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天华同志,你很能喝酒呀?”
杨天华笑着说:“当初我和战友一同参加过西伯利亚集训营,那里的老毛子一个比一个能喝,和我们一个宿舍里的毛子特种兵一次能干掉两瓶伏特加和一大堆啤酒。你要是想和这帮老毛子做朋友,不会喝酒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在三个月训练完成后,我的酒量也练出来了。”
谷桐好奇的问:“那么杨天华同志,你的酒量是多少呢?”
杨天华一本正经的说:“搁别人那儿,几两,但在你这儿,海量。”
谷桐笑的像朵花:“讨厌,就会骗人。”
李剑和丁日辉投来了鄙视的目光,不过随后便扭过头去,对两人正抢着的一个王蟹暗暗较劲。
丁日辉凶神恶煞:“这螃蟹是我先看中的!”
李剑不甘示弱:“这螃蟹是我先拿到手的!”
丁日辉针锋相对“这螃蟹的酱料是我涂抹的!”
李剑怒发冲冠:“这螃蟹的壳是我劈的!”
丁日辉直接上嘴:“是我先咬到的!”
李剑本想跟着一起咬上去,不过觉得影响不太好,便只能忍痛放弃了这个王蟹,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
朱振华赶紧抱着怀里的螃蟹和对虾悄悄的溜走了。
任锋倒是乐此不疲的将肉渣全部收集起来,明天还要用这些诱饵来捕捉下一批海鲜呢,可不能浪费了。
其他的战士们则一杯接一杯的开怀畅饮,海鲜与啤酒,欢笑与歌唱,爽快与开怀,海风与波浪,甲板与栏杆,星空与海面,共同汇成了一曲无比美丽的合奏曲,让一切都变得和谐而又欢快,最后,战士们共同唱起了军歌,嘹亮的音浪冲破天空,在辽阔的印度洋上留下属于人类的痕迹。
李林海看着欢快的甲板,笑着说:“我们这艘船,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杨天华走了过来:“这样热闹的日子,以后就不多了。”
李林海说:“杨老弟,我不知道你们这次要去执行什么任务,但大家都是共和国军人,在这里,我诚挚的祝福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尽数排除一切危险,平安归来!”
杨天华碰了碰他的酒杯:“谢谢,我们一定平安归来!”
所有的战士都端起酒杯:“平安归来!”
星垂海空,宁静安详。
第八十七章 抵达
清晨雾霭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口。
在拖船前后左右不断的推动中,振华号货轮慢慢的被顶入了港口,万吨巨轮庞大的船身靠向岸边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座小山,不过和现在船满为患的港口比起来,振华号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瞭望员说:“这个港口可够繁忙的,船简直比广州港还多!”
见多识广的李林海说:“咱们国家目前正在支持坦桑尼亚进行反侵略战争,这些船大部分都是运输军事物资的,枪炮弹药、卡车坦克,运啥的都有,整整十万人的军事装备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看北边,一排坦克正从船上开下来呢,59式,很壮观。”
是的,此刻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已是俨然一片繁忙的运输景象,大量货轮停泊在港口上,军用物资则成百上千吨的从货轮上卸下来,通过公路和铁路一路运往坦桑尼亚军事部门,一刻不停。在那里,这些海量的军用物资将被详细的分类和登记,通过神经般的交通网送往各个部门,比如一线作战部队、比如新兵训练营、比如新组建的作战单位、比如后勤中转站,这些军用物资就像是源源不断注入坦桑尼亚军队血管中的养料,让坦桑尼亚国防军的反攻浪潮如同一把高速旋转的铁锤,一刻不停的向前加速撞击,直到把一切阻挡都给彻底粉碎才算截止。
如此壮观的景象让利剑突击队的兵们看的入了迷,众人指着港口上的各式物资说个不停,一个比一个兴奋。
“老天爷!那是59式样130毫米加农炮吧!是我军各个集团军炮兵师的主力当家装备,展开速度快,威力非常大、弹种足够多、射程足够遥远,而且还无比精准,简直就是对付山体堡垒的不二利器!”
“130毫米加农炮有什么厉害的,俗话说得好,口径即正义,看那里,66式152毫米榴弹炮,我们当初在炮兵侦察连的时候就招呼过这玩意儿进行火力支援,我的乖乖,一炮下去简直能轰碎一个排!”
“这两型炮都太重了,要知道,非洲缺乏公路,这些重炮很难快速机动至指定位置,你们看远方,那是退役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这才比较合适当地的状况,而且威力也不弱,130加农炮和152榴弹炮那些重型装备不是非洲军队能玩得转的。”
。。。。。。
杨天华说:“可别小看了人家,坦桑尼亚的国防军可不是鱼腩之旅,经历过这场战火的考验,他们将脱胎成为一支真正的强军。”
李剑点点头:“是的,除了来自我国外援的军事装备,坦桑尼亚也已经自我建立了一座56式自动步枪制造厂和一座54式高射机枪制造厂,再加上正在修建的几座冶炼厂和炼钢厂,坦桑尼亚最基础的工业底子正在慢慢的竖立起来,他们生产的第一批枪械也已经装备了部队,经过实战考验后,坦桑尼亚国防军发现武器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光凭这一点,坦桑尼亚已经在非洲算的上十分优秀了。”
杨天华说:“上级给我们安排的接待人员呢?”
李剑说:“是一名坦桑尼亚国防军的少校军官,应该会直接来到港口接待我们的,我们先下船吧。”
杨天华点点头,与李林海船长以及一票船员们告别,然后从振华号上的侧舱门上踏上侧舷梯,然后整齐的列队站在港口上等待,周边的坦桑尼亚港口工人很友好的给这些黄皮肤的军人送来水和大饼——这些日子里,经常有来自东方的军人来到这里,努力的支援他们国家的反侵略事业,因此,这些坦桑尼亚的人民对这些东方军人一直都很是尊敬,也非常友好。
得到了杨天华的同意后,兵们开始品尝起了富有坦桑尼亚特色风味的大饼,仍旧是狼吞虎咽的吃相。
这倒是让周围的坦桑尼亚人看的啧啧称奇,难道东方人吃东西都这么凶猛吗?简直就像是一群凶猛的猎豹!
李剑小声提醒:“是不是要让战士们改改吃相?怪难看的。”
杨天华摇摇头:“这是我们的特色,逼格十足。”
李剑简直快被雷翻了:“为啥什么事到你嘴里,都能用逼格十足这四个字来形容啊!”
杨天华一脸傲娇:“因为老子逼格十足!”
正吃着,一辆墨绿色的吉普车从繁忙的港口上开了过来,是众人很熟悉的北汽212吉普车,不过由于港口全是军用物资,所以交通十分拥挤,吉普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直到二三百米才被兵们看见是特意朝他们开来的。随后,吉普车停稳,车门打开,一名精干的坦桑尼亚军官和一名解放军军人一同从车上跳了下来。
国内军人先问:“你们好,是来自国内的0133481号部队吗?”
杨天华点点头:“没错,我是部队主官,杨天华。”
军人点点头:“你好杨天华同志,我是奉上级命令来接待你的何冲骁,驻坦桑尼亚的一名武官,这位是坦桑尼亚陆军少校,炮弹同志。”
李剑好奇的问:“炮弹同志?你的名字就叫炮弹吗?”
坦桑尼亚少校咧开嘴唇笑笑,用生疏的汉语说:“这是我的家庭给我取的名字,因为当时家庭附近有战乱,所以不停有炮弹坠落,我的父亲便叫我炮弹了。”
朱振华笑着说:“那你是多少毫米口径的炮弹呢?”
杨天华瞪了这货一眼:“给我闭上你的鸟嘴。”
坦桑尼亚少校笑着说:“父亲分辨不出来炮弹的口径,他只知道炮管里塞的东西叫炮弹,在家里,我的哥哥叫炸弹,我的弟弟叫手榴弹。”
任锋打趣道:“那你的爸爸一定叫原子弹!”
杨天华又瞪了这货一眼:“你的鸟嘴也别张开!”
炮弹少校说:“没关系的,经常有人对我们这儿的取名习俗表示不解,我们都习惯了,好了,中国同志们,我们该出发了。”
一百五十名精锐的突击队员在口令声中向左转,然后拎着大包小包向港口外跑,脚步声整整齐齐的在混凝土地面上砸响,坦桑尼亚的工人们惊讶的看着这支精神面貌完全不同的部队从自己身边滚雷般的跑过,扩散而出的精悍气息扑面而来,驱散了清晨港口的雾霭。
八辆军用越野卡车在港口外等待着,兵们很快便登上了车厢,被帆布给隐藏的严严实实的卡车随后启动,沿着风沙遍布的公路向前推进,路上,战士们看见了如同河流般向前涌动的后勤线,这些海量军用装备正一同跟着他们前进,壮观而又磅礴。
杨天华说:“目前你们这儿的战局进行的如何了?”
炮弹少校神情兴奋,说:“很顺利,我军的大象步兵团在昨天晚上打下了卡盖地区的入口,斯尔徳瓦小镇已经飘起了我们的军旗,进攻通道打通之后,我们的猛虎师将挥师前进,夺回卡盖地区,甚至击破乌干达人的首都!”
杨天华说:“希望你们顺利。”
炮弹少校点点头,自信的说:“在十万大军,数百辆坦克,数百门重炮,几十架战机组成的钢铁洪流面前,乌干达人必输,我们必胜!”
卡车车队一路向着西方开去,在那里,坦赞铁路的一座火车站矗立着。
坦赞铁路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也就是利剑突击队到达之处,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在1976年7月全线修建通车,由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合作建成,贯彻东非,足以横亘成为一条动脉,沟通调节资源能力。
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境内,这条铁路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奇迹,象征着未来。
此刻正处于战争状态的火车站自然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守卫节点,整整一个警卫营的兵力驻扎于此,还有几门65式37毫米双联高射炮承担防空任务,警备颇为森严,在军列的轰鸣中,一条钢铁长龙出发了,旋转的钢制轮毂产生巨大的噪音,列车车皮上拉着六辆59式坦克,四门130毫米加农炮以及牵引车,成百上千吨的弹药以及一大批药品,这是提供给前线的军事作战物资,军列每天都在一趟趟的开上去,然后再一趟趟的撤下来,压力不小。
在火车站内外,皮肤黝黑、眼睛发亮的坦桑尼亚军人沉默不语的站在哨塔和通道上,斜挎的56式自动步枪时刻插着弹匣,身体里蕴藏着猎鹰与猎豹共同的力量。
杨天华只扫了一眼便说道:“炮弹少校,这些军人都是很不错的战士,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信仰和精神。”
炮弹少校说:“打从他们参军之时就被告知了我们国防军所必须坚信的信仰,那时就已经埋下了一枚枚种子。现在,祖国正被侵略,所以我们军队的每一名士兵的内心里都必须要信一些东西,这样才能锤炼出真正的作战意志。杨同志,这是贵国的政工干部教会我们的经验。”
杨天华说:“你们实践的很不错,我们国家有有一位老将军说过,只有一支具有军魂的部队,才能打出真正的胜仗!”
又一节列车轰鸣着进站,工人们立刻开始向列车上装填物资,炮弹少校也领着杨天华一行人上了火车,他们即将前往遥远的三国边境线,也就是杨天华地图上标注出的地点。
第八十八章 参观
军列驶过万顷原野,漫长而孤寂的铁路的横亘在宽广的东非大地上,渺小和伟大融合在一起,谷桐显得很是兴奋,探出小脑袋感受着车外的劲风和粗犷的美丽,不过下一秒,她就被瞪着眼睛的杨天华给拉了回来,被警告了一番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坐在座位上参观了。
军列之外,两门65式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被固定在车厢上作为固定炮台使用,炮手们警戒的关注着周边的天空,防止乌干达人残存的轰炸机突然来进犯。
杨天华问:“乌干达人的空军经常进犯吗?”
炮弹少校摇了摇头:“不怎么来,他们的空军出动率很低,仅剩的十几架米格21和米格17,这些战斗机的航程都很短,很难千里奔袭坦赞铁路,那基本上就是单程票了。”
杨天华问:“那为什么你们还保持着森严的防空态势?”
炮弹少校说:“根据可靠情报,乌干达近期从利比亚秘密进口了一批伊尔28战术轰炸机,虽然一直未曾出动,但我们却不得不做出防备,尤其是在列车上做好防空准备,因为如果铁路被炸断我们还能及时维修,可要是几千吨的列车被炸毁在铁路上那清理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后勤一旦跟不上节奏,那么前线的攻击效率就要大大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