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降。只是增加了,外围的巡逻人数。”
“有什么想法?”张钰点了点头,继续追问。
“把不安定的筛选出来,这些人就算带回去,也会想办法逃走。与其到时候增加看守的成本,不在这里就将问题解决。若是运用得好,甚至能把家奴们吸收进来。”杨俊回道。
“这次你表现得很出色,回去自然会论功行赏。”张钰笑道。
“学生也只是完成老师的吩咐,不敢居功。况且若是计划失败,那么不仅可能有霍氏子弟跑掉,甚至可能全部逃走,更有可能走掉的和家奴兵勾结起来,进行反抗……若老师因此嘉奖我,岂非纵容这样的行为发生?”杨俊摇了摇头。
他成功,不代表别人成功。若是失败,那么很有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不能鼓励,甚至要惩罚。
“功过相抵……这可不行,毕竟我也不喜欢下面的人循规蹈矩,不肯变通。”张钰摇了摇头,“这样好了,这次收获不少的书。回去之后,罚你抄三天的新书,如何?”
“学生受罚!”杨俊闻言,当即应承下来。抄书很累,不过能看新书,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同样是一种奖赏。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不会有哪个读书人,会不愿意受累的。
“郑师,你看我这些学生和弟子怎么样?”随即,张钰来到郑玄的身边,笑着问道。
“聪明是聪明,只是聪明用错了地方。”郑玄有些感慨,十五六岁的少年,能有这样的见识很难得。不过与其说是天赋好,不如说接受的教育同样不错。
乡野之间,也有芳草,这个道理他也是清楚。
反贼这污水潭里,居然还生长着一些被玷污的芳草,这让他出乎预料。
就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本事,让他们洗去铅华,成为大汉真正的芳草。
“十几岁能够这胆量和手段,其实已经可以了。”张钰笑道,“郑师有所不知,我们那边,几十个人,能安心读书的,就那么十几个。在这十几个人里面,天赋最好的,我已经收为弟子,这杨俊,只能说有些可惜……”
“能被少帅看上,那才是他真正的不幸。”郑玄调侃道。从贼还有可能活下来,可成为贼首的弟子,那么估计很难活下。
除非,他主动去官府告发,或者协助官府把这黄巾少帅拿下……
当然也不可能,从新朝开始,儿子为父亲,弟子为师父隐罪是常识。
人们可以接受宁可为父亲隐罪,自己辞官自杀的孝子。
也不愿意接受忠于朝廷,为了维护律法,将犯法的亲人处罚的臣子。
所以当初唐周告发张角,他到底是有多傻?毕竟,他连官员都还不是。
连最后一条路都没有,郑玄才会表示,给张钰做弟子,是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第109章 回到镇上
周仓等人可不知道郑玄的身份,见到这糟老头子那么调侃讽刺自己的老师,差点暴起。
不过最后还是被朱明压了下来,并低声告诉他们郑玄的身份,还有他在士族中的地位。
不过比起这些,张钰看重的,是郑玄在钻研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古文经学派为骨,采今文经学派优点作为补充,创造出‘郑(通)学’这点。
朱明那么一解释,周仓等人顿时没那么讨厌郑玄。
肃然起敬做不到,毕竟他到底是诋毁了自己老师。
再说对他态度好,士族那边也不会买账,对黄巾军改观。
“好了,天色有些晚,今天就在这里休息,明天开始返回!”张钰拍了拍手,吩咐道。
专门给郑玄安排了一间厢房,然后第一时间过去为他诊治。
后者不太情愿,张钰表示这是协议的一部分,后者才就范。
“老爷子身体不错,就是年轻的时候作息饮食不规律,肠胃多少有些毛病。”张钰收手,然后笑着说道,“最近几年,应该已经有所觉察了吧?”
郑玄必须承认,这个少帅的医术的确可以。
他的确是五年前开始,发现肠胃不太好。
尤其是这胃疼起来,非常难受。也找过医匠,可一直没有成效。
“调养的方法不少,不过……针灸,汤药和运动,重要还是饮食规律和不要熬夜。”张钰想了想,“不过倒是有个方法,能舒缓一下你的痛苦。”
少不得,命人打了一盆热水过来,然后调整一下温度,示意郑玄把脚放进去。
“这是何意?”郑玄有些戒备,主要是当着别人的面拖鞋,有些失礼。
“本人自创足底按摩,可以刺激五脏六腑,舒缓内疾。”张钰笑道,“本帅亲自为郑师洗脚,郑师若嫌弃,倒是可以让你两位弟子代劳……”
“…………”郑玄可没想到是这样,更想不到反贼头子,居然愿意亲自为他洗脚。
权衡了一番,到底还是脱去鞋袜,把脚放入水中。
水温有些发烫,不过天气冷的关系,很快就慢慢适应下来。
大概五分钟后,张钰开始示意他提起一只脚,然后开始按揉。
也想着,回去是否找些花朵,把精油给炼出来,拔罐足浴没精油,到底还是粗糙点。
尤其是这年头不少人都靠脚走路,这脚皮厚实,不太好按。
有条件的话,都想着要不要给郑玄修个脚,然后再按。
半个时辰之后,张钰告辞离开,郑玄却是神色复杂。
从一开始的刺痛,到慢慢适应,然后通体舒泰,就没想到脚丫子还能这样。
此刻只觉得浑身疲惫一扫而空,倦意席卷而来,到榻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小憩一个时辰,还是孙乾过来送饭才惊醒过来,然后发现神清气爽,连带着肠胃的确是舒缓不少,就觉得很神奇。肠胃恢复,食欲也跟着上去。
“老师今天胃口不错?”孙乾啧啧称奇,最近几年,郑玄的胃口可是越来越差的。
“那少帅为老朽诊治,不用药石,也没用针灸,没想到有这样的效果。”郑玄感慨,主要是张钰亲自为他洗脚,就这个,让他对张钰的恶感稍微减轻。
“那少帅倒是个赤诚之人,奈何做贼。”郑玄感慨,“若能改邪归正,倒是个栋梁。”
孙乾也是奇怪,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一个半时辰,老师对那黄巾少帅的感官变了那么多。之前那半个时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霍氏坞堡这边休息一晚,第二天启程。
郑玄身份特殊,就安排一辆马车给他。
在马车上面,后者却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老师?”因为身份,同样得到这个待遇的孙乾和国渊两人,疑惑的看向他。
“前路漫漫,不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难免有些踟躇。”郑玄感慨,实际他是脚底痒。足浴按摩之后,今天开始脚底刺痒刺痒的,很不舒服。
很想要继续按一按,可问题是在这封闭空间里面,难道他还要脱鞋下来自己按?
张钰就在马车边上,闻言已经猜到真相,嘴角微微抬起,计划通。
这几天路上,给郑玄再来几下,那么他的戒备也该下来了,到时候,自然也就可以开始催眠。
否则自己说一句话,对方就要有所戒备的样子,催眠也进行不下去。
一连三天,大军开始进入泰山,然后抵达山寨这边。
在这里进行中转,接下来对于新人好霍氏来说,便是要朝着泰山郡方向转移。
也有例外,就是适龄的孩童,还有郑玄师徒三人,还有董昭,却是跟着张钰回太平镇。
“郑师,我这小镇,怎么样?”张钰此刻已经脱下面具,露出本来面目。他也有自信,这四人来到这里,那么他们就别指望还能以外人的身份离开。
“济南国的官员都瞎了吗?”孙乾皱眉,这明显是个城镇级别,却从来没听说,济南国有新设县城。这就证明,这个城镇是在济南国官员眼皮底下建立,却不归济南国管。
“或许真的就瞎了吧?”张钰笑道,为了让他们瞎掉,自己可花了不少功夫。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郑师接下来三年,都要为我教书育人,那么住处,当然安排在学习班那边。不妨告诉郑师,那学习班的藏书阁里,可有不少藏书,包括伏湛批注的经书。”
东汉不其侯伏湛,算是济南伏氏的老祖,当然他们只能算分支,嫡系在琅邪郡,这一代的不其侯,当然就是伏完了。
就算这样,到底是从琅邪伏氏那边分出来的,家学上,当然也存有伏湛批注过的经书。
这对伏家来说,也算是传家之宝。
张钰也没想到,对方会把这个抄录一份,给他送来。
当然不是一开始送,而是后来才送。
毕竟后续他几次加固催眠,终于让两家彻底屈服。
“…………”郑玄不说什么,不过心跳的确略微加速。
伏湛是经学大家伏生后裔,本身也是学富五车,在治经上有很高的成就。
他批注过的经书,别说是郑玄,孙乾和国渊,甚至是董昭都露出渴望的表情。
“却不知,教主从那里弄到这些书卷的?”郑玄有些担心,参考霍氏和苏氏的下场,他有些担心济南伏氏。
到了这个地步,他当然也知道张钰的真实身份,没想到张角居然还有血脉存世。
也知道,张钰没有可能改邪归正。
毕竟张角作乱,朝廷几乎灭了张角满门。
张钰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办法总会有,不过这个,现阶段还不能说。”张钰神秘一笑,反正就是不告诉你!
第110章 你不会跑的吧
郑玄四人来到太平镇,先不考虑这个镇子的民风情况,首先是被藏书室里面的书卷给深深吸引。
尤其在看到伏林两家的藏书之后,更是不可自拔。
“四位,虽然知道你们很在意这些藏书……不过已经到饭点了。”张钰轻咳一声,这些人还真不知疲惫,看了差不多一上午的书不说,还就里面的内容进行讨论。
四个学霸级的存在进行讨论,张钰都差点有些插不进去。
不是说真就插不进去,就是觉得辩经这玩意很麻烦。
自己有阅读理解,那是自己受过的教育程度。
这不把武侠侧的《导引法》,阅读理解成科学侧的知识,就是这样做到的。
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思想不同,答案当然也不同。这已经不是正确答案之争,而是涉及到理念,张钰就算能争赢他们,也只是暂时服软,回去整理一下,还要再战。
反正不把你说服,这事情没完没了,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谁闲的蛋痛去争辩……
“这一届的学习班,大概在明年二月就会结束,下一届则是在三月份开始。这四个多月的时间,总不能让三位什么都不做吧?”张钰笑道。
“那可不行,教主当初只是让老朽过来教书,除此之外,老朽可没答应。”郑玄立刻警惕起来。治政或者谋略什么的,他说什么都不做的。
别说是张钰,就算是朝廷,甚至是大将军何进,都没办法得到他的效忠。
不过可以强迫他过去,何进做过,袁谭也做过,都成功了。
这不,张钰也是有样学样,也成功了。
还要小心看着,这老头子坏得很,稍微不注意就会跑路。
何进那次他当天夜里就偷偷跑路,何进连封官都来不及。
袁谭那次更狠,他……跑到了另一个世界。
“别那么戒备,我能指望你们做什么?”张钰感慨,“这事和你们也有关,主要是准备一下明年的教材。内容大概要包括启蒙,数算和课外读物三大类。其中启蒙和教学读物要独立成册,每年使用。课外读物大概需要两到三本,这些希望四位能帮我整理一下。”
顿了顿,蛊惑道:“若是成功修订成册,那么以后太平教的孩童课本,很大一段时间都来自这两本书籍。甚至若是流出去的话,那么说不定,全天下孩童启蒙都是这两本书。这意味着什么,四位应该明白。”
全天下的孩童,启蒙课本,都出自自己之手,这意味着什么还不明显吗?
这不张钰刚说完,都能感觉到四人的呼吸,变得稍微急促许多。
“慢着,若刚刚没听错,教主所言应该是‘本’?”国渊显然听到什么不得了的。
“本哦!”张钰找了找,然后递过去一本书,“这是用我们这里的纸张,抄写下来的《论语》,请品鉴!”
准确的说,是他自己亲自抄写的试验品,毕竟纸张还没有大规模制作成功。
不过等他们把内容确定下来,作坊那边也应该有第一批产出了。
反正初期的产出,不管多少他这边都收购,太缺这玩意了,多少都不够用,包括草纸!
纸张?四人一愣,黄巾贼不造反,跑去造纸,是自己孤陋寡闻,还是时代变了?
不不,不管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