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怎么可能!
即便这个消息是他特种小队多名侦查人员带回来的,山本也很难相信。
也太不真实了。
后面他亲自前往定州前线确认。
当山本亲眼看到那些缴获装备,以及被处理了一部分的‘敌人’尸体,已经是夜间八点了。
确认消息的准确性,山本丝毫不敢耽搁,同样第一时间将战报上报大本营,并开始着手庆功大会。
在物资匮乏的当下,蝗军唯一能提升士气的有效方案,就是颁发勋章了——几乎不要钱的几枚铜制勋章,动动嘴就能给部队打鸡血,持续时间还比较长。
东条上等兵也在半个小时后获得这个胜利消息,他当即撂下正在召开的大本营会议,径直将消息发给南方的横山勇和东北的服部小太郎。
······
“纳尼?!”
诚德,听到大本营传过来旳定州大胜消息,服部小太郎满脸不可思议:
“第十五旅团以一个联队,两个大队的兵力,击退一百多辆坦克的进攻。”
“这怎么可能?”
作为诚德周边十几个师团的指挥官,与诚德周边独立团大小作战数十次,论独立团,服部小太郎自认为有绝对的发言权。
根据他一个月以来,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
独立团一百多辆坦克进攻,必然有一百多辆装甲车载着步兵高速跟进,一般装甲车会比坦克多三分之一,还会有一百多门火炮提供火力支援,最后是四千以上的步兵跟进。
加上坦克车组,总兵力大约八千五百人。
定州战报显示。
参加这次战斗的有第十五旅团,步兵第七十七联队,以及步兵第七十九联队第五,第七大队,总兵力越五千人,而且严重缺乏反装甲武器,只有几门47口径的一式战防炮,实战证明,这种火炮根本无法击穿独立团的坦克。能用的就是四式反坦克刺雷。
唯一的重武器是几门帝国最新式105山炮。这种新式山炮虽然威力大,但射程近,精确度低,难以隐蔽,而且没有配备穿甲弹,无法对坦克形成有效威胁。
交战地是宝定周边,是平坦地形,非常适合装甲部队发挥实力。
兵力劣势!
装备劣势!
补给劣势!
地形劣势!
除非是独立团的指挥官都是废物,舍弃装甲力量依靠步兵来作战,否则绝对不可能失败。
以对方的装甲力量,即便是部队分兵冒进,深入皇军伏击圈,只要依托坦克为坚固堡垒,就能轻易坚守至援兵抵达并获得胜利。
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蝗军,面对独立团的凶猛班组火力,根本无法靠近坦克。
独立团的指挥官蠢么?
一个多月的血泪史告诉他,对方非但不蠢,而且狡猾大大的有。
“还展开反击,击溃独立团攻击部队,并缴获几十辆坦克装甲车?”
看到这里,服部小太郎冷笑更甚,甚至直接笑出了声。
战斗打到现在,他都没能缴获一辆坦克,一辆装甲车,一门火炮,独立团凭借装甲优势,火力优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让他精锐的第一师团都毫无办法。
更别说区区一个第十五旅团了。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服部小太郎语气斩钉截铁:
“这肯定又是一個假战报。”
“这群蠢货,编假情报的时候,就不能动一动他们那愚蠢的脑袋,编一个像样点的故事?”
服部小太郎身边,一群鬼子将军以及参谋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都认为这,这战报绝对是假的。
任何军队都有汇报加战果的‘传统’,哪怕是精锐的大日本蝗军也不例外。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军官对此项‘传统’恨之入骨,但自己又经常谎报战绩。
开战之初,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但如今,随着蝗军高速扩张,大量新兵和劣质军官进入部队,谎报战报的情况越来越多。
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
与此同时。
衡阳。
横山勇也收到了消息。
“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在平原地区,击溃一百多辆坦克的进攻?”
因为从未和独立团地面部队正面作战,所以横山勇对这条消息倒是没有过多的怀疑,仅仅是感觉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一号作战目前阶段的指挥官,他使用过坦克集群作战,曾经数次在平原地带轻易击溃数倍于己方的民国部队,而且己方伤亡极小。
所以他很清楚,装甲部队的力量。
他也清楚,独立团的坦克比帝国的先进很多很多,步兵火力也是帝国的数倍。
除非是独立团指挥官出现致命的指挥失误,比如将装甲力量分散,部队脱节,导致坦克失去步兵保护深入阵地区,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而且,一次胜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失败,才是帝国蝗军对战独立团的常规战绩。
“还缴获十五辆坦克,二十五辆装甲车,十七门125榴弹炮?”
看着后续战果,横山勇眉头皱的更深。
击败也就算了,还缴获如此之多的武器装备,这些坦克装甲车的数量,都堪比一个帝国装甲联队了,这战绩绝对不正常。
只有可能是独立团出现重大失误才有可能。
绝对不可能出现第二次。
但想到这里,横山勇心里浮现出一个想法。
怎么也挥之不去。
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也就是八路军,发展速度真的是太快了,仿佛是恍惚之间,就从原来的一支农夫部队发展成如今的机械化部队。
欲速则不达。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必然埋下很多隐患。
坦克,装甲车组成的机械化部队,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才能发挥出战斗力,要能有能开坦克,修坦克,维护坦克的技术人才。
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绝对不是人才大国,这个国家大部分国民都是文盲,甚至技术人才方面比帝国还差好几个层级。
这样的国家,突然出现一支机械化部队,怕是很难掌握。
一群半懂不懂,前几天还在锄头挖地,刚学会如何开枪,后脚就让他来开坦克,装甲车,再加上部队由一群从来没有接触过机械化部队的军官来指挥,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让人感到意外。
那么·····
会不会,此时松县的独立团战斗机部队,那三百五十多架战斗机队伍,也是这样的?
外强中干?
飞行员可是比坦克手难培养数倍。
横山勇越想越觉得这个很有可能。
民国缺乏人才,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积累了一点,从里面培养出来一些飞行员不难,山城果脯就能看出一二,那边也组建了一支飞行部队。
但那是在集合了全国的人才,还有美国人的支持。
而李云龙这支部队,并不是正统,缺乏人才号召力,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人撤退,果脯开始衰落,他们才好起来,有不少人才前来投奔。
这样一支部队,组建百来人的精英飞行员部队,他信,但根据特高科情报,这支部队所有的飞行员数量,最少有两千人。
最少!
这么短的时间,发展这么多飞行员,而且根据部分详细情报,这些人很多都是他们自己培养的,小时候根本没有读过书。
帝国飞行员最少也要高中学历!
这样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开运输机,攻击机可能没问题,前者只需要起降就可以,后者机动动作简单,但战斗机。
需要激烈机动,和敌人战机对战的战斗机,恐怕没那么容易。
这样的话。
帝国目前正在准备的夺取制空权计划,成功率恐怕不小。
“哟西。”
这么一瞬间,横山勇又看到了希望。
他目前兵力越来越多,尤其是大量甲种师团的加入,战斗力越累越强,如果能夺回制空权,那么,一号作战说不定还有希望。
只要有制空权,松县地区的独立团部队也不是无敌的。
“将军。”
突然,一位参谋走了进来:
“松县独立团部队在向南行军。”
“兵力多少?”
横山勇语气罕见的轻松。
看到了希望,虽然不是十分确定,但他已经不会完全绝望了。
“总兵力无法探知。”
参谋摇了摇头:
“但侦查人员发现,其队伍中大约有一百五十辆坦克。”
一边说着,参谋将已知的部分消息,在地图上标会出来。
“一百五十辆坦克?!”
横山勇看向他的作战地图。
地图上,松县出来的独立团部队,向南,顺着那条路线,很容易就能看出其目的地——諵昌!
16。
“真的赢了?”
第二天,当看到来自天蝗、大本营对独立第十五旅团的联合嘉奖令,诚德的鬼子新编‘北方军’司令,服部小太郎脸上表情十分精彩。
疑惑!
惊骇!
不解!
根据详细战报。
定州右翼,此次参战的蝗军为第七十九联队外加两个独立大队,总兵力约四千九百人,发动进攻的敌人规模,和诚德对面独立团每次派出来的相同。
都是一百零八辆坦克,伴随一百三十左右的装甲车,在一百门125榴弹炮的掩护下发起进攻,还有大约四千到五千规模的步兵跟进。
虽然不知道第十五旅团遭遇的是什么性质的独立团部队,但他这边,每次进攻的都是新编部队,刚刚从训练营出来的菜鸟。
第十五旅团靠着四千七百人,靠着炸药包,靠着四式反坦克刺雷,靠着几门山炮,几门47毫米反坦克炮,打退了同等规模的进攻。
还歼灭大量敌人,缴获几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及火炮,海量轻武器。
而他的‘北方军’。
为了应对八路独立团对东北地区发起进攻而组建的北方军,面对同等规模敌人的进攻,需要出动一个师团规模的部队,也就是一万五千人应对,还需要有另一个师团的支援。
总兵力三万。
还得借助阵地才能勉强守住。
不对。
是付出惨重伤亡之后,熬到对方撤退。
差距之大,让他无法理解,难以想象,不敢置信。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服部眉头深深皱起。
这种事,肯定是意外,不可能再次复制,但哪怕如此,他甚至都无法想象,这是怎么发生的。
而且,发生这种事,如此巨大的战果差距,哪怕不具备复制的可能。
他也会面的大本营,甚至是天蝗的责骂,大骂他无能,要是他始终无法改善目前处境,打出一两次胜仗,还会被撤职。
“详细战报出来之后。”
服部对着他的参谋长到:
“立刻给我送过来。”
“嗨。”
参谋长应是。
······
“原来如此!”
同一时间。
山本看完来自旅团长田中勤,联队长丸川大辅,大队长谷角基,丸尾繁等此战功臣联合书写的定州右翼详作战报告后,露出了恍然、赞叹的表情。
他明白了为何定州右翼能打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战绩了。
根据详细‘战报’。
在敌人占领石加庄之初,田中勤就开始谋划,如何打退、击败、甚至重创独立团的装甲部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联合丸川大辅,谷角基,丸尾繁等,有多次和独立团装甲部队交手经验的资深军官,深入各大队,小队、分队一级,详细调研战场细节,分析独立团的缺点。
最终几人发现。
独立团装备先进,补给充足,整体火力是帝国蝗军的十倍以上,而且战场通讯良好,电台几乎普及到连排一级,再加上稳扎稳打的作风,看上去几乎毫无漏洞。
但深入研究后。
对比恐怖的火力,充沛的补给,庞大的装甲集群才是独立团能够一次次胜利的最关键因素,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蝗军,根本无法阻挡装甲集群的进攻。
只是,这些装甲力量,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操作,而人才,是八路最大的问题。农业国家的民国,根本无法提供如此庞大规模的人才。
同理,虽然炮兵对技术人才要求没有坦克兵那么高,但也不是刚从田地里出来的农民可以掌握的。
这便是独立团最大的问题。
独立团的高层很清楚这个问题,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