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赵云这个性格,认准了一件事情,那么就很难再改变。就是不知道,教主到底是怎么说服他加入的。本来按照他的性格,真的能宁死不加入。
“杨首领……”赵云刚走,没想到于夫罗又过来,“之前你跟我说的那个《太平经》,有些地方我不太明白……”
这段时间,郭太首先用道教小故事吸引于夫罗三人的注意,然后慢慢开始和他们讲道。
最近三天,去卑还好,呼厨泉和于夫罗,已经开始对太平教感兴趣。
也有可能是故意,毕竟打算更了解太平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哦,那里啊……”郭太也乐意看到他们感兴趣,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最后都会想办法让他们真的感兴趣。最后能入教,成为太平教徒,那是最好的结果。
在这个基础上,那么就能进行后续的汉化,直至让他们彻底融入到大集体之中。
这是杨俊的谋划,郭太知道后也感慨他的大胆,仔细权衡之后发现居然有可行性。
过了一个时辰,大军开始出发。
昨天他们过了下曲阳,现在要朝着阜城前进,路程还有点远,足足百里,怎么都要走两天。
不出所料,今晚要露宿荒野。
郡兵没有过来,也过不来。整支队伍已经超过十万,自从进入冀州,郭太就私下派人去告知各郡各县各乡,有太平教主祭过来,愿意入伍的可以入伍。
这两年,没有留在乡里的信徒,私下也有发展信徒。
别看朝廷免税一年,实际上战乱之后,各地要恢复,没有一两年做不到。
尤其那些官府和豪强勾结,侵占田地的情况。
于是更多人,从有产者变成豪强的佃户。
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好,眼看活不下去,让他们坚持下去的,大概就是信仰。
真坚持不住的,怕都已经想着去太行山投贼了。
现在收到消息,有太平教主祭过来招人,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过去找到郭太。
其中就有不少人认出郭太这个老牌的主祭,一时间泪眼汪汪。
后续一切就顺利了,以郭太的威望,各郡信徒那都是陆续过来,白波军这一路过来,基本就没有裹挟过百姓。扣除这些陆续过来的太平教信徒之外,也有其他跟着过来的乡人。
这年头乡里关系就这样,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不团结,抢水都抢不过别乡的。
投贼,那就是一起,剩下那么点,最后还不是被人欺负?
本来就过不下去,还要被其他乡的欺负,不如豁出去得了!
人数就这样到了十万,甚至还不止。
也就是冀州乱过,死了不少人,否则百万都有!
人到了这个级别,别说是郡兵州兵不敢过来。
于夫罗等人,也要慎重处理双方关系……
第209章 张纯来信
到现在为止,南匈奴这边的士卒已经达到上万人。
其中五千都是新入伍的,有少许是降军里面的士卒。
让于夫罗无奈的是,自己麾下有不少士卒信奉太平教,甚至少数匈奴人也开始信奉。
又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就相当于和白波军撕破脸皮。
局势的发展,让于夫罗等人也不得不开始研究太平经。
不仅仅是慢慢对这个经书好奇,更多是打算从内部攻破太平经对他们军队的文化渗透。
比如说,在太平教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新的宗教什么的……当然不是长生天,这时代的胡人信奉的是帝俊。
帝俊属于祖神(祖先神),不过也可以和道家扯上关系,再配合太平经,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宗教,问题不大。
大军抵达阜城的时候,赵云也带着数百人回来,其中近百人带自带马匹过来。
他回乡一趟,与父亲和乡人聊了聊在泰山的见闻,然后硬着头皮说自己已经投入太平教麾下这件事情。本来以为迎接他的是谩骂和职责,实际没有。
下面的的年轻人依然崇拜着他,反而大人这边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概是觉得,赵云经过这一次,是真正的长大了,看待这个世界已经不再那么稚嫩和意气用事。
真定赵氏拿出八成以上的族产,凑了五百士卒,配上百匹战马,这是赵云的‘投名状’。
“你小子可以啊!”管亥来到赵云面前,“赵氏之前才出钱出粮,现在看情况,怕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那是族人们抬爱……”这一次回去,对赵云来说也是感触良多。随即让开一个身位,把身边一人引荐过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老友夏侯兰,他的才华不下于我!”
“赵兄谬赞了,要说武艺,我可不如你。”夏侯兰笑了笑说道。就有那么点凡尔赛的意思,感觉言下之意,就是其他方面赵云都不如他一样。
郭太知道赵云的本事,他那么介绍夏侯兰,自然也好奇了解一下他的能耐。
权衡一番,考虑到他精于律令这点,安排到杨俊麾下担任军正。
杨俊本身兼任军正,夏侯兰安排过来,就校验一番,发现可以,就任命他为军正。
不过他本身,依然负责这种事,算夏侯兰的上司。
夏侯兰也不在意杨俊年纪比自己小,只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军正不负责统兵作战,本身权力却不小,且非亲信无法担任,入伙就是军正,还是很满意的。
夏侯兰和赵云是发小,原本却不太认可赵云的想法,认为他太理想化了。
谁知道这次回来,赵云似乎换了个人,至少在他看来成熟不少,他也很欣慰。
“阜城什么情况?”郭太没有在夏侯兰和赵云这边耽误太久,他更关心的是阜城的态度。
到底是乖乖开城投降,还是非要打一场。
要说这豪强,有能力就建造坞堡自己防御,没能力的就躲到城里面的宅子里。
自然而然的,钱粮什么的,可能也运输到了里面。
这个时候想要得到这些豪强的钱粮,那么只能把城池打下来,才能做到。
“在犹豫,估计是意见没有统一。开门担心我们会屠城,不开门担心我们会一怒之下屠城……还有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官位,舍不得自己的钱粮……人心,本来如此。”杨俊随口说道,若只是听他语气,还以为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郭太也不太明白,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说话就那么深沉,一副过来人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告诉他们,若是不投降的话,那么我们立刻攻城。城破之日,鸡犬不留!”郭太当即表态。既然你们犹豫,那么就不给你们犹豫的机会。
事实证明,狠话的确是有用的。刚派人过去传话没多久,这大门就乖乖开启。
面对十万敌军围城,而且叫嚣不投降就屠城的时候,没有谁能淡定。
最后发现,开门其实真的没什么风险,对方并没有屠城,就是对豪强很不友好。
官员方面要加入就加入,不加入也不管你。最难得的,是对百姓秋毫无犯。
甚至需要买些什么东西,那也是给钱的。
全军在阜城休整一晚,这边妓寮和半开门的生意可是好得不行。
第一批的奖赏已经分发下去,不少参战的士卒,手里都有闲钱。
也就是时间问题,个别做这行当的,知道这些白波军不伤害无辜,而且有这刚需,少不得收拢一批失足妇女过来,最后少不得赚得盆满钵满。
也就是限制赌博,否则的话少不得更多的钱要被搏戏坊给赚走……别看没有麻将骰子牌九的,人家有斗鸡斗狗斗蟋蟀,投壶围棋和樗蒲,总能吸引你花钱。
“这帮家伙是不是傻?”阚泽摇了摇头,“队伍里面女眷那么多,稍微花点心思,还不能找到一个媳妇,非要去妓寮花钱。”
“我看你是看上甄氏淑女了……”旁边的潘璋调侃道,“被以为我不知道,最近几天你都很关注马车上的那五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什么错?”阚泽也不掩饰,也没必要。又不是什么禁忌,凭本事追求下来的,有什么不可?
“我的意思是,你应该和首领说说。说不得,就直接赐给你一个了呢?”潘璋笑道。
“这婚姻大事,讲究的是就是你情我愿的,强迫不来啊!”阚泽摇了摇头,现在最可惜的是,甄氏淑女美则美矣,很少在人前露面是个问题。
接触都成问题,更别说如何追求她们。
他更清楚,军中打她们主意的可不少,竞争其实非常激烈。
当然,主要还是针对前面四个,甄宓年纪太小,反而是最‘安全’的。
“反正你我还年轻,事业为重。”潘璋笑了笑,然后离开。都是底层出身,又是同一届的学生,他们几个的关系都很不错。贺齐,步骘和徐盛不在,两人就是个小圈子。
“也是……”阚泽也不太纠结这个问题,大丈夫何患无妻?
在阜城呆了一晚,结果还等到了一个意外之喜。原来是辽西那边的张纯,知道白波军在冀州肆虐的消息,尤其知道他们已经有十万人的时候,当即有了主意。
“那张纯好大的手笔!”郭太把众人召集过来,“说是希望我们北上支援,两家合并攻略河北之地,事成之日,把冀州封给我们……这不,这封我为魏王了!”
第210章 终站平原国
“去不去?”管亥觉得,时间足够的话,不妨过去一下。毕竟幽州能弄到马匹,另外运气好还能吞并张纯叛军。
“没必要!”郭太当即拦住,只觉得管亥有些飘,大概是一路顺风顺水的关系,让他觉得什么都很顺利,“我们的目的是哪里,你应该清楚!”
原本是要向南,结果反而朝北,这不是南辕北辙么?再说,去不去也轮不到他们决定。
顿了顿,提醒道:“现在已经快到秋末,很快就要入冬,我们必须要找地方安顿下来。否则十数万人的过冬会成问题!”
“对哦!”管亥恍然大悟,一直忽略了时间问题,才想起来,转眼秋天都要过去了。
“所以我们接下来去哪里?”于夫罗询问,其实去幽州本来是他们的目标。
只是在半路随着匈奴内部出现叛乱,他们不得不改变初衷。
要说,其实还是有些想要去幽州的。
毕竟把张纯灭掉之后,朝廷是否会帮忙镇压匈奴内部叛乱,这个也在他的考虑范围。
就算没有,想办法在幽州割据下来也没什么。要说这长城以北,以前也是匈奴的地盘。
“已经确定过了!”郭太拿出图舆,“我们现在是巨鹿郡阜城,这里其实也是巨鹿郡的和安平郡的边境。我们下一步就是走安平郡,经清河国,最终把平原国给打下来!”
“平原国……济南王估计要紧张了。”看着图舆,管亥嘴角微微抬起。到时候一南一北夹着济南国,济南王基本是左右为难。
“我们以后的方略,主要是针对冀州和幽州这边,当然条件允许,青州兖州也会兼顾。黄巾少帅那边,主要负责青兖徐三州,同时以济南国作为销赃地,这样安排最好。”郭太解释。主要还是有济南王这层关系,他们南来北往也方便。
什么时候张钰要正式造反,到时候再把济南国给吸收进来也不迟……
“问一句,那个黄巾少帅是什么人?”于夫罗出面问了句,毕竟他很少离开并州,也不怎么关心大汉的情况。
“大汉泰山太守,平难中郎将,都乡侯,不过他和我们都是反贼出身。”郭太回道,“我们两家是合作关系,毕竟他们那边也是太平教徒,其实也算是自己人。”
于夫罗明白,就类似他们匈奴,大家都是匈奴,也都推崇一个单于,不过每个部族的族长,都相当于一个土皇帝。
单于下命令,大家叫各部族人过来集结,平时基本都是在自家地盘里面,享受乾纲独断的待遇。
太平教也应该是这样,大家都是太平教徒,不过各自有自己的地盘……
慢着,按照这个意思,那谁是‘单于’?
于夫罗突然发现,白波军的上面,可能还有‘单于’一样的存在。
按照道教的情况来说,应该是太平教的教主。
“杨首领,你们太平教……的教主是谁?”于夫罗小心翼翼问了句,“我有些好奇!”
“我们太平教的教主……当然就是大贤良师张角啊!”郭太眨了眨眼,笑着说道。
“中平初年起事的那个张角,秋末的时候传闻已经伏诛。”于夫罗不清楚,但呼厨泉当时还在洛阳,自然知道这事情,于是低声说道。
于夫罗大概明白了,教主没了,不过下面还有残部,所以各自为政,也算是天然盟友。
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也就是说其实白波和黄巾少帅只是结盟关系。
话虽如此,两者还是有合并的可能性,于夫罗很清楚,两股势力若是合并,只怕大汉朝廷都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