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知道,这物资补给……”孙坚更关心这个,没有物资,他也招不了兵。
  “已经准备一批,其他在各郡征调过来,很快,很快!”张琰连忙回道。


第117章 军中突变
  命令的确是传递出去个各郡国,至于什么时候能把物资运送过来,这个难说。
  不不,相对来说,到底能运多少过来,才是最重要的。
  反正也没说不运,张琰也不知道各郡什么时候运过来,只能表示很快了……
  “将军,青州这边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啊!”从州府这边出来,刘表还是说出自己的担心。物资跟不上,那就算招募了士卒也养不起。
  “先去看看提供了多少物资,再做打算!”孙坚如何不知,只是对此也没办法。
  到了州库这边,看到偌大的州库,只有不到一半的物资,孙坚心也凉了一半。
  就这样的物资,能立刻招募一万士卒,问题最多够十来天的用度。
  毕竟这一万人,还真没办法都是战兵。
  以齐国到济南国的距离,保守也要五千战兵,五千辅兵。
  补给的距离越长,辅兵,或者说民夫的数量就越多。
  赤壁之战,曹操那八十万大军,其实就是那么来的。
  “要不我们就留在这里,那么多的流民,放任不管也容易出事。济南国既然没有贼人的踪影,怕是转移到别的地方了。”朱治提议。
  要说孙坚麾下,能用点脑子的,大概就是朱治和孙静两个,勉强算半个智囊。
  “嗯,也好!”孙坚点头。
  也必须承认,在临淄这边扎营,补给的消耗最少。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有时候选择也会变少。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孙坚在流民里面遴选了四千青壮补充到军队里面,又招募五千人作为辅兵。
  同时,在临淄城外正式安营扎寨。
  期间,外出探索的士卒也陆续回来,带回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贼人的山寨找到了。
  “距离太平镇不到二十里,两者不可能没有问题。”刘表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若有所思。
  “关于那个……”探子闻言连忙解释,“在太平镇后方,发现有战斗过的痕迹,还有不少血迹。镇子的西面,还有上百个坟墓……”
  “中侯,还是别这样疑神疑鬼的了。”孙坚叹了口气,看来太平镇和黄巾少帅真没关系。就算有,那也是敌对关系。双方应该展开过一场激战,整个太平镇战死上百人。
  刘表闻言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觉得张钰并非无辜。打过仗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双方遇到过,结果到底是双方和解和睦共处,还是张钰这边臣服于黄巾少帅,很难说。
  从第一眼见到那张钰,他就有种直觉,这个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首先,我们当务之急,便是把士卒操练起来。”孙坚表示,五千打十来万,排除装备方面的因素,训练也很重要,“若是第二批物资到达,士卒会扩招到一万。”
  当初五千州兵对付不了黄巾少帅,朝廷就许孙坚招募一万人。
  算上辅兵和民夫,一万五千到两万人的配置只能说是基本。
  只是相对于二十几万流民的规模,这点人真的不算什么……
  比起黄巾少帅那边,临淄城外这二十几万流民,才是真正让孙坚感到畏惧的。
  他可以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那怕是用一百人直面敌人十余万人都无所畏惧。
  却没办法对这二十几万,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动手。
  “明公?”眼看孙坚开始沉思,周围几个旧部纷纷看向他。
  孙坚摇了摇头,把他的顾虑说了出来。
  之前已经找张琰问过,各县各郡,是否有办法收留这些百姓什么的……
  后者表示,如今各郡县的物资都运输过来支援讨贼,哪有多余的物资收留这些流民?
  再说,这些流民就是在当地活不下去,才成为流民的,你让他们能回哪里去?
  好在他也表示,已经向兖州和徐州去信,希望两州能提供物资过来,让自己再等等。
  “等等等,还怎么等?”程普可不信这一套,“都过年封印了,能等到什么?!”
  那么说也是,这过年各地衙门都会封印,过了年之后才会重新开衙。
  这个时期,衙门有些吏员值守,也仅仅是这样而已,本身已经不管事了。
  “可不等我们能怎么样,去打家劫舍,还是把这二十几万流民给屠了?”朱治反驳。
  “那么说的话,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二十几万流民里面,其实就有贼人隐藏在里面。”韩当想了想,然后低声说道。
  “义公,你的打算莫非是……”朱治立刻意识到他的打算。
  无非就是借口里面有贼人,然后开始抓捕,最后二十万人轰然散去。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群流民之中,到底有没有黄巾少帅的人,这个很难说,万一真的有呢?
  以他们为核心,把这二十几万人带动起来,那就是二十几万人的军队。
  更糟糕的是,目前他们这万人,正被这二十几万人包围着……
  几人首先沉默,默默看向孙坚,显然在这里能拿主意的,就是他。
  孙坚沉默,倒不是说焦头烂额,他在三个地方当过县丞,治民和维持治安都是他擅长的部分。
  现在之所以头痛,主要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真正让他瞻前顾后的,是心中的仁义,不忍波及无辜。
  “或可先武力驱逐,不让他们聚在一起。若是抗令不遵,以勾结反贼,杀之!”刘表给出建议。
  “这几天天气太冷,且先缓缓,天气暖和一些,再用这个办法。”孙坚最后做出决定。
  现在把他们赶走,这些百姓基本就要冻死在冰雪中。
  该动手的时候,他不会有半点犹豫。只是能不对无辜百姓动手时,他不想害太多人死于非命。
  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发动百姓去泰山伐木,反正砍出一条通往山寨的道路出来。顺便采伐一些柴火回来,不管是搭设窝棚,还是取暖都能撑一段时间。”
  同时道路开辟出来,打过去也能轻松许多。
  “贼人不会允许我们这样的吧?”祖茂有些担心。
  “那黄巾少帅,不是自称替天行道的仁义之师吗?那就不应该对百姓动手,否则只能说他们只是一群沽名钓誉的卑鄙之人!”朱治解释,正好打击贼人的名声。
  “在商量些什么呢?”这个时候,孙静在外面进来,“都放一边,出事了!”
  “什么情况?”孙坚猛地起来。
  “军中出现瘟疫,不少人似乎中了毒。”孙静摇了摇头,“原因未知!”
  “该死的,怎么这个时候……”孙坚立刻冲了出去。


第118章 事情发酵
  来到军中,感染了瘟疫的士卒已经开始接受救治,医匠是从临淄城里面请的。
  感染的人很乱,有的是北军两校的士卒,也有刚刚招募的新兵。
  猪瘟到底还是发展到了猪传人的程度,不过这些士卒的情况,又不仅仅是因为瘟疫那么简单。
  “情况怎么样了?”孙坚焦急的问道,就没见过这样。讨贼还没开始,自己先出问题。
  “情况不太好……”医匠摇了摇头,“将军这些士卒,不仅仅是罹患瘟疫,还中了毒。”
  中毒?孙坚闻言很懵,什么时候种的毒,什么时候,谁下的毒?
  为什么自己军中被人下毒,自己却毫无所知?!
  少不得看向孙静,毕竟军中物资都是他管。不是怀疑,而是询问具体的情况。
  可孙静也是摇了摇头,他怎么可能知道?物资自己看得好好的,根本不可能有人有机会在里面投毒,除非看守的士卒,或者这批物资本身就有问题!
  “将军,是不是那张钰犒军的物资有问题!”刘表立刻想到这个可能性。
  “中侯,那么说就不对了!”朱治摇了摇头,“那张钰犒军到现在,都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若是真的投毒,我们岂能发现不了?更别说,这瘟疫……难道还能人为散播?”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就太可怕了!
  都不需要打仗,只需要在军中散布瘟疫,管你几万几十万大军,都要完蛋。
  “君理有所不知,右北平那边,时不时会有乌桓人袭扰。有时候他们攻打城池坞堡,就喜欢把尸体或者腐败的牲畜丢进去,不久百姓就会感染瘟疫。”一旁的程普当即表态。
  “按照那说法,张钰送来的两头猪还有问题?”朱治摇头,“送来的时候还是活的,而且当天就已经吃了,之后几天根本没有任何事情。”
  对,的确没有任何事情,主要还在潜伏期,大概五到六天的时间。
  只能说这个时代,对疾病的研究还不怎么到位,也没这个条件。
  黄曲霉也要摄取足够的量才会出问题,只是一点的话,最多恶心腹泻什么的。
  架不住这几天都那些粮食,这才对身体开始造成伤害。
  体质变弱,也使得疾病的传播变得更容易。
  军营里面拥挤的环境,周围百姓群居脏乱的环境也是间接因素。
  只能说冬季下雪和寒冷的关系,走动不频繁,传播速度没那么厉害。
  “这……”刘表和程普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毕竟逻辑上的确说不通。
  “好了……”孙坚也是心烦意乱,“现在我们有两千个士卒,因为瘟疫失去战力。别说操练,把他们治好都需要时间。瘟疫还好说,下毒这事情,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这次就别指望能讨贼了。”
  主要是害怕,今天能给下面的士卒下毒,谁知道明天会不会给自己下毒。
  倒没什么好担心的,粮官都会用最好的粮食给孙坚等人做饭,这也是他们现在都还没事的原因。
  至于普通的士卒,当然就是用陈粮,甚至外表有些变化的,只要还能吃,到底还是不浪费的。
  于是长期吃有黄曲霉的两校士卒,还有最新加入,但吃品质最差粮食的新兵,中毒程度就很高。
  “义公,之前你不是怀疑,这些流民里面,有黄巾少帅的耳目,甚至伏兵?”朱治想到一个可能性,这是韩当最先提出的。
  “我之前也就那么一说……”韩当不太敢确定,二十几万人,如何确定谁有问题?
  “先把营地清理出来,不能再和流民相邻了!”孙坚当即有了决断,若是这样还有问题的话,那么……那么贼人就不是在流民之中,而是在自己招募的这上万人里面了!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若是可以,他希望不要是这样。
  实际上,随着他们搬到别的地方,与流民隔开了近两里,同时不许流民靠近之后。
  情况并没有减少。军中依然有人感染瘟疫,然后有人中毒。
  不过感染瘟疫的人集中起来之后,至少罹患瘟疫的速度没那么离开了。
  还能传播,只能说这隔离做得还是不太到位。
  至于中毒就更不必说,只要黄曲霉还在,那么就会有人中毒。
  这玩意还是生物,本身具有繁殖能力,冬季的确让它繁殖能力下降,但不是没有。
  偌大的粮仓,比较温暖的环境,这些都为它的繁衍提供环境。
  其实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张钰送来那批有问题,不少的粮食都有问题。
  “看来,我们招募过来的人里面,真的有贼人……”孙坚不想怀疑自己人,但继续下去,军心就要崩溃了。
  尤其是那些新兵,他们刚刚入伍,可没有那么多纪律,也没有那么多士气。
  军中那么多人中毒,包括自己认识的人也中毒,心里很慌。
  同时无法忽视的是,他们可有上万人,精锐也才一千人。
  他们还留在这里,主要还是这里能吃饱穿暖,也是感谢孙坚的活命之恩。
  只是恩情这玩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底会逐渐被死亡的阴影抹去。
  尤其他们听说,今天有个中毒的士卒,症状进一步恶化了。
  不是说在治疗吗?为什么到头来,症状还能恶化起来?
  这不奇怪啊!就算是卧病在床,吃的是什么,还不是有黄曲霉素的军粮嘛!?
  “要不,我们不当兵了,回去?”终于有士卒提出自己的想法,军中太危险,不如回去当流民,虽然吃不饱穿不暖,好歹不必担心会中毒,或者感染瘟疫。
  “我们已经吃了好几天的粮,甲胄武器都拿到了,你说回去,他们会给?”同伴担心。
  “朝廷那些兵,已经有几百人不的中毒就是感染瘟疫,剩下的几百人,根本拦不住我们这些人……”又有人提议,“我们若是闹腾起来,只是离开军营而已,不怕他们不许。”
  “若是不许,当如何?”自然也有人心存顾虑。
  “我们有武器甲胄,他们不许,你们说当如何?别以为我不知道,不少人都是在乡里活不下去,打算过来投奔黄巾少帅的……”最初发话的人阴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