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许昌化冷笑道:“既是如此,不必多言,有本事将许某的命取去便是。”<;/p>;
北风凛冽,吹得许昌化的衣襟猎猎作响,虽是赤手空拳,却站出顶天立地的气势来。<;/p>;
毕竟是大白天,又在官道上,虽然李世吉派人在两头堵着,但也要尽快,夜长梦多。<;/p>;
许昌化的功夫主要在弓箭上,李世吉道:“大伙一起上,尽快完事走人。”<;/p>;
十多个汉子刀棍并举冲上来,谷四感激刚才许昌化救了自己一命,将手中的哨棍甩出,喝道:“许大哥接家伙。”<;/p>;
持棍在手,许昌化势如疯虎,棍扫处人影翻飞,痛呼之声不绝。<;/p>;
李世吉没有急着上前,他知道许昌化(胸xiong)中有一口急气,待急气吐尽,动作自然会慢下来。<;/p>;
果然,半柱香的功夫,许昌化的棍山变得凝滞起来,李世吉知道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p>;
冷不丁从右侧插入,李世吉朝许昌化拦腰砍去。许昌化棍子一立,不料李世吉手中所持是百炼钢刀,锋利至极。“刷”的一下,将棍子削成两截。<;/p>;
许昌化连忙吸气缩肚,(身shēn)上的袍子被刀划破了口了。<;/p>;
拿着半截棍子,许昌化的冷汗出来了,不要没死在大牢,反死在大道上了,自己还和安娘约好厮守终生呢。<;/p>;
刀光又至,许昌化不敢硬接,斜着木棍往外拨。李世吉以逸待劳,手中武器又锋利,许昌化被((逼bi)bi)得不断后退,冷汗变成(热re)汗直敞。<;/p>;
眼看许昌化就要伤在李世吉手中,从北面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李世吉一愣,自己派了六个人守在路口,只说塌方,一个时辰内不准行人经过,怎么关键时候来了人。<;/p>;
李世吉手中加紧,钢刀像雪片般向许昌化飘去,许昌化也听到了马蹄声,心知有变,咬紧牙关死死支撑。<;/p>;
“嗖”,一只冷箭朝李世吉(射she)来,许世吉一横刀,“当”的一声,箭(射she)在刀面上弹落。<;/p>;
许昌化借机向后连退数步,大口喘息着向马蹄声处看去。看清来人,许昌化喜出望外,是兄弟们。<;/p>;
八匹马在许昌化面前勒住,八个汉子跳下马齐呼:“见过大哥”。<;/p>;
这些人是许昌化游侠时结识的朋友,那(日ri)暗算江安义失利,许昌化将他们遣散。不过这些人并没有离开,许昌化在监牢中都是这些人在暗中照应。<;/p>;
许昌化爽朗地笑道:“豹子,我还纳闷,怎么老子发配都不见你们来送,再晚一柱香,你们就等着给我收尸吧。”<;/p>;
有人把弓箭递给许昌化。持弓在手,许昌化陡然间神采飞扬起来,连破烂飘((荡dang)dang)的衣袍都在风中神气活现。<;/p>;
李世吉脚步悄然后挪,许昌化有了弓箭便是猛虎生出了双翼,劫杀他已经不可能,现在是自己能不能保命的问题了。<;/p>;
“李世吉”,许昌化喊住后撤的李世吉,道:“你替我带个信给李老爷子,让他把安娘送到德州安庆府的兴隆客栈来,我不会向官府举报任何东西,不过从此我与李家再无瓜葛。”<;/p>;
李世吉退去,许昌化对着惊惶不安的董三、谷四道:“两位兄弟不要担心。”<;/p>;
“豹子,(身shēn)上带钱没?”<;/p>;
叫豹子的壮汉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道:“大哥,你让我将田地、商铺卖掉,共得了七千三百多两银子,都在这了。”<;/p>;
许昌化接过银票,数出四百两递给董三两人,笑道:“一路上得了两位兄弟的照顾,这些银子你们收着,过几天再回去,就说许某在半道上被劫匪杀了。”<;/p>;
董三接过银票,笑道:“许大哥放心,我心里有数。”<;/p>;
李庄,李师友听李世吉将许昌化的话转述了一遍,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老人再也承受不住,(身shēn)子一歪,晕倒了。<;/p>;
李师友再睁开眼,已经是深夜了。灯光通明,晃得眼睛发花。听到李师友的呻吟声,李明善连声轻呼道:“父亲,父亲。”<;/p>;
拢了拢目光,李师友发现自己的左手不能动了,嘴角也一个劲流诞,李师友悲哀发现,自己半(身shēn)不遂了。<;/p>;
闭着眼睛稳定了下(情qing)绪,李师友开口道:“明善,我不行了,家里的事由你做主。许昌化的事就按他说的将安娘送去,让他不要乱说。”<;/p>;
话语已经有些含糊不清了,李明善连连点头,道:“父亲你不要多说话,好好休息,我会安排好妥当的。”<;/p>;
李师友最后挣出一句:“等大朝的消息。”<;/p>;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内容,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a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初入圣心
永昌帝都,皇宫御书房。
看着石方真的食指轻快地在桌上点击着,一旁侍立的大太监刘维国知道天子的心情不错。手在袖中的硬物上按了按,淑妃娘娘赏的玉佩还真是时候。
清仗田亩的试点进展得不错,三个试点州共清出田地二万余顷,补缴税赋二十多万两,尤其是仁州,清出侵占的田地一万二千三百四十多顷,余知节办事得力啊。明年,清仗田亩可以全面铺开了,等朕手上宽裕了,要给北面的蛮子一个大大地教训。
石方真站起身,推开窗户,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屋中的溽闷一扫而空。石方真扩了扩胸,伸了个懒腰,笑道:“回宫。”
刘维国小心地替天子披上皮裘,轻声禀道:“今日是淑妃娘娘的生辰,万岁爷您看?”
“摆驾淑景殿。”石方真大步跨出书房,没有乘坐銮驾,兴致勃勃地踩着雪,一路走向淑景宫。
淑景宫前的广场,二皇子石重杰包裹的严严实实,像只笨拙的小狗熊在雪中翻滚玩耍,一大群太监宫女大呼小叫地簇拥着,生恐磕碰到皇子。
石重杰才五岁,正是顽皮好动的年纪,拉住小喜子道:“喜公公,你不是说会堆雪人吗,快堆。”
小喜子是淑景宫的宫教博士,黄淑妃有时让他教二皇子识字。小喜子自然不会放过良机,竭尽全力讨好娘娘和皇子,在淑景宫,谁都知道喜公公是娘娘眼中的红人。小福子不敢与他相斗,求了义父唐文忠调到内府局当差了。
宫女太监们七手八脚地帮忙,高高地垒起个人的形状,有人找来两颗煤球,替雪人安上两只眼睛,一根木椎做鼻子,插上把竹帚就是手了。
石重杰高兴地直拍手,围着雪人转着圈,小喜子的眼睛湿润了,想起了小时父亲带自己堆雪人的场景,人事已非,父亲的坟不知埋在何处,自己忍辱偷生,这一切都是因为江安义。
身旁的宫女太监齐刷刷地跪地,有大人物来了,小喜子立即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是谁。
“父皇,父皇。”石重杰高兴地扑过去,张开双臂。
石方真抱起儿子,笑道:“比上次重了不少,玩得一身雪,当心着凉,你娘呢?”
“父皇上次来的时候孩儿才穿两件衣服,现在穿的多了自然就重了。”石重杰奶声奶气的话逗得石方真龙颜大悦,抱着儿子向宫殿走去。
石方真三子三女,长女和长子都是王皇后所生,黄淑妃诞有次子石重杰,三子石重仁、次女安阳公主是刘贵妃所出,还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小女,是新晋的何美人所生。
黄淑妃精心打扮了一番,得到禀报后前来迎驾。黄淑妃身着大红云绵宫装,翠绿织锦的长裙有如荷叶田田,乌发如云,斜插着丹凤挂珠钗,显得富贵雍容,淑雅庄重。
石方真眼睛一亮,黄妃在他的印象中文静柔弱,是个书卷气极浓的女子,极少妆扮,没想到盛妆起来艳丽不下于新进的美人,更有一份成熟的风韵。
心头火热,石方真笑容满面地道:“爱妃生辰,除了按例的赏赐外,昨日恒州进献了一批锦缎,各种花色爱妃都是挑选一些,做些衣物,朕看爱妃平日的穿着有些太素了。”
“多谢万岁赏赐,皇后娘娘一大早派人送来了贺礼,臣妾不敢妄求。”
石方真最喜黄淑妃不贪不求的性子,笑道:“皇后是皇后的心意,朕就不能表示一下嘛,爱妃抚育杰儿辛苦,朕心甚慰。”
“父皇,父皇,我都会背《千字文》了。”石重杰依在石方真怀中,听到父皇提自己的名字,连忙表功道。
“喔,背来听听,背得好朕有赏。”
淑景宫内,石重杰的童声在一字一板地吟诵着《千字文》,当最后一句“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念完,石方真惊喜地将儿子搂在怀里,在小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两下,问道:“可会解了?”
“喜公公才讲到‘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是说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石重杰板着小脸,一脸严肃地解释道。
“哈哈哈”,石方真开怀大笑,道:“杰儿聪慧,不下于伟儿,说说,要父皇赏赐你些什么东西?”
黄淑妃心内狂喜,表面上依旧冷冷清清,只是看向儿子的目光中多了炙热。
石重杰眼神晶亮,笑道:“喜公公说他小时吃过糖人,可好吃了,父皇找个人给孩儿捏糖人吧。”
“糖人?”石方真疑惑地问道:“谁是喜公公?”
喜公公(张伯进)赶紧跪倒在地,道:“奴婢小喜子叩见万岁。”
石方真见小喜子面色清秀,看上去文质彬彬,加上石重杰的《千字文》是此人所授,对他多了几分好感,道:“你且起来回话,朕问你,糖人是什么东西?”石方真长于深宫,偶尔出宫也是前呼后拥,没有见过这种市井的吃食。
“禀万岁,糖人是市井的一种小吃食。糖人师傅将糖加热吹软,塑成人物、动物、花草等型,既可以吃又可以玩。”小喜子战战兢兢地禀道,来宫中两年多,跟天子说话还是第一次。
石方真听小喜子描述的清楚,被勾起兴趣,问道:“永昌城可有糖人师傅?”
得到答复后,石方真传旨,召十名糖人师傅进宫。
一个时辰后,淑景宫变得热闹起来,十名糖人师傅一字排开,拿出全副手艺伺候天子,十二生肖,各种瓜果,元宝灯笼、神仙鬼怪、渔翁钓鱼、宝塔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不要说石重杰看得喜不自胜,就连石方真也拿了个糖马在嘴里舔着。
太子、公主、皇后娘娘、宫中的嫔妃都惊动了,借着给淑妃娘娘拜寿的名头前来看热闹。淑景宫,黄妃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过了个生日。
将近二更,小喜子腰酸背痛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却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从今开始,他不用再叫小喜子,天子赐姓黄,黄喜公公,尚仪局司典,主经史教学,从七品下。
点燃一根残香,屋内的阴霉味驱散了些,黄喜倒在冰冷的床上,大冬天,不是每个地方都烧着炭火,皇宫里每年都有被冻死的太监宫女。
从七品下,相当于下县的县令,同进士还没有从七品,更选不中县令,居然这么轻易地到手。黄喜的眼泪流出来了,不知是欢喜还是悲凉,原本可以靠才学当官却偏偏靠伺候人得官,替自己也替天下的读书人不值。
宫中消息闭塞,黄喜只知道江安义到仁州去清仗田地去了。江安义,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将所有的羞辱都回报你,裹紧身上的被子,黄喜带着憧憬、怨恨沉沉地睡去。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雷霆震怒
十二月一日,大朝。
宣政殿气象巍峨、庄严肃穆,天子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大郑丰乐八年即将结束,以丞相韦义深为首的重臣依次向天子石方真总结汇报,千言万语汇成一个中心思想:大郑丰乐八年,在英明天子的领导下,百业俱兴,百官勤于职守,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幸福祥和稳定。
成绩是突出的,矛盾是微不足道的。石方真心知肚明这些臣子们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过歌功颂德之声听得多了,不免还是醺醺然陶醉其中,越听觉得越真,一个个数据、一桩桩事实摆在面前,不由人不信。
巳时将过,石方真有些疲倦,侍立的刘维国手中的拂尘连甩三下,向百官们发出信号,长话短说,废话少说,天子累了。
信号收到,太仆寺卿三言二语结束了奏报,接下来的进程快了许多,不到一柱香的功夫,该汇报的都汇报完了,朝堂之上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