼乐,仪仗庄严,天子衮冕临轩,皇后、百官、朝集使以及皇亲国戚都身着朝服一同参加。仪式包括皇子献寿、中书侍郎奏地方的贺表、黄门侍郎奏祥瑞吉兆、户部尚书奏诸州的贡献之物,礼部尚书奏诸蕃的贡献等等内容。
  长庆三年对石重伟来说有些煎熬,安南屯军之乱在他的脸上重重抽了一巴掌,将他抽得吐血颜面尽失。吐血之后石重伟以需要静养为由暂停了朝会,躲在后宫之中懒见朝臣,朝政交给孔省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