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己,就是个已死的人了。
已死的人,就该下地狱。身在地狱,便定要做恶鬼。
作者有话要说: 疏长喻前世的确不是个好人辣……虽然是真的很受欺负,但众人皆浊,他也不应当同流合污,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情
不过说说容易,落在谁身上,保持本心都是件很难很难的事
人无完人,希望姑娘们依然能喜欢疏丞相!
第20章
陈年旧事,疏长喻该计较的早就计较过千百遍了。如今看来,都不过是寻常的往事,像看他人的故事一样,心中难起什么波澜。
当时他醒之前,景牧便早就派人将樊俞安斩杀在牢中了。就连他那个当知府的父亲,都带着一家老小被押解回京了。
疏长喻当时连樊知府的面都没见,便轻飘飘地下令将他一家杀了个干净。
如今也算是扯平了。
只一眼,疏长喻便端正地站在原地,手指仍旧是凉的,面上却是和煦得紧:“樊公子。”
樊俞安笑着问他:“疏三公子在此处做什么呢?何不快入席去?”
“方才在河边便看此处屋侧露出了些青翠。”疏长喻眼光一扫,便开口道。“听闻周大人好柳,从江南挪了些来。在下附庸风雅,恰好也有这爱好,便私自来赏玩一二。”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笑道。“这院中的那株金丝柳,江南倒是常见,在下还是头一次见有人将它养在京中。”
说完,他也没给樊俞安攀谈的机会,便抬手让道:“快到了开宴的时间,不便在此逗留了。樊公子,一道入席罢?”
樊俞安笑着点头,便顺着他引的方向,和他一同往前走。
“不知是不是樊某想多了,”樊俞安笑道。“樊某有心结交疏公子,不过疏公子似乎——并不太待见樊某。”
自然不待见你。甚至若这一世你再动什么手脚,我定要第一个杀你。
疏长喻面上却是如沐春风:“确是公子想多了。在下为人惫懒,待谁都是如此,还望樊公子不要见怪。”
语毕,他朝着樊俞安一拱手,头都没回,径自去戴文良身侧坐下了。
“你方才怎么了?”戴文良凑过来问道。
疏长喻面不改色:“突然腹痛,便行个方便去。”
戴文良闻言点了点头:“怪不得一去这么久……”说着,他便从自己另一侧案头的盘中摸出个梨来,递给疏长喻。“这个好吃!听说是西域运来的,甜得很!”
疏长喻哭笑不得地接过那梨:“我这边也有。”
他往自己另一侧瞥了一眼,竟是琼林宴那日,皇帝委派他做少傅时,提醒自己回话的那个榜眼郎詹群。
疏长喻慢条斯理地咬了口梨,果真满口清甜。他笑着冲詹群打了个招呼:“詹公子。”
詹群本就不善言辞,看他同自己打招呼,连忙跟着腼腆地笑起来,面颊上旋起一对儿小梨涡:“疏公子好。”
如今宴上的人来了七七八八。疏长喻高中状元,早就是才名在外。如今见他入席,便有不少人起身离席,来他这儿同他打招呼攀谈。
疏长喻也不耐烦跟人应酬。但文人们都骄傲得紧,宁可挨杀挨剐,也不愿被拂了面子。疏长喻前世纵是权势滔天,却仍颇受文人之苦,最后还是被这些文人和宦官联手,在宫中除掉的。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故而,疏长喻就算心比天高,也不敢怠慢这些人。
他原本心情便不佳,一番应酬下来,只觉心中郁结,烦躁难耐。旁边的戴文良倒是看戏一般,小声地啧啧称奇,看他应付。
待宴会将开,疏长喻身边的人才散去。他抬袖掩口喝了口茶,低声对直冲自己乐的戴文良道:“看你平日骂他们骂得欢,今日怎么见了他们这般高兴?”
戴文良理所应当道:“他们来烦你,又不是烦我。他们烦你,我还觉出些有趣来。”说到这儿,他还嘿嘿笑了起来。
疏长喻瞥了他一眼,没再言语,只待戴文良转开目光时,将自己的梨核丢进了戴文良的酒爵中。
这教另一侧的的詹群吓得大惊失色:“疏公子,你……”
疏长喻面带微笑,从自己案上的盘中拿起一个梨来,递到詹群手中,打断他道:“这梨甚甜,詹公子尝尝?”
这一日曲水流觞时,那水中的杯盏,摇摇晃晃地,第一个停在了戴文良面前。
戴文良字都认不全,饮酒和作诗中,自然选了前者。在众人的瞩目中,戴文良毫不犹豫地拿起酒爵,笑着朝周围人敬了敬,豪气云天得像是要出征的将军一般。
他方举起要饮,面上的神情便僵住了。
他盯着那杯中,神情顿住。片刻之后,他面上笑容凝固,将那爵颤巍巍地放了回去。
“我……”他看着周围书生们疑惑的表情,顿了顿,接着笑得比哭还难看,磕磕巴巴地道。“我还是……作诗罢。”
他这一句话,可算是语惊四座。
来参加周三公子的曲水筵的,有今年从全国各地考来京城的书生,也有不少年年和周三公子一伙混迹在一处的京城公子哥。
那些书生不晓得戴文良,这些公子哥可是最知道他的——戴文良这么个大字认不全的大老粗,从前被迫前来赴宴,是宁可喝死在这河边,都不会念一句诗的。
如今怎么……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更没有叫好的声音。只剩下这人工挖制的河流,哗啦啦地从众人面前流过。
疏长喻噗嗤笑出了声。
前头,周三公子连忙打圆场,给这大老粗出了个简单的题:“戴公子要以诗作引,当真是好极!今日春光正盛,不如便以这春为题,作首绝句罢。”
若是其他文人,定是要起些难题好给大家卖弄的。要么卡韵脚,要么定平仄,甚至于干脆鼓动着这人作首赋来,供大家一起品鉴。
可如今这咏春绝句,都将戴文盲难倒了。
“春……春……”戴文良心中大骂。这春天有什么好写诗的!不过是鸟叫草绿,太阳大得人心烦,有什么可吟咏的!
半晌,他红着脸,吭哧出一句来:“……春眠不觉晓。”下一句便忘了。
席间便隐隐透出一些偷笑声。
周三公子又连忙出声来打圆场,道:“戴公子,这诗得自己作,吟咏前人的是不算数的。”
自己作?戴文良怕是连前人的牙慧都拾不来。
就在这时,疏长喻轻笑着开口:“作不出便罢了。戴公子身为武官,那是保家卫国的,哪会吟诗呢?戴公子不必勉强自己,便将这杯酒饮了罢。”说完,他将自己案头的酒爵拿起来,递到了戴文良面前。
虽说要捉弄他,也当适可而止,别真拂了他戴家公子的面子。
虽说将这一茬揭过去了,戴文良仍坐下之后狠狠甩了个眼刀子给他:“好小子,捉弄人的本事还真是了不得!”
疏长喻神情颇为无辜,冲他咧嘴一笑。
这日宴会到了晌午便结束了。
虽从头到尾都坐着的,但诗词往来仍旧劳神费力。疏长喻体弱,未到宴会结束便觉得疲乏了。等众人要散时,他便起身向周三公子告辞了。
他方转身要走,便觉有个人伸手拉住了他。他回过头,竟又是那个樊俞安。
“疏三郎今日晚上可有空?”他笑道。“光吟诗喝酒哪里尽兴。黄公子在鲜萃楼定了一桌酒菜,疏三郎可赏个面子?”
“实在抱歉。”疏长喻此时疲惫,连笑容都欠奉,便一口拒绝道。“疏某疲乏,便不叨扰了。”
樊俞安闻言,面上笑容竟是更甚:“巧了。某也不愿凑这个热闹,正打算回住处去。某前些日子方得了副好棋子,早闻三郎好棋,不如同在下手谈两局去?”
疏长喻只差冷笑。
这樊俞安两辈子下来,拉拢人的方式还真是一点没变,分毫创意都无。
只恨他当初单纯,还真把这一起饮酒下棋、作诗论道的伴儿当做了挚友。
“樊公子。”他干脆停下脚步来,眼神在他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神情讥诮地说道。“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疏某也深以为然,不愿与公子深交。也希望樊公子与人相交时,多看看人眼色,莫让人把话说得太通透。”
纵是樊俞安,听到他这番话都面露了尴尬。
“我……某不过是观三郎风骨舒朗,如亭亭风竹,同俗世众人皆不一样,便……”
同一套说辞。
“疏某告辞。”疏长喻言罢,连礼都没行,转身便走了。
他前世识人不清所犯的傻,怎会重活一世仍蹈旧辙呢?
待他上了马车,仍疲惫得心生烦躁,隐隐有些想念起景牧来——且不论其他,自己终日在世间众人间周旋,唯有同景牧教书上课时,能得片刻清净。
疏长喻一晃神,便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我无端地,想景牧做什么?
“调个方向。”他皱了皱眉,掀开马车的帘帐吩咐道。“去庆隆街北的永宁巷。”
车夫哪敢不从,连忙按着主子的意思,赶着马车去了那里。
待疏长喻下车,面前的巷口便就是一家悬着酒旗,连招牌都没挂一个的小酒肆。
他前世闲来无事或心烦意乱时,便会来这间酒肆饮酒。他家酿的秋露白醇香却不醉人,颇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庆隆街原本就不宽敞,疏家的马车在这街巷交汇口一停,便占去了一大块路面。疏长喻前世来喝酒都不带这么大排场,故而下了车,便吩咐车夫道:“你先回。这里离府上不远,一会我自己走回去。”
车夫担忧地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色,开口要劝。
疏长喻却没什么耐心,摆了摆手让他回去,便自己转身进了这间酒肆。
第21章
疏长喻前世做了丞相后,便鲜少有人用褒义词形容过他,更少有人说他是个好人。
而这永宁巷口酒肆的老板,便是其中一人。
前世疏长喻虽大权在握,可连带着也终日操劳忙碌,鲜少有能停下休息的时间。他前世身体也不好,但从来都自己忍下去,以免手下的人生出旁的心思来。故而郁结于内,连带着心情也时常阴郁。
故而,他那时对这巷口酒肆酿的秋露白几乎到了一种依赖的程度。每隔几日得上一时半刻的空闲,便来喝点酒。
后来一日酒肆里桌椅尽倒,酒坛也砸毁了大半。酒肆掌柜在柜台后头泣不成声,生意自是做不下去了。
疏长喻本就心烦,如今酒也喝不上,便更不高兴了。他上前问了两句,原是这掌柜的女儿遭一个小京官看上了,这一家抵死不从,便受了官家欺辱。
这京官恰是疏长喻身边一个排不上号的狗腿子。疏长喻就地将这京官办了,又给了掌柜银两修店面,沽了二两秋露白走了。
临走时,掌柜扯着他的袖口,声泪俱下道:“这位大人,您真是好人。”
疏长喻知道自己是举手之劳救了这一家人的命,可听到这话,还是没来由得觉得讽刺。
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个好人。
但就这么一句话,疏长喻莫名其妙地记了挺久。如今故地重游,当时的场景便又跳到了他的眼前。
待疏家马车离去,疏长喻进了店,径直走到了他常做的那个位置,点了二两秋露白。
这店里十来年都没变过模样,方寸大的小店搁了几张桌椅。掌柜兼跑堂颇为殷勤地凑过来,将他面前那张一尘不染的粗木桌子又擦了一遍。
这掌柜此时的模样,比他前世印象之中的年轻了不少。
“客官,酒温温再喝吧?”那掌柜建议道。“这天儿还是不大暖和,还是温酒喝下肚去舒坦!”
疏长喻笑着摇摇头:“就要凉的。”
掌柜应声,便转回去沽酒。就在这时,一只掉了毛的毽子啪嗒一声,落在了疏长喻的桌上。
他侧目,便看一个梳着对儿双丫髻的小姑娘,五六岁的模样,啪嗒啪嗒地跟着毽子跑出来。
疏长喻心道,这或许就是掌柜家里那位惹京官垂涎的闺女了。
“是你的吗?”疏长喻拿起毽子来,笑得温和暖软,将毽子递到小姑娘手里。
“是的!”小姑娘脆生生地应道,接过那毽子,仰着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向他。“谢谢哥哥。”
果真是个小美人坯子。疏长喻心中笑道,抬手摸了摸小姑娘柔软的发顶。
自己前世也算是救了她一命。恍惚间,疏长喻像是回到了前世时的岁月一般,神情慈爱的,早不像个未满二十的少年郎了。
小姑娘倒也不怕生人。她眨了眨眼,甜甜地笑了起来:“哥哥生得真好看。”
这时,掌柜端着酒从后头出来,见这小姑娘站在疏长喻身侧,连忙过来拉开她:“让你在后头玩,就不听话,扰了客官清净,快回去。”
小姑娘恹恹地噢了一声,捧着她的毽子跑了回去。
掌柜将酒放在桌上,疏长喻笑道:“令爱生了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