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么?”
赵刚说着。
他没有过多的劝慰,这个时候说什么节哀顺变都是扯淡,一起奋斗的同志牺牲了说再多也没用,还不如做点实在的,行动上关心一下,多聊聊天,或者想想如何吸取教训,避免更多的牺牲。
“不清楚。”
说话的人摇了摇头:
“事情很奇怪。”
“七个人是同时被抓的,但我们是单线联系,每个人只和上下级联络,一次性暴露这么多几乎不可能,除非有人告密,然后鬼子顺藤摸瓜对我们进行了长期的监视。”
说道后面,这个人语气带着杀意。
即便没有证据,但他心里已经八九不离十,必然是有人告密。
如果是鬼子发现了蛛丝马迹,从而顺藤摸瓜,不可能速度这么快,他们最近根本没有传递什么情报,活动也很正常,尤其是那两个潜伏在伪军里面的军官,更是极少联络。
“你们先去休息吧,一路从寿县赶过来也累了。”
赵刚点点头,后一句带着杀意:“如果真有人告密,那独立团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小孙,带这几个同志去休息,让炊事班给安排一顿好饭。”
赵刚叫来的自己的警卫员。
三人从鬼子手里逃走,在连夜赶回独立团,一路上担惊受怕,现在确实是又累又饿,便跟着赵刚的警卫员前去食堂。
三人走后,赵刚走到团部,坐在椅子上,回忆着昨天收到的新一团传过来的消息。
新一团在寿县的潜伏情报人员,也损失了两个人,而这两人,都是和独立团有接触的,甚至,都在这五天内接触过。
“那么,是谁出问题了·····”
赵刚陷入了沉思。
新一团和独立团之间的情报交流频繁,兄弟部队贯彻的很实在,但两团之间情报联络并不是由潜伏人员进行的,双方也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是各团情报人员和各团的联络人员直接交流。
既,新一团的潜伏同志和独立团派出去的联络人直接联系。
现在,新一团和独立团情报人员同时出现大量损失,情报网损失惨重,可以推测,这必然是独立团这边联络人员出了问题。
不过,联络人就那么几个,查出来很简单。
·······
与此同时,杨村附近,朱子明身为保卫科干事自然能一点范围自由出入杨村附近,也就没人注意他,此时其看着手里新的消息,长舒了一口气。
山本一木对他的情报工作很满意,并没有给他新的任务,而是让他继续执行老任务,也就是设法弄到独立团防御部署,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任务,他可以继续划水。
哪怕拖个一年两年也没有问题。
信里面还提及了他的功劳,因为他的情报,寿县鬼子特高科经过数天的跟踪,成功彻底摧毁了独立团的潜伏人员,山本一木大大的夸奖了他,甚至还给了他一笔奖励。
两百大洋。
用帆布包裹然后埋在某处地下让他去自己挖。
“两百大洋···”
朱子明舔了舔嘴唇,有些兴奋。
大洋是个好东西,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至于寿县潜伏人被抓,他丝毫不紧张。
鬼子是通过他提供的情报抓捕这些人是没错,但他只是个保卫科干事,负责团部安保工作,以及驻地安保工作巡查,可没有资格知道寿县潜伏人员是那些,一个都不认识。
无论团里怎么调查,都不可能调查到他头上的。
迈着悠闲的步子,朱子明向团部走去,期间,他看到了三个被政委警卫员领着的身穿寻常衣服的人走向食堂,三人样子颇为狼狈,似乎被人追赶过。
在继续走着,朱子明在一道门旁遇到了自家团长,和李云龙正面错过,因为心虚,朱子明心脏都差点跳出来,不过此时李云龙手里拿着一叠资料,似乎沉浸在思索中,而且面色凝重,看到朱子明也没有任何变化。
“团长。”
压制住自己一百八的心跳,朱子明艰难的打着招呼。
“嗯。”
李云龙点点头,继续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的思考着刚刚接到的特殊生意。
陈老弟告诉他,独立团里有一个人叛变了,成为了鬼子间谍!
而生意,也和这个间谍有关。
第五章 团里有一个间谍(下)
“老李,你来的正好,我有事和你说一下。”
李云龙刚走进团部,赵刚便迫不及待的想找李云龙商量。
团里疑似出现一个鬼子间谍,这可是大事。
必修立刻解决。
心里急切的赵刚也没有注意到李云龙此时的表情,都没等李云龙回应,便急冲冲的开始说起来,将他对事情的推测说出来。
最后,赵刚还是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事得慎重,毕竟我们没有实际的证据,一切都是推测,只能暗地里调查,不然会影响部队士气的。”
即便八九不离十,但也要有证据才能实际行动,不能任凭指挥官说什么就是什么,搞一言堂,这是赵刚坚持的原则。
只是,赵刚说完,发现李云龙没有想象中的惊讶,而是一种奇怪的神情。
犹豫。
以及···纠结。
他此时才注意到,李云龙的手里抱着一堆文件,从纸张上看来,这明显是陈老板提供的,之前的都被锁在团部警卫排日夜防守的后院房间内。
所以,这应该是陈老板给的新生意。
“我知道。”
对上赵刚疑惑的眼神,李云龙恢复了平日的表情。
他将手里的一叠文件递给赵刚:“咱们团里出了一个间谍,他不仅仅泄露了我们团驻地的位置,还泄露了寿县潜伏同志的消息,导致他们落入鬼子手中。”
“这个人,我一定会亲手枪毙。”
李云龙眼睛一眯,杀气一闪而逝。
“陈老板提供的情报?”
接过李云龙递过来的资料,赵刚脸上充满了惊喜,随后的语气斩钉截铁:“那还等什么,马上派人抓住他。”
他们不知道鬼子间谍是谁,但鬼子自己肯定知道,而陈老板的神奇手段,鬼子的机密情报和他家的一样,随便拿出来,他肯定能知道间谍是谁。
只要知道谁是间谍,就立刻抓起来。
带着期望,赵刚仔细看着手里的资料。
不过,出乎赵刚预料的是,资料中是鬼子出动特高科来到寿县的详细,对于间谍的身份没有任何提及,后续几页也是,虽然都是鬼子的机密级情报,但对于他们抓间谍没有任何帮助。
关于间谍,全篇只提了一句话:有一个独立团的人,近期被日军发展成间谍,并向日军提供了独立团左侧秘密弹药库等机密情报。
“这····”
赵刚楞了楞,一头雾水。
这风格,很不陈老板啊。
“这是第一批资料。”
李云龙摇了摇头,解释道:“这次的生意,就是关于这个间谍。”
“生意,间谍?”
赵刚疑惑不解。
这两个怎么联系在一起。
“陈老弟说了,他那边知道间谍是谁,甚至知道间谍被抓的具体过程,以及间谍给鬼子汇报了那些情报,也可以全部提供给我们···”
李云龙刚说到这里,赵刚就迫不及待的插话了:
“那还等什么,找陈老板问出名单,然后抓起来。”
团里有一个鬼子间谍,而且疑似是一个情报联络人员,赵刚简直夜不能寐。
只要了具体的投降过程,哪怕间谍不承认,也能轻易证明出来,毕竟投降鬼子,就必须和鬼子接触,就必须离开部队和其他战士的视线。
“听我说完。”
李云龙翻了翻白眼:“这一次生意,就是让我们抓住这个间谍,而我们向陈老弟询问的情报越少,最后抓住间谍之后获得的价码也就越高。”
“而且,这一次提供给我们的是重机枪。”
“大口径重机枪。”
“能防空,能反装甲的大口径重机枪。”
“能防空,能反装甲的重机枪?”
赵刚心里犹豫了。
间谍对独立团安全危害很大,这才几天,就让团里在寿县的潜伏人员几乎被鬼子清扫一空,甚至连新一团也被牵连,要是时间一久,怕是会泄露更多情报。
越快抓住损失也就越小。
但防空能力,和反装甲能力,也是团里的急需,对比间谍,也没差多少。
布伦式虽然设置有防空三脚架,对空射击比捷克式架在肩膀上好多了,但是792毛瑟步枪弹威力太差,弹头弹道稳定性也差,打空中根本不行。
每一次鬼子飞机扫射,团里只能干瞪眼。
至于反装甲,那更是刚需,鬼子装甲车可不少,而独立团总不可能每一次都用迫击炮或者和尚的手枪对付装甲车,牵着浪费炮弹,一旦鬼子装甲车动起来,损耗太大,后者太危险,效率也低。
“那种十二点七口径的美国重机枪?”赵刚问道。
这种大口径重机枪只见过图片,在抗大学校中,但具体实物,还没有见过。
“对。”
李云龙点点头,随后补充道:“而且,如果这一次,我们不依靠陈老弟的情报抓住间谍,今后兑换重机枪还有子弹也能便宜不少。”
“这····”
赵刚犹豫加重了。
他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大口径重机枪,这个就和九二式步兵炮一样,是受限制兑换的武器,九二式一门包含各种更换配件重半吨,但从陈老板那边兑换价格是十吨一门,而且还得有货才能兑换,至于炮弹,同样如此,一吨炮弹算二十吨重量。
“你的想法呢?”
赵刚干脆询问李云龙。
“我的想法?”
李云龙笑了笑,说道:
“先看看再说。”
“这次生意持续时间很长,不急,我们先自己找一找这个间谍,同时加强团里的保密工作,如果能找到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再找陈老弟问间谍是谁就行了。”
“重机枪很重要,但也不值得拿全团安危做代价。”
一个间谍,一个能接触独立团机密情报的间谍,危害性之大,李云龙心里很清楚,一个不注意,很有可能导致全团覆灭。
比如,之前独立团准备去袭击鬼子军列,如果间谍将这个消息传递给鬼子,那独立团和新一团怕就交代在哪里了·····
想到这里,李云龙忍不住浑身一个激灵,心里有一股立刻去找陈老弟要来间谍身份的冲动。
“而且。”
压抑住心里的冲动,李云龙继续说着:“咱们先去看看那挺重机枪吧,陈老弟派了个人来实地演示重机枪的威力。”
“好。”
赵刚点点头。
大口径重机枪,他们两人都还没见过实物。
第六章 枪名 M2重机枪
“不过,这新生意,我总感觉怪怪的。”
翻看着手里的新生意资料,赵刚心里说不出的怪异。
之前,他一心一意思考着如何抓住间谍,避免独立团出现更大的损失,也没注意,如今静下心来,很快就发现了,这新生意有些不对劲。
以前的生意,要么是杀鬼子,要么是去杀鬼子的路上。
而这一次。
是陈老板知道了独立团内出现了一个鬼子间谍,但不直接告诉他们间谍是谁,反而是通过利益诱惑他们自己来找出间谍。
这感觉·····
让赵刚想起了他大学时期,兼职小学教师,以夸奖和糖果鼓励刺激小孩子努力学习的事。
“陈老板这个生意,是在培养我们反间谍的手段?”
赵刚语气带着恍然。
“我来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
李大团长语气悠悠的说道:“这一次的生意,是鼓励我们自己抓间谍,看来,这陈老弟认为,咱们的反间谍手段有些弱啊。”
赵刚听了李云龙的话,陷入了沉思。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实话。
独立团警戒、保密等措施都是两人参与定制的。
李云龙十几年的带领部队经验,赵刚是大学生,读过诸多军事著作,也经历过抗大的培训,理论知识丰富,两人合计之下,独立团警戒保密很严格,再加上山本一木那一次的教训之后,部队加强了暗哨布设,几乎不可能出现鬼子偷偷摸近部队还没发现的情况。
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一旦团里出现间谍,这些看似完善的措施,会被很轻易的从内部被攻破,这一点上,两人做的有些不够。
这次损失的寿县潜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