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1557-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制出新年典礼所需的烟花炮竹,这一次他打算来一次大规模的烟花盛典。    大宋邸报亦是每期都在宣传着新年典礼的事情,可以说所有子民都在享受着典礼从无到有的筹备阶段,这种新颖的宣传模式,也令典礼氛围更加活跃。    若不是大明那边禁的严,估计都有不少人想要跑到大宋这边凑一凑热闹。    就在这样的热闹场面下,大年三十这一晚,首里城内外,都挤满了人,全都是奔着新年盛典而来,有身份的能够亲自入场,其余的则是在外边凑热闹,一片喜庆。

八十八章 乔三爷过年记
    新年典礼,王直早早地便在宫殿里,由着宫女们服侍洗浴更衣,这一天他就像个木偶一般,按照礼部的规矩,展现着帝王的礼节。    若不是万众瞩目,而且最近王直心情好,他都不会如此听话,按照他的性子,便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只不过这一天满城都是活跃的气氛,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都聚在一块,便是为了一睹帝王的风采,王直自然不会令他的子民们失望。    在这一晚的新年典礼上,首先是王直携带皇后露面,并在开场时做些激励人心的讲话,然后则是由礼部安排的各个节目陆续进行表演。    这场景让王直有些想念前世的新年联欢晚会,虽说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比不上以后那般绚丽多彩,不过气氛的热闹都是一个样。    而且在最后的烟花盛典环节,整个首里城弥漫在各种色彩的烟花爆竹之下,竟是让所有到来参观的人,都大为惊叹,大伙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烟花表演。    如此一个新年典礼,就从国库里支取了十多万两白银,若不是有着王直的首肯,户部那一干官员早就跳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大宋此次的新年盛典,也随着各地过来观看的豪商们,逐渐传开,大宋富甲天下的名称,亦是开始流传开来。    新年伊始,王直便忙碌在各种活动之中,先是在田地里走下流程挥挥汗,接着是到各个地方慰问,最后还得挨个陪着怀孕的妃子。    这个新年里,每家每户都是喜气洋洋的氛围,大宋如今海贸发达,即便是最底层的民众,只要肯付出努力,都会有些积蓄。    如若是自家有人在军队里的,那就更加宽裕了,大宋对士兵的待遇是非常优越的,每年年底都会多出一个月的薪酬作为奖金。    要是立功了的士兵,奖金更是丰富,如今乔三爷家的生活水平,就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自从当上了船长以后,乔三爷的人生就此翻转,在济州岛的海军基地服役,经常会到对面的朝鲜打打秋风。    可以说若不是过年,乔三爷都不想回来,还是呆在济州岛舒服,不仅吃好穿好,而且在休息时还能上岸去舒坦一番。    如今又是新的一年,乔三爷有着七天的假期,这一来一回的路程就有三天,所以呆在家中就四天而已。    当乔三爷回家之时,当天晚上就被婆娘给整的天昏地暗,第二天全身都是在颤抖。    大年初一,乔三爷在家待不住,便又来到茶楼喝茶,环境还是这个环境,面孔还是那几个面孔,不过心态却已经陌生了。    “这不是乔船长嘛,回来过年啊,来来来,这里位置不错,一起拼桌。”乔三爷一到,立即便有熟人说道。    “哈哈!好久不见,乔船长风采依旧,前几日还念叨着咱以前就是跟乔船长喝过茶呢,没想到今天就碰到了。”其他人也跟着附和道。    “多谢诸位看得起,今天大家的茶水费都由我全包了。”乔三爷抱拳环视一周说道,又是引起一片的喝彩。    等乔三爷坐下来之后,便有人凑了上来,问道:“船长,听闻你在济州岛那边,有没有什么好的见闻啊,给咱们说说呗。”    “对啊,我听说朝鲜的女子都是水灵灵的,特别温柔贤惠,想必乔船长在外边也收了个外室吧。”其他人亦是笑道。    “朝鲜美女之说仅仅是以讹传讹罢了,哪里有咱们大宋的女子好,至于外室什么的,大伙就别开我玩笑了。”乔三爷抿了口茶说道。    其实乔三爷在济州岛也养了个外室,只不过这事他是不会承认滴。    “咱海军最近有没有招兵啊,我家那混小子已经到了服役年龄,到时候让他报名海军,到时候可就得靠乔船长照顾一下了。”又有人主动敬茶道。    “好说好说!”乔三爷客气道,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如今大宋海军遍布东海领域,能够分到他这船上的几率微乎其微。    坐了一会儿后,乔三爷便已离开回家,这茶楼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吸引他了,而且众人的吹捧,也没有以前那般吸引人。    当回到家中时,乔三爷竟是看到了乔家家主,正坐在厅子里,独自喝着茶。    “三弟,你总是是回来了,出去干啥去了?”乔家主熟络地打招呼道。    “哦,去茶楼逛了一下。”乔三爷说道,来到对方旁边的椅子坐下。    “我刚刚路过这里,便过来看看,三弟在军队里过的还行?”乔家主问道。    “也就那样,现在咱大宋实力强大,没人敢招惹,平时也就是训练的多。”乔三爷回道。    “没事就好,我家五郎年龄也到了,过完年就让他服兵役去,三弟有没有门路,让他到你那边?这样也好有个照应不是?”乔家主终于说出了目的。    “这个难说,新兵都是要经过训练的,最终分配到哪里,得由军部决定,我这个小船长算不得什么。”乔三爷摆手道,说的也是实情。    “这样啊,不论如何,若是你侄子最后分到济州岛那边,你可得多加照顾哦。”乔家主继续道。    “这个自然没问题。”乔三爷点头道。    两人又是聊了些家常,乔家主便告辞,而之后的几天里,乔家又是来了好几批亲戚,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参军的事情。    乔三爷总算是体会到亲戚们缠人的厉害,就连拐了十来个弯的亲戚,连面都没见过,都上门走访。    当然,除了亲戚上门之外,乔三爷的部下们,只要是住在首里城附近的,都会过来拜年。    对于军队里的兄弟,乔三爷就热情多了,都会大摆筵席,好吃好喝招待。    若不是如今乔三爷薪酬福利高,婆娘早就如以前那般,直接将他这些部下们给轰出去了。    等一个星期的假期过去,乔三爷便急匆匆地赶回济州岛,投入这里外室的温柔乡之中。    现如今济州岛已经发展成连接朝鲜和东瀛的商业枢纽,无数从大宋或是大明过来的商品,都必须在济州岛进行转接缴税。    济州岛的兴起,也让对面朝鲜的人眼红不已,很多朝鲜人都是冒着渡海的危险,偷偷跑到济州岛。    对于这些偷渡过来的,大宋都是照收不误,直接投放到当地的垦荒团之中。    而乔三爷的外室,便是从朝鲜那边过来的,本来是被人糊弄到青楼,恰巧让乔三爷给赎了出来。

八十九章 取名也是个体力活
    励治七年,阳历1564年,这一年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一年,因为在入夏之际,王直即将迎来他的第一个孩子。    琉球的夏日还是有些燥热的,即便是四面环海,但只要离海边有些距离的地方,这风吹起来都是带着闷热的气息。    这天大中午,烈日烤得地面滚烫,街道上行人缪缪,一些小贩都躲在角落阴凉处,连吆喝的气力都没了,只默默地守候着摊位。    一些家门的大黄狗都躺在树荫下,伸处长长的舌头在不断散热,一副没精打采的狗样。    与这里冷清的气氛不同,此刻皇宫里头,宫女们都在忙碌着,不断进进出出,按照接生婆的吩咐办事。    屋内还站着几个太医,都默默地等候在旁,只要纪皇妃生产出现意外,立即会着手紧急救治。    若是换作以前,太医是不能够站在产房里面的,不过有着王直的命令,这些规矩都已经废弃,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产房外,王直正紧张地来回踱步,这可是他两世为人里,第一次要成为父亲,没人能够在此面前沉稳对待。    “王傲,你说纪皇妃应该能够顺利生产吧?”等的焦急之际,王直对一旁守候的王傲问道。    “不会有事的,接生婆可是从大明特地请过来的,经验最为丰富,而且还有这么多太医盯着,自然会顺利。”王傲也紧张,不过也在安慰道。    “这个接生婆的底细没问题吧?”王直看着另一边的江反明道。    “陛下放心,接生婆的一切信息都已经掌握,并且其家人也都接了过来。”江反明点头道,意思很明显,这接生婆的所有一切,都已经被控制了。    “陛下,按照太医所说,纪皇妃的体质很好,状态也稳定,不会有问题的。”徐谓说道,这段时间他可是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随时与太医了解情况。    听到大伙这么说,王直总算安心了点,只不过没过多久,随着产房里纪皇妃的惨叫声响起,他又开始紧张起来。    如此往复,在王直问的口水都干了之时,只听产房里传出“哇哇”的哭喊声,新的生命终于诞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纪皇妃生的是个男孩,母子平安。”太医走出来,直接道喜。    “哈哈!我终于有孩子了,我终于也当爸爸了。”王直兴奋地叫道,而其他人则是欣喜大宋终于有后了。    进入产房,对纪皇妃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后,王直便从接生婆手中接过儿子,慈祥地盯了片刻,最终才交给宫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直都是忙着逗儿子玩,初为人父,这种乐趣,便如同热恋一般,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变淡。    而王直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大宋太子的人选,在取名上面,倒是令礼部忙活了一番。    帝国皇子取名之时,都是要破费一番周折,为了民间不能有所冲突,所以选择的字要少见,并且还得有好的寓意。    因此,礼部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选出几十个名字来,任由王直挑选,而一旦选上,那这个字便会公布于民间,禁止民间取名选用。    最终,王直给儿子取名王永昪,寓意为永远光明,永远快乐之意。    在这第一个皇子诞生之际,整个大宋也陷入喜庆的氛围,并且王直还大赦天下,所有罪行轻且已经服役了一段时间的罪犯,都被赦放。    而过来一个半月之后,皇宫里另一个皇妃又到了生产之日,不过这一次王直就没有那么紧张了,只是在外面耐心地等待。    当有一个皇子诞生时,王直的喜悦倒是没有那般疯狂,才坚持了几天时间,就已将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    不过最忙的,便是礼部一干官员,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又要绞尽脑汁继续筛选名字,并且还不能与之前筛选的那几十个名字一样,不然的话,会有应付了事的嫌疑。    可以说这一年算是大宋最丰收的一年,以往王直再怎么努力耕耘,后宫都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但如今出现怀孕之后,竟然是接连近十个妃子中标,其中自然也有皇后,毕竟她才是受益最多的一个。    因此,从入夏之后,长则一个半月,短则一周不到,王直都会守候在产房外等候,到最后他甚至是摆好了茶具,一边跟徐谓等人喝茶,一边等候。    不过与王直的悠哉相反,礼部的人是最憋屈的,从头到尾,愣是要给八个皇子取名,这取名的活儿,也真是够累人的。    大宋的臣民们,亦是从一开始的喜悦,逐渐变成后面的担忧,因为皇后所生的皇子,并不是年龄最大的那个。    虽说按照嫡子的原则,皇后的孩子才是顺位最前的,不过大皇子也是有参一脚的资格,这些都得王直来定。    太子的问题,古往今来皆是最为敏感的事情,一个不好,便是能够影响到帝国走向,因此,大臣们也已经开始担忧起这方面。    也就只有王直不关心这些,大宋的继承人问题,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早得很,根本就没必要过早讨论。    而这一整年的时间里,王直在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孩子之中,慢慢度过,大宋的各个地盘,亦是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不过在大明这边,嘉靖四十三年底,却是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严嵩的宝贝儿子,堪称大明鬼才的严世番,被人给捅了。    一个叫林润的御史,将严世番给告了,一场由徐阶开启的倒严战役,也正式打响。    而这场战役,也是历经波折,跨度几个月,才最终以严世番被斩而闭幕,自此,严党也纷纷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这些都只是大明的家事,对外界并没有太大影响,海禁就好似一扇大门,将大明与世隔绝,从一个高富帅,变成了如今的乡巴佬。    与闭关锁国的大明不同,采取开放式发展的大宋,疆土在不断扩张,而治下的子民,亦是在不断纳入。    如今在济州岛的宋四郎,手下的武士兵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巨,这些都是从东瀛跑过来的浪人,而按照王直的指令,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