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赵刚不得不从其他根据地调来了一批人缓解劳力不足问题。

    充足的物力,以及粮食券的硬通属性,让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调动劳力,建设大队组建这么久以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

    至于工程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应处理,他直接照搬国外的经验,并在过程中加以本土化改进,以适应民国国情。

    “变化真大啊。”

    此时河源县内,四个‘商人’看着眼前的县城,语气惊叹。

    眼前的河源县,拔地而起一栋栋新建筑,大部分都是砖石结构,不过其中还有不少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片朝气蓬勃。

    即便是战前的沿海地区也没有这么热闹。

    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位于日占区的晋西北县城。

    这四人,正是戴老板派出来的精英调查组,专门负责调查独立团根据地的情况,其中三人大半个月前还出现在平安县附近,在收集到大量资料后,现在又来到河源县。

    只有另外一人,是新派来的调查员,职位比较高,是个少校。

    “他们怎么能征调这么多民工?”

    新来的少校调查员语气疑惑。

    他是军统老人了,资历丰富,曾经参与过滇缅公路建设。

    哪怕官方征调,国家面临危难,但在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的西南方,但调集民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二十万民工自备干粮和锄头参与修路,以及血肉铺路***

    那时候各县可没有能力为民工提供工资甚至补给。

    而眼下,他看到的在河源县周边干活的人,开荒,挖渠,修水库,估测就不少于五万,还有那些修路的加起来怕是更多。

    区区一个县城,能征调这么多民工?

    而且这些人的干活效率非常高,积极热情,参与建设的也都是壮劳力,简直不可思议。

    “粗略估计,这河源县大约有十三万劳工,他们会给所有人发放工资。”

    另外三人中,一人拿出了一张粮食券:

    “就是这个粮食券,每天一张到两张,周结,或者半月一结,从不拖欠,根据工作效率计算。”

    “十三万,给所有人?”

    看着眼前的粮食券,少校调查员眼角一跳。

    给总规模十三万的劳工,不应该说是工人,发工资?而且是这种粮食券?作为一个身份不低的情报人员,他自然知道这种粮食券,甚至腰包里还有一些。

    虽然眼下的粮食券是小单位,但按照券值,这一张兑换到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三口吃一天的。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劳力可以养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人,加把劲拿两张,还能吃饱吃好有不少结余。

    “对,所有人。”

    说话的人点头语气肯定。

    “不可思议。”

    上尉有些难以置信。

    “这粮食券真的可以随时随地买到充足物资?”

    他又忍不住问道。

    他知道这粮食券很硬通,毕竟所有商人都收,但给十二万人发工资,每天最少一张,加油干还能有两张,而且据说那个以赵家裕为核心的根据地还有更多的劳工,总规模不少于五十万。

    每天最少也得有四千吨以上的粮食了。

    整个重庆也扛不住。

    这才是如今的法币才是每天都在快速贬值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这里,只要有粮食券,可以买到任何物资。”

    懒得详细解释,一位情报人员指了指远处位于城市中心的一间新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房间说道:

    “那边有他们的售卖点。”

    “走,去看看。”

    少校来了兴致。

    四人朝售卖点走去,随着距离拉近,少校看清了眼前的建筑。

    如期说是售卖点,不如说是一个超大型仓库。

    四四方方的建筑整体都是混凝土建成,从外表看应该很新,混凝土层也很厚,建设的人应该经验不足,甚至有的地方还露出了钢筋。

    当然有可能是故意的,毕竟没什么比钢筋更结实的建筑了。

    这售卖点必要时候还能当做掩体工事,或者防空掩体,内部庞大的空间想必能呆不少人。

    此时售卖点大门被打开,有几个持枪的守卫,还架着一挺机枪,视线透过大门,可以看见里面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一袋袋粮食被堆放在木架上,一眼望不到头。

    大门边,是几十个售卖窗口,不时有人手持粮食券来购物。

    短短十几分钟,他就就看到了各种物资,大米,白面,玉米,小米,腊肉,豆油,肉罐头,以及衣物,被子,棉花等。

    衣食住一应俱全。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队牵着马车的人前来购买物资,短短半小时后,就拖走了近百袋粮食,以每袋二十公斤计算,那就是一次性买走两吨了。

    粮食不限购,这在战争时期,简直无法想象。

    继续走进,可以看见写在墙上的价码。

    “这里面最少也得一万吨物资了。”

    少校长叹一口气:

    “难怪。”

    巨大坚固的仓库兼售卖点,那能透过大门看清的充足物资,以及不限购的粮食物资,也难怪这个县城如此稳定,也难怪粮食券如此稳固。

    战争时期,能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活物资,就能保证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小鬼子就不来进攻的么?”

    少校再次忍不住问道。

    这里可是河源县,临近太原,以及平安县,这两处都有大量鬼子驻扎。

    少校的声音比较大,还么等他身边三个同事回答,一旁的几个农民就聊开了:

    “鬼子进攻,你别说,还蛮好看的。”

    “是啊,比过年的烟花好看多了,也不知道鬼子下次什么时候来。”

    “可惜参军需要先加入建设大队,据说还要有文化知识······”

    聊着聊着,几个百姓远离,只留下一头懵逼的少校。

    ?

    鬼子进攻?

    还蛮好看的?

    少侠一头雾水,小鬼子是来表演的么?

    怎么这里的人还期待上了?

    “一个月前,太原的吉野联队来进攻过。”

    一旁的情报人员解释道:

    “不过鬼子还没到河源县,就被打回去了,这里独立团的实力非常强。”

    “吉野联队?”

    少侠情报员知道这个联队,第一军主力,野战联队,非常强,他继续问道:

    “有多强?”

    “那次吉野联队进攻了一晚上。”

    情报人员继续解释道:

    “不过他们最多止步于距离河源县县城十三公里的远公路隘口边缘,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几次进攻都被独立团重炮部队轰回去了。”

    “那天独立团出动十八门105重炮,三十六门120口径迫击炮轰击吉野联队,非常热闹,鬼子被炮兵打的一步都没有前进。”

    “十八门105重炮,三十六门大口径迫击炮?”

    少校心里有画面了。

    105重炮,大口径迫击炮在夜间开火,炮弹划过天空宛如流星,炮口罡风宛如烟花绽放,炮弹落地宛如闪电。

    躲在河源县后方,看那一场战斗,看着天空中炮弹宛如流星划过,那场面······

    “他们军营在哪?”

    少校刚问道,还没等人回答,就看见县城左侧,突然出现一片咯吱之声,紧接着,一辆辆半履带装甲车牵引着一门门火炮从公路冒了出来,向着远处开赴。

    那长长的炮管,让见多识广少校直接确认,这都是105火炮,而且倍径大于三十。

    少校仔细数了数,合计七十二辆半履带车,一共牵引着三十六门火炮,剩下一辆上面满是弹药。车队身后还有大批步兵,其中有壮实的骡子驼运的大口径迫击炮,以及马拉板车牵引的弹药车。

    嘶····

    少校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三十六门105火炮,整个国府也就从德国进口了四十门105火炮。而且他还数了数,后面还有三十六门120重型迫击炮。

    这炮火比鬼子的一个师团都凶猛了。

    而且。

    这里所有的士兵,穿的居然都是统一的崭新灰色军装,以及统一的胶底鞋!机枪,步枪,手榴弹也是一个模子引出来的。

    他们的远征军都还穿着草鞋呢,只有一部分才被美国人发放了胶底鞋。

    这真的是土八路?



    第一一四章 抵达

    

一月二十四日。

    赵家裕,建设大队的指挥室内。

    张大彪走了进来。

    “河南那边的灾民通道解决了么?”

    赵刚头都没抬的问道。

    河南等省份发生大饥荒,还有黄河流经的地域,因为水灾和旱灾,也有海量的灾民流离失所,在陈老板的支援下,这些人一直在向独立团根据地涌来。

    但之前没有稳定的通道,灾民过来一直断断续续。

    在占领河源县之后,赵刚决定以河源县为起点,建立一连串根据地,打通一条通道以接纳灾民,规模化的组织老百姓转移。

    毕竟,等到三月,部队打下平安县蟠县,并开始向寿县进攻,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开展建设。

    和总部沟通后,靠着充足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这个计划很顺利,不到二十天时间,就将一连串根据地连通起来,一条经过河源,太古,武乡,平顺直达河南等地的通道出现了。

    大批量的流离失所老百姓在部队的组织下,开始向河源县方向转移,当然,也有海量的粗粮经过这条通道前往赈灾,在独立团的武器物资支援下,那边建立了好十几个大型山区根据地,救援了不少灾民。

    但十七号的时候,出了点问题,第二批灾民队伍在距离河源县八十五公里的张家岭被鬼子拦住了。

    “解决了。”

    张大彪嘿嘿一笑:

    “团长亲自带着驻扎河源县的两个营加上一个炮兵部队出动,对那伙鬼子伪军展开了进攻,顺便还炮击了那边的正太线,相信鬼子会老实的。”

    “不错。”

    赵刚满意的点点头。

    虽然部队无法大范围扩大地盘,但救援老百姓也没有丝毫落下。

    “对了。”

    赵刚突然压低了声音:

    “团长和那个秀芹怎么样了?”

    “嘿嘿嘿··”

    张大彪也压低了声音:

    “都牵手了,那天女炮连在训练的时候,团长去视察,我看两个人都牵手了,甚至可能都亲嘴了。”

    “这狗东西还偷偷摸摸的。”

    赵刚顿时笑着骂道。

    ······

    同一时间。

    张家岭边缘。

    今天阳光正好。

    一千多个拎着破旧补丁大包小包,推着小推车拖家带口的老百姓向着九十公里外的河源县走去,队伍旁,还有二十来个游击队队员护送。

    这些游击队队员虽然衣着随意,但身上的家伙却一点也不随意,一共十五人,其中五人腰间的驳壳枪,手榴弹,两人肩上扛着布伦式机枪,剩下八人手里都是冲锋枪,甚至其中还有一个任背着掷弹筒。

    火力凶猛。

    这一千多人此时正顺着公路前进。

    “前面就是张家岭了,通知下去,咱们加速通过。”

    领头的游击队队长说道。

    前不久,一批老百姓就是在这里被鬼子拦住,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毕竟这里靠近正太线,驻扎有鬼子两个大队的兵力,还修建有不少炮楼。

    不过,问题已经被团长亲自带人解决了。

    “这里的鬼子不敢拦我们。”

    队长语气自信。

    “是。”

    虽然眼前的杨家岭有两个大队的鬼子,还有不少铁杆伪军,但游击队队员还是选择相信自家队长。

    毕竟,自家队长可是独立团的人,曾经在独立团服役过,是特意派过来帮助他们扩建游击队,建立稳定根据地的,如今队里的家伙,全是队长带来的。

    “加快速度,还有两天的路就到河源县了,哪里是独立团的地盘。”

    随着队员的话语,灾民队伍明显精神一振,速度顿时加快。

    此时。

    远处,杨家岭鬼子据点。

    鬼子哨兵发现顺着公路大摇大摆过来的灾民队伍,以及队伍中那十几个扛着武器的护送人员,这个新来的鬼子顿时大怒。

    这大白天的,当皇军都是瞎子么?

    他当即将消息告知大队长,准备让大队长带人灭了这伙人。

    高速跑过坑坑洼洼的据点道路,穿过破碎倒塌的据点外墙,这个鬼子观察员一路来到了大队长司令部——一间刚刚修好的砖石房。

    “大队长,大队长。”

    鬼子哨兵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