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入新兵情况下,加上已经落袋为安的衡阳十六个营,那此时他手里总兵力就是三十二个步兵营,七個飞行营,七个坦克营,七个炮兵营,三个后勤保障营。
不比李云龙他们差多少了。
“大师傅什么时候来?”
收起笑容,孔捷话锋一转,同时也收起了手里的书本。
来到南方,有着建设大队工作经验,并钻进经济学的孔捷很清楚。
想要在果脯核心区南方打开局面,建立并扩展稳固根据地,击败鬼子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经济,让南方的老百姓受益,过上好日子,然后对根据地产生归属感。
既积累民心。
根据地一直执行的是赵刚制定的经济计划。
通过陈老板那边的庞大粮食库存,保持低廉的基础粮食价格,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当然,根据地也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但限量,而且分人。
虽然目前国内的工厂完全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人口,哪怕陈老板提供的十几个巨型工厂逐渐步入正规,也最多吸纳几百万工人,其中很多还是目前根据地最缺乏的技术工人。
但庞大的基建工程,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工程,开荒等等,能轻易吸纳数千万人口,同时还能让老百姓脱离贫苦状态。
所以,孔捷一开始就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经济建设,减少了对部队的扩张,这也就导致了南方独立团分部,实力远远逊色于丁伟和李云龙部。
知识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地形复杂,公路铁路建设难度大,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来解决各种工程难题,于是孔捷便申请了五个大师傅名额。
“五位土木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大师傅将于明天下午抵达。”
参谋回答:
“随行的还有两百多位土木建筑工程师。”
“另外,还有一套大型制衣厂设备,以及技术人员会于一个月内抵达。”
“哈哈。”
孔捷再次满意笑出声。
有了这些人,他就能全力发展经济,扩宽根据地,巩固民心,然后,完成他心里的梦想,将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制衣厂。”
嘀咕着即将抵达的大型工厂,孔捷看向墙壁上挂着的地图,视线从松县开始,一路向下。
大型制衣厂。
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综合纺织基地,从原材料处理,到最后的成品,全部流程一应俱全,年产量足够满好几个省的衣物需求。
而且制衣是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能容纳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工作。
他需要为这个制衣厂选择一个好的地点。
“松县到武县的公路建设情况如何了?”
孔捷问道。
虽然有陈老板的仓库,物资可以全国无缝运输,但和陈老板的生意不可能做一辈子,部队以及整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运输渠道。
孔捷第一个规划的,就是松县至武县的公路。
一条穿山越岭,跨越长江的四车道水泥路面公路。
“我们采取多点同时开工的办法加快进度,目前全线大部分区域地基已经打好,部队路面正在铺设水泥,但是··”
说道这里,参谋顿了顿,才说道:
“跨江大桥我们遇到问题,两岸太远,水太深,又缺乏可以利用的桥基,贝雷桥无法使用,只能用老办法建设大桥,速度比较慢,预计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投入使用。”
“半年···”
孔捷眉头皱起。
平心而论,半年时间建设一座四车道,甚至铁轨的大桥,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一栋大桥普遍是建设周期好几年时间。
更何况是垮长江的大桥。
如果不是充足到溢出的资源,如果不是陈老弟的丰富地质地理地图资料,如果不是大师傅的设计方案,修建这样一栋宽体大桥,最少需要两年时间。
但即便是半年时间,依旧让孔捷非常不满意。
太慢了,会影响他后续的计划。
“有没有办法加快速度?”
孔捷问道。
此时,他的目光盯在了一个城市上。
南!昌!
这里的地形,人口,经济,非常适合安放大型制衣工厂。
其实孔捷心里最好的安置地点是江城,也就是武|汉,或者是长|沙,但这两地鬼子实力非常强,周边还有不少鬼子驻军,他目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打下来。
而南|昌,鬼子驻军只有一个旅团而已,不堪一击。
等过一段时间,他部队实力增强,再拿下这两座城市也不迟,到时候,一个横跨三省,并且以三省会为点形成的三角根据地就成立了。
到时候,可以向西南,也可以向东南,都行。
想到这里,孔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
西南方向,不是他的菜,已经有人动手了,所以,等三角根据地建立后,他会继续向东南推进发展,最终抵达他梦寐以求的位置。
沿海地区。
这里,才是发展经济,发展工业的最好区域。
······
另一边。
衡阳。
第十军最近忙于训练,强化阵地,还有,学习三大纪律八大精神。
老实说,这些纪律和规定,一开始让一些第十军的士兵,以及跟随193师过来士兵很有怨念,他们之前可从来没管的这么严。
甚至人数还不算少。
但足量发放,从不克扣的军饷,顿顿肉管饱的一日三餐,以及一同遵守、以身作则的军官政委,甚至方将军,让这些人将不满藏在心底。
而经历一段时间思想教育,再加上处理了一些犯事的刺头,部队风气开始慢慢变化,一股精气神开始在衡阳部队中出现。
当然,训练和接受教育期间,独立团的空运没停,对鬼子的轰炸也没停。
这段时间来,第十军不仅打退了鬼子好几场大规模夜袭,扩展了防御阵地,将鬼子推后十几公里,还在独立团飞机的掩护下,顺利打通了一条通道,接应源源不断涌来的部队。
·····
鬼子指挥所内。
横山勇看着眼前的伤亡报告,目光阴鸷,杀气四溢。
在衡阳得到一万兵力补充,在武县机场投入使用之后,他的进攻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十几倍,蝗虫一样飞舞的独立团飞机让蝗军白天根本不敢出门。
尤其是那些巡
23qb。
逻盘旋的双发新式飞机,哪怕一点点动静,都会遭受致命的火力打击。
为此,长衡地区的蝗军,辎重运输,部队行军,阵地构筑,都只能在晚上进行,当然,进攻也只能在晚上进行。
“报告,大本营电报。”
突然,一个鬼子参谋手持一份电报,跑了进来。
“念。”
横山勇语气充满了迫不及待。
武县的独立团机场出现后,衡阳得到援军之后,横山勇再次向派遣军司令,以及大本营发报,要求停止对衡阳的进攻,停止执行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的一号计划。
并在电报中,明确说明了,虽然他麾下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但缺乏补给,兵力调集受独立团飞机阻断,已经不可能拿下衡阳了。
“命令,继续进攻衡阳,然后一路西进,迫使山城政府投降。”
参谋念出的电报顿时让横山勇破口大骂:
“八嘎,一群废物。”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都看不懂局势么?已经不可能打赢了。”
“为什么不撤退?!”
23qb。
6
“为什么不撤退?”
横山勇的疑惑,也出现在了东京,出现在帝国首相东条上等兵的耳朵里,出现在大本营中。
一位大日本帝国资深老将军,曾经的实权派人物,当下的退休人士,冲进大本营,对着东条大声吼道:
“为什么不撤退?”
“新壹号作战已经没有胜算了,长衡地区的皇军,已经不可能攻下衡阳了,更别说继续向西进攻,迫使山城政府投降。”
“再说了,现在民国的局势,他们还会投降么?”
看着这位曾经的帝国支柱,听着他怒气腾腾的文化,东条上等兵目光直直的盯回去,面色冷毅。
为什么不撤退?
从军事角度来看,长衡地区的部队是该撤退了。
衡阳已经有了兵力通道,还有空中补给通道,打下几乎不可能,而松县地区的八路实力越来越强,据特高科提供的情报,松县地区,八路总兵力已经达到四个师团。
虽然比起长衡地区旳二十多个师团差远了,而且武|汉等地还有几个师团的兵力,必要时候也能调集出来参与战斗。
但八路的装甲优势,空中优势,火力优势,使得皇军很难正面击败他们。一旦对方依托坚固工事死守,蝗军只能是白白消耗自己。
军事上,唯一的选择,就是撤退到沿海地区,拉近补给线,然后依托优势海军和八路决一死战,歼灭其有生力量,从而扭转局势。
李云龙那伙人,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充足的知识人才。
但。
从衡阳开始,新的壹号作战方案,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军事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他这位首相的位置,以及未来帝国的走向。
此时进攻部队总伤亡已经超过十万了,其中玉碎的就超过五万,而且战役期间,消耗了海量的物资,
这可不是第一军。
一旦他命令横山勇撤军,那就必须引咎辞职,为这一次失败负责。
到时候,帝国这艘巨轮,将交给海军掌舵,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即便知道已经希望渺茫,但东条依旧希望有奇迹出现,希望即将抵达的从太平洋岛屿增援至长衡地区的老牌师团能够创造奇迹。
所以,他才死死的咬住,不肯撤退。
“不能撤退。”
直视眼前的目光,东条语气狠厉,目光疯狂:
“我们还有机会。”
“等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甲种师团抵达南方地区,等新式反坦克炮,新式防空炮抵达,等太平洋地区的陆航部队抵达,就可以对付松县的八路军,就可以拿下衡阳。”
“你··”
看着眼前疯癫的东条,问话的老将军气急败坏:
“八嘎。”
“你这是浪费帝国将士的性命。”
这个作战方案,明眼人都知道胜算极低极低,而且一旦失败,蝗军将付出巨大代价,但这位实权将军环视一圈,看着周围的大本营众人的神色,神色顿时一暗。
很显然,大本营众人以及参谋部已经达成了一致。
而在来之前,他也去过天蝗那边了,同样碰壁,这一点他能理解,没有谁愿意放弃整个民国的地盘,更何况,现在这个地盘能提供巨大的利益。
不仅仅是燃油,还有粮食,都是帝国无法放弃的。
石油问题倒是不大,东南亚油田已经开始恢复生产,美国人撤出后,也能将石油运回国内,但粮食不行,东南亚粮食不足以满足帝国需求,必须得从民国补充。
只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关东军呢?”
深吸一口气,平复目前的心情,这位老将军问道。
松县地区的八路,目前还没有扩张性动作,但诚德以西,八路十几万大军云集,坦克,飞机,重炮一应俱全,每天都对皇军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而且部队还越来越多。
目的昭然若揭。
这伙人,打算对东北地区发起进攻,对关东军发起进攻。
“我会将一部分太平洋地区的师团调集到满洲国。”
东条语气平静了下来。
“那美国人?”
老将军问道。
美国人虽然停止了进攻,但主要兵力还在呢!撤回太平洋岛屿上的部队,单单靠海军那些废物,能守住那些岛屿么?
“美国人已经撤退了。”
东条丢出一份情报:
“欧洲战场出现了问题,据说德国人大胜,歼灭了几十万英美部队,并摧毁了大量战舰,飞机,据说东线也获得了胜利,歼灭的部队比英美还多,美国人不得不调集太平洋的兵力前往欧洲支援。”
“甚至连舰队都撤回一大半。”
“现在的美国人,已经没有实力对帝国发起进攻了。”
“没了美国人的压力,帝国工业可以全力应付民国战争,生产出足够的反坦克炮,防空炮。”
“欧洲局势出现变化?”
鬼子老将军一愣,随后陷入沉思。
世界局势变化,是帝国一直希望的,也是这一年来整个帝国所期盼的,如今终于到来了,但情况确发生看一点点变化。
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