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褚还未开口,那主官刘晔倒是先开口了。
“不过……曹小哥儿难得前来,我们这里倒有些文书,要拿给曹小哥儿一览,方便你了解我军近况!”
刘晔又笑着说道,而后打发小吏呈来一卷文书。
“请,曹小哥儿!”
刘晔伸手虚引,带曹怀阳在他堂内的长桌旁坐定,而后亲自接过文书,放到了桌案上。
他态度如此恭敬有礼,倒真是让曹怀阳有些意外。
既然人家客气,曹怀阳也不好倨傲。
反正自己往后入了这参军衙门,可能好为曹操出谋划策,事先了解一下基本现状,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坐了下来,拿起文书,细细看了起来。
在他身前,英气逼人的刘晔注视着他,目光中别有番意味深长。
………………………………
020海运之策
刘晔为人平和,但却很是聪慧,极擅于察人观事。
此刻,他看着安坐桌后,细心查阅案牍文书的曹怀阳,心中已有了些猜测。
事实上,曹操并未将曹怀阳出谋划策的事情公之于众,所以众人都不知道曹怀阳为何能入这参军衙门。
但刘晔通过许褚,已断定这曹怀阳并非寻常人物,绝不止是一个普通小吏这么简单。
许褚此人,可是曹操身边的心腹护将。
由他带亲自带曹怀阳过来,可见曹怀阳身份绝非寻常。
有了这一番推论,刘晔自然对曹怀阳格外热情有礼。
曹怀阳终于看完了刘晔递来的文书。
他发现,曹操大军拟定的练兵地点,居然是在长江中部的逍遥津。
这逍遥津附近,多是泥泽之地,道路很差,时有沉覆沼泽之事发生。
这就让曹怀阳摸不着头脑了。
在这样的地方练兵,对粮草运输等后勤工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这文书中记载,曹操大军运粮大军常发生深陷泥泽之事。
运送一斤粮草,往往要折损甚多,经常是十不存一。
这得有多浪费啊!粮草都是后方百姓咬牙挤出来的,挤出十多斤大米,最终能送到将士嘴里的,只剩一斤,岂不白白糟蹋了军备物资?
“刘大人,我有一事不解!”
曹怀阳提出心中疑惑。
“请讲!”
刘晔走上前,问道。
“逍遥津这样的地方,周边多是沼泽,为何要走陆路运送粮草?若是用水路想必更好吧?”
曹怀阳问道。
刘晔听得这话,心头微笑。
曹军本就不擅水路,所以向来粮草都是由陆路运输。
再说,走水路绕了远路不说,折损同样不小。
不过曹怀阳提出这样的疑问,实属正常,或许是其不了解军中情况。
他正要解释,却见曹怀阳再度开口。
“如今,青州已在丞相势力范围,在逍遥津练兵,倒不如将大军挪至青州出海口,在海上练习水战。”
“虽然离主战场稍远了些,但大军还可以通过大海,转移到长江出海口,而后再进入长江,直抵江东战场!”
曹怀阳又侧着头,思虑道。
刘晔愣了一愣。
方才那水路运粮之计,刘晔还能理解为曹怀阳不熟悉军务,尚能理解。
那这个出海的计策,简直就是儿戏!
这大海之上,风浪甚大。
大军走海路直抵长江出海口……这与送死无异!
战还没打,就在海上折损部分兵力,这岂是明智之举?
刘晔现在已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了。
这样颟顸糊涂之人,能是曹丞相青睐之人?
“你难道不知道,海上风大浪高,海运折损很大吗?”
“在大海之上行船,翻船的几率高达三成!”
“大军走海路,未极战斗,便先折损三成人马……”
“这运粮损失的,只是钱财而已。但兵士若是在海中遇难,那我军损失可就大了啊!”
刘晔强忍心中不忿,他用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向曹怀阳,反问道。
他虽已有克制,但方才心中有所激愤,故而说话声音稍大。
这时候,两旁的衙门僚属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凑到堂内看热闹。
“走海路?哈哈哈,怎么还有这般想法?这莫不是个傻子哟!”
“是啊!咱们衙门啥时候跑进来一个憨傻之人?”
“怕不是敌人派来的细作吧?”
“可不敢瞎说,哪里来的细作,会这样傻,自曝其短?”
“说不定,人家还自认为自己的主意,很高明呢!”
两旁的官员小吏笑作一团,纷纷出言讥讽。
他们连指带点,话锋直朝曹怀阳而去。
“你们这是做什么?”
刘晔听得这些话,赶忙将眉头一横,对这些下属喝了一喝,将众人的讥讽喝住。
这些人不知道曹怀阳的来头,但刘晔已有猜测,自然不容下属来嘲讽曹怀阳。
被刘晔喝住,他们倒是不再出言讽刺了。
只是看向曹怀阳的眼神,还颇有些讥讽不屑的意味,显然对这曹怀阳,很是不服气。
但此刻的曹怀阳,压根没有注意这些人的目光。
他心中仍在思虑,刘晔方才的话。
大海上风高浪急,的确会有翻船的风险。
但翻船的几率高达三成,这未免有些夸张了吧?
他猛地想起,这年代的战船,多是平底大船,这样的船,在遇到大风大浪时,的确容易发生倾覆事件。
想到这一点,曹怀阳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为何曹军不使用海路运送兵力了。
众人仍是心怀不屑,却见曹怀阳陡然间淡淡一笑,似乎全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刘大人所说海运翻船,是基于咱们目前所用的运输大船来推断……”
“但我倒有个法子,能使大军安然渡海,将海上运输造成的折损,降低到最少!”
曹怀阳面含微笑,轻声笑道。
“哦?什么法子?”
刘晔疑惑问道。
“造新式海船!”
“我可以设计一套全新的海船,负责海路运输。这海船能顶住风浪,在大海中航行,不会被风浪打翻!”
曹怀阳神态自信,悠然说道。
“全新的海船?”
刘晔眉头稍蹙,低头沉吟起来。
他对此事将信将疑,照说这样的思路是对的,但当真能成事吗?
事实上,刘晔此人,对这营造工艺之事,极感兴趣。
他曾在十年之前,就参与设计过霹雳车,这霹雳车在官渡之战中,还曾发挥重大作用。
这霹雳车亦称“抛车”,实际上就是投石车。
眼下,见曹怀阳提出这等思路,正契合刘晔的胃口。
“这样,你先放手试做,验证出此法当真可行。若是这海船当真能成事,本官定不亏待于你!”
刘晔看向曹怀阳,许诺道。
………………………………
021新式海船
这海船之策一旦成功,可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改走海道,能减少陆路运送粮草的折损,节约下的军粮军资,那可是比天文数字。
虽然刘晔对此还有些兴趣,并允诺曹怀阳先行试验,但其他人对此可是嗤之以鼻。
他们哪里会相信,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能遭出什么海船来。
“哼,这造船岂是空口白牙说说,便能造出的?”
已有人质疑道。
“想必这位是鲁班再世,有旷世技艺呢!”
还有些衙中小吏出言奚落,话里话外讥讽意味十足。
“这小子当真可笑,居然能说自己能造出大船顶住海浪?怕是压根就没见过海上大浪有多高哟!”
“空口白话谁不会讲啊……若当真信了他,只怕大军要在海上折损个精光咯!”
大家争相嘲讽,一时间声音越来越大。
曹怀阳将众人讥讽嘲落看在眼里。
他站起身来,看了看这些人。
他们多是衙门中的小吏,个个脸上带着不屑嘲讽,甚至有不少人怒目而望,眼带凶光。
曹怀阳心中好奇,自己又没有招惹他们,这些人怎么这般不友善?
不过细想也能明白,自己凭空冒出来,还颇受刘晔礼遇,想是这些人心怀忌恨,才有此做派。
他本不欲与这些人一般见识,可这些人看来的目光多有不善,也激得曹怀阳有心要打打这些人的脸面。
“若是我当真造出这能抵御大风浪的船来,你们又当如何?”
他轻笑一声,朗声问道。
“你能造出来?”
“哈哈哈!”
曹怀阳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其中有三两个人已站了出来,正是方才看曹怀阳目光最为不善的几个人。
“你若能造出来,老子当众给你下跪!”
“对,我也下跪!”
那三两个人直言叫嚣,与曹怀阳针锋相对。
看那驾势,这些人对曹怀阳,那是鄙夷厌恶至极。
“哼哼……那咱们走着瞧咯!”
曹怀阳轻哼一声,冷冷笑道。
“你们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回去做事?”
这时候,刘晔站了出来,他挥了手,将这些小吏官员喝退出去,而后又拉着曹怀阳劝慰一番。
寒暄几句,曹怀阳也不再多留,与许褚一道,回了自己的小店。
这许褚对造船之事,并无了解。
但他是见识过大海上的风浪的。
当时听曹怀阳说及此事,许褚颇有些质疑。
而听到曹怀阳与众人赌气顶嘴,他又有些担心。
人家那态势,明显是不给你好脸色,你又何必去逞这口舌之快呢?
曹怀阳回到店中,便将自己关在了卧房,一连折腾了好几日。
这可将许褚给折腾坏了。
他来到店里的职责,就是保护曹怀阳的安全。
但人家躲在卧房,几天都见不着人,许褚可不担心嘛!
这卧房又不是铜墙铁壁,万一当真有贼人破窗而入,将曹怀阳掳走,那不麻烦了吗?
可曹怀阳躲在卧房,他又不好进去查看。
纠结之中,许褚不免好奇,这曹怀阳将自己关在房内,到底是要做什么?
忙活了三天之后,在许褚的翘首以盼中,曹怀阳终于出来了。
许褚可算是见着人了,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
见到曹怀阳,可比见到他老祖宗还让他高兴。
“老许,你去帮我雇一个木工来!”
曹怀阳一露面,便吩咐许褚道。
“木工?”
许褚一愣,他这时已注意到,曹怀阳手中提着一张纸,那纸上涂涂画画,似是有个大船的模样。
“快去啊!”
曹怀阳又挥手,将许褚挥了出门。
看着手中的图纸,曹怀阳心中安定下来。
这三天时间,他一直躲在卧房中,为的就是画出这张图纸来。
他设计了一种尖底海船,以现代船只八比一的长宽比来设计船身,并添了风帆,将这船设计为双帆。
这海船,宽能达四米,长度约有三十二米。
这尖底船吃水较深,航行更稳,再配上现代化的船身比例,定能顶住风浪,稳定航行在大海之上。
没过多久,许褚就回来了。
“人呢?”
曹怀阳见老许一人回来,好奇问道。
“来了啊,这不在后头吗?”
许褚一扭头,从自己身后拉出来个畏畏缩缩的中年男人。
这中年男人身材矮小,脸色微黑,他一脸的沟壑,看上去饱经风霜。
许褚身材高大,那男人跟在许褚身后,完全被许褚遮了住,也难怪曹怀阳先前瞧不见他。
那人一走出来,便朝曹怀阳点头哈腰。
曹怀阳打量他一眼,见他双手满是老茧,身上还有一股木料的独有馨香,想这人果是木工不假。
他拿出图纸,递了上去。
“先生,我这有一张图纸,你帮我做出模型来!”
曹怀阳道。
那木工忙接过图纸,低头看了一眼。
“这是……船?咦?这是什么船?”
他蹙眉看了半天,又好奇地嘟囔着。
“这个你自不必理会,只需照着这图纸,按比例做一个缩小百倍的大船模型便好!”
曹怀阳从兜里掏了小锭银子,递了过去,作为定金。
见有钱挣,这木工自是高兴。
他点头哈腰地接了定金,屁颠屁颠地回了去。
三日之后,这木工又回到店中,这时,他手里已多了一只打制得十分精巧的小船。
曹怀阳看了看这海船模型,见它与图纸几乎是一模一样,心中很是欢喜。
他付了尾金,打发了这木工离去,而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