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还是很快的,就在胡总宪到达首里城时,大明的使团便到达那霸港,求见大宋皇帝。 王直自然是先招呼了胡总宪,先是安抚了一番,让其与家人团聚先,这才抽身出来,接见大明使者。 “尊敬的大宋皇帝,此次出使,目的是为了建立两国之友谊,并且以后大宋成为我大明之属国,可以承上贡之名义。”礼部侍郎苏守义在见到王直时,鞠躬道。 “大明能承认我大宋的地位,实在是难得啊,不知想要什么条件啊?”王直冷笑道。 “自然是为了我大明总督胡总宪之事,若是大宋能够归还胡总督,明宋两国之关系会更稳固。”苏守义继续道。 “胡总宪是谁?我可不认识,你们大明的人都往我这边找了,这也太搞笑了吧?”王直装傻道。 “尊敬的大宋皇帝,您是一国之君,君言不可儿戏,怎能睁眼说瞎话?”苏守义皱着眉头道,他实在是料不到对方会否认,这也太不像样了。 “你说胡总宪在大宋,那你将人给找出来,到时候我亲自将人送回去。”王直板着脸说道。 “这,这怎么能。”苏守义无言以对,大宋又不是他们的地盘,找个人便如大海捞针,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尊敬的大宋皇帝,若是能归还胡总督,我大明可以开海,与大宋互通往来,大开贸易之门。”苏守义慌了,连忙添加筹码。 “别说了,你们的条件很诱人,但我也难以从无变有,等哪一天胡总督跑到我大宋游玩时,我再通知你过来签协议吧。”王直摆摆手说道,不想再浪费时间。 就这样,大明使团竟是被人忽悠连带着给轰了出来,看着紧闭的皇宫,苏守义气得脸色僵硬,但也无可奈何。 苏守义一伙人就这么灰溜溜地离去,全部都落寞地回到大明帝都复命,等着上级的责罚。 这可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次出使被人扫地出门,责罚是难免了,能否保得住官职都说不准。 王直自然不会理会大明的这些琐事,在让胡总宪和徐谓各自在家团聚了一天之后,便将两人召唤到宫中。 “大人,咱们又见面了。”见面一刻,徐谓笑着打招呼道。 再次相聚,胡总宪和徐谓都是相视一笑,两人怎么都想不到,最终的归宿竟然会是老对手这里,人生实在是太奇妙。 “先生,这段时间可还安好?”胡总宪关心道。 “自然安好,大宋以礼相待,且陛下颇为重视,哪有不好的。”徐谓点头道,一身的清爽,被人重视的感觉就是好。 “那就好,只不过以后估计先生不会再在我身边,很多事情便不会那般容易处理了。”胡总宪有些遗憾道,徐谓被重视,那便代表着不会再给他当幕僚了。 没人能比胡总宪了解徐谓的才能,无论是计谋或是总揽全局,以及军事战略,皆是无一不通,难得的全才。 就这一点,胡总宪就很佩服王直的眼光,对方可不像他,与徐谓共事了那么久,仅仅是凭借一些听闻,就这般重视,可见王直的魄力。 “胡大人实在是太高看徐某了,以大人才智,相信不会有任何事能够难倒您。”徐谓谦虚道。 “哈哈!徐先生的能力别人不知道,胡某能不知吗?咱们都共事那么久了,不必自谦。”胡总宪大笑道。 “哦?徐先生的能力怎么就只有胡大人知道了,这个我也是知道的。”就在胡总宪两人谈的正欢时,王直走了进来,笑着说道。 “陛下!”见到王直后,胡总宪两人直接跪拜道。 “都平身吧,今天叫你们来,主要是相谈接下来二位的职位。”王直摆摆手说道。 这下子,胡总宪两人耳朵都竖了起来,紧张地等候着,虽说知道对方会重用,但结果没出来之前,谁都不敢确定。
七十八 挖根基
看着紧张的两人,王直笑道:“徐先生,按照之前的约定,你以后便是大宋国师,总理各项政务,而且在重要的战役里,还得跟着我亲临战场。” “谢陛下!”徐谓激动地又是跪了下去,泪水盈眶,王直给的位置实在是太高了,无论谁都会如此,一旁的胡总宪就一脸的羡慕。 “至于胡总督,先屈身于吕宋,担任吕宋总督一职,为我大宋今后开疆扩土打好前阵。”王直接着说道。 “谢陛下!微臣一定会尽心尽责,将吕宋打造成大宋最坚固的前阵。”胡总宪亦是跪谢,并没有一丝不满,他只不过是大明的一个罪臣,能够再次担任重职,已经够好的了。 “二位以后皆是我大宋栋梁之臣,大宋之霸业,还需二位齐心协力,共同图之。”王直继续道,这些都是为他干活的人才,自然要多加奉承。 “陛下放心,微臣必定会鞠躬尽瘁,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徐谓衣襟抹了下眼角,信誓旦旦地说道。 王直又是客套了几句,便带着两人来到偏殿,这里已经摆好宴席,没过多久,便陆续来人,都是身居高位的大臣。 宴席上,王直也给所有人介绍了胡总宪两人的最新职位,自是引起一番惊呼,所有人都想不到王直一上来,就给出这么高的职位。 如今的大宋可不是初创时候的不受人待见,如今可是东亚海域的霸主,生意更是遍布全球,可以说名气上不比大明低。 胡总宪担任吕宋总督还有些理解,毕竟这人之前就是大明江浙总督,能力上没问题。 而徐谓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根本就是毫无名气,竟是要为了此人特地弄出个国师的位置,这可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不过即便不解,或是妒忌,大伙都没有多问,既然王直都如此决定了,那也只能如此,只能等就职后,这两人能否胜任了。 其实这些人里,最难受的便是蔡宗贵,本来他便是除了王直之外,处理政务最高的一位,现在多出了徐谓,愣是排在他上面。 按照王直的安排,国师总理大宋政务,便是压了内阁一头,以后内阁处理的件,必须要经过国师这一关,最后才是王直批复。 如此一来,王直会更加清闲,毕竟以徐谓的才能,最终留给他批复的会更少。 为安抚蔡宗贵,王直昨日便已经跟其谈过,事先道出此次的安排,征求其意见。 蔡宗贵自然不会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大宋的政体里,臣的地位虽高,却毫无兵权,说话自然硬气不起来。 而且王直能够事先道出,已经很给面子,蔡宗贵算是有了些安慰。 因此,在宴席上,蔡宗贵却是最淡定的一个,并且主动与新来的胡总宪两人敬酒,这份定力,着实令其他人佩服。 宴席后的第二天,大宋邸报上便已经刊登胡总宪两人的任命,这下子又是引起一番热论浪潮。 如今大宋邸报可不仅仅是流传于本地,就连大明那边,也能够看到,只不过会晚个几天。 而且大明民间最喜欢看的,还是大宋邸报,上面的消息很亲民,不仅有政务信息,还有一些民间趣闻,以及时不时宣传的新产品。 这一版的大宋邸报上,愣是花了一半的版面,专门宣传胡总宪两人的任命,如此大费章,自然是表示此事的份量之重。 “胡总督还是胡总督,没想到原本是大明总督,如今成了我大宋总督。”茶楼上,一个油光满面的肥壮男子笑道。 “还是咱们伟大的陛下厉害,连大明的墙角都能挖,而且一出手就是封疆大吏。”另一人举着大拇指说道。 “这哪里是墙角,简直就是根基,再过不了多久,大明根基就得被咱们挖光,取而代之。”肥壮男子一脸自豪道。 “胡总督的任命还能理解,不过这徐谓是何许人也,竟然一出现就是国师。”有人问道。 “徐国师本是胡总督幕僚,才高八斗,武定乾坤,不过大明有眼无珠,不懂得识人才,最终便宜了咱大宋。”说书人解释道,他昨日就已经收到指令,要为胡总宪俩大为宣传。 “我听说过徐国师,以前胡总督能够扫平大明倭乱,靠的便是徐国师的计谋。”人群中的托儿附和道。 “原来徐国师这般厉害,不过还是咱陛下英明,如此隐没的人才都能够发掘。”这下说话的依旧是安排的托儿。 在这些人的烘托之下,现场气氛很快便热闹起来,转眼间就成了相互吹捧的局面。 大宋的这一套宣传策略早就成熟,总会能引导民众的情绪,最终达到宣传效果。 大明这边,虽说也是很热闹,但氛围则是相反,民众都在调侃当朝,竟是连自家大臣都管不住,连一家子人都能够被劫走。 当然,也有一些人取笑大宋,捡的都是大明不要的人,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徐谓,一个则是已经问罪的胡总宪。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宋此举犹如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大明的脸上,非常的响亮。 而且即便如此,大明也只能忍着,隔着一道海峡,以水师那点能力,根本就搞不出什么事情。 嘉靖再怎么震怒,最终也只是斩了几个无关痛痒的小官员,并勒令锦衣卫管控民间舆论,若是再有议论朝政的,一律重罚, 至于壮大水师以对付大宋,嘉靖看着囊中羞涩的国库以及内库,最终只能叹口气,还是算了吧,还不如继续炼丹,寻求长生来的划算。 而且经过此事,大宋邸报也被列入大明禁物,民间一律不得存留,一旦发现,直接抄家流放。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在过完春节之后,胡总宪两人也正是上位,徐谓呆在大宋宫殿,为王直处理各项政务,偶尔还会在军务上参谋。 而胡总宪则是带着族中的干吏,以及王直安排的百来号亲卫,直接奔赴吕宋,开启他新的总督生涯。 有了这两个高能的补充,大宋的实力又是提升一步。
七十九 大友告急
励治六年,也就是1563年,当胡总宪在吕宋展开獠牙,吞下整个马来群岛,而詹姆斯和帕克俩朝着印度出发,寻找下一个殖民地时,王直收到了来自东瀛的求救信。 “陛下,这是东瀛大友家发过来的求救信,言称织田信长强势崛起,已席卷半个东瀛,如今正要往西扩张,大友家地盘正处于危机之中。”徐谓递上奏折,缓缓说道。 这些时间来,徐谓已经给众人展现了他的能力,整个大宋的政务均处理得井井有条,就连蔡宗贵也是一脸服气。 “大友宗麟那家伙真是无用,买了那么多武器,还混成这样。”王直摇头道,对于这个一直以来的生意伙伴,他真的很无语。 “大友家坐拥大银矿,织田信长野心甚大,想要一统东瀛,自然不会放过他。”徐谓分析道。 “你说这大友宗麟想要大宋出兵援助,这兵到底出还是不出?”王直问道,有徐谓这个国师在,很多事情他都懒的去想。 “陛下,您是想要一个乱的东瀛,还是一统的东瀛?”徐谓反问道。 “当然是乱的东瀛喽,那样的话,咱们大宋才能够更加安稳,而且还可以吸收源源不断的武士兵。”王直笑道。 如今宋四郎在济州岛混的很开,手下的武士兵更是多大五万人,已经将济州岛周边的岛屿全都给占了,偶尔还会到朝鲜打打秋风,赚点外快。 “如此就简单了,出兵援助,不过得先付出兵之费用。”徐谓点头道。 “哈哈!正合我意,大友宗麟那家伙这几年跟着大宋赚了不少钱,得好好宰他一笔。”王直大笑道,一脸奸商的样。 看到自家陛下如此模样,徐谓只能低着头,不敢再看,同时心里也在不住念叨着听不到的字眼。 有了决定,徐谓很快便去安排,由新军派出一个团,一千多号人,大乘运兵船,在海军战舰的护卫之下,朝东瀛驶去。 而此次出兵的酬劳,王直愣是从大友宗麟那里抠出两万两白银,而且这还是作为初步的经费,再多则是视战况而定。 东瀛西部,随着织田信长的强势崛起,这边的大名们人人自危,有些识趣的,早已选择归顺。 大友宗麟本来也有归顺的意思,只是奈何自家地盘里有着大银矿,到时候肯定会被吃的一点不剩。 如今织田势头正盛,大友宗麟自知不是对手,思虑一番后,才求助于大宋,眼下也就只有王直才能对付织田信长。 虽说这雇佣费用太高,但与自家性命相比,钱财皆是浮云,而且只要地盘稳固,以后还会赚回来。 “藤次郎,听闻大友宗麟那厮已经向大宋求兵。”行军路上,织田信长对一旁的丰臣秀吉问道。 此时的丰臣秀吉还是叫着原来的名字,只有等到以后接手织田信长的基业,一统东瀛之后,才向天皇申请丰臣这个姓氏。 “主公,大宋此次介入,恐怕我部阻力甚大。”丰臣秀吉皱眉道,这可是他跟着织田信长征战以来,面对的最大对手。 “如今我部士气正盛,且大友家的银矿对今后实力发展至关重要,故此战必须取胜。”织田信长坚定道,如今手下兵将越发众多,一旦停下脚步,兵将们的战意得不到发泄,定会被反噬。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