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组们走出舱门抽根烟休息休息。

    期间,加油的加油,装弹的装弹,维修的维修。

    但这只是暂时的。

    可以预计,接下来必然还有更加激烈的战斗在酝酿,甚至夜间也不会停止。

    “等会一定要缴获德国人的燃油还有滑油。”

    某处,头上绑着绷带的坦克车长一边做着小维修,一边咬牙切齿的看着远处的他队友,

    今天他们的战斗是边缘穿插,阻击侧翼迂回的敌人,保护主力部队侧翼,一路上运气好,并没有遇到敌人,也就没有交战,所以此时全连十辆坦克也都完整。

    连一辆因为机械原因彻底抛锚的也没有。

    甚至其他连也少有非战斗损失,仅仅有一辆发动机损坏,无法在战场修复,需要后方大修。

    这不得不让众连长,甚至团长都感慨。

    今天的运气是不错。

    对于自家坦克的性能,众人心知肚明。

    这几天来,都是战场临时维护,今天在如此恶劣天气环境之下启动,后续又连续四个小时的机动,哪怕没有遭遇战斗,只有一辆抛锚属实运气好。

    但也积累看不少小问题。

    小问题不管就会变成大问题,所以此时众车组都是紧急维护,排除小故障,避免等会作战的时候抛锚。

    但在几个连几十辆坦克中,有一辆偏偏特立独行。

    车组简单维护十几分钟,就通过了连部和团部的检测,而且状态好的出奇,几乎没有任何毛病,甚至连排气管冒出的黑烟都几乎没有。

    一时间众人啧啧称奇。

    这可是稀奇事。

    团长和连长都前来吸取经验,打算来个全团表彰。

    自然,也就发现了原因。

    “好纯净的柴油。”

    “这滑油质量也真的好。”

    看着从油桶中抽出来的新柴油,以及桶里最后余留的一点滑油,被叫来的团里的技术人员语气恍然。

    纯净的柴油,杂质少,燃烧充分,对发动机损伤更小。

    更优秀的滑油对变速箱等结构的保护也更佳。

    眼前的柴油,清澈透明,几乎没有杂质,稍微远点看和水没有任何区别,和自家满是杂质颜色浑浊的柴油一看就差距极大。

    润滑油也是。

    眼前的滑油,即便是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里,也清澈透明无浑浊,有不错的流动性,自家的滑油这个天气早就沉淀成一坨了。

    没得比。

    “负五十,这标号。”

    看到油桶上的标号,技术人员更加惊讶了。

    这个时期,柴油使用并不广泛,欧美主流坦克、主流卡车使用的都是汽油,缺少市场,缺少需求,自然就没有研究动力,所以这个时期柴油的抗凝技术还不先进。

    远不及汽油。

    但在北极熊,因为有需求,所以研究上反而比欧美多一点,但因为技术不足,成果十分有限。

    “这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团长问道。

    其余连排长也眼巴巴的看着。

    能当坦克指挥官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众人心里已经猜到这个﹣五十是什么意思了,这是不敢确定而已。

    “能在零下五十度环境使用,不会凝固。”

    技术人员语气肯定。

    哗····一瞬间,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然后,很快,全团的人都有了一个目标,缴获德国佬的燃油和滑油,就算遇到德国人坦克,也要从邮箱里面抽出来燃油。

    ······

    下午。

    战斗再次爆发,而且比上午更加激烈。

    对于玩坦克,双方都是顶尖高手,经验丰富而老道。

    穿插,迂回,分割,包围。

    一辆辆坦克捉对厮杀,在这片广袤的寒冬平原上,双方将坦克的机动性发回的淋漓尽致,也推动着战斗向更加白热化的情况发展。

    这个时候。

    那位头戴绷带的车长也遇到了敌人。

    “穿甲弹。”

    他的呼喊声中,一发85毫米穿甲弹被塞入炮膛。

    轰····

    炮口罡风横扫,火球绽放,穿甲弹头以超音速疾驰向对面的四号坦克而去。

    这只是一次小战斗,再加上有人数优势,所以结束的很快。

    一个小时后。

    “德国佬也没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嘛。”

    车组中,有一个新成员向自家车长,也就是那位头戴绷带的车长发出疑惑。

    这是一位刚刚从学院出来的新手。

    传说中,德国佬坦克手非常精锐,极难对付,但今天看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以前的德国佬坦克是非常难对付的,不要大意。”

    车长语气凝重。

    他是老兵了,开坦克好几年了,多次和敌人交手,深谙对手的厉害,一般而言,想要对付一辆德国坦克,需要两辆自家坦克一起上。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坦克性能,主要是车组的差距。

    但今天··

    车长顿了顿,说道:

    “不过,咱们今天遇到的德国人似乎是新手。”

    但车长心里也浮现一丝疑惑,这次德国佬的新手好像有点多,而且有点新,遇到他们之后,反应和应对犯了很多错误,不然也没那么容易被消灭。(未完待续)



    第643章

    

“二营三连第五坦克排偏离路线后遭遇袭击,四辆坦克全部失去联系。”

    与此同时,东线某处德意志阵地上,一个装甲团的团长收到了手下的汇报。

    “三连···”

    团长眉头一皱。

    当下部队装备充足,源源不断的四号坦克从后方运输而来,一直困扰他的装备短缺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需要为补给和装备不足问题困扰了。

    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人不足了。

    因为装备充足,补给充足,他的团是满编配置。

    三营制。

    每个营五十辆坦克,十辆防空装甲车。

    新式坦克的机动性、通过性、火力装甲都非常均衡,综合战斗力很强,所以编制上取消了之前的营以下中装连,轻装连编制,全部为中装连,全体装备新式四号坦克。

    新式的防空车也是由四号坦克改装而来。

    合计,一百八十辆四号坦克。

    比以前一个装甲师了还多了。

    这么多坦克,他一时间根本凑不出这么多车组,甚至后勤人员也严重不足,在六月份之前,他的全团也只有五辆坦克而已,总兵力也才一千人。

    不得已,他从步兵中招募新坦克手开始训练。

    但依旧不足。

    步兵中能开坦克的人真的不多,更别说还有半履带装甲车以及运输车。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师部,以及其他所有装甲部队,不仅仅只有他一团,也无法从其他部队调集援助。

    为此国内紧急加大装甲人员的培训,大量有知识能力的工人学生被招募进部队,甚至招募仆从军入伍,在国内训练一段时间后,被塞进装甲部队。

    虽然补足了空缺,但带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超过三分之二的技术兵种是新兵,使得装甲兵整体素质下降严重。

    新兵从开始招募到现在,普遍才三个多月时间,其中大部分都是新手,这么短的时间要训练出合格的装甲兵,几乎不可能。

    哪怕后方训练物资充足,新手能直接接触坦克,但依旧时间太短。

    三个月的训练时间,欺负步兵可以,步坦协同也能行,但是坦克对战,就差的太远了,跟何况是和敌人久经战场的精锐坦克车组对战。

    就比如现在,全团一起行动的时候,居然出现了一个装甲排迷路掉队,结果被敌人伏击歼灭的情况,这在以前,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敌人位置?”

    团长看向汇报的参谋。

    “具体位置不清楚,但根据他们迷路的方向,推测是在这里。”

    参谋在地图上划出了一片区域。

    “命令部队。”

    看着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团长发现正好位于他预定行军位置,便下达了进攻命令。

    ·····

    傍晚时分,夜色逐渐降临。

    “班长,敌人撤退了。”

    一处山坳中停放着一辆孤零零的坦克。

    坦克舱门被打开,那位头上绑着绷带的车长正在和车组其他人紧急抢修,他们的座驾履带被击毁一部分,需要更换维修才能继续战斗。

    听到消息,这位车长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直接瘫软在雪地上,大口喘着气。

    下午的时候,他们团突然遭遇敌人的一个装甲集群,对方兵力是他们的数倍之多,足足一百多辆坦克,当时撤退已经来不及,他们果断和敌人交战。

    好在周围援军及时抵达,还有空中支援,最终在步兵的誓死冲锋之下,他们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重创了敌人。

    借助地形优势,坦克数量优势,开罐器的空中支援,他们让敌人至少留下了近百辆坦克残骸,其中大部分车组都来不及逃跑一并被消灭。

    当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百多辆坦克被击毁,大量车组伤亡惨重,很多攻击机也被击落,尤其是步兵,伤亡巨大。

    他自己也再次受伤,头上的绷带更多了。

    大口喘了几口气,车长起身继续维修坦克,很快,在车组成员共同协作下,履带被修好,合力启动发动机,驾驶员踩了踩油门,坦克向前动了几米,炮塔旋转俯仰也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车长站起身向四周看去。

    以他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四周遍布着大量坦克残骸,有四号,有t34,有的炮塔破碎歪斜,有的车身装甲破碎,履带断裂,还有的正在熊熊燃烧。

    坦克残骸之间,还能看见一些飞机残骸。

    “就我们一个了。”

    这情况让车长眼神一暗。

    一场战斗下来,他整个团几十辆坦克,还能作战的就剩下他一辆坦克了。

    活下来的人也不多。

    而他所在的整个小战场,超过两百辆己方坦克,存活下来的,不超过二十五辆,能动的更是只有十来辆。

    损失惨重。

    至于随行的步兵,伤亡只多不少。

    “我们需要德国人的铁拳,最好是射程更远的反坦克武器,手雷危险性太大了。”

    团长心里总结着。

    因为坦克数量不足,或者说,敌人坦克数量只多不少,而且质量有明显优势,导致反坦克的压力一部分在步兵身上。

    而他们步兵只有反坦克手雷,至于反坦克枪,哪怕是后面,也无法击穿四号坦克的装甲。

    而铁拳的三十米射程,也太近了一点。

    此时,爆炸声依旧此起彼伏,而且愈演愈烈,逐渐降临的夜幕下,能看见炮弹划过天空的轨迹,很显然,在其他地方,规模更大,更惨烈的战斗也在同步发生。

    “多收集一点德国人的燃油,还有滑油。”

    “多收集一点弹药。”

    深吸一口气,车长下达了命令。

    “我们继续前进。”

    有了敌人的优质燃油和滑油,就不需要特意携带汽油来烘发动机和变速箱,能节省下不少时间,也能省下不少体力。

    十几分钟后,残余的十几辆坦克集合成一个队伍,在夜色下,在星光中,向着炮火最勐烈的方向冲去。

    ·····

    “损失车组五十个。”

    撤退期间,那位德意志装甲团团长正在心里思索今天的得与失。

    在得知失散部队遭遇伏击之后,他根据地图以及最近的前线情报判断出,这支失散部队遭遇的应该是一支敌人的团级部队。

    敌人的一个团级规模装甲部队,大约几十辆坦克,不超过七十辆,是他的二分之一,非常适合给这些新兵熟悉坦克作战。

    而他所在的位置是战场边缘,侧翼的边缘,这个时候和主力部队都,不可能出现团以上的装甲部队。

    于是,他才让部队继续推进,并做好战斗准备。

    一开始,情况确实如同他所预计的,他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但这个优势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时间,敌人的援兵就抵达了,甚至不仅仅有坦克,还有攻击机,二十三毫米机炮居高临下攻击完全可以破开四号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

    而他的援军被牵制,无法抵达,最终导致战局脱离掌控。

    哪怕他及时撤退,但由于大量新兵导致部队执行力低下,撤退失败,被迫和敌人继续战斗直至最后脱离交战才撤退。

    事后统计,被击毁和无法开回的坦克有九十三辆,其中五十个车组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