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数据统计,德国此时能飞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不超过三千五百人,而盟军,在美利坚本土就有超过一万五千人。

    只要喷气式战斗机数量能跟上,哪怕性能比不上,也能立刻夺回大英帝国的领空。

    至于贷款,战后大英帝国工业需求。

    哼哼!

    有你哭的时候。

    你以为世界上只有美利坚一个工业国了?

    对岸大陆虽然自身还在快速建设,但国内工厂已经遍地开花,工业产品、设备有的是,到时候没有市场,大衰退,大贬值。

    看你还怎么办。

    说不定,那个时候可以废铁价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然后恢复大英帝国的工业经济能力?

    邱胖子心里陡然浮现一个想法。

    ······

    十一月一日。

    亚太。

    李云龙再次调派新训练的一百艘远洋护卫舰前往日本本土支援,自此,在日本周边作战支援的远洋护卫舰已经高达两百艘。

    这些只装备两门125舰炮,两门40高炮,满载排水量只有一千五百吨的小艇,看似战斗力不强,但舰炮射程远,精度高,在地面观察员的引导下,对于此时缺乏重武器的鬼子是无法面对的威胁。

    同日。

    李云龙也暂停了对日本的大规模轰炸,除了五百多架周边岛屿机场起飞的‘炸弹卡车’依旧执行对地支援外,不在出动轰炸机。

    因为实在是没有轰炸目标了,至于农田生产,早就被多方混战破坏的没有轰炸必要了。

    东线。

    经历了数个月的准备,日耳门陆军下士小胡子亲临前线,亲自指挥了这次史无前例的进攻作战。

    这天,

    德意志以及其仆从军出动三百个师,五百万部队,超过两万五千辆坦克,其中有五千多辆五号坦克,其余都是四号坦克。

    还有五万辆装甲车,还有超过五万辆后勤运输车辆保障下,从三个方向对摩斯科防线发起了总攻。

    小胡子立誓,要彻底抹平摩斯科,踏平屋拉尔。

    大胡子这边,在得到充足物资后,此时实力也不弱。

    充沛的物资,不仅仅解决了士气问题,也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能让更多的部队上战场,算上新编的部队,总兵力高达八百五十万之巨,可谓是榨干了最后一点人力。

    虽然缺乏坦克,但也有超过一万五千辆各型号坦克,其中以缝合怪为主,累计五千辆。而这一次,大胡子吸取教训,没有打算和小胡子硬拼,而是将机动部队放在最后,然后前线层层设伏,逐个城市,逐个阵地抵抗,层层消耗小胡子的进攻力量。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号,小胡子指挥的部队就前进一百公里,突入摩斯科城内,但在城内遭遇玩顽强抵抗,这天损失的坦克就多达八百辆。

    大胡子在这里修建了海量混凝土堡垒,配属反坦克炮,给小胡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区区八百辆,自然不被小胡子放在眼里,他无视参谋部的劝导,执意强攻摩斯科,并调集来多拉大炮等重武器,甚至调集了一部分重型轰炸机,打算彻底把摩斯科彻底炸平。

    ······

    十一月三日。

    为了配合东线盟友作战,艾森豪威尔也再次发起进攻,对齐格飞勒防线再次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



    第八十四章 给他们獠牙

    

十一月七日。

    摩斯科城外,地图上标注五九八高地上,一位德意志炮兵团长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摩斯科。

    他身边的五九八高地上,三十六门的150榴弹炮一字排开,炮组士兵忙碌不休,将一枚枚重达四十多公斤的炮弹高速射向远处的摩斯科。

    轰轰轰····勐烈爆炸在摩斯科城内腾起。

    为了洗刷上次的失败,小胡子集合了数百个重炮团,超过五千门150以上口径的重炮轰击造成的威势,其中还有超过五百门200口径以上重炮,甚至还有一百门305以上口径重炮。

    每分钟超过五千发150炮弹,五百发200口径炮弹,五十发305重炮炮弹,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炮击密度。

    让摩斯科几乎笼罩在硝烟内。

    但标注五九八的高地上,那位团长紧锁的眉头,说明他心情并不愉快。

    下午。

    炮轰的间歇。

    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架架巨大的六发轰炸机抵达摩斯科上空,然后投下一枚枚巨大的炸弹,从体型看,那至少是三吨级的航空炸弹。

    远比炮弹爆炸威力更大的爆炸硝烟腾起,一些建筑居然直接被炸塌。

    此时,那位炮兵团长依旧站在五九八高地上,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摩斯科,眉头依旧紧锁。

    “该死的。”

    他狠狠的骂了一声。

    不算空中轰炸,仅仅计算火炮,加上其他师属的105远程火炮,计算下来,每分钟就有近一千吨炮弹落在摩斯科城内。

    这次炮火密度确实前所未有,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但这位团长也很清楚。

    此时摩斯科内有海量的地下堡垒工事,这样的炮击,效果其实很差,并不能消灭多少敌军,甚至连士气都不会有多少影响。

    除非305以上口径的重炮直接命中堡垒,或者三吨航空炸弹直接命中地堡,否则根本不会有多少损失。

    这座城市里,所有人都已经被疏散了,剩下驻扎的士兵,都是把自己视为死人了,只想拿着德意志士兵垫背,一命换一命。

    前几天的进攻,有无数敢死队抱着反坦克火箭筒从侧面攻击四号坦克,以至于短短五天的进攻,就损失了两千辆坦克装甲车。

    当然,敌人也损失很惨重,士兵的伤亡比德意志只多不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成建制投降的部队。

    双方都在消耗。

    在他看来,这样的消耗毫无意义,以目前部队的实力,有绝对优势的机动装甲力量,有优势空中支援力量,强横的后勤补给实力,完全可以直接分割包围摩斯科,发挥机动能力,绕开继续进攻,把这里围困死,然后徐徐进攻,根本不需要这样消耗。

    物资或许无所谓,德意志不缺物资,但士兵的消耗,还有对士气的消耗也是巨大的,这样缓慢的进攻还会给敌人准备时间。

    他本能的感觉这种方式不对劲。

    不过,这场战争由元首指挥,他只是一个团长而已。

    而元首,似乎打算拔掉敌人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堡垒,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场,清楚部队扫过的每一块土地上每一个敌人,从根源上彻底摧毁敌人。

    ······

    十一月八日。

    黎明前。

    摩斯科城内。

    “连长?”

    一个老兵手持一根点燃的‘中华’香烟,靠在一辆被击毁的四号坦克残骸上,抱着进口的冲锋枪,看着远处的浮现点点微光的天际,目光久久凝滞。

    许久之后,一旁的一位班长忍不住喊道。

    因为部队急速扩充,他们连一年以上的老兵,就只有连长一个人了,要是连长出问题,那他们排怕是也会像三十三连一样···

    回想起三十三连的惨状,这位班长一阵头皮发麻。

    虽然已经做好了为祖国献上一切的打算,但他也不希望用血肉之躯对着敌人的坦克冲锋,白白的死在敌人的履带下。

    这位老兵连长默默叹了一口气,勐然吸了一口手里燃烧的只剩下最后一节的香烟:

    “进掩体,德国人又要炮击了。”

    夜间炮击效果很差,除了开始的两天,德国人再也没有在夜间发起炮击,始终是白天炮击,然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进摩斯科,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拔除。

    “是。”

    得到命令,一众新兵们纷纷涌进混凝土构筑的堡垒。

    刚进入没多久,天空中顿时落下密密麻麻的炮弹,大半个连,九十多人只能瑟瑟发抖的躲在地堡垒,祈求不要被大口径重炮命中。

    德国人炮击很可怕,但他们的堡垒也很厚实,数层厚的钢筋和混凝土堆叠,除非是被那种三百口径以上的重炮直接命中,不然不会有任何危险。

    堡垒内,油灯如豆,一个手持黑星手枪,头戴军帽的年轻男子正在口若悬河:

    “同值们,我们堡垒很坚固,一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德国人的火炮是打不穿的···”

    “我们的堡垒储存了足够我们所有人消耗三个月以上的水和食物,甚至单单吃肉罐头都足够我们吃三个月,弹药也足够我们使用半年以上。”

    “我们还有进口的两门反坦克炮,每一门配备一百门炮弹。”

    “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个人····”

    “德国人每消灭我们一个人,最少要让他们付出一个人甚至两个人的代价,为我们今后的反攻做出贡献。”

    “·····”

    那位班长看了一眼依旧在喋喋不休的军官,再看了看一旁被说的面色带红的新兵们,神色有些冷漠。

    如果不是这这些刚刚从军校培训班出来的蠢货,前天的三十三连在堡垒被攻破后,也就不会那么蠢的对坦克发起冲锋,最后九十多人全部死在敌人机枪火力网下。

    老连长也静静的看了一眼依旧在口若悬河的‘上司’,没有说话。

    作为一个两年半的老兵,他很清楚,所有留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是炮灰,用于消耗德国人的力量,拖延德国人的步伐,为后方的反攻争取时间。

    所以,部队里需要这些人。

    ·······

    十一月九日。

    次大陆。

    混领土碉楼,机枪哨塔,铁丝网,将金来这个不大不小的港口分割成两个世界。

    铁丝网内,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有序,物资充裕,外面的人甚至能闻到里面飘散出来的沁人的食物香味,据说这是来自东方的烹饪手法。

    铁丝网外。

    混乱,四处可以看见,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人群。

    “我们就在这里呆着?”

    一位营长看着外面的人群,有些疑惑。

    自从占领这里,部队并没有向鬼子继续进攻,而是开始沿着铁路扩展,占领一个又一个城市,修建一个又一个堡垒群。

    然后,开始扶植当地武装力量。

    而且更离谱的是。

    扶植这些力量,虽然名义上是和鬼子作战,但却是来着不拒,也不验证,见到势力就给。

    虽然没有给钱,但只要来人有一定的势力,占领了一些地盘,有一定的人手,就直接武器,给枪,甚至是都直接免费给。

    上头到底打算干嘛?

    虽然给的都是一些上世纪姥爷货,国内淘汰的汉阳造,中正式,根据地自造的马步枪,老式驳壳枪,其中质量最好的还是缴获的鬼子三八大盖。

    这些东西投放到这里有什么作用?

    别说打鬼子了,现在这些人自己都打起来了,村东头打村西头,这个村和那个村打,简直是土匪争霸。

    再说了。

    鬼子都缩在西海岸去了,他们这都在东海岸呢,之间隔了几百公里距离。

    “对。”

    一位曾经前往平安县培训的团长语气悠然:

    “咱们团就在这里呆着。”

    “把仓库里那些姥爷货都放出去。”

    “当然。”

    团长加重了语气:

    “好东西,三八大盖,捷克式,歪把子,还有迫击炮这些,必须拿钱来买!美元,或者粮食券,其他的不收。”

    “只要钱足够,重机枪,60、80迫击炮,甚至小坦克也是可以商量的。”

    “是。”

    营长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所谓的小坦克,其实就是鬼子的小豆丁,这玩意装甲,动力和火力,甚至连装甲车都不如,重机枪都能直接打成筛子。

    也不知道哪里搞来的,给运过来数百辆。

    反正这些东西自己看不上,给这些包头巾玩耍也没啥,即便被鬼子缴获了,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威胁,纯纯的活靶子。



    八十六章 过来吧麦克阿瑟

    

十一月十八日。

    西线。

    瑟堡,艾森豪威尔办公室。

    清晨,一缕缕阳光洒下,西线盟军最高指挥,美利坚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将军正透过窗外看着晨曦,桌子上,放着一杯微微浮起点点热息的咖啡。

    在他的桌子上,是一张巨大的作战地图。

    代表红色箭头的盟军,宛如八爪鱼的红色触手,一支一支的伸向法兰西内陆,宛如一只巨大的魔爪,打算染指欧洲大陆,其中诺曼第大区,科唐坦半岛,布列塔尼区已近被红色触手覆盖,但所有的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