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司令办公室,参谋长正在报告自己刚才的安排:“总司令,战区答应救国军的十个人已经出发……我派了一个警卫排护送他们到封锁线,越过封锁线后,剩下的路就靠情报部门和他们自己了。正常情况下,连续行军三个晚上就能跟救国军接应部队碰头。”
总司令皱着眉头回答:“我还是想不明白周成为什么要用五千块大洋换这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难不成救国军要在他们占领区大规模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这也太不现实了,救国军防区被日伪军环绕,而且刚刚跟八路军反目成仇,已经变成一支没有任何外援的孤军。”
“万一日伪军趁机发动攻击,他们连自保都是问题,绝对没有机会和精力在防区内兴修水利,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
参谋长也没有想通这个问题:“长官,不管救国军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件事对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没什么可想的。”
总司令点点头:“希望如此吧!”
“但情报部门还是要给我定死了救国军,不管他们有任何异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报告。”
“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把救国军跟我们交换十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晚上八点,战区答应救国军的十个人全部越过日伪军封锁线,由情报部门保护着,继续朝救国军防区进发。
因为他们已经进入日军占领区,就算总司令现在反悔,想要追回那十个人也来不及。
晚上十点,忙活一天的总司令刚准备休息睡觉,参谋长急匆匆的身影正好被他看到。
总司令一看就知道又有事情发生,疲惫中带着无奈问:“又是哪里出问题了?”
参谋长很不好意思报告:“情报部门刚刚搜集到一份情报,跟救国军和日本人都有关系。”
“我觉得情况很重要,所以才这么晚过来,请总司令见谅。”
“说……”总司令没有接话,看着参谋长直言了当命令。
“情报上说:日军丢掉寿阳跟阳泉之前,专门派兵把占领区内的老百姓抢了个遍。吃的,穿的,用的,能抢走全部抢走,抢不走的也当场摧毁,导致寿阳跟阳泉一下子出现十几万灾民。”
“这十几万人不仅没饭吃,还没衣服穿,没被子盖,连做饭用的铁锅,春耕用的农具都没有……”
日本人一次性把他们全部丢给救国军,导致救国军不得不拿出他们宝贵的军粮来救济灾民。”
“军粮有限,但需要他们救济的灾民太多了,肯定撑不了多长时间。”
“为了稳住局势,救国军不得不在他们防区大规模收购粮食……”
“就算这样,想让十几万灾民活着撑到秋收,救国军的粮食缺口仍然超过五百万斤。”
“为了把救国军逼入绝境,日本人不仅开始控制封锁线上的粮食储备,还把封锁线附近的粮食全部转移到他们占领区腹地,不给救国军任何抢粮的机会。”
“我也觉得这是个消耗救国实力的好机会,我们也应该学习日本人,加强封锁,不给救国军从我们手中获取粮食的机会!”
“我终于明白了!”总司令好像没在听参谋长的报告,突然说了一句参谋长都没听明白的话。
看总司令一脸恍然大悟,参谋长忍不住问。
“总司令,您明白什么了?”
总司令自信回答:“我知道救国军为什么要用五千块大洋从战区换十个人了。”
“救国军手里缺粮,而他们刚刚换走的十个人都是跟种田有关的人才。”
“在他们的指导下,救国军防区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有所提高,到时候他们就不需要再为粮食的问题发愁了。”
参谋长听完也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但很快眉头就重新皱了起来:“总司令,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就算周成真的未雨绸缪,打算通过这十个人来提升救国军防区内的粮食产量,那也要等到秋收才能看到成果。”
“而救国军防区内的粮食根本不够撑到秋收。”
“防区一旦断粮,十几万灾民就会变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暴乱,然后搞乱他们防区,打击他们的军心和士气。”
“所以周成要走的那十个人对救国军解决眼前困境没有任何帮助。”
“还真是!”总司令眉头也皱了起来。
然后慢慢恢复平静,很高兴命令:“既然如此,我们也在这件事上添一把火。”
“参谋长你来安排,从现在开始,不准救国军从战区得到一颗粮食,拿钱购买也不行。”
“至于周成要走的那十个人,既然对救国军解决眼前的困境没有帮助,反而给救国军增加了十张口,那就让他们继续前进,不叫回来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618章 你肯定在吹牛(第二更)
谭明到现在都还处于迷糊状态。
跟平时一样正常做事的时候,突然被长官告知自己被调走了。
匆匆赶到司令部后,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跟同行的九个人聚集到了一起,然后一人发一把枪,一套被服,五天的干粮,直接开始了整整三个晚上的急行军。
他们在路上遭遇过日伪军巡逻部队,碰到过小鬼子扫荡八路军根据地,还看到了小鬼子屠杀老百姓的画面……好几次差一点儿被鬼子发现了。
就在大家魂儿都快被吓出来的时候,一行人顺利穿过日伪军最后一道封锁线,进入大家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救国军防区!
虽然接应他们的救国军好几次提醒他们周围没有日伪军,他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赶路。
但一路惊心动魄走过来的他们并不怎么相信,不管什么时候都只敢让一半人睡觉,另一半的人瞪着一双大眼睛守在附近警戒,
轮到谭明警戒时,看着身边装备精良,一点儿都不紧张的救国军战士,强烈的好奇心让他忍不住和对方交流起来。
“这位兄弟,我们附近真的没有日伪军?”
“当然没有,这可是我们救国军防区,给小鬼子十个胆子都不敢贸然闯进来。咱们救国军手里的枪可不是吃素的,保证小鬼子来多少我们杀多少!”战士一脸自豪回答!
谭明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在说大话,他在战区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关于前线的消息,在他眼里,中国军队碰上日伪军后敢迎上去作战,不望风而逃就很厉害了,怎么可能杀得小鬼子都害怕……反过来还差不多。
迎着对方的目光一脸不相信反问:“不可能,你们要是真这么厉害,为什么躲在这里而不去打鬼子……”
“我来得路上亲眼看到十几个鬼子把三十几个老百姓屠杀了,气的我当场就想冲出去跟他们拼命,但被随行的几个长官拦了下来,还把我们的配枪给收了!”
“当时我以为他们胆子太小,不敢跟鬼子拼命,到昨天晚上才知道他们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虽然有十几个人,每个人都装备一把手枪,但在十几个装备精良的小鬼子面前,这点儿兵力还不够给他们塞牙缝,当时冲出去拼命的话不仅我会死,同行的十几个人都会死在鬼子刺刀下。”
“昨天晚上一支小鬼子巡逻队发现了我们,随行的长官为了掩护我们撤退,主动留下来掩护。”
“结果五个长官只撑了两分钟就被鬼子全部干掉,十几个小鬼子连皮都没有蹭破一点儿。幸亏我们当时躲在大山旁边,带我们逃命的长官非常熟悉周围地形,带着我们连续跑了两个小时山路后,终于在山里甩掉追兵,不然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小鬼子干掉。”
“经过昨天晚上的战斗我才真正感受到小鬼子的厉害,至于你们救国军,我在战区听说过,虽然很厉害,但肯定比不上小鬼子!”
被鄙视的战士急了,当场把自己端在手里的步枪拿给谭明看:“看到枪托上的三道杠了吗?这是我们打鬼子的证据。”
“战场上,我们每干掉一个小鬼子都会在枪托上做一个标记,伪军不算。”
“我参加救国军虽然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但在团长的指挥下打过好几场胜仗,一共消灭三个小鬼子。”
“我的战果在连里还算少的,我们连长才算厉害。”
“他比我早半年加入救国军,用身经百战来形容都不为过。”
“刚加入救国军的时候只是一个班长,硬是靠战功一步步升为连长……”
“我听副连长说过,被连长亲自干掉的小鬼子早就超过了十个。”
“上次打鬼子拼刺刀时,我就跟在连长身后,亲眼看到他干掉三个小鬼子,还包括一个小鬼子上尉!”
看对方越说越“夸张”,谭明马上反驳:“吹牛吧你,要是小鬼子真像你说的那样容易打,他们也不会这么短时间就把大半个山西给占了,害得我们这些人不得不到司令部当文书!”
“而且战场那么乱,谁知道小鬼子是谁打死的,搞不好你们划在枪托上的记号都是假的,专门用来显摆糊弄人的。”
战士更急了,马上反驳:“你胡说,我们肯定不会造假糊弄人,那可是要被军法处置的。”
“你要是不相信,我还可以拿出来一个证据:“刚才接应大家的时候,你应该看到我们身上的装备了!”
“知道我手里的步枪叫什么吗?”
“三八大盖……这谁不知道,我在司令部见多了,小鬼子步兵标配的步枪,几乎人手一把!”谭明毫不犹豫回答。
战士点点头继续问:“那你知道我所在的连队一共装备多少条三八大盖吗?”
看到谭明摇头,战士很自豪回答:“总共有120多条!”
看到谭伟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战士继续说:“你在司令部呆过,应该知道司令部下发的步枪都是汉阳造和中正式,不会给部队补充三八大盖。”
“所以我们连装备的一百多条三八大盖都是从鬼子手里缴获的。”
“三八大盖虽然是小鬼子的标配步枪,但一个步兵小队也就装备四十条的样子。”
“而且小鬼子还有战败前摧毁武器的习惯,正常情况下,我们干掉他们一个步兵小队能缴获二十多条步枪就不错了。”
“想要缴获一百二十多条步枪,不干掉两个中队的鬼子肯定做不到。”
“还有我们庄背的机枪和掷弹筒,都是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如果我们没有杀那么多小鬼子,大家手里的武器弹药是从哪里来的?总不可能天上掉馅饼,小鬼子白送给我们吧!”
谭明听完就陷入沉思,越想越震惊。
对方说得那些道理和常识他都知道,没有任何问题。
想在战场上缴获一百二十多条三八大盖,确实需要消灭至少两个中队的鬼子才能办到。
这就意味着救国军接应自己的这个连队还真消灭了三四百鬼子。
不,应该是更多的小鬼子。
战场上不仅会死人,还会损耗大量武器弹药。
护送大家的这个连肯定在打鬼子的时候损失不少武器,但都在战场上补齐了,最后剩下现在的一百二十多条步枪。
这就意味着他们从鬼子手里缴获到的步枪远远超过一百二十条,那他们消灭的鬼子肯定也远远超过两个中队……
一个步兵连干掉两三个中队的小鬼子,救国军是个加强团编制,上上下下十几个步兵连肯定有,那他们干掉的小鬼子不是早就超过一万人了?
谭明被自己的分析吓到了,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救国军就太厉害,确实敢说小鬼子来多少就杀多少的豪言壮语。
谭明和战士的分析都是对的,战场上想要缴获一百多条完好无损的三八大盖,至少要干掉两个中队的鬼子。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救国军拥有自己的兵工厂。
日军自己破坏的武器和救国军在战场损耗的武器送到那里后,大部分都可以修复,然后重新装备部队。
所以救国军在战场上取得的真实战果并没有谭明想得那么夸张。
但没人跟谭明解释这个问题,而且也不会去解释。
对他们来说,救国军越强大,将来加入救国军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就会越强烈。
谭明现在就出现了这种想法。
他虽然是个搞技术的读书人,但也有一腔热血。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调到救国军,也不知道自己来救国军可以做什么,将要做什么。
但如果救国军真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就算自己加入救国军后继续当文书,那也是英雄部队的一员,总比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