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成想到鬼子离开村口时的一幕,好几个日伪军围在一副担架周围,显然是有什么重要人物受伤了,马上问:“撤退的日伪军中间有没有人骑马?”
向峰摇摇头:“战马牵着,驮了几条枪和一些武装带,没人骑。”
“有没有鬼子挂指挥刀行军?”周成继续问。
周成跟了一路,鬼子就剩几个人,谁拿什么武器都看得一清二楚,马上摇头。
“一个鬼子背着歪把子,一个鬼子背着炮筒,剩下的鬼子全部背步枪,没人拿指挥刀。”
“我明白了!”周成恍然大悟叫道。
“肯定是我们布置在院子门口的诡雷把日军指挥官炸伤了,或者炸死,不然以小鬼子的作战风格,就算撤退也不可能跑得这么狼狈。”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1章 乱世需要英雄(第二更!)
“队长,这是好事?”看周成越说越激动,向峰赶紧问。
“当然是好事!”周成毫不犹豫回答。
“不管日军指挥官是被我们打死还是重伤,都会严重打击东回镇据点日伪军的军心和士气,这是其一。”
“就算小鬼子被激怒了,想要报复我们,那也是半个月以后的事,这是第二个好处。”
“你想想看,如果日军指挥官被我们打伤了,东回镇据点就不会换将,想要报复我们,鬼子必须等他们的指挥官养好伤才能行动。”
“他是被部下用担架抬回去的,受伤肯定不轻,别说半个月,搞不好一个月都恢复不了。”
“如果日军指挥官被我们打死了,日军想要报复我们,必须从县城调一个新的军官过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连自己的部队都不熟悉,肯定不会贸然出击进攻我们。”
“所以接下来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我们不会遭到日伪军进攻。”
“有了这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就能抓紧时间备战。”
“到时候,护村队就算还没形成战斗力也能拉出来溜溜,和鬼子干上一仗,不至于被动挨打。”
向峰乐了,马上回答:“队长,现在已经有两个年轻人愿意加入我们护村队。”
“今天我们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枪和子弹都有了,村子里心存顾虑的年轻人肯定会打消顾虑,主动要求加入我们。”
“我有信心在三天内把护村队扩充到十人以上,就是不知道枪够不够。”
“够!”说到缴获,周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鬼子最后扔出来的手手雷炸坏三条枪,但还有三条枪完好无损,都是鬼子用的三八大盖。”
“另外,装在子弹盒里面的弹药全都完好无损。我统计了下:一共有六个大子弹盒,十二个小子弹盒,总七百多发,全都是三八大盖和歪把子通用子弹。”
“另外还有八颗小鬼子自己用的香瓜手雷。”
“加上我们在村子里缴获的十二条汉阳造,三百多颗七九口径子弹,武装十几个战士肯定没问题。”
“你现在就进山把乡亲们叫回来,然后跟一方商量一下,马上动员乡亲们加入我们护村队。”
乡亲们回村后,好多人看向周成的目光都变了。
有佩服,有感慨,也有震惊非常复杂。
特别是看到仍然留在村子里的日伪军尸体后,心里那个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周成说话都变得恭敬起来。
周成了解才知道:大家回村的路上,向峰就好像一个战斗讲解员,把自己在村子里的经历,队长如何用手雷和矛头杀鬼子全部绘声绘色讲了一遍,甚至还有不少夸张成分,直接把李浩塑造成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人物。
之所以这么做,向峰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有让大家认识到护村队的厉害,知道护村队有队长这个高手指挥他们训练,保护他们,乡亲们的顾虑才会彻底打消,接受护村队,加入护村队。
听完向峰介绍,大家一开始的反应是不相信。
向峰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深入,言之凿凿,慢慢开始有人信了,然后就出现刚才一幕:乡亲们进村时看向周成的目光充满震惊和佩服。
当大家看到村子里一具又一具尸体后,所有人都信了向峰的话,发自内心把周成当英雄,所以跟他说话才变得恭敬起来。
周成没有阻止向峰对大家夸大其词介绍刚才的战斗,也不反对他们两个把自己塑造成英雄。
一支部队,特别是一直新成立的部队,想要形成战斗力,必须要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指挥员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这样部队才能快速形成战斗力,遇到敌人时不至于一盘散沙。
自己作为护村队未来的指挥员,想要得到大家的信任,让大家无条件支持自己,心服口服,肯定需要一个可以拿出手的战功,需要一个英雄身份。
向峰和李一方现在做的就是把自己塑造成英雄
下午五点,周成呆在土地庙捣鼓被鬼子炸毁的几条步枪,看有没有修复的可能。
一串脚步声突然在门口响起,听声音人数还不少。
周成赶紧看过去:向峰,李一方,两人一前一后带着八个年轻人走进来!
“队长,这八个是乡亲们回村帮我们打扫完现场后,主动提出加入护村队,打鬼子保护家人的年轻人,我和一方了解了一下,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肯定够条件加入护村队。”向峰一件惊喜报告,他显然也没想到一场胜仗对乡亲们的影响会这么大,瞬间就把他们心里的顾虑打消了,主动加入护村队。
周成蒙了一下,没想到他们速度这么快。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强压住内心激动,大步走过去挨个观察。
向峰站在旁边介绍:“这是王大虎,鬼子上次扫荡,他的老父亲被日军毒打一顿,过了不到两天就死了。他是村里第一个要求加入护村队的年轻人,一直跟我说要杀鬼子报仇。”
“家里还有两个兄弟,不是独子,完全符合我们八路军招兵要求。”
“这个叫陈柱,家里也有亲人死在鬼子手里,不是独子!”
“这个是梁红江,不是独子,而且还会打枪”
没有独子,而且都是年轻人,跟日本人或多或少有一些仇恨这么好的条件,周成当然不会拒绝他们加入护村队,马上命令。
“一共八个新兵,你们一人带三个,梁红江和王铁山跟我,他们两个会打枪,专门练习枪法,其他人按新兵的标准进行训练。”
听说自己是跟着周成学习打鬼子,梁红江顿时就激动了。
盯着周成两眼放光问:“队长,跟着你我的枪法也能像你一样好吗?战场上一枪一个小鬼子,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周成知道这肯定是向峰走在他们面前夸大其词,说自己枪法如何如何好。
但没有否认,迎着梁红江充满期待的目光回答:“只要你听我的,我保证一个月后你的枪法进展神速,一百米范围内指哪打哪?”
“真的!”梁红江比刚才更激动了。
“当然是真的,我的枪法就是这么练成的。”李浩肯定。
看其他人也露出一副跃跃欲试表情盯着自己,周成继续说:“明天一大早,大家正式加入护村队,我亲自给大家发枪。”
“从明天开始,上午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下午进行枪法和战术训练。”
“练枪法时先练端枪瞄准,然后再练射击。达到要求后,我给你们每个人十发子弹进行实弹训练。”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2章 吃亏买粮(第一更!)
八个新兵离开后,向峰一脸坎坷回到土地庙,犹豫了好久才开口:“队长,现在兵是招到了,但我们手里的粮食没了。”
“队伍明天就开始训练,总不可能让他们每次训练完了都回家吃饭吧!”
“训练开始后,大家的饭量肯定会增加,如果我们不管饭,乡亲们的粮食缺口一定会越来越大。”
“上次扫荡,日本人抢走大量粮食,每家每户都有损失,剩下的口粮撑到秋收都难,我们绝不能在这时候给他们雪上加霜。”
周成想没想就否定道:“当然不能增加新兵家里的负担。”
“安我的想法,为了鼓励乡亲们加入护村队,支持护村队,等我们的条件好一些,还要想办法减轻护村队所有新兵家里的负担,适当给他们一些补偿。。”
“现在条件不够,一天三顿饭肯定要管。”
向峰满脸无奈回答:“可我们没粮食,怎么管饭!”
“我们三个人吃的粮食还是乡亲们从自己口粮里抠出来的,总不可能再问大家要粮食吧?”
周成摇摇头:“还是我刚才那句话,成立护村队绝不能增加乡亲们负担。”
“自己都没饭吃,怎么能昧着良心再问他们要粮食。”
“加上新兵,我们有十一个人。”
“开始训练后,大家的饭量肯定会增加,十一个人一天至少要吃二十斤粮食,一个月就是六百斤,说多也不多,对了,我们能不能用大洋买到粮食!”
“今天下午除了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我们还在日伪军尸体上找到21块大洋,应该能买到不少粮食。”
“你马上把老村长叫来,不,我亲自去一趟村长家,他肯定知道哪里能买到粮食。”
小岭村地处大山边上,土地贫瘠,而且数量不多。
村长王树云是村子里唯一的地主,但也只有不到两百亩地。
因为粮食产量少,两百亩地的收成减掉佃户口粮,真正能落到他手里的粮食也就能保证全家老小一年到头不饿肚子,比其他老百姓生活的好一点。
因为对佃户好,读过书,王树云当仁不让成为小岭村村长。
日本人可不管你是村长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不给他们卖命,该抢的粮食一样不会少。
上次日军进村抢粮,王树云家里的损失绝最大。
得知周成他们为了掩护乡亲们不被鬼子二次抢粮,两人被鬼子打死,一人被炸晕的消息后,王树云仍然从自己不多的口粮里拿出五斤白面,然后组织乡亲们凑了五斤,总共十斤白面送到向峰手里表示感谢。
可见王树云是个识大体,有骨气,而且支持抗战的人。
王家简陋的房屋内,周成没有客气,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来意:“老村长,在您的支持下,村里不少年轻人加入护村队,保护村子。”
“我决定护村队明天就开始训练,早一点形成战斗力,村子就能早一点有人保护,不至于人人自危,睡觉都不踏实。”
“但我们护村队没粮了。”
“我不可能让大家在土地庙训练完了再各回各家吃饭,增加新兵家里的负担。”
“老村长您见多识广,我想请您帮我们买一些粮食回来。”
“这里有十块大洋,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王树云皱着眉头想了一分钟才开口:“周队长,不是老朽不想帮你,实在是没办法。”
“如果没有日本人,别说十块大洋的粮食,一百块大洋的粮食我都能给你买到。”
“小岭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但我们东回镇并不是没有良田,你往西走个十里地,好几个村子都有上千亩地,秋收的粮食全部集中在镇子上买卖,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现在不行了,镇上到处都是小鬼子和汉奸,虽然也能买卖粮食,但日本人盯得特别紧。”
“你要是买个十来斤,老朽还能办到,上千斤粮食的话,就算买到手也运不出镇子。”
周成的脑子飞速运转,继续问:“既然小岭村往西十里地就有大片的土地,镇上的粮食也都来自那里,那他们村子肯定有粮食,能不能绕过镇子,直接去村子里买粮。”
王树云想了一下回答:“买是能买得到,但肯定会吃大亏。”
“土地都掌握在几家手里,他们可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
“我听说他们几个月前就和镇子上的日本人眉来眼去,又是送粮食又是送钱,高价买回去不少武器,然后在村子里建什么护卫队,表面上是保护村子,实际上给鬼子当爪牙,欺压老百姓。”
“别看这几个村子没被日本人扫荡过,但除了这几家给鬼子卖命的地主,普通老百姓过得日子比我们还惨。”
“买武器,巴结日本人,需要大量钱财和粮食,这几家地主肯定不会自己出钱,结果这些钱粮全部摊派到乡亲们身上,什么丁口税,保护税,劳军税各种税收把乡亲们逼得苦不堪言。”
“但他们手里有枪,还有日本人撑腰,乡亲们再怎么不满也只能憋着。”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