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东孙策遇害孙权继位,孙仲谋又才能非凡早有传说,再加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可用之人也不缺乏,其潜力也不容小觑。
徐庶也是聪明人,判断能力非常人所能及,他也能想透刘川看重曹操、孙权的原因。
但是!
后面这个“刘……”是直接看得徐庶一脸懵。
“难道是刘表?”徐庶猜测。
刘表一直被人冠以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之名,而实际上只凭一句「刘表单骑平荆州」就可以看出,岂是泛泛无能之辈?
因此他觉得刘川可能说的是刘表。
随后他再打开慢悠悠地诸葛亮的答案。
放眼望去……
徐庶的瞳孔瞬间放大,被惊讶得目瞪口呆。
“这……这……”
第18章 他们与你犹如星光与皓月
“孔明老弟的答案是:曹操、孙权、刘……”
徐庶念出诸葛亮写的答案,完全怔在了原地。
两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模一样!
心灵相通到如此地步吗?
而一边……
刘川和诸葛亮听到徐庶念完答案,同样惊讶了。
“你们……”
徐庶感觉刘川和诸葛亮是神仙打架,让他这个凡人看不懂,简直是把他的才智按在地上摩擦,杀伤性不大,但侮辱性却极强!
最后都写的「刘」字,让他实难理解俩人打的什么哑谜。
刘川同样很惊讶。
“诸葛亮这个刘字指的是谁?”
“难道他知道刘备会崛起?”
他稍微分析了一波,首先排除刘表!
诸葛亮隐居于此,此地属于刘表下辖,以他的聪明才智不可能不知道刘表的为人,刘表也绝不是最有潜力的诸侯人选。
而汉献帝刘协就更加不可能,汉室名存实亡,苟延残喘而已。
因此,刘川猜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诸葛亮一定看出了端倪,刘备会崛起!
刘川望向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也看向刘川。
但是!
特么诸葛亮你的眼神那么火热干什么,而且还那么激动?
老子可不是搅基的人啊,要搅基找徐庶去。
此时……
徐庶很伤心,你俩眉来眼去的干什么,不知道侮辱了我的才智吗?
“九如老弟,孔明老弟,你们这个刘字,究竟指的是谁?”
徐庶都快失去耐性了。
“你问孔明!”
刘川再次把问题直接抛给诸葛亮。
徐庶看向诸葛亮,诸葛亮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川,随后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九如!”
刘川:“??”
刘川和徐庶都看着诸葛亮。
“我说的这个刘字,便是九如!”
诸葛亮笑着摸了摸下巴,信心十足,一副看破一切的神情。
徐庶听了诸葛亮的话,上下不断地打量刘川,过了许久他一撩长须。
“嗯……我明白了,哈哈哈……”徐庶看向刘川哈哈大笑。
“啥子?”
刘川愣了愣。
卧槽!
你特么不会觉得是我吧?
我是姓刘,但与我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咱就一光杆司令在此隐居,你却把我当诸侯?
怪不得你看我的神情那么火热那么激动呢。
刘川微微闭着眼,深吸一口气,简直无力吐槽。
“九如,我的刘字难道不是你的刘字?”诸葛亮笑着说道。
“你的瘤子(刘字),你全家都是瘤子!”
刘川简直想破口大骂。
疯了疯了,诸葛亮变成诸葛疯了!
“九如,我和元直兄都是信得过的人,你就不要再隐藏了!”
“我们既然决定了追随于你,你也了解我们的品性,断不是胡言乱语之人,更不会行反叛之事,你尽可放心。”
诸葛亮很郑重地说道。
就差对天发誓了,生怕刘川不信他。
“孔明,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刘川沉默了一下问道。
“苍天为证,亮问心绝无!”诸葛亮立即信誓旦旦地说道。
“那你为什么觉得我是有潜力的诸侯?”
刘川反而来了兴趣。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像诸葛亮这种聪明人,断然不会无缘无故乱说吧?
“九如,你在小寨子里所做的一切,我和元直都看在眼里,断然不会看错人!”
“首先,一方诸侯,有人,有财,有地,三者缺一不可。”
“先说有财,亮一直认为九如富甲天下无人能及,河北甄家、徐州糜家、江东鲁家与九如相比犹如星光与皓月!”
诸葛亮说道。
“我怎么不知道?”刘川眼皮一挑。
这三大家都是富甲一方的巨贾,袁绍有甄家,刘备有糜家,江东有鲁家支持才得以快速壮大,可见这三大家财力有多雄厚。
而此刻,诸葛亮竟直接拿这三大家来比,还用星光与皓月来形容,让刘川很汗颜,甚至是惭愧。
“九如,你的酒,你的纸,你的老干爹……”诸葛亮提醒道。
“你的老干妈!”刘川当场回道。
说着怎么骂人呢?
“咳咳,你说辣椒酱啊。”
刘川反应过来尴尬地咳嗽一声。
此前有了材料之后,他做了一罐辣椒酱,山寨老干妈取名为老干爹。
一次诸葛亮和徐庶在他家蹭饭吃,刘川就拿出辣椒酱下饭。
结果把徐庶和诸葛亮差点吃哭了起来,俩人用老干爹下饭,将一大锅干饭吃了个底朝天还嫌没过瘾!
老干爹之名,便深深地烙在了诸葛亮和徐庶的心上。
“九如,你的这些秘方,随便拿一种出去,天下商贾何以争锋?敛财速度将无人企及!”
“有了财富,招兵买马,有地有人……便能顺而为之,曹操在陈留便是如此起家。”
“而最关键的是九如远在千里之外,就能将袁曹争战看得一清二楚。可见九如身怀大智慧,眼光韬略更是堪比鬼谷子再世……”
诸葛亮还准备继续,徐庶在一边不停深以为然地点头。
刘川脸皮再厚都感觉有些发热,他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真是服了你了,想象力怎么这么丰富呢?”刘川吐槽。
看来,不把正主说出来,这历史肯定是跑偏了,老子的隐居大业根本没法继续。
“此事休要再提!其实,我写的刘字,说的是刘备!”刘川无奈道。
“嗯?”
“刘备?”
诸葛亮和徐庶同时惊讶地看着刘川。
刘川点点头。
“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更是仁义之名传天下,这个人设……名声的效应且不可小觑。”刘川说道。
他很清楚人设的卖点,就像后世明星便如此,都有自己的人设,人设带来的收获可是惊人的。当然,一旦人设崩塌,那么人也极可能倒霉。
而刘备可以说深谙人设经营之道。
“如果我没猜错,刘备此时应该已经到了荆州地界,准备投靠刘表以图东山再起。”刘川说道。
“刘备能图谋荆州?”徐庶惊讶。
“那倒言之过早,他图不了荆州,图个新野倒是行。”刘川摇了摇头。
“难道又要如九如老弟所言?”
徐庶觉得有点离谱,刘川都没出山,如此细微的动作他都知道?
“九如果然眼光非常人也!”
“好了,九如先休息,我和元直兄就先告辞了!”
诸葛亮此刻向刘川行了个礼。
随后,还没等刘川说话便拉着徐庶退了出去,临走时看刘川的眼中还带着精光。
“卧槽!”
刘川总有一种直觉。
诸葛亮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第19章 仅此你便可青史留名
诸葛亮草庐。
徐庶望着忧心忡忡的诸葛亮。
“孔明老弟,你干什么这么急?”
刚才慌慌忙忙地把他从刘川家中拉出来,诸葛亮在他的印象中一向稳重,此刻与他的形象严重不符。
“元直兄,你没看出来吗?”诸葛亮沉了沉问道。
“看出什么?”徐庶愣住了。
“哎!”
诸葛亮颇为忧心地叹了一口气,“我已经看出来了,九如还不信任我们啊!”
“此话从何说起?”
徐庶立即紧张了起来,刘川不信任他,他会很伤心的。
“我猜测……九如的刘字一定写的是他自己!”
诸葛亮很笃定地说道,“刘备……呵呵,乃九如不信任我们,搪塞掩人耳目罢了!”
“你想想,九如兄从到小寨子隐居是否有出山过?然而刘备的动向,他竟一清二楚了若指掌,可能否?”
不等徐庶说话,诸葛亮自顾自地摇头否决。
“绝无可能!”
经诸葛亮如此提醒,徐庶冷静下来,前后思考了一遍,又着重回想了刚才与刘川交流的情形,越想越觉得孔明老弟说得对。
“好像真是这样……这可怎么办?不行!我得去找九如老弟,我……”
竟然不信任他,徐庶非常伤心,他恨不得马上回去找刘川,把心窝子掏出来给刘川看,让刘川看到他的真诚。
“且慢,万万不可!”
诸葛亮立即阻止,“元直兄,这些都是我的推测,还有待佐证。”
诸葛亮心说:你是不是愚昧,这等事去找九如,那不说明你心虚嘛。
“如何佐证?”徐庶疑惑道。
诸葛亮皱了皱眉,沉吟了一下。
“刘备之名,九如断然不会是无缘无故提及。”
“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仁义之名的人设,九如为何如此清楚?说明他才是真正的深谙此道!”
“如果亮没有猜错,刘备乃是九如放在外面的一颗棋子!”
“因此,九如并不是知晓刘备的动向,而是事先安排了刘备的动向。”
诸葛亮的眼神充满了机智,他认为并不是下棋之人知晓棋子怎么走,而是下棋之人安排了棋子该怎么走。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九如实属是可怕。只是……我们也无从知晓此事真假。”徐庶道。
“此事验证甚为简单。”
诸葛亮当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事还需劳烦元直兄出山,九如说刘备已在荆州地界,你可到荆州府察其动向,我们再从旁静观,如若稳合,足可佐证之。”
徐庶听见诸葛亮的解决办法,顿时眼前一亮。
“此法甚妙!”
徐庶沉思了一下点头。
“佐证之后我们再做计议,如何取得九如的信任。”
诸葛亮琢磨着,刘川没答应他追随也是因为不信任,得想个解决之道才行。
“好!刚好我要去找水镜先生,那我就走一趟。”
徐庶立即将任务揽了下来。
“元直兄就如此执着得到先生的认可?”诸葛亮抬了抬眼。
“是啊!只是我才疏学浅,入不得水镜先生法眼。”徐庶面露遗憾。
水镜先生,本名司马徽,其博学多识,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无数人的敬重。
能得到水镜先生的认可,在荆州名士圈可以说地位是直线上升,也说明其才华非常的出众。
要说荆州名士圈,所有的名士最执着的一件事,无疑便是得到水镜先生的认可。
荆州人才众多,而得到水镜先生认可的也仅仅两位,也就是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
这也是徐庶执着于想要得到水镜先生认可的原因。
“我倒是有个建议,元直兄不妨请教请教九如之后再去。”诸葛亮提议道。
“对呀!九如老弟一定有办法。”
“孔明老弟厉害!庶服,庶服啊!”
徐庶顿时一拍脑袋,激动得大叫。
诸葛亮听见徐庶的话,顿时神情一阵阵怪异,他总觉得元直兄叫的是「舒服」而不是「庶服」。
他小心地向外面看了一眼,可千万别让九如听到了,指不定以为我俩在干啥呢。
……
另一边……
刘川总觉得诸葛亮有幺蛾子,但他是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诸葛亮和徐庶这俩老分析怪,竟然戏这么多,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
竟然把堂堂刘皇叔分析成了他的一颗棋子!
这想象力还有谁人能及,你们俩怎么不上天呢?
还好,此时刘川并不知道诸葛亮和徐庶的分析。
他正在纸上认认真真地作画,一边吕绮儿在看刘川写的书,而蝉姨正在给刘川碾墨。
这种隐居生活,让刘川觉得很舒服很温馨。
“刘川,你这作图之法,蝉姨可从未见过呢!”
蝉姨看了看刘川纸上作的画,很是新奇,她完全看不懂画法,也看不懂画的何物。
“这个叫做三面投影作图!”刘川解释道。
“三面投影作图?”
吕绮儿也放下书凑过来观看,同样感觉新奇。
“这里的三面,即是用烛台照射物品在墙上形成的影子,假如我们照射一个东西,从三个方向来照射,上面往下看、前面往后看、左边往右看,这三个方向就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