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

    “等任务完成,这地图结果我两周,不,一周就行···”

    回团里之后,一定要把这些地图全部多复印几份出来···

    不用两周,少睡点觉,一周就复印一份出来···

    和这玩意一笔,鬼子的军用地图什么的,就是垃圾,绝对是垃圾,就算是传说中的航拍照片地图,怕是也没这个好····

    “这是哪里来的?”苏继刚问道。

    他可是制作过地图,这种地图制作难度之高,需要考察的数据量之大,难以想象····

    精确到分米的等高线,每一座山林的植被,土质,甚至河流季节水深水流变化,然后扩大到方圆数百里的范围····这该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

    哪怕数百人的专业制图团队,花费一年的时间也做不出来。

    “哈哈,这东西骡子上还放着好几分备用的,等会给你一份,记得别弄丢就行,而且团长哪里也还有好几分,是咱们的雇主提供的”

    张大彪作为军人,而且是营长级别军官,自然知道这份地图的珍贵以及制作难度,他呲了呲牙:“至于对方怎么制作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估计是飞机拍,然后请大学教授什么的画的吧”

    “哈哈,多谢了”

    苏继刚满脸笑容:“我现在就出发”

    叫上一个战士,带了半箱驳壳枪子弹,还有两把驳壳枪,再拿上张大彪给的地图册,苏继刚隐藏着夜色的阴影中,向远处的村庄走去。

    ······

    独立团。

    杨村。

    傍晚时分。

    “政委,弹壳和武器弹药都装车装好了”一个独立团排长跑过来和赵刚敬了个军礼。

    “好,准备一下,带上点吃的,准备出发了”

    赵刚点了点头:“这次是去总部兵工厂,而且要抓紧时间赶回来,让同志们加快点速度,我们要连夜赶路”

    “是”排长跑向装载满物资的车队。

    “政委,这是清单”

    等了一会,一个战士从团部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这批物资总共有三十七万枚弹壳,两千发60迫击炮弹,4门60迫击炮,还有两千枚德造大瘤子”

    战士从破旧的表示着日文的文件夹上取下一张纸交给赵刚。

    “好的”

    赵刚接过纸张,折叠好塞进了胸前的袋子,然后徒步跟上了已经到杨村村口的马车队。

    离开杨村前,他回头看向村子,眯了眯眼睛···

    李云龙让他来带领运输队,运输给总部兵工厂和总部的弹壳,还有一部分武器弹药,理由是最近团里训练,军官们都走不开···

    这理由合情合理,近期战士们巨大的进步他也看到了,他无法拒绝····

    但是!已经九天了,突击队还没有回来···

    这李云龙绝对有问题,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出发”

    赵刚面无表情的转过头,跟上运输队:“加快速度,争取后天赶回来”

    想撇开我?

    连夜赶路,明天就能到总部,之后借一匹马中午就能赶回独立团,我倒要看看这家伙想干啥。

    ·····

    杨村一处房屋屋檐下,李云龙和孔捷两个人正看着赵刚离去。

    孔捷啧吧啧吧嘴,吧嗒了一口烟斗:

    “你小子是怎么让他现在就出发的?不是说这小秀才发现问题了么?他居然舍得走?”

    “嘿嘿嘿····”

    李云龙嘿嘿一笑:

    “我和这小秀才说让他后天早上出发,他自然不肯,要今天连夜出发,这不忙活了一下午”

    “小秀才跟我斗····”

    “欲情故纵”

    孔捷眉毛一挑:“行啊,老李,这都会智斗了”

    “哈哈哈···”

    李云龙哈哈一笑,随后话题一转,语气凝重:“你去组织部队,今天晚上我们就出发,按照预定计划,突击连应该已经快到阳泉了”

    “好”



    第三十章 困难与抉择·(四)

    

夜幕降临,弯月高悬。

    从南面吹来的风没多少寒意,这2月晋东北的夜间,竟罕见让人感觉温暖,。

    “这鬼天气···”

    王根生避开积雪融化后出现的小溪流,嘴里骂骂咧咧。

    冬天就该老老实实的冰天雪地···

    前几天日夜都是零下十几度,哈口气都能冻上,这现在怎么就暖和起来了?

    四周巡逻了一圈,热的他都想把棉衣脱掉了。

    王根生走到张大彪身前说着:

    “我在山上砍了几根树枝用藤条绑起来做了几个担架,然后绑在大骡子的背上,铺上行军被,在让那几个重病的战士们躺在上面了”

    “好”张大彪点了点头:“还有那几个体力不支的弟兄们呢?”

    “休息到现在,有五个恢复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还行,拉着骡子应该不会掉队,不过这帮小子虽然硬撑,但长途急行军肯定不行,我已经准备了几幅担架以防万一”王根生微笑着回答。

    能进入突击连的都是意志坚定的战士,能自己走绝对不会麻烦别人,只是意志力再强,也不能突破体能极限,身体垮了,那就真的垮了。

    “接下来,就看苏继刚那边的消息了”看向天空的弯月,张大彪状似自言自语。

    “要是不能渡河怎么办?你这法子是从地图上看出来的,谁也不保证是不是真的,而且,现在是冬天,融雪的雪水不一定有夏天山洪的量”

    王根生语气担忧:

    “现在到处都是鬼子的搜索队,最近的距离我们只有几公里距离,明天这儿肯定会被发现的”

    “不仅仅是地图,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况,积雪融化的时候会出现山洪河道,可以走船,老船夫甚至可以走木筏,这天气,明天山洪肯定会越来越大,水量不是问题”

    张大彪语气淡定,丝毫不慌:

    “这里南面有一条泾河,多得是靠水吃饭的乡里人,只要有水道,就能找到船夫和船,可别小瞧了这群吃水的乡里人”

    “如果不行,那就丢掉部分辎重,走山里的小路,向东西向突破鬼子包围圈,再依靠速度摆脱鬼子的追击,绕道晋东北回杨村”

    “不过,这一绕就是小半个山西了·····”

    不到万不得已,张大彪不想改变突围路线。

    不提团长的接应部队···

    绕道小半个山西回杨村,路程那就是接近一千里了,至少十几天的跋涉,而且他没有晋东北地区的地图,很容易迷路不说,万一遇到鬼子或者其他部队,比如晋绥军,那可不是好事·····

    至于带着一百多人,驮着一大堆药品,硬冲打破鬼子包围圈突围,那张大彪还真没想过,就算物资有骡马驮着,部队机动能力有保障,他们火力也前所未有的强,但一百多人,这也太看不起鬼子了····

    午夜时分,众人苦苦等待的苏继刚终于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汉子。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汉字”

    “我们大当家的对各位八路军好汉是敬佩万分”

    四十来岁,带着一顶蓑帽的老农式汉子李汉对着张大彪抱拳行礼:

    “进攻鬼子兵站,击杀几十个鬼子兵,这事听得就提劲,听说你们来了这里,咱们地段,那些投靠鬼子的汉奸都吓得不敢出门”

    “既然都是打鬼子的部队,有什么要帮忙的,我们义不容辞”

    “多谢兄弟”

    “事情紧急,闲话不多说”

    张大彪不喜欢客套:“这山洪爆发,有没有水道能驮着物资避开鬼子,前往阳泉”

    “有”

    李汉指了指远处的一座山,语气斩钉截铁:“山洪爆发,水位猛涨,那是蓑衣山,从哪里下水一路走水路能到阳泉以西,我前几年就走过,寨子里的船夫熟得很”

    “不过”

    说道这里,李汉顿了顿:

    “张兄弟之前说你们有大量货物,五千斤以上,那么木筏肯定不行,要船才能运,咱们那有备好的木料,最快需要两天天才能把船搭好,而且,如果驼了五千斤物资,寨子里准备的船就载不下贵军这么多人了”

    “另外,我们寨子,已经被二鬼子盯上了,你们过去肯定会被发现”

    “阳泉以西?一直走到哪里?”

    张大彪双眼一闪,他铺开地图:“这是附近的地图,能指一下么?”

    “这里”

    “从蓑衣山一直到孟县以南的马坊村”

    李汉竟然也识字,很快指出了地点:“融雪山洪后劲很足,水流很稳,而且三五天不会退”

    “马坊村”

    一旁的王根生睁大了眼睛:“这里距离杨村可就只有两百里了,而且距离新一团三连的驻地小邢家村只有七十多里地,腿脚利索的小半天就能到”

    在这个没有单兵单班通讯的时代,八路军的每个团都会向外扩散几个连排扩大警戒范围。王根生作为新一团的老人,他自然是知道一些新一团的部队驻防。

    “六千斤货物,五十个人,其中有五个病号,走水路到马坊村,能行么?”张大彪看向李汉。

    “中,能行”

    李汉肯定道,随后他语气担忧:“不过,这一趟的出动十来条木船,还要出动十几个兄弟,这样一来,寨子里的力量就少了,我们怕鬼子和二鬼子这个是来来找麻烦···”

    “这好解决”

    要个好处还这么弯弯绕绕,要是团长可就直接说价格了···张大彪咧嘴一笑:“两挺捷克式机枪,五把德造二十响镜面匣子,外加四千发机枪子弹,两千发驳壳枪子弹,怎么样?”

    “好,兄弟大气”

    李汉猛然睁大了眼睛,语气兴奋。

    这价格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两挺机枪,五把驳壳枪,九千发子弹。比他预料的好太多了,他原本只是打算弄点手枪或者步枪。

    有了机枪,把机枪往寨子门口一竖,以后那些二鬼子来多少死多少···

    让李汉去避开休息,张大彪组织突击连的人开了一个会,他直接下令。

    “水路可行,所以咱们要分兵,我,王根生,魏和尚一起带着一百人和骡子和鬼子绕圈子”

    “苏兄弟(苏继刚)你对这里熟,也懂水性,你带着五十个战士走水路运输药品和电台,病员也要你们带着”

    “好”众人都没有意见。

    “注意安全,答应的武器弹药先给一半,另一半事成之后再给他们,让战士们要分开保护药品,虽然这伙人没表现出来敌意,但也不能大意,你选人的时候记得挑一些会水性的战士,万一出现意外,也好应对”

    “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电台和药品,先保护人”

    张大彪叮嘱着苏继刚:

    “团长那个手表给你带上,到马坊村之后先去联系新一团,新一团团长丁伟是咱团长的好朋友,另外,我再给你一个以前新一团的战士,你可以让他去联系,他那里有熟人”

    “好”

    苏继刚点了点头:‘放心,就算带着五个病号,我也还有四十多个战士,比得上鬼子的一个小队了’

    之前他可是独立团的营长,能成为营长,为人处事自然不差,自然懂得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还有武器弹药”

    张大彪对着王根生道:“你去安排弹药分配,带着药品突围的战士带一个基数的弹药就够了,多余的弹药分给其他班,给李汉他们的机枪也在带着药品的班中分”

    “好”王根生点了点头。

    “那就各自去准备”

    看了看手表,张大彪说道:“半个小时之后出发”

    半个小时转瞬既过,突击连被分成两队,一队五十人,包括所有伤病号和体力较差的战士,以及二十个精通水性的战士,由李汉带领这携带药品等物资在夜色的掩护下进入附近的村子隐蔽,他们将在两天后顺水路前往杨村。

    而张大彪、魏和尚以及王根生则是带着一百个战士,以及四十匹骡马准备吸引鬼子注意力,正面突破鬼子的包围圈。

    “天一亮,我们就出发”

    午夜四点时分,苏继刚已经带着药品和电台离开,张大彪召集留下的一众班长开会,制定之后的突围计划:

    “我们要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不让鬼子发现我们分兵,掩护带着药品的战士们转移,所以天亮之后,找机会打一仗,干掉一伙搜查的伪军,吸引周边的鬼子”

    “然后我们急行军迅速向北转移”

    “没有了药品,每一匹骡马的负重两百斤都不到,速度能提升不少,要是有战士们出现体力不支,立刻让战士们上骡马驮着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