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培训出来的司机有多少了?”

    赵刚继续问道。

    卡车司机的培训直接由运输大队自己负责。

    “三千七百五十二。”

    沈泉回答道。

    团部给他的命令是最快速度培训能开卡车的司机,卡车驾驶比较简单,在充足的油料供应下,他使用三蹦子,大吉普,十**卡三级培训模式,培训速度很快。

    “哈哈,不错。”

    赵刚和李云龙对视一眼,全部面露笑容。

    他们两人可是很清楚,之前陈凡最后送来的两辆十**卡,是报销。而十**卡从来没有上过战场,都是在后方负责运输工作。

    这让两人看到了大量获得卡车的途径。

    随着枪械厂,炮弹厂的组建,大量的粮食,赵家裕和张万和那边的物资流通越来越庞大,运力缺口越来越大,从赵家裕通向后勤部的公路也开工了,马车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哪怕是大骡子也不行。

    所以,急需大量运输卡车,一千甚至数千辆的十**卡,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物资运输需求。

    随后赵刚微笑着说道:

    “司机培训继续加大力度,少人的话直接和我说,我从建设大队给你调人,另外······”

    “这也行的么?”

    听到政委的要求,沈泉嘴角抽了抽,一时无言。

    他也是经历过当年百万发子弹报销的人,但十**卡和子弹可不是一个概念,一辆十**卡加上备用零件总重二十,两辆就比一百万发子弹都多了。

    “让你干你就去干!”

    李云龙语气豪气,不容置疑。

    “是。”

    眼见团长说话,沈泉也就放下心来:

    “保证完成任务。”

    将十**卡使用到报废难以修复,这太简单了,而且就算报废了,也能当做维修零件供应。

    沈泉离开后,炮兵一连连长,独立团炮兵负责人走了进来:

    “团长,政委。”

    “交给你一个任务。”

    李云龙掏出一张清单,说道:

    “十二月三十一号零点开始,你组织一次对鬼子阵地的炮击,把这些炮弹打光。”



    第一零八章 扩散

    

果脯,重庆。

    傍晚时分。

    第二十八兵工厂外。

    大门口人流如织。

    现在是换班时分,白班的工人离开,夜班的工人进厂,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工厂二十四小时运转,为前线生产武器弹药。

    人流中,有五人结伴而行。

    从衣着来看,这几人应该是基础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人摸了摸口袋,里面是一堆法币,数了数,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呵,工资又涨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语气带着嘲讽。

    “算下来,涨了十倍了呢。”

    另一个语气也带着浓浓嘲讽。

    其余三个人中没有说话,但有两个人也是齐齐叹了一口气。

    显然,虽然涨工资了,而且涨的还不少,但这并不算好事。

    几人都是第一批撤退到这边的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随同工厂一起过来的,经历过法币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法币购买力很硬,一百法币可以买两头黄牛,在兵工厂担任技术职位的他们工资也不错,日子过得很舒服。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法币急剧贬值,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有时候隔几天,物价就翻一番,到现在,一百法币买不到半只鸡。

    哪怕比开战前涨了五倍工资,这几人都感觉日子有些过不下去了,毕竟物价涨了一百倍不止,尤其是成家的人,日子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五人中有四人在唉声叹气,只有一个最年轻的人语气冷静的说道:

    “赶紧去买粮食吧,不然又涨价了。”

    话音落下,其余四人原本唉声叹气的表情瞬间消失,宛如火烧尾巴的兔子,五人齐齐一溜烟的冲向市场。

    一个小时后,几人提着一小袋粮食走出市场,一开始说话的年长的工程师脸色阴沉:

    “粮食三天一涨价,还限购,这他妈日子怎么过啊!”

    “陈哥,我的给你,反正我一个人压力不大,你有一家人要养活。”

    最后那个一直表情冷静的年轻人将手里的粮食袋递了过去。

    “小陈,这···”

    看着手递过来的粮食袋,被叫做王哥的工程师脸色陷入了犹豫。

    老实说,他很想要。

    他今年三十七岁了,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老人要养活,妻子虽然有工作,但挣到的钱仅仅能勉强养活自己,家庭开销非常大,凭借自己的工资完全不够。

    但平白无故要别人的,实在是·····

    “没事。”

    小陈将手里的粮食袋塞进陈哥手里:

    “咱们都姓陈,我刚进厂里那会,多亏了您照顾······”

    “谢谢了···”

    犹豫了许久,叫陈哥的人最后还是收下了粮食袋。

    他真的需要这些东西。

    他大学未读完,在二十八兵工厂算是技术骨干,负责管理一个加工小组,精通一系列机床操作,甚至能针对性做出改进,但除去厂长等从国外回来的几个顶尖技术工程师,其余技术工人收入都不算多高。

    几人聊着聊着已经走到一处小巷子中。

    “那你自己····”

    陈哥刚开口,就看到小陈拿出一叠精美的纸张,压低了语气:

    “我可以去黑市买点。”

    看到小陈手里那张纸的一刻,其余四人齐齐吸了一口气冷气:

    “你怎么有这个?还这么多。”

    无酸纸,中间绘着晋西北山区,饱满的麦粒和稻穗,边缘两角写着数字,此时被叫做小陈的技术工人手里拿着的正是赵刚委托陈老板制造的粮食券。

    “嘿嘿。”

    小陈嘿嘿一笑,将手里的粮食券分给其余四人。

    盯着眼前的粮食券,众人陷入了犹豫。

    这大后方,法币每天都在贬值,粮食每天都在涨价,手里的钱一天不如一天,但在这之中,有一个奇葩,那就是眼前这种精美的粮食券。

    这粮食券,据说是那伙人发布的,可以直接用来兑换粮食。

    这东西五个月前开始出现在重庆地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在任何商人手里可以轻易的用它换取粮食或者其他物资。

    而且离谱的是,五个月过去了,用这个当做交(货)易凭(币)证,价码一点没有变化,当初能换多少粮食,现在就能换多少粮食。

    坚挺程度堪比白银甚至赶上黄金了。

    甚至,这东西还能换到精致白砂糖。

    不过问题是,这东西政府严令禁止使用的。

    但几人没有犹豫太长时间,立刻收下了。

    虽然官方严令禁止使用这东西,但其实他们自己也大量搜集这个,而且也仅仅是口头说了一句,根本没有惩罚措施。

    之前有段时间是强行禁止,发现既收缴,但随后引发了一系列骚乱,被迫放弃了这一决策。

    “你怎么会有这个?”

    其余四人藏好手里的粮食券,继续问道。

    “他们给的。”

    小陈说道:

    “另外,他们还向我发出了邀请,让我去河源县兵工厂去。”

    停顿了一会,他才继续说道:

    “我答应了。”

    其余四人陷入沉默。

    他们是谁,几人很清楚。

    在之前,官方戏称那群人为土八路,土哈哈,要什么没什么,兵工厂也是手工作业,原始生产,土法炼钢,手工锻打。打鬼子全是游而不击。

    但从粮食券就能看出来,情况显然和宣传的不一样。

    重庆这边,物价飞涨,法币每天贬值,别的人五个月不带任何变化。

    这说明人家那边物资非常充足,甚至充足的难以置信,而且军事手段也很强硬,能有效的对付鬼子,不然不可能在战争时期保证粮食券的不贬值。

    那些在黑市上流通的精美白砂糖就是出自那伙人。

    不久前流传了一个消息。

    据说,那伙人有大量坦克,有大量重炮,一战消灭了八千个鬼子兵,迫使鬼子在正太铁路周边集结了超过五万大军来对峙。

    有小道消息流传,他们能大量生产步枪,机枪,迫击炮,炮弹,甚至能自己制造大炮,能自己炼制高质量炮钢。

    不少商人都能证明此事是真的,而且一些小道报纸,以及一些爱国记着也有报道这件事,并且有照片为证。至于官方。

    从来不承认,甚至极力否认,这显然是起了反作用。

    想到这里,几人也没有劝说,传言不能尽兴,但去那边,说不定真的更好。小陈现在只有二十二岁,孑然一身,又有为国家工业做建设的理想,去闯一闯也没关系。

    反正随着这边的工厂越发糜烂,之前有一个炼钢厂倒闭,不少技术工人甚至是工程师前往那边了。

    “你们去么?”

    小陈突然问道:

    “他们说了,只要”

    四人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们四人年纪不小了,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父母亲戚在这里,没办法说走就走。

    “走之前,记得和周厂长说一下。”

    最后,陈哥叮嘱道。

    “嗯。”

    小陈点了点头。

    厂长是技术大拿,冶金与金属材料专家,哈佛大学博士,对他非常不错。

    ······

    同一时间。

    戴局长办公室。

    嘭····

    巨大的响声响起,房门被撞得砰砰作响,戴局长面色阴沉的走了进来,吓得在办公室等待的几个人腿肚子打颤。

    局长这是被老头子骂了?

    几人心里猜测着,之前局长去见老头子,据说是因为那伙人的事情。

    “这些情况都属实么?”

    戴局长随手丢下一叠资料,语气阴森。

    最近国内,日军大动作不断,大股兵力调动,调集物资,空军也开始集结,似乎子准备发起一场大规模战斗,他一直忙于调查鬼子,刺探日军情报,少有注意那群人。

    没想到居然出了这些事。

    山西正太铁路地区,日军动用超过四万兵力,对赵家裕地区土八路的一个团发起进攻,也就是那个有神秘势力提供武器弹药的李云龙的地盘。

    战斗的结果也出乎所有人预计,超过四万日军非但没有胜利,反而是损失惨重,伤亡过万,被干掉的日军就有近八千人。

    而且。

    经过调查,这居然是事实,没有任何夸大成分。

    此役之后,那伙人名声大噪,再加上去大规模救助灾民,吸引逃难老百姓,名声本来就很好,顿时吸引了不少人才前去投奔,拦都拦不住。

    等他察觉到不妙,调动力量去仔细调查,刚刚出结果,然后就被请去喝茶,被痛骂一顿。

    “消息属实。”

    手下低头回答道。

    “该死。”

    戴局长面色阴沉。

    根据汇总的情报,赵家裕的土八路有一个机械厂,而且技术水平非常高,能生产不少武器,能生产机器设备,甚至能生产高质量炮钢,堪称工业之母。

    在占领河源县之后,甚至在组建大规模工业基地,规模远超巅峰时期的太原兵工厂。

    这实在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还有,他们有数百辆坦克以及数百辆半履带装甲车。

    “给我查。”

    戴局长面色阴沉:

    “调查那个陈凡,动用一切力量给我调查此人。”

    此时房间内的几个手下才发现,在自家局长脸上,有一个明晃晃的巴掌印,之前房间太暗,局长又一直低着头,没有发现。

    “是。”

    几人连忙低下头。

    “另外。”

    戴局长继续说道:

    “严密监视各技术人员,禁止外流。”

    他可还记得,那伙人,在到处招募技术人员,甚至都把手伸到他们这边来了。

    “是。”

    几人连忙答应。

    ······

    另一边。

    772团驻地。

    程世发巡视部队,他最近心情非常不错。

    不久前,旅部集合他和另外两个换装的团,一举歼灭了一个满编鬼子大队,消灭了足足一千两百个鬼子,而他们动用的兵力仅仅是旅部炮营,以及三个主力团。

    合计兵力七千人。

    其中一个团作为预备队,还有两个营没有参战。

    也就是说,他们六千人就歼灭了鬼子一个一千两百人的大队,而且是迅速消灭,在鬼子援兵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战斗。

    这放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