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样子那么明显,不给你易容一下,以后暴露了怎么办?”张钰指了指自己,“你看我,这不也易容,都还没有嫌热!”
  其他人还好,稍微改改妆容,差不多别人就认不出了。
  可典韦这外表太丑太好认,不易容的话,除非雪藏他那么三五年的。
  张钰没有戴鬼面具,鬼面具可以说是黄巾少帅的标配。
  于是这次他出来,主要是易容。
  每个郡都换一个打扮,就如同大家,每过一个郡,外表就缓缓,主要是穿着方面。
  比如说他本人,此刻的衣服就是一件富商的袍服,仔细看可以看到里面的丝绸。
  大汉不允许上任穿丝绸,不过不少商人在家里穿,在衣服里面穿。
  主要是气质,虽然没有将军肚,不过张钰此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干练且狡诈,一看就是累年的奸商,样子看起来三四十岁上下。
  典韦就是护卫,他这体型干护卫别人信,说是伙计傻子才……不,傻子都不信!
  典韦听张钰那么说,也不好反驳什么。
  就想抱怨,为什么就自己的易容那么厚?
  好几层材料的,要不怎么会感觉热呢?要知道,现在才三月中旬啊!
  从平原城这边向东,先是回到济南国,把东西存入仓库。
  然后是进入泰山之中,然后从盖县进入琅邪国的东莞县,之后南下开阳。
  打出的是齐王商队的旗帜,然后针对琅邪王的产业就是一统打砸抢。
  通过盖县,先把物资运回去,然后假装是琅邪王的商队,打砸抢北海王的产业。
  之后向西进入齐国,这不一圈都已经得罪,齐王能幸免吗?当然不行!
  “琅邪王,我要向陛下告状!”队伍离开齐王府,后者打听到消息之后,破口大骂。
  早些时候黄巾少帅过来,自家府库被搬空,现在就等着名下产业回血。
  谁知道,琅邪王那缺德的家伙,居然带人过来把他的产业给砸了!
  这下完蛋,齐王府原本就濒临破产的经济,一时间……就真破产了。
  消息打听到了,对方打着的是北海王的旗号,实际却有人听到,对方用的是琅邪那边的口音,而且也有人听到,对方说出琅邪二字,只是迅速被打断。
  其实六个郡王的情况都差不多,地盘里面都有一个临近郡国的商队过来,然后对自己一番打砸抢,细心如他们,却很快调查出来,是另外一个郡王下的黑手。
  不过最后他们都做了一件同样的事情,就是上书朝廷告状。
  “可惜了……收获只是以前的一半……”张钰看着满当当的钱库,叹了口气。
  “阿弟,阿姊想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张宁却有些捋不顺这情况了。


第142章 争不争霸
  “阿姊想不明白?”张钰嘴角微微抬起。
  “祸水东引可以理解,就是为什么会那么顺利,且各郡对阿弟都没有防备……”张宁就是不明白这个,若都那么容易,那直接攻城略地便是,何必要慢慢发展?
  “不能说没有防备,这里面其实要素很多。”张钰摇了摇头,“首先就是印信,没有这个我们的身份隐藏不住。东平陵是因为靠近泰山,我们突袭之下,对方没有防备,所以一击得手,我们甚至没有打出平原王商队的旗号。”
  印信算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地方官员以为真是郡王名下商队,不敢阻拦,轻松靠近城门这边。
  顿了顿,补充道:“这个手段只能用一次,消息传开,这一招就不能用了。所以趁着消息没传开,我们就迅速流窜作案,这才顺利成功。”
  这个消息传出,泰山那边也应该收到消息。
  从此之后,就算是XX名下的商队,都要接受检查才能入城。
  毕竟谁也不知道,贼人以后是否还会用这招偷城。
  “只是这样,我们岂非错失许多偷城的机会?”张宁还是不明白。以后若全面开战,用这招偷城不是更有价值么?
  “话不是那么说,以后开战,那么地方守军必然会更谨慎,这一招未必能成功。可是在和平时期,只要这件事情泄露出去,那么各地的守军都会严查来往的商人。这些商人背后,大多都有背景,当然商队本身也不干净……”张钰淡淡一笑。
  检查出来有问题,你说要不要抓,要不要罚。不抓不罚也没什么,最多是官员憋屈一些,知道官员不敢抓,商人以后估计会更放肆,这样地方的经济就乱了。
  抓,那么官员就得罪一些豪族,可安分守己经商,来钱又慢,豪强能忍?
  抓的概率更大,不少的官员都买官上任。
  以前抓不住豪族的把柄,捞不到钱,甚至还要成为豪族的傀儡。
  如今抓到痛脚,这些官员不作死往死里捞钱才怪!
  至于最后,是不是把自己作死,张钰也不管,反正乱起来就对了!
  “对了,其实能够成功因素很多。不仅是印信是真的,主要还是口音,我亲自出面,分别用两地的口音来说话,听到这个口音,对方会下意识认为,我的确是商人。因为不经常走商的人,两地口音没办法那么顺溜。”张钰回道。
  前面也说过,这口音就是身份证。
  要到当地叫卖,收货,你不会当地的口音,那么给人宰了都不知道。
  也受限于口音,大商家的生意往往都有地区性。
  基本只是在本州进行贸易,很少能成为全国性的豪商。
  另外,比起全国的官员,估计全国的商人,应该是官话推广最成功的一批受众。
  有了官话,去跑商的确会方便许多。
  张钰之前去济北国,自称来自济南国的商人,自己用的是济南国的口音,但下面有人用平原国的口音,还专门趁着有人的情况下,无疑说出来。这个时候有人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说话。
  这个行为能引起别人注意,然后顺着这个思路推理下去。
  不需要明说,自然脑补出平原王冒充济南王过来打砸抢的真相。
  其他几个郡王,情况其实也都是这样。口音为这玩意,真就那么神奇。
  别说每个郡的都有略微的不同,就说每个县,可能都有略微的不同。
  张钰还记得从哪看到过,说相隔一条河的两个村子,口音可能都不一样。
  “问题是你怎么会那么多口音?”张宁很疑惑,毕竟张钰和她一样都是巨鹿人。按说应该都是冀州那边的口音,过来济南国,然后找到刘康,刘康会说官话,所以才能交流。
  “之前不是找人学了一下北海口音么?后来顺便就学了一下其他地方的口音,其实都差不多,大同小异。差别比较大的,也多少有些规律,只要掌握规律就会说。”张钰回道。
  其实主要是‘语言’技能,如今已经被他刷满的关系。
  基本不管大汉任何一个地方,甚至胡人蛮人那边,他们的语言,他基本都能会听会说。
  “那我要不要学一下泰山那边的方言呢?”张宁有些纠结,以后估计还是要搬过去的。
  “没什么必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都要在太平镇这边待着。再说下半年,道宫也差不多建设完成。最终的目的,是让太平镇,成为兖青徐三州最大的道教圣地!”张钰骄傲的说道。
  到时候定期会有人过来朝圣,自己也不需要到处走,作为一个大教主,在这里享受百姓们的膜拜和崇拜就好。
  “阿弟,按照你这说法,怎么感觉好像你不打算当皇帝?”张宁有些担心。
  “我的目的,是让陷害过我们的人都得到惩罚。同时样太平教成为大汉最大的宗教,让死去的父亲和两位叔父,以及所有殉道者得到平反和安息。在这个基础上最终我当不当皇帝,其实没什么意义。若大家都让我当,我也会当。”张钰表态。
  太宗比不上教宗,就说现在天师道,到现代依然过得很好,见证过多少个皇朝的兴衰更迭。
  就那么说,如果他之前对戏志才说的构思能成功,那么谁当皇帝没意义,毕竟就是一个吉祥物,虽然也代表一国的颜面,和明面上最高的统治者。
  若是不成功,那么可能他儿子,或者孙子这一代,很大概率又会走回老路。
  到时候最多三百年,反正不超过四百年,然后朝代就没了。
  作为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反正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
  陇西李氏过得不错,但李唐的后裔们,日子就不怎么好。
  弘农杨氏倒也不错,但杨广这一脉……反正日子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嫡系基本都是死光的。
  旁系,能留下血脉就差不多了,不能指望还能过得怎么样。
  大概是修道的关系,张钰觉得穿越之后争霸需要有,尤其是汉末这段历史,早点平定天下不要让三国出现是有历史意义的。
  但最重要的,还是把思想传递下去,并且直接影响整个时代。
  皇汉也好,华夏民族大融合也罢,穿越,重要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你是穿越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做了什么。
  若仅仅是一个历史没有过的朝代,这样就没什么意义……


第143章 刘康有求
  过了两天,济南王亲自过来太平镇,当然少不得一番哭诉,尤其他这脸都被打肿了。
  “怎么不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好配合一下!”刘康抱怨道,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至少能提前商量,给肚子或屁股来几下就好,别打脸。
  “毕竟要真实,否则别人一查,这边没什么损失,师兄也安然无恙的,这样就很假。一个不好,说不定各郡王都把矛头指向你了。”张钰摊开双手说道。
  顿了顿,反问了句:“所以说,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还真别说,现在的情况就很迷,大家都觉得有人打算栽赃,也有可能真是这样。情况很乱,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做的。只是本王不明白,来来去去都一个手段,为什么反而都搞不清楚……”刘康也是一肚子问题打算问。
  “口音问题,每个地方我用的口音都不同,所以说身份能伪装,但口音没办法伪装。”张钰解释,“另外口音问题,也仅限于各郡王内部知道,外人并不知道。”
  都会觉得,破绽是自己发现的,假冒商队却是大家都有份。
  以济北王为例,他看到自己被用平原口音的济南商队给抢劫。
  然后收到消息,济南国被平原国的商队抢了。
  但商队用的是济北国的口音这点,他不知道。
  之后又收到消息,平原国也被抢了,还是假冒成济北国的商队抢的。
  第一反应大概就是:你平原王是在贼喊抓贼吧?本王商队刚刚被砸,哪来商队砸你?
  看着就觉得真凶是平原王,济南王这边则怀疑是济北王,而平原王怀疑是济南王。
  偏偏明面上抢自己的,又正好是另外一个,这不犯难了,只觉得都有嫌疑。
  联合不起来,也不想要联系对方,不联系就无从考证,最后只觉得大家都是坏人,自己才是受害者,误会就是这样越来越严重的。
  齐国,琅邪国和北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互相怀疑。
  本身关系就不好,现在更坏,若是能离开封国,都想要带兵杀过去,教训教训对方。
  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各郡王之间的龌龊基础上,才能实施的计谋。
  基本上,只要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那么说不定就能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第七方做的手脚。
  其实知道也没用,没证据,再说朝廷也不会为了几个已经没有治权和军权的郡王,让黄巾少帅重新变成反贼。至少,这两年实在派不出兵去讨伐。
  至于问责什么的,无视就好,基本上黄巾少帅就割据在泰山郡,有本事武力夺回,否则管你用什么手段,也别指望他挪位置。
  “师弟这才智,不出仕真的是朝廷的损失。”刘康感慨,“说起来,济南国的四个县,本王已经买下官印,也安排亲信上任。不过最信得过的,还是师弟这边的人。”
  “明年,明年会有一些官吏会习惯治政,到时候会安排过去。”张钰表态。主要还是伏林两家是济南国人,没办法在本地为官,否则要在两家抽调族人当官倒不难。
  如今倒是抽调十来个两家子弟,到泰山郡那边从军从政的,好歹让人手别那么拮据。
  “行,本王再努力一下,想办法把其他几县的也买下来!”刘康拍着胸膛表示。
  “不不,四个县就好,再多可能会引来猜疑。剩下的几个县,最好让一些和师兄没什么关系的人出面购买。”张钰提议。
  “那就和伏林两家商量,让他们出钱购买。”刘康表态,反正两家如今都已经入教,而且非常虔诚。每到日曜日,都组织全族人祭祀礼拜南华仙人,同时颂念太平经。
  也就是说,对于两氏来说,这周日都要变成礼拜日了,实际礼拜日也是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