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看向曹操问道:“养头牛,都知道等它老了,工作不了,生育不了,产不出奶才杀。各地官员,自称为陛下牧守一方,怎么连这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大概是……”曹操想了想,“等真正肥了,可能就轮不到他们杀了。”
别说东汉这个时期,各朝各代都有这个问题。
各地官员,基本不会执行长远的政策。
那种需要三五年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的政策。
自己任上只有投入,看不到多少好处。
结果下一任上来,政策有了效果,这一任的官员飞黄腾达,上面谁会记得上一任的投入?
除非没办法,必须做那么做,款项也各种不到位,甚至拖成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
古代更惨,刚有些起色,别人有后台的过来摘桃子。
久而久之,扣除个别‘傻子’,否则大家但求无过就好。
反正只要地方安靖,不出乱子,自己的政绩就不会差。
“也就是说,如果当大家,看到这里有一头大肥猪……”张钰饶有兴致的说道。
“…………”曹操沉默,当这里发展起来,估计会有大量的官员,会盯上这里。
就有些讽刺,明明在这里最危难的时候,官府方面就没有在意过这上万人的死活。
作为豪强出身的曹操,多少有些迷茫。
士人把这个情况,推说是宦官乱政的结果。
可问题他的祖父就是宦官,他能不能知道,宦官开始当权,前后不过三年。
大汉各地的乱象,却是从七八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出现,所以说不通!
可难道说是士人,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这个想法,他想都不敢想,更别提公开说出来的。
敢那么说,父亲和他这些年,为了靠向士人这边付出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若真到那一天,教主有何打算?”曹操看向张钰。
“这里已是泰山山脉,不属于土鼓县治下!”张钰提醒道,“先不说太行山那边,就有上百万隐民。泰山山脉里,隐民不下二三十万,不缺我们这一万隐民。”
无非是封闭出入口,如同世外桃源一样,自给自足就好,如果他愿意这样的话。
说到这里,他笑着看向曹操:“曹国相怕是忘记了,这里的都是方外之人。对于世俗的权力和地位,其实并不关心。”
“教主倒是洒脱!”曹操感慨,若张钰真带着这些人当隐民,朝廷还真不好对付。
大多派遣官员,收服其下山为民。
不行出兵征讨,再不行只能封锁出入口,不让隐民下山,也不让物资进山。
只是没用,愿意偷偷和隐民做生意的人大有人在。
否则黑山军的物资,军械和马匹,盐油这些东西,怎么来的?
劫掠得到的物资,又怎么销赃出去?
这种事情,几乎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洒脱,呵……”张钰闻言,笑了笑,“只是成为隐民,都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天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还就成了‘反贼’。洒脱,这个世间就没有谁能真正的洒脱。”
顿了顿,继续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不若留下来吃顿饭,如何?”
第21章 寻人已至
曹操这次过来,主要是确认这‘上万人’的‘危险性’。
发现只是一群难民,而且生活得很好,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活不下去的人,才会选择造反。
就没听说过,日子过得不错的人,还要造反的。
比起在这里浪费时间,济南国的整治,才是他任上最重要的事情。
“教主!”曹操前脚刚走,波皓就过来抱怨,“为什么不告诉我,曹操那厮来了?”
对于波皓来说,皇甫嵩、朱儁和曹操,都是他的主要杀父仇人。
仇人当前,却不能为父报仇,这个感觉很不好,非常不好!
“首先,曹操不能在我们这里死,这样会引起朝廷的怀疑。”张钰淡定的回道,“其次就是,经过两次接触,曹操已经开始信任我……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波皓有些疑惑,他要知道什么?
“意味着教主的法术,也会对他产生效果。”卜斌上前。
他是闻讯过来的,主要还是担心波皓这个傻子,会做出什么傻事。
“然后呢?”波皓还是有些听不明白。
“只要我愿意……能让曹操加入太平教!”张钰索性直接揭开谜底,“变成自己人!”
“我不要他变成自己人,我只要他死!”波皓当即反驳。变成自己人,他怎么报仇?
“你这傻子……”卜斌敲了敲波皓的脑袋,“他成太平教徒,那岂非就是反贼了?长社之战的功臣,变成反贼,最后被朝廷处死,这才是最大的报仇!”
“还能这样?”波皓闻言一愣,仔细想想这样也挺不错的啊!
“反贼,不不,你们想太多了!”张钰摇了摇头,“我要他成为忠臣,大汉的忠臣。为了中兴大汉,不断向上爬的忠臣。”
“这有什么意义?”这下别说波皓,卜斌也不明白了。
“意义,当然有意义!”张钰的脸色变得阴沉下来,如同反派一样,“我要他成为权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中兴大汉。我要他把曾经压迫过太平教的汉臣,全部都处死。我要他奏请大汉皇帝,为太平教平反,甚至成为国教!”
顿了顿,继续说道:“到最后,甚至大汉皇帝的继承,都要先经过我们太平教的同意。只要我们不满意的皇帝,我们有权力把他废了!”
“教主,您说的这些,听着很爽利……”波皓有些疑惑的看向张钰,“到了这一步,为什么您不去当皇帝?”
“问陈胜啊!”张钰无奈的摊开双手,“当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祸害无穷。比如说,你都能想着我去当那个皇帝。若干年后,我的臣子,我下面的百姓,是否也会有拥戴某人当皇帝的想法?”
“这……”波皓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昔日王莽都敢篡汉,更别说其他人。我敢断言,从今往后,将不再会有四百年国祚的皇朝。朝代的更迭,已经成为必然的事情。”张钰断言,或者说历史本来如此。
“好歹也有四百年……”波皓低声嘀咕,当然这没什么实际意义。
卜斌开始反思,和波皓不同,他还是有脑子的。
“以后的事情,现在谁也说不准。现在我们要的,是继续累积底蕴。相信我,父辈的仇,我肯定会报。只是……有些事情还需要调查清楚,我怀疑去年的时候,有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情况……”张钰缓缓说道。
“什么意思?”波皓不明白,卜斌则是若有所悟。
“首先,唐周是谁?马元义去洛阳,到底是为了什么?其次,父辈们到底是打算造反,还是被逼无奈只能造反?最后,若猜测是对的,那么谁主导了这一切?”张钰解释。
“唐周?这名字好像有些熟悉……”波皓想了想,可想不起来。
“就是自称上任教主弟子,告发我们要造反的那个!”卜斌还是记得的。
“教主,上任教主的弟子,难道你会不知道?慢着,他莫非不是?”波皓原本还有些疑惑,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追问。
“父亲为了培养主祭,定期传道,挑选合格的教徒,学习道法。”张钰回道,“就和我开班授业一样,可以说里面的都是我的学生,但并非我的弟子。”
太平教遍布河北和中原各郡,需要的主祭并不少。
张角总不可能一个个培养,只能批量教导。
而且很大概率,都是一些浅显的东西。
批量生产的结果,那肯定不能算弟子,张钰和张宁不认识也正常。
或者说,就是张钰脑子里没有唐周这个人的记忆,才觉得奇怪。
“不怕告诉你们,真正得到父亲真传的,只有我和阿姊。最多把两个叔父算上,除此之外,父亲并没有真正收过弟子。”张钰肯定的回道。
“千万不要让我知道,到底谁在背后算计我们太平教,否则我……”波皓也明白过来,顿时气得牙痒痒的。
父辈主动造反失败,成王败寇还能理解。
如果是被迫造反,最后兵败被杀,那幕后之人,当真罪无可恕!
“这也是我暂时放过曹操的原因!”张钰点头,“我们需要有个人,帮忙了解去年的一些真相。不然我们拼死拼活,幕后黑手却在后面看我们的笑话,能忍?”
“不能!”波皓和卜斌同时回道。
“不能忍,就不要打乱我的计划!”张钰稍微松了口气,“明白没有?”
“明白了!”两人同时回道。到这里,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如此又过了三天,张钰带着一批炼制好的丹药,过去东平陵找济南王。
路过土鼓县,在食肆吃饭的时候,听说新任济南国相,开始清查济南国方士,捣毁好几个淫祠。
柿子捡软的捏,这些招摇撞骗的方士,的确是最好的切入口。
估计只有张钰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最终整个济南国十之八九的官吏,都有可能被撤换。
“师弟,你终于来了!”再次来到济南王府,刘康荣光满面的出来迎接。
“怎么劳烦师兄亲自出来迎接?”张钰笑着上前见礼。
“应该的,应该的!”刘康笑道,“对了,你找的三人,都已经来了!”
第22章 典韦和黄忠
张钰闻言一愣,随即大喜。
若能忽悠……说服这三人投入自己麾下,那么就算真的和朝廷交战,也不会那么被动。
要说自己麾下,扣除他自己,能定乾坤的人才,还真没有。
“可否让我见见他们?”张钰当即表态。
“本来就是师弟的客人……”刘康笑道,“他们就在后院,本来就算师弟不来,过两天也是要送去师弟那边的。另外就是,这一次的药……”
“抽空炼制了一批,另外还有好几箱仁丹,希望师兄帮忙销售。”张钰指了指身后的车辆,上面满满的都是药箱,“价格方面,每颗仁丹成本两文,其他由师兄做主!”
“仁丹是什么丹药?”见是没听说过的弹药,刘康非常感兴趣。
“这仁丹,主要是治疗中暑的药物。准备立夏,天气逐渐变热,需要这个的应该不少。”张钰解释,尤其这玩意配置还容易,晚上召集学生,按照配伍就能做出一大堆。
主要成分只要不大量吃,对身体也没什么影响。
“这样啊……”刘康闻言,对这玩意就没什么兴趣。
他基本在宅子里面修炼,偶尔外出基本也不怕中暑。
也就是说,这个叫‘仁丹’的,对他没什么意义。
不过那些行商的,打仗的肯定需要这玩意。
夏季开战,最怕的可不就是中暑么?
甲胄又闷又热,太阳又毒辣。
这个时候行军打仗,半个时辰人就泡在汗里。
士卒还好,大部分甲胄都凑不齐,还能顶着。
可军官不行,中暑倒下的多了,谁来统御士卒?
两文的成本,别说五文钱,刘康自信十文钱也能卖得出去。
那些走商的商队,哪个不要买点备着?
若是能和军方搭上关系,这玩意能卖疯!
“这玩意能有那么多,应该好做吧?”刘康不满足代销,他打算参一脚。
“的确不难,有配方有材料就做得出来。”张钰根本不怕他插一脚。
刘康和太平教纠缠越深,对他也就越有利。
“要不这样,我出钱出路子,师弟出人出地,建个作坊,专门生产这个。利润我们五五分,如何?”刘康想了想提议。
“三七分,师兄占七成。没有师兄的路子,这玩意不值一文。”张钰谦虚的说道。
其实他没有说实话,这玩意是简化版,原材料并不贵,就一文钱一颗的成本。
“这如何使得?”刘康连忙拒绝,不过考虑到其中利润,他这拒绝不太坚定。
最后两人一番推辞,且订下四六分帐,刘康六成,张钰四成。
若是按照一文一颗的成本,最终利润实际是五五分账。
只是相比生产和保密的风险,采购和销售的风险更大。
也就说,张钰占了大便宜,偏偏刘康还觉得他占便宜。
要说如今大汉,在口才和交易上能赢得了张钰的,可能已经没几个了。
敲定这些,张钰便前往后院。
刘康带着一瓶仁丹去找人试药,到底是打着他的名头去销售,那药效什么的,总得试试。
“怎么感觉……”跟着张钰过来的管亥,神色复杂看向离去的刘康。
“越来越市侩?”张钰笑道,“这样挺好,最怕的就是那些无欲无求的敦敦君子!”
这年头哪有无欲无求的,所谓的隐居,贪恋的就是那一份宁静。
无欲无求,其实只是贪的东西更大罢了!
要满足这种人的胃口,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