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天数,果然如云娘子所言,我就是那振兴汉室之人。
徐盛乐呵呵地冲关平笑着,关平也笑得很开心。
嗯,怎么张公一脸不快?
是了,张公要脸面,不好意思喜形于色。
他定定神,饮酒后的种种眩晕终于消散大半。
“平今日无礼,还请张公恕罪。”
张昭看着拜在自己面前恭敬行礼的关平,一时哭笑不得。
今日本来只想让关平领陆绩手下私兵去送死,这也不算多难,关平同意最好,不同意就算他无胆,没想到关平伙同徐盛二人居然搬出来当年徐州之事,以这个年代难以割舍的乡土为名逼的张昭不得不跟关平“站在一起”,反到为关平招募了不少兵士。
不过,这又如何?
虽然丢脸,但大概还是没有超出之前的算计。
关平年少气盛,被几句匡扶汉室的大义激地愿意领军去与曹军作战。
接下来只要把他和诸葛亮分开,然后诓骗其离开刘备军所辖之地。
众人“送”给关平的士卒都是自家私军,孙权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随意号令,到时候随军的陆家子弟一声号令,就将其捆了送给曹丞相。
张昭深信曹操的敌人就是刘备,只要不跟刘备会盟,江东就不会惹上兵祸,到时候孙权能获得张绣、刘琮一样的待遇,也不负之前孙策“徐徐西归”之说。
忍。
忍地一时,能为仲谋消除一桩大祸,我这个人名声又算什么。
想到这,张昭的脸色稍和,徐徐道:
“有劳小将军辛苦——公纪?”
陆绩点头道:
“晚生在。”
“此番出兵,汝家以何人领兵,助小将军杀贼。”
“家侄略有薄名,若是孙将军允许,家侄可随小将军领军破曹。”陆绩的脸上满是微笑。
张昭点头:“持吾令牌调人便是,此事不可耽搁。”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只要此事不让诸葛亮察觉,过了江夏,自然一击得手。
关平也毫无意见,他心道陆绩今年不过弱冠,他侄儿……
应该跟我差不多大,陆公的安排倒是体贴。
“不知令侄大名?”关平虚心地问。
“呵呵,小侄陆议,略有薄名,让小将军见笑了。”
第17章 准备去哪
一场所谓的“群英会”并没有出现期待中宾主尽欢的场面,但张昭和陆绩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
关平莫名其妙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线,答应领着东吴世族私军去跟曹操的强兵展开一场大战。
这怎么看都是有去无回的买卖。
当然,陆绩也知道关平和徐盛这两个人一根肠子通到底,可诸葛亮、鲁肃又不是傻子。
这俩人竭力促成孙刘联盟,原来跟孙坚、孙策一起打天下的程普、黄盖等人也蠢蠢欲动,想要以微末的兵力以卵击石,而远在鄱阳的周瑜更是大概率支持跟曹操作战。
现在已经忽悠住了关平,现在就是加大力度,抓紧断绝他跟诸葛亮的联系,好早点把他送出去。
“张公,江东兴亡,全凭张公决断了。”陆绩庄重的道。
他的侄儿陆议是孙权的西曹令史,想要在孙权调动还需要靠张昭安排。
张昭目光中透出一分坚毅,缓缓点头:“伯言儒雅坚毅,定能担当此任。”
陆议虽然比陆绩的年纪大,但却唯叔叔马首是瞻,他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老实本分浑然天成,关平绝对想不到他会成为埋葬自己的杀手,管他关平要去攻打何处,都是一个死字。
张昭下定决心自然不会再反悔,这位江东的托孤重臣立刻遣人再请诸葛亮议事,以求将诸葛亮与关平彻底隔开,并趁机催促关平进军。
可这个理由最多只能拖一天,总不能天天叫诸葛亮来议事,不然诸葛亮再蠢也能看出问题。
但很快,张昭就收到了一个让他颇为惊喜的消息——诸葛亮在接到消息后只是稍作踌躇,随即便欣然同意,他一边让人帮他传口信请关平安心休息,一边又请张昭准许他这几日遍访江东名士,一副极其忙碌,没空管关平的架势。
这让张昭颇为欣喜。
这诸葛孔明不过如此,此番一定能送死关平,彻底破坏孙刘联盟。
但愿我的努力能让仲谋明白天命所归。
张昭右侧的眼皮猛跳了一下,心中突然起了一股没来由的慌乱。
他看了看怒目而视的虞翻,又看了看仍在微笑的陆绩,不知不觉间又叹了口气:
“不知道历史会如何评价我。”
·
关平的酒量太差,回去之后头疼的厉害,很快就睡了过去。
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他才一个激灵坐起来,看周遭一如往昔,他这才后怕地舒了口气。
担惊受怕的日子过惯了,关平还是第一次睡得这么毫无防备,他心中暗道不该,赶紧站起来披上衣服,匆匆打开睡房的大门。
“小将军醒了。”
深秋时节,外面已经冷得厉害。
侍女见关平睡醒,赶紧取来一件宽大的狐皮裘盖在关平肩上,又颇为细心地帮关平将散乱的长发梳理整齐。
这里的侍女之前虽然对关平服侍殷勤,可也不过是例行公事,可今天这些侍女的眼中满是崇敬,恨不得将自己能给的一切全都奉献给关平,这倒让关平略略感到意外。
一群使唤奴婢,我又不曾给她们赎身,这是……
“小将军莫非听不出她们的口音?”
一身黑色麻布武士袍的徐盛拖着一杆长戟,微笑着走到关平身边。
“这些奴婢都是徐州逃来的。当年曹贼放毒徐北,之后又屯田盘剥无度,数万徐州百姓逃到江东,被各家收为奴婢使唤,我这个柴桑县令也征调了些,虽是奴婢,总算衣食无忧,倒是……倒是……嘿,你且放心,她们都受我大恩,不会出去乱说,现在知道小将军要做大事的人也不算多。”徐盛边说边叹,沉重地拍了拍关平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这些年曹贼横扫宇内无人能敌,前几年还作书威胁孙将军交出质子。听闻曹贼攻破荆襄,我还道这世上再也无人敢于曹贼相争,幸亏这世上还有小将军这般人物。”
“不只是我。”关平一脸庄严,朗声道,“我军上下人人愿与曹军决死,贵军之中也有徐兄、张公这般义士,以大义伐不义,此战我军必胜。”
徐盛哈哈大笑,他用手上的长戟在地上敲了敲,冲门外朗声道:
“伯言,你可听见了?”
片刻后,门外缓缓走进来一个年轻温润的儒士。
这儒士面容俊美,一身雪白锦袍,腰悬宝剑,贵气十足,风度翩翩,只是面膛晒得黝黑,一双眼中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神情略有几分颓唐。
这就是陆议?
关平立刻挤出一副笑容,想跟这位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文士寒暄一番,可不知怎的,这位年轻儒雅的文士居然给他一股极其危险的感觉,好像自己灵魂深处向自己疯狂示警。
陆议毫无察觉。
他缓步来到二人身边,先仔细打量了关平一番,并没有开口客套,沉吟片刻,用疲惫沉闷的声音道:
“听说小将军乱军之中斩杀曹纯,果有此事?”
关平定定神,打量着这位危险的文士,从容地道:
“不错,曹纯是关某所诛。”
陆议不置可否,微微点头道:
“至尊听鲁子敬所言,心中振奋,只是此言太过离奇,不知小将军可愿与陆某详述?”
徐盛听陆议的话音里夹枪带棒,不禁咧嘴苦笑道:
“伯言,你这是在说什么?你不是说只是想见见并肩作战的义士,为何要问这个。”
陆议的双眸满是疲惫之色,却强打精神直勾勾地盯着关平,眼中透出一股说不出的怪异神色,关平心中微动,却又很快抓住了一个细节。。CoM
陆议叫孙权“至尊”!
在江东,大多数人称呼孙权会称他“孙将军”,陆议是孙权征辟的官员,理论上应该唤孙权为“明府”,可他的称呼是……
至尊!
这是鲁肃等坚决支持孙权的图霸一方的人专门编出的称呼,这跟陆绩等人的称呼截然不同,也就是说,陆议是孙权的坚定支持者。
想到此处,关平立刻满脸堆笑,摆摆手示意徐盛不要见怪,颇为客气地先向陆议行礼,将自己在长坂坡上和汉水边与曹纯虎豹骑的战斗娓娓道来。
他是大战的亲历者和执行者,说起战场上血肉搏杀、刀光剑影时比鲁肃转述更加生动,特别说起长坂坡血战后曹纯又率众追到了江边,尽管知道关平没事,陆议和徐盛还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不约而同地道:
“后来呢?”
“后来……”关平故意卖了个关子,“曹纯在乱军中一时不慎,被我突袭所杀。”
关平没说起自己压箱底的武器,这玩意要解释起来太复杂,说曹纯是在乱军中被自己突袭斩杀,更增加了一些可信度。
陆议全程都绷紧了脸,听完关平“如实”诉说,他缓缓点了点头。
他心道这才正常,鲁肃说关平居然能从两百步开外抬手杀人,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是关平突袭斩将,那就好解释了。
“小将军以为,曹军军容如何?”
“曹军八十三万,皆劲卒猛士,诚难与之争锋。”
八十三万?
陆议眉毛一挑,心道曹操怎么可能出兵八十三万?关平这定是胡说八道故意吓人。
但这说不通啊,关平应该把曹军尽量往少了说,这样才能鼓励江东一致抗敌,若是让江东众人听说来犯之敌足有八十三万,那还打什么,抓紧投降算了。
他上下打量关平,横竖看不出此子工于心计,在想起给自己传话的那人,陆议眼中又是一阵难言的疲惫。
他口气稍和,岔开话题:
“此番突袭曹军,陆某率军追随小将军,全听小将军调遣。还请将军示下,之后我等要去何处与曹军厮杀。”
呃。
这个话题还真是把关平给难住了。
他今年十六,之前都是追随刘备关羽厮杀,长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可制定该攻何处,这平时都是军师的活计。
甚至关平连曹军占据何处都不知道,这还如何布置?
见徐盛和陆议都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关平涨得满脸通红。
他当然不好意思说自己全然无知,不然岂不是让张公失望,思索片刻,他突然想起当时跟诸葛亮分别时的场面。
对了,军师似乎说过那个人。
他赶紧说道:
“取地图来。”
第18章 打江陵
陆议虽有名声,但从没上过战场,更别提什么军事才能,他表示这次一应指挥都听关平操持,关平说去哪就去哪。
徐盛将自己收集的地图小心放在二人面前缓缓打开,颇为得意地道:
“当年黄祖之子黄射来袭,我城中只有五百,那黄射骄横自大,在城下夸耀本事,某抓住机会率众出城大战,重创黄射,夺得此图。”
他用手指在上面的敲了敲,笑道:
“某以为,小将军和伯言当率众自夏口向北,攻打江北石阳。石阳小城必无防范,小将军攻破城池,刘使君也可派兵接应,力挫曹军锐气。”
石阳虽在江北,可远离曹军现在主力所在,离刘备军现在驻扎地又很近,在徐盛看来,关平这么点人也没经历什么训练,也就是去虚张声势大闹一番,选石阳这个软柿子是最安全、最高效的方法。
陆议抱臂凝思,也是缓缓颔首。
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能调动起来抵达目的地没有哗变已经算成功。
石阳不算什么要地(现在的形势看是这样),说不定曹军都没在那驻军,到时候占据那里也算完成了任务。
现在就看关平的抉择了。
关平直勾勾地盯着地图,思绪却飘到了之前在江边跟诸葛亮分别时。
当时鲁肃、徐盛就在自己身边,诸葛亮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对东吴众人以诚相待的客套话,又低声在自己耳边说起了一个人名。
张允。
张允一贯与刘备不睦,当年就跟蔡瑁联手,拼命给刘备使绊子,可他又是刘表的外甥,刘备军上下也不好问候他家人,可谓是憋得相当难受。
那日大战他主动投降,按理说应该把他一起弄到夏口,逼他好好反省一下之前的罪过,也好鼓舞刘备军上下作战。
可没想到关平去未来的功夫诸葛亮居然偷偷把张允放了——这也就是诸葛亮深受刘备军上下一致信任,不然非得当场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