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这建御真不是姓氏,一个邪马台的,一个投马国的,八竿子没血缘关系的两人,一个叫建御雷,一个叫做建御名方,这建御怎么可能是姓氏。
  卑弥呼觉得有道理,最后派出使者,借助奴国去过大汉的俘虏带路,最终来到洛阳。
  也不需要认路,只需要来到乐浪带方郡,只说说是倭国来的使者,地方官员自然会接待,然后地方太守和官员会护送,一路过来是顺风顺水。
  真正让他们意外的,是大汉官府对他们的态度。不,到所谓外交部的时候,得到的待遇都很优渥,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者说,到底是谁在针对邪马台国?
  这些不得而知,除非留下来一段时间,好好打听一下消息。
  这个是有必要的,毕竟若双方开战,连对方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那么对他们很不利。
  “将军,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随从询问。
  “我们可能要留在洛阳一段时间,既然大汉不需要我们的贡品,那么想办法在洛阳发卖。我们带的物资,可不允许他们吃太久。”雷想了想说道。
  “是!”随从们纷纷回应,很干脆,甚至不回去质疑。
  准确的说,如今的倭国还在奴隶制国家,甚至连自己的文明和文字都没有。
  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当权者就是‘高贵’的存在,是有特权的。而普通人甚至是奴隶,都只能听命和服从,否则的话会大难临头。他们甚至不会考虑,自己为什么是奴隶,为什么是平民。
  不得不说,大概是与世隔绝而且没什么人干扰的关系,倭国的血统论保持的很好。
  以至于神武天皇的后裔,作为天皇一直传承下去,这也是倭国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原因。
  几乎是从现在的古坟时代,甚至到明治维新,血统论一直都占据很浓厚的一笔。
  哪怕后来资本崛起,依然有一大堆所谓的‘华族’,直至二战之后才被废除。
  就算如此,华族在倭国的政商两界,依然有活跃的身影。有一说一,当华族从明面转移到地下,才是最让人头痛的,毕竟血统论到现在,在倭国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滞留啊……看来是打算为以后的开战做准备。”张钰这边,大概是晚上的时候,收到羽林卫的通报,“若只是正常滞留,那么随便他们。若是有什么不轨行为,直接拿下。”
  就如同他所言,海上风浪大,出来的使者回不去,也很正常。
  只希望留在洛阳的这些倭人,不要不识好歹……


第436章 大义
  要让倭人安分守己,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民族天赋,也有可能是觉得自己什么专属的东西都没有,于是非常喜欢学习别人的东西。
  从武艺到技术,只要他们能学的,都希望能学会,不能的,似乎也在想办法把人带走。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大概有十个左右的倭国使者团成员‘消失’了
  建御雷似乎也意识到情况不对,灰溜溜的离开洛阳。
  “光明正大在帝都洛阳绑人,倭国真是好大的胆子。”知道这件事的刘辩,对倭国的好感度直接归零。天子脚下都那么猖狂,到了其他地方天知道会多么残忍。
  “倭人目前还在奴隶制时代,和草原民族一样,原始愚昧而且充满侵略性。他们只会在意‘有利于自己’和‘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道德是从来不讲究的。”张钰解释。
  至少在他知道的,日本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走婚制度。晚上男人潜入女人的家里,天亮离开,又或者逗留几天。有了孩子,就负责孩子的生活费,孩子随着母亲生活。
  同时先拜访为‘妻’,后拜访的为‘妾’,公元七世纪大化改新引用招婿制度,婿养子制度甚至持续到现在也没完全取消。直至公元十一世纪,武家当权才明确嫁娶制度。
  也就是我国进入宋朝年间,那边才开始有嫁娶制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朝能派那么多的倭女来找男人,毕竟嫁娶制度都没形成,自然也不存在贞操观念。至于那边的男人,娶了怀有唐人的倭女会生气什么的,婿养子有什么资格生气?
  不仅不能生气,还要非常光荣,否则的话女方根本不介意换个婿养子。别说那个时代,当权者大多都是女性。就说天皇里面,十个都有五六个是女性天皇,便是招婿制度下的产物。
  “蛮夷大多如此。”卢植点头,在他印象里面,那些蛮夷也都这样。
  “把奴隶作为贡品,倭人也的确很野蛮。”杨彪附和。
  只是转念一想,那边扣除奴隶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
  不过倭女奴隶的确是好东西,看着和未长成的少女差不多,却有少女没有的成熟韵味。
  这年头就有些病态,十二岁来了天葵的少女可以出嫁,十五岁以下的美少年也不放过,但迎娶或纳没来天葵的少女,整个社会都批判。
  毕竟生不出孩子,这样根本在糟践人家,更别说家里那么多的妻妾不管,你是打算绝后还是怎么的?说到底还是传宗接代,以及孝义的理念造成的影响,算是良性影响。
  忠孝仁义没什么不好,本来就是值得提倡的东西,只是被世家豪族伪装和曲解之后,作为限制君王的枷锁,或者不许君王进行变革,免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这就不好。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因噎废食就不好,好的部分还是值得提倡的。
  “传旨,要尽快把这些倭人‘送’回倭国,另外以后禁止倭人登陆!”刘辩当即下旨。
  主要还是被气到了,根据羽林卫的情报,这些倭人在洛阳十多天,专门跑去作坊看工艺,再不然就是勾引工匠的女儿,绑架工匠的儿子,打算通过这,逼迫工匠跟他们回倭国。
  甚至在洛阳周边,趁着天黑要把人绑走,好在羽林卫的人赶到,将人救了下来。
  看到这帮倭人,觊觎大汉的技艺,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刘辩有好感才怪了。
  要说匈奴鲜卑那边,也没少觊觎。是以大汉虽然对外出售铁锭,但技术是绝对保密的。
  要说不卖铁锭还不行,盐铁专营被打破的现在,刘辩除非重新要求盐铁专营,并且顺利通过,否则那些有贩卖资格的商贩,你怎么阻止他们向胡人那里出售铁锭?
  阻止不了,对方走私,那么朝廷一分钱都收不到。反之光明正大交易,至少还能收一笔税赋。
  昔日刘虞开边市,就是为了规范盐铁交易,避免走私猖獗。
  公孙瓒当政前三年取消边市,走私大大提升,赋税明显下降,屡禁不止不说,军费开销也提升两倍。要不怎么说这偏左不行偏右也不行,不管偏向哪里都会出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日子好像又恢复到以前,除了洛阳这里多了一批大概四百人的倭人。
  他们都是建御雷带来的‘贡品’,朝廷不要,那么为了滞留就全部出售了。
  不少达官贵人都买了下来,尤其这批奴隶女性占据七成以上,品质还可以,谁不想尝尝鲜呢?
  坊间传闻里,杨彪就买了三个品相还不错的,这段时间是夜夜笙歌。
  好在没有耽误事,只是不知道明年,是否会有那么几个混血庶子诞生。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的倭人已经是混血了吧?按照徐福东渡,带着童男童女过去什么的。
  那边的倭人到底是基于这个基础形成的,还是和原住民通婚的结果难说。
  张钰觉得应该是混血了,否则不会那么矮,江南那边的百姓,都比现在的倭人要高一些。
  “首相,那四百个倭人奴隶,你不买几个回去?”私下和刘辩见面,后者随口问了句。
  “陛下,臣若是缺女人的话,只需要放出出来,不知道多少人愿意上门。”张钰叹了口气,最近刘辩长大了,以前他对男女的事情,是可有可无态度的。
  只希望不是有了瘾头就好,先帝就是这样没的,至少当时太医诊断就是这样。
  “这倒是,首相并不缺女人。只是那群家伙,都一副没见过世面一样。”刘辩感慨。或许刚刚那话,只是为了引出这句牢骚。
  “主要是没玩过……”张钰淡淡一笑,最近刘辩已经习惯称呼他为‘首相’了。
  可能是下面还有三个副相的关系,为了区分开来这样叫。
  不过首相这个称呼,的确有那个味道了。以后再把国会给组建起来,就有君主立宪制那味了。
  “也是,男人找了个女人,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刘辩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太纠结,主要是前端时间倭人给他的印象不太好。
  “这帮倭人羽林卫也有留意过,没有会说汉话的,所以不会是探子。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则已经被保护了起来。”张钰随口说道。
  “有价值的,一群奴隶有什么价值?”刘辩来了兴致。
  “里面有奴国的旁系,哪怕是旁系,那也是奴国的国主一脉。”张钰回道,“过个几年,航海技术成熟起来,以奴国‘正统’继承人,央求大汉帮忙复国为由,渡海作战,这样我们也有大义的名头。”
  “首相对这玩意不是不太喜欢的吗?直接打过去灭了他们,不是更好?”刘辩诧异。
  “以前是对内,要雷霆之势。眼看如今内部发展还没到瓶颈,要对外那肯定要有个好借口,否则的话百姓会觉得我们耽搁他们发财的。”张钰无奈的说道。


第437章 卑奴母离
  对内,百姓希望天下太平,这样他们才能安稳生活,是以就算霸道一些,只要后续的政策可以,那么大家都会很宽容。
  对外就不行,就说现在,大家都缺人,就差涨工资来抢人。偏偏这个时候说要对外作战,还是一个没听过的势力,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那么少不得‘民怨沸腾’。
  然后那些文士,会借助这股怨气,逼迫张钰甚至是刘辩妥协。历史上最成功的的案例,就是在群臣的逼迫下,金口玉律,乾纲独断的汉武帝,都被迫下《罪己诏》来认错。
  一群臣子,逼迫当今皇帝认错,居然还成功了,就问你怕不怕……是以在民心的层面,张钰哪怕觊觎倭国的土地和资源,也需要有个正当的,能服众的借口。
  “原来还有这样的差别啊!话说回来,百姓是不是有些双标了?”刘辩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抱怨起来。
  “人性有两面,核心是利益。为了利益他们能妥协,同样为了利益他们能拼命。”张钰摇了摇头。在这方面,司马迁总结得很到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欲望是得不到满足的,饿的时候可以只要吃饱,哪怕半饱就好。饱了之后开始要吃肉,肉还不行要精肉,精肉还不行,要特级和牛,最后特级和牛都吃腻了,要吃帝王蟹。
  是以封建时期的统治智慧,就是:不让你吃饱,又偏偏饿不死你。
  在这个状态下的百姓,他们的底线很低,生活需求也很低,只要过年能吃上一顿肉,能吃饱,他们就会很开心,不会奢侈的要求别的东西。
  甚至这玩意放在现代也适用,看看隔壁北棒的人民,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
  “那,要不要和以前一样,让百姓维持在温饱线上,不去考虑别的?”刘辩来了兴致。
  北棒的那一套制度,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有可取性。刘辩那么一说,张钰差点动摇了。
  只是相比那套制度,华夏更适用君主立宪,再不然后世那个制度也可以。
  人民已经觉醒,要谢就谢陈胜那一嘴‘王侯将相宁有种’。
  北棒可以用,人家注重血统,社会的高层都是曾经的贵族,所以他们能搞。
  是以被扶持起来由社会底层组成的南棒,他们就不能这样。
  问题南棒也注重血统,对自己的血统很自卑,可血统比不过朝鲜是事实,就打算和华夏争正统。
  是以与其说无赖,不说是自卑所致。
  华夏这边,搞封建社会注意这套,估计三代就会被推翻,尤其是这个时代。
  “社会要进步,仅仅依靠少数人是做不到的。比如说,农学院有了新的水果品种,可因为百姓只是在温饱线,他们买不起,这水果怎么办?只是供应皇家和世家?购买少了,农学院赚得就好,若利益和投入不对等,那么谁还辛苦研究?”张钰摇头。
  刘辩就想吐槽,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么要不要新品种的果子,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只是他当然知道,张钰这是举例。不仅是果子,方方面面都涵盖进去。
  于是结论就是,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执政难度提升,就要推翻一切走历史倒车。
  一个月后,幽州那边的羽林卫发回消息,建御雷等人已经登船离开,事情算告一段落。
  奴国旁系的族人,则是被朝廷保护起来,并且给她配备了老师。是的,这个旁系是个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