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7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也有高个子顶着,天家、王爷、世家、王公贵戚们多得是,哪轮到他们出头。
  孔省暗叹,这项加征商税之策只是针对那些无钱无势的商贾,这些人偏生靠得是勤俭发家,他们在变富的同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税赋,商税撑起了国库的半边天。征收财产税、车船税是竭泽而渔,短时间内可以聚拢大量的财富,可是对整个国家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
  “万岁,此策需慎重”,不等孔省反对,段次宗先行奏道:“士农工商皆为国本,先帝大力鼓励经商,国库渐丰。天下商贾数以百万计,真正有钱的怕是少数,多数商贾不过是小商小贩,常年抛家弃子奔走道路,一年辛苦所得不过养家糊口略有盈余,此其辛劳所得,商贾往来贩运已经交纳了各种税赋,实不宜再加征税赋。”
  孔省接口道:“段相说的是实情,多数商贾家产不足百两,仅能衣食无忧,若是征收财产车船税后,臣恐这些商贩被逼得弃了营生,反为不美。臣以为可命官府对商贾财产登记造册,可对家产过千两的商贾加征税赋,不知万岁以为如何?”
  “不光是商贾,家有十顷以上的地主亦可加征田税,土地兼并严重,天下失地百姓日多,臣闻讨天军逆贼以不纳粮为由,吸纳百姓前去种田,从者多达数十万,万岁不可不查。”御史大夫韦佑成奏道。
  石重伟眉头一皱,这些积弊历朝历代皆有,而且立朝越久积弊越重,唯有改朝换代方能暂时缓解。究其原因无非是官夺民利致使百姓失地,加上天灾**战乱不止,王朝便要走向灭亡,似乎眼下有这样的迹象。
  石重伟惊出一身冷汗,他从未想过自己是亡国之君,他还想着完成父皇未尽之业,平定北漠征服西域,成为魏武帝那样的千古明君。可是自己即位后,天下动荡不安,莫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难道姐夫暗中的谏告是真的,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那些州刺史在奏疏中说百姓安居乐业,龙卫暗卫和观风使说天下百姓虽有小困却还算安平,日子比起父皇在位时要好一些,让朕究意该听谁的?
  石重伟心乱如麻,连臣子们停止了争论都没有发觉,张谨在侧旁轻声提醒道:“万岁,诸位大人在等陛下决断。”
  “喔”,石重伟恢复了清醒,他刚才出神也没听清众人说些什么,只好按照心中所想道:“加征商税和对地主加征田税之事暂缓,等各州造册登记报户部报备再做决定。”
  石重伟已生倦意,径直问道:“户部令史颜开怀奏称捐纳入库,诸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不可”,已经升任吏部尚书的程明道率先道:“历朝虽有捐纳赐官的故事,但从长远来看,捐纳为官弊多于利,国家以科举取士,对天下读书人都很公平,如果允许捐纳赐官,臣怕朝堂之上所立之人都是有钱之人。这些捐纳得官之人,学识浅薄,让他们来治理国家怕是吏治败坏,效率低下。”
  “臣附议”、“臣亦附议”,朝堂之上难得一片附议之声。孔省心中明白,这些大臣们看似一片公心,其实亦有自己的算盘。开科取士看似公平,但寒门子弟迫于生计哪能安心就读,每科取中的进士中多是官宦人家,这些人家从小就注重儿孙的培育,家中有书有师,比其他人先行一步。官场的位置有限,捐纳赐官反而将他们的份额变小了。
  太尉朱质朴道:“万岁,当年元天教之乱,昭帝准许将门子弟捐纳为官,很快筹集了用兵的钱粮,而将门子弟多是家学渊源,上战场杀敌屡立战功,如今讨天军做敌,臣以为可参照昭帝故事,准备将门子弟为国效力。”
  大郑立国近二百年,将门子弟不知凡几,除了长房长子一脉外,还有许多支脉在十六卫中混日子,这些人的素质比起普通将士要好,若是能把他们用到前线杀敌倒是不错,石重伟当即道:“将门子弟捐纳为官,可依照昭帝故事。”
  朱质朴退回朝班,他任太尉为将门所诟病,此次为将门子弟谋了一条出路,定然会得到将门感激,自己这个太尉总算不会被人说是吃干饭的。
  石重伟对捐纳之事多有考虑,朝庭急需用钱,捐纳势在必行,当即下旨道:“准许童生捐纳二百两为秀才,秀才捐纳五百两入学国子监,举人捐纳二千两吏部可选官,进士捐纳二千两可优先选官,普通军民捐纳千两以上者可授虚衔,不得朝庭俸禄,可免除杂役但不免田税,各地官府当以相应礼节相待……”
  接下来抄没贪官家产没人反对,谁要是反对岂不是说自己是贪官;广设关卡和以钱赎罪被否决。很快,旨意颁发天下,酒茶专卖、官田租种、捐赠得官,还有命各地官府登录商贾资产、地主田产等等。
  长庆五年夏,一场变革的风暴在郑国大地上刮过。
  ………………………………


第九百九十七章 引蛇出洞
  送小孩上学,休几天。
  ………………………………


第九百九十七章 引蛇出洞
  戎弥国的战书写得嚣张无比,让“江安义引颈待戳,郑军跪地求饶”,江安勇气得怒吼连连,要斩杀傲慢无比的信使立威。
  江安义遣走信使,对着满面愤色的众将道:“靠言语打不了胜仗,戎弥人越是嚣张就越是心虚,咱们要给戎弥人一个狠狠地教训,让他们从此后见到郑人就发抖。”
  帅堂的空间足够大,丈许方圆的沙盘摆入在正中仍显得宽绰,沙盘将戈壁以及周边的西域诸城立体在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是何希桂的功劳,驻守军镇的时候,他按照江安义的吩咐,用半年多的时间将戈壁的地形还原在沙盘之上,哪里是集镇,哪儿有绿洲,沙漠、砾石、沟壑、石林等,一眼看去,清楚无比。
  江安义赞许地道:“石头,做得不错,当记首功一件。”
  众将冲着何希桂挤眉弄眼地调笑,要知道石头已经是五品的游骑将军,更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在军中颇有威严,可是在江安义的眼中仍是个孩子。何希桂无奈瞪了同僚一眼,看来自己在师傅眼中是长不大了。
  众人围在沙盘四周,张克济用竹棍指出枭镇的位置,枭镇位于戈壁靠西的位置,距离尉车国约三百里,离两处军镇也差不多是三百里,离郑国边关却是六百里,郑军已经远离郑国了。
  “根据探马回报,戎弥国五万大军驻扎在此。”张克济的竹棍在多义枭镇西北约六十里处点下,这里是一片砾石滩,与枭镇之间极为平坦,适合大军作战。旁边的小吏赶紧在沙盘上放下戎弥军营寨的模型,营寨的大小范围与实际差不多。
  张克济指着戎弥人的营寨道:“此处离戎弥国有二百余里,离大齐国却仅有一百二十里,据线报,戎弥国主虎锐亲自前来,命大齐国协助提供粮草补给。戎弥国还让大齐、尉车、居须等国出兵助战,可是田韦、莎宿、羌兰等国屯兵边境,尉车、居须自顾不暇,此次出战只有戎弥的五万兵马,但我们亦要提防尉车和居须的突袭。”
  大齐国因戎弥而立国,虽然这几年貌合神离,但戎弥势强,杨思齐亦不敢在明面上得罪戎弥国,他刚从江安义手中换取了一批粮食,半数送到了戎弥国军中。杨思齐打着从中渔利的算盘,无论是谁赢,大齐国都能跟着胜方喝口汤,江安义心中冷笑,等打败戎弥军,自己要找杨思齐好好算笔账。
  张克济的竹棍落在枭镇东南面五十里处,这里是一片宽约十五里,长有五十余里的乱石林,道:“这里是阴雾沟,常年狂风怒吼,进入其中容易迷失,黑风煞马贼劫击冯思延后消失,龙卫多次在阴雾沟附近发现马贼踪迹,因此这些马贼很可能就藏身于此,大战在即,这批马贼的动向不能不防。”
  江安义接过张克济手中的竹棍,道:“马贼乘马,来去如风,四十里只是半个时辰的路程,与戎弥人交战之前,先要扫平这伙马贼,绝除后患。”众将看着沙盘上这片乱石林,方圆数百里,兼之地形复杂,便是上万军队入内恐怕也难找到马贼,更不用说剿灭他们。
  “我早有安排,对于这伙马贼要引蛇出洞”,江安义微笑道:“香饵已经撒下,就看马贼上不上钩了。”
  半个月前,金矿上的马贼俘虏发生了一场暴动,十数名马贼趁夜逃脱,罗格斯是其中的一人,罗格斯被俘前是黑风煞的一名小头目。躲藏了两天,这伙马贼劫杀一伙西域来的客商,摇身一变成了商旅,大摇大摆地进了野羊湖。
  在野羊湖,罗格斯找到了一伙来自煌林国的客商,与煌林王派来的人取得了联系。罗格斯也是煌林人,是最早跟随黑风煞科托夫的人,深得科托夫的信任。罗格斯其实还有个身份,但是煌林国主派到科托夫身边的细作,定时把黑风煞的情况禀报给国内。
  煌林国在西西域,与郑国并不接壤,但作为西域五大强大之一,煌林王的眼睛可不只盯在煌林国一处。陆续收伏了依疏、漫温、姑陆、卑恒、弥动、车兹、安头等属国,压得另一大国载昌喘不过气来后,煌林王把目光投向了东西域,有意一统西域,成为唯一的雄主。。
  科托夫是煌林王伸往东西域的一条线,郑国远征东西域,煌林王当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巴不得郑国与东西域的各国两败俱伤,对于他的统一大业来是好事。罗格斯得到指示,让黑风煞伺机而动,将水搅混。
  罗格斯被郑军俘虏后,送到了金矿做了大半年苦工,金矿的条件极苦,罗格斯多次暗暗发誓,若能逃走定报此仇。国主让他便宜行事,罗格斯首先闪过的念头便是替自己报仇血恨。
  在逃跑的这段日子,罗格斯已经打听清楚,郑军夺了枭镇将黑风煞赶出老巢,作为科托夫的亲信,罗格斯自然知道黑风煞的落脚点,在阴雾沟内有几处隐蔽的饮水点,他曾被黑风煞派到里面运藏物资,除了劫掠来的金银珠宝,还有大量的粮食,五千人马在里面能够呆上半年,黑风煞肯定带着马贼们驻扎在那里。
  如何说动科托夫,罗格斯也有了主意,郑军金矿旁的军镇只驻扎了一千多点人马,采炼了来的金子就藏在军镇之中,每年的四、七月份换防时才运往关内,算算时间军镇内储存的金子应该有三四万两了,足以让科托夫动心了。
  罗格斯带着人进入阴雾沟,他进出过多次知道如何行走,很快便见到了科托夫。罗格斯知道煌林王的命令对科托夫影响不大,军镇的金矿对科托夫来说却是块肥肉,果然科托夫听说军镇内有三四万两金后,抚着焦黄的胡须不断地转着眼睛思索。罗格斯知道,科托夫动心了。
  “大哥,郑军大部来到枭镇,军镇内驻扎的兵马不足一千了,我见看管比以前薄弱了许多才趁机逃脱了。军镇内的郑军只是随意地追索了一会,根本无力远出。”罗格斯加把火,道:“军镇内还储藏着郑军的许多物资,若是能夺下或者焚毁,郑军不战自溃。”
  科托夫眼中蓝光一闪,他的“戈壁王”王冠被郑军打落,虽然后来报了一箭之仇,但是枭镇还是在郑人手中。有仇必报,科托夫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枭镇,袭杀郑军。前几日他收到戎弥国送来的情报,向他通报戎弥大军到来要与郑军决一死战,让黑风煞趁机袭扰,事后论功行赏。
  对于戎弥国的承诺黑风煞嗤之以鼻,做马贼多年只信奉战马和砍刀,别人的施舍靠不住,科托夫看过太多的背信弃义,兄弟之间为了点利益还伸刀子,国与国之间的承诺更是不值得相信,手中的兵马才是说话的权力。
  …………
  阴雾沟北面,四千马贼悄然出现,为了防备被郑军发现,科托夫特意选择了清晨时分,虽是六月,清晨的戈壁依然寒意十足。风卷着黄沙,一路追赶着顽皮的砾石前行,科托夫驻马在高岗上四处眺望,身后是怪石嶙峋的石林,身前是漫漫黄沙,没有任何人烟。四千马贼并没有直接向东,而是绕向东北方向,远远地避开枭镇方向,科托夫准备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郑军军镇,拔掉郑国的钉子,抢走金子和物资。
  三里外的沙丘之上,江守平躺在上面,藏身在黄色的软袋之中。这种软袋用两层皮裘制成,中间充实着鸭绒,是百工科新制的用具,专门给戈壁上的探子使用。晚上躲在这种裘袋中,根本不会冷,而裘袋的颜色与沙地相同,便是走近二十步也不容易发现。
  江守平是江家收养的孤儿,连父母的名字也不记得了,他感念江家的恩情,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江,因为从小在平山镇长大,便取了个守平的名字。江黄氏来到化州,江家六百多人跟着来了会野府,江安平被江安义送到了安西大营,成为了一名侦骑。他在江家受过训练,身手不凡,在军中很快立功脱颖而出,成了一名陪戎副尉,手下管着五十名侦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