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购买十二套单兵夜视仪,则纯粹是杨天华为了特种作战做出的考虑,在安南密集的丛林夜间作战,单兵夜视仪可以让战士保持对敌人的单方面信息优势,也可以执行更加艰巨的夜间渗透任务。
除了这十二套夜视仪之外,杨天华还要求上级从黑市上购买一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夜视仪,用来装备其他突击队成员,这些夜视仪的性能自然无法和后世的成熟产品相比,但必要时刻也能发挥莫大的作用。
PF98式单兵一次性云爆火箭筒则全部送往轻兵器厂进行仿造,杨天华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轻兵器厂以目前的69式火箭筒为基础进行放大和改装,用工程塑料和新型生产工艺仿造出一次性火箭筒,云爆弹头可以用普通的高爆弹头代替,性能要求不大,但必须保证发射安全,不能造成误伤,尽快生产出六百套装备突击队。
还有11式狙击榴弹发射器,这玩意儿的单价更贵,一套就要7000积分,不过更贵的价格代表了更强的战斗力,11式狙击溜配备15发35毫米榴弹的弹鼓,射程高达2000米,专门针对敌军有生目标和轻装甲目标。
和狙击步枪的思路不同,这玩意儿秉持着撞不死你老子就炸死你的精神,不求精准命中敌人,只求飞到目标附近轰然爆炸即可,随后再释放高爆碎片和冲击波杀伤敌人,配备杀伤弹、杀伤破甲弹、榴霰弹、照明弹,再加上弹道计算机的助力,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夺命幽灵。
除此之外,杨天华还要求上级从黑市上采购一批凯夫拉头盔、凯夫拉纤维制成的防弹衣,并且仿制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时身上的战术背心和战斗军靴,凯夫拉材料是1970年初横空出世的新产品,现在还没达到风靡全球的地步,但凭借后世敏锐的嗅觉,杨天华仍然毫不犹豫的为突击队装备上了这些产品,这些可是保命的玩意儿,马虎不得。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过去,突击队的浑身装备就已经焕然一新,不少兵甚至连睡觉都舍不得脱下身上的好东西,抱着手中的新枪说梦话,生怕一觉醒来又回到了56冲加刺刀的时候。
杨天华笑了笑,既然装备到手,那么新训练也得加紧了。
第九章 丛林
杨天华毫不担心侦察兵们的体能水平。
与对岸完全不同,步入二十一世纪后,草莓兵们训练前必须要饮水300CC,对训练当天的气温甚至还有严格的要求,超过31摄氏度则立刻抗议罢练,特种部队则在室内游泳池训练冲锋舟,主力部队的野战男兵的训练标准甚至比我军高原女兵训练标准还要低下,军容不整,乱搞男女关系,堕落的简直不能再堕落了。
而共和国陆军,尤其是共和国陆军侦察兵,自从诞生以来对兵员的身体素质就一直呈现高标准和严要求两种态势,标准哪怕放在全世界来看也是顶尖级别的存在。哪怕一名炊事兵都能和西欧各国陆军的兵员比一比野战长途行军,这样的超强单兵体能带来的是超强的机动性。共和国陆军将机动性发挥最出色的一次战役莫过于万岁军在苦寒战场上十四小时内强行军一百四十公里,抢占多个战略要点,彻底粉碎白头鹰精锐部队的大规模突围行动,歼敌过万,天降雷霆,横尸遍野。
这场靠两条腿跑赢了车轮的荡气回肠般的胜利令人回味不绝,成了各国军校案头上的经典战例。
所以,有了体能的基础,一切就很好办了。
在广州军区层层叠叠的山林中,杨天华首先带领着这些侦察兵进行了丛林战术训练。
丛林作战,历来是一支军队的噩梦,白头鹰的精锐海陆空三军猛攻安南整整十五年,参战兵力高达整整六十五万人,耗费足足两千五百亿美金,出动了包括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战列舰、重型直升机在内的几乎一切武器,但却在付出死伤超过三十万人、被击落接近九千架各式战机的代价后,不得不拖着一身伤离开了这个国家。
并非白头鹰的军队不再锋利,而是猴子的鬼地形实在太变态了,放眼望去除了丛林还是他娘的丛林,丛林中除了特工还是他娘的特工,用凝固汽油弹烧毁一片森林,隔天就能再长出一片森林,再加上站在猴子背后两个陆上超级巨人的帮忙和输血,猴子简直成了最好的枪,向合众国射来最尴尬的弹,成功的利用层层叠叠的雨林,将这个曾经击溃了鬼子和汉斯的超级巨人给活生生的挤出了东南亚的落脚点。
要是放在广阔的平原上对决,老子早就不知道把你们那点可怜的实力给灭了多少次了。
这几乎是所有白头鹰高级将领心中的真实想法。
但也不难看出,丛林对于一支成建制的正规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的防区内将存在无数敌军游击分队,意味着没有办法展开的行军横列纵列,意味着后勤部队根本没办法及时跟上前线部队的推进速度,意味着空中轰炸和炮火支援的能力被一刀砍掉了大半截,意味着支援部队很难及时抵达战场上空,意味着敌军能够隐蔽的组织一轮规模超过集团军级别的超大反攻。。。。。。
总而言之,绵密的丛林对于现代军队就是一场噩梦,毫无疑问。
杨天华对这些侦察兵说:“在现代战争中,谁要是能征服丛林,谁就能征服一切地形作战,战士们,现在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最复杂的狂风骤雨的热带雨林条件,敌人自认为靠着他们那点可怜的经验就能把整个丛林化成他们最好的武器,狂妄无比。所以同志们,你们有信心把这片雨林狠狠的踩在脚底,让敌人听到你们的名字就毛骨悚然,不停的发抖吗?”
李剑小声说:“老套的激将法。”
兵们偏偏就吃这一套,嗓子里迸发出怒吼:“有信心!”
杨天华吼了回去:“别在我面前吹牛逼,在敌人面前尿裤子,我要看到你们的真实表现!”
兵们喊道:“我们不在敌人面前尿裤子,要让敌人在我们面前尿裤子!”
杨天华说:“很好,现在我宣布命令。”
兵们齐刷刷的立正,发出整齐的震撼声。
杨天华说:“我们要在三天之内迂回穿插一百七十公里,我知道,这对于大家这并不难,但我需要你们一个都不掉队的完成这次训练,我不希望出现任何一个逃兵或者孬种,否则那便是我作为你们教官的最大耻辱,我将和你一起上军事法庭。”
兵们怒吼:“放心吧,教官!我们中没有一个孬种!”
同样穿戴着全套装备的李剑脸上出现一丝苦笑,奶奶的,这回怕是要脱一层皮了。
队伍刚刚要向右转出发,杨天华拦住了两人:“等一下,您二位应该是狙击手吧?”
这两位身上挎着LR4高精度狙击步枪和黑市上进口的SVD德拉贡诺夫半自动狙击步枪,穿着雨林吉利服,还背着帆布防水战术背包的士兵立刻立正,异口同声的说:“报告教官,是的!”
杨天华说:“你们不必戴钢盔,摘下来吧。”
两位狙击手的脸上出现了不解的神色,疑惑的问:“为什么啊?”
杨天华说:“狙击手不需要佩戴钢盔,因为那会暴露出你的头部轮廓,棒球帽和贝雷帽也不行。在战场上,你们可以戴宽檐帽,辅之以精巧的伪装,从而消除头部轮廓,明白吗?”
两位狙击手立刻恍然大悟,赶紧点头,将凯夫拉头盔摘下来塞进背包,拿出那个看上去并不是很好看的宽檐帽戴在了脑袋上。
身后,其他狙击手也完成了同样的步骤。
杨天华满意的点点头:“出发吧。”
长长的队伍再次出发了,一路上沉默寡言,脚步声都十分轻微。
这也是杨天华的教导,按照杨天华的要求,真正精锐的特种部队应该是战场幽灵一般的存在,不能让敌人根据任何痕迹或者现象发现自己的存在范围,至于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可以等到胜利之后再喊,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在行军道路和渗透过程中,能少说话就尽量闭上自己的嘴,别给自己或者战友惹来意外之灾,兵们都很接受这一点。
行军的配置也很讲究,按照杨天华的教导,利剑突击队分出了十二个前锋行动小组和三个狙击小组从主力行军部队的两侧如同触角一般延伸而出,距离主力部队超过一公里之遥,在无线电通讯的配合下能够成功的将防区拓展到团级别,而携带轻型迫击炮的炮兵班则可以为任何一个小组提供准确而快速的炮火支援,精准的兵力部署体系让较少的兵力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而这则意味着任何一支敌人想要包抄他们,都得起码出动超过一个团的兵力,如果想要全歼,则需要派遣整整一个旅才行。
在丛林中缄默不语的特种兵们还不知道,在密林深处,他们真正的训练,开始了。
第十章 野外生存
杨天华指着一块朽木问:“同志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战士们盯着这块泡在溪水里腐烂的朽木,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这是食物。”
说完,杨天华从腰间抽出M9多功能刺刀,闪电般的挽出一个漂亮的刀花,随后小臂发力,刺刀锯齿一侧劈坠而下,将整块朽木立刻砍成两截。随后,杨天华从被斩断的朽木中拉出了一根白花花的蠕虫,毫不留情的扔进了自己的嘴里,大口咀嚼着咽了下去。
战士们纷纷看傻了眼。
杨天华说:“怎么?害怕了?”
朱振华强忍着恶心,说:“不害怕。”
杨天华拉出另一根蠕虫扔了过来:“不害怕就吃了它。”
朱振华艰难的捏着鼻子闭上眼睛,将它捻起来放在嘴前,但犹豫了半天还是没能把这玩意儿塞进嘴里。。。。。。太恶心了。
其他战士也纷纷如此。
杨天华说:“吃不下去的孬种就给我立马滚蛋,连虫子都对付不了还想对付人家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特工?趁早滚回你的老部队玩56冲加三棱军刺去,别糟蹋属于特种部队的好东西,也别给利剑突击队丢人!”
朱振华吼了一声:“我才不是孬种!”
吼完,这货下定了决心,仿佛视死如归一样,用力闭上眼,狠狠的把这条恶心至极的蠕虫塞进了嘴里,嚼都没嚼就直接吞咽了下去,脸憋得通红。
然而等他好不容易睁开眼,杨天华的脸又凑了过来,手上则拿着另一只截然不同的昆虫。
看着直发抖的朱振华,杨天华笑嘻嘻的说:“看你体格这么健硕,一条怕是不够你吃的,来,给你加个餐。”
朱振华内心发出一声哀叹。
这顿午饭对于全体战士来说无疑都是悲催的,杨天华命令每一名战士都必须要搜寻可供补充蛋白质和营养的昆虫进行食用,林子里的昆虫们可倒了血霉,短短半个小时内被整个的种族灭了绝,红着眼睛咒骂着杨天华的战士们甚至连蚂蚁都没放过,一根竹子抹上一点糖分就钓来了一大群蚂蚁,然后像人形食蚁兽一样统统吃了下去,所到之处,昆虫王国立刻四分五裂,尸横遍野。
狠狠的“饱餐”一顿后,战士们狠狠的瞪着杨天华。
杨天华无辜的说:“瞪着我干嘛?这可是野外生存的必修科目,你们平时口号怎么喊的,平时多吃苦,战时少流血,怎么,连这点苦都不能吃?”
陆振华说:“老大,苦我们能吃,但是蝎子老鼠蠕虫蚂蚁甚至是蛆。。。。。。就算是猪也不肯吃这些玩意的!”
杨天华说:“好了好了,晚上让你们吃顿好的。”
简单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利剑突击队队员们按照杨天华的指导,将自己留下的痕迹全部清扫干净,将翻出的新土再回填了进去,用草木伪装成灌木丛,小心翼翼的撤离了这片林区,营造出一副无人前来的假象。
杨天华说:“你们要注意,环境伪装不能仅仅关注视觉效果,更要从嗅觉、听觉上同时入手,你们可以运用草木揉碎释放的气味来遮盖气味,可以捕捉会鸣叫的昆虫来增添环境特色,从而让敌人在众多的迷惑性因素下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夜色渐渐落下了帷幕,阳光在密林深邃之处渐渐消失,复杂的地形加上极端的黑暗,一个普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会活生生的被逼疯的,但是利剑突击队却没有丝毫的怯懦,这些广州军区常年和大自然打交道的侦察兵们早已经摸清了丛林的脾气,熟知丛林中的大自然规则。
杨天华说:“打开夜视仪,继续前进,补给点在前方三百米处。”
两名尖兵将凯夫拉头盔上的四筒微光夜视仪翻了下来,顺着目标方向快速奔跑而去,熟练的身形如同丛林中的猎豹,身体中仿佛蕴藏着极大的力量,肌肉纤维仿佛要撑爆作战服一般发力,速度非常快。
无线电中传来一名尖兵的声音:“杨教官,你确认补给点就在前方三百米处吗?”
杨天华点点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