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那我们先看看陆先生到底要搞些什么玩意儿。”
两人干脆就站在离陆彦身后不远处的地方,
驻足观望起田地里的情况。
这时候,田地里的农人也都做好了准备,陆彦便开口对他们说道:
“大家伙听着啊!
咱们这次是为了测试新犁与直辕犁之间的差异。
你们既然不服,
今日便叫你们看看,
我陆某人(的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切~~”
“陆先生您先别把话说的这么满,免得待会儿输了脸上不好看!”
“哈哈哈!”
“陆先生别忘了,若是您输了,今天的午饭可得加肉啊!”
。。。。。。
“呵呵!
我会输?
年轻。。。。。。”
陆彦一脸自信的微笑,“既如此,咱们拭目以待吧!”
陆彦举起手,随后重重挥下道:
“所有人听令,开耕!”
冬天的田地本来就比较硬,耕田的难度无疑要大上许多。
七驾犁刚开始时还能并驾齐驱,
由于曲辕犁是新发明的东西,大家对它的使用都还不太熟悉。
但当使用曲辕犁的农人们熟练度上去了之后,那四副曲辕犁的速度,便开始迅速提了上来!
第一趟的终点还没到之前,
使用牛拉曲辕犁的的农人就已经超过了直辕犁不少,
当两三个来回之后,那两个人拉的曲辕犁,居然都跟牛拉的直辕犁速度差不多了!
有经验的老农看到这样的结果,已经情不自禁的欢呼了起来,
而且,经过曲辕犁耕过的地明显要比直辕犁来的更深,土被翻起来后,还会被分向两边,
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让农人们不用再进行二次松土,
无论是从结果还是效率来看,
曲辕犁无疑都将耕地的效率提高了老大的一截!
测试很快结束,
陆彦无疑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参与测试的人虽然没了肉食,可他们现在却感到无比的开心。
看着欢呼雀跃的农人,
陆彦嘴角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华夏百姓从来都是最可爱的一群人,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总是这么的简单。”
“陆先生,您发明的曲辕犁咱们能用吗?”有人开口问道。
其他农人们这才意识到,
陆彦发明的东西虽然很好用,可别人却不一定会给他们用啊。
“当然,不然我弄出这玩意儿来干嘛?”陆彦笑眯眯的回答道。
“太好了!”
“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
远处的曹操与荀彧已经被曲辕犁耕田的速度给惊到了,
冬天一过就是春耕,
有了这曲辕犁,农人们就能更快更好的将新的种子种下,
新一年的粮食就有了保证。
而且依照这大大提升的耕种速度,
他们开春之后甚至还可以开垦更多的荒地,种下更多的粮食!
这意味着什么,以曹操和荀彧之能,自然能够看得清楚明白。
荀彧摇摇头,叹服道:“难怪主公会说陆先生是神仙一样的存在,彧拜服!”
曹操莞尔一笑,心道:
“荀彧啊,我这神仙一词可不是仅仅只是个比喻。。。那家伙是真的奔着成仙去的啊!”
不过这些话曹操可不敢说出来,他对荀彧说道:
“文若你有所不知,
陆先生眼光独到,学识渊博,
就是为人懒散了些。。。。。。”
“有才之人大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彧理解。”
“那就好,我们一起上前去吧。”
曹操与荀彧走了过来,
陆彦虽然有些诧异“曹老板怎么又来了?”
但见到曹操后,他还是连忙招呼道:
“曹公你来的正好,快来看看我弄出来的好东西!”
曹操哈哈一笑道:“我和文若都看到了,确实是个好东西!”
陆彦听到曹操身边的文士就是荀彧,顿时忍不住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起来。
不怪陆彦这么做,
要知道荀彧的大名他早就听过无数遍了,
若说刘备有诸葛丞相,那么曹操就是荀令君了。
“王佐之才”,是名士何颙对荀彧最直接也是最中肯的评价,
历史上对荀彧的评价也是极尽赞美之词,
简单的来说,
他是个君子,是个王佐之才,是所有文人都想成为的样子。
但可惜的是,
荀彧这样一位才德俱备的大才,
用自己的一生来辅佐曹操使之从弱到强,化乱为治,
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夙愿,未能完成自己匡复汉室的梦想。
他仿佛就像是一叶扁舟,
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传奇、美誉,以及无奈和遗憾,
但他的美名,却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去。
陆彦在打量着荀彧,
同时荀彧也在打量着陆彦。
荀彧不太明白,
为何这位陆先生看自己的眼神里,会有惊艳、赞誉的同时又夹杂了同情、遗憾和怜悯,
但他从陆彦那出尘和天然让人想要亲近的气质来判断,“眼前此人,深不可测!”
曹操在一旁笑嘻嘻的看着陆彦和荀彧,
眼前这两位对他来讲,
就是他曹操崛起的最大希望和依仗!
陆彦荀彧二人互相打量了一阵后,
荀彧首先拱手行礼道:“荀彧荀文若,见过陆先生!”
陆彦拱手回礼,随后摆摆手说道:
“在文若面前,先生二字可不敢当。
在下陆彦字长生,唤我长生即可。”
“先生太过谦逊了。。。”荀彧由于陆彦的谦逊,好感度再次上涨,他向陆彦问出了自己心里的一个疑惑:
“彧并未与先生见过,
然,先生是如何得知彧的到来,甚至还说彧是。。。。。。”
陆彦瞥了眼正笑的傻不拉几的曹操,
隐晦的冲着曹操翻了个白眼儿后,他这才回答道:
“在下随恩师学了一些推演卦算之类的旁门知识,彦前些日子夜观天象。。。。。。”
对于解释不了的事情,用这些玄学来忽悠是最好不过的了,
古人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所以荀彧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心里顺便对陆彦的评价再往上提了一分。
不过曹操心中对陆彦的话却有些鄙夷,
因为他知道,陆彦知道荀彧的能力和到来,靠的可不是什么推演卦算,而是他已经提前知道了“历史”啊!
曹操看着荀彧,微微摇头道:
“文若啊,你可别真就这么容易上了陆先生的当了啊。。。。。。”
第五章 荀彧的“请教”
陆彦对身边的小吏简单交代了几句后,
便带着曹操和荀彧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知道,
荀彧和曹操今天的来访,恐怕会有很多的话想问自己。
荀彧昨夜已经好好休息了一晚,
今日已经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和疲倦。
今天再仔细看来,
荀彧生的长身如玉,气质出众,
言谈之间还有种让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不免让人感慨一句,“真乃浊世翩翩佳公子”!
陆彦再次打量了荀彧一眼后,不由得心道:
“不愧是荀彧,
有才有学又有颜,
简直堪称是读书人的整容模板。。。。。。”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另一边,
荀彧也对陆彦那一身洒脱出尘的气质感到心仪,
在他看来,陆彦面对曹操交谈时的语气和态度与他和那些农人交谈时别无二致,
他心里也是暗暗赞叹道:
“此人气质出尘,不卑不亢,才学尚且不知,但至少玄学已经造诣不凡。
某观此人穿着朴素,
有才能却不贪权利,
很有可能是某个不出世学派的弟子,前来红尘俗世之间历练。”
荀彧学识渊博,见识深远,
对于汉朝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行为也有一些思考,
儒家被列为正统,但其它学派却不一定都是糟粕,
所以荀彧对其它学派的学子,也不是那么的排斥。
陆彦见曹操和荀彧打从进来后居然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于是他主动开口问道:“曹公,文若先生,你们来寻彦应该不是为了来跟彦相对静坐的吧?”
“咳咳!”曹操假装咳嗽了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随后回答道:“其实,文若今日是特地前来拜访先生的。”
“哦?”陆彦没想到荀彧这样的大名人竟然会主动前来拜访自己,心中不免有一点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敢问文若先生有何指教?”
荀彧连忙摆着手回答道:“在陆先生面前怎敢言指教?只是彧有一些不解之处,还望先生解惑。”
陆彦听着先生长先生短的,不仅自己叫着不舒服,听起来更是有些难受,
“咱们都是同僚,别整先生长先生短的了,我叫你文若,你叫我长生可否?”
荀彧闻言,哈哈一笑,道:
“哈哈,好!
先生洒脱,不拘俗礼,
就依先生之言!”
“。。。。。。”说好不再叫先生了呢?你这连续两个先生是什么鬼?
陆彦也不去纠正荀彧,他问道:“文若,你还没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荀彧略微思考了一阵后,拱手问道:“文若斗胆,想请问长生所学是何学派?”
“学派?”陆彦被这突然一问有些发懵。
“长生所承,是儒家,还是法家,或者是墨家,农家?”
“额。。。。。。”
这可有些难倒陆彦了,
他就压根儿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哪有什么学派,
他倒是很想问问荀彧:“九年义务教育算什么学派?”
但他怕问出这句话后被读者给拍死,所以将这句略带吐槽性质的话给咽回了肚子里。。。
简单斟酌了一番后,陆彦开口回答道:“在下没有具体的学派,全都是跟随师父所学。
师父所授学识颇杂,
各门各派都有许多的涉猎。。。”
曹操心里又开始吐槽了,
“编,继续编!
你特么一个可以轮回转世之人,
谁能当得了你的师父?哦,恐怕还有‘历史’能够当你的老师。。。。。。”
荀彧听了陆彦的回答,心中顿时一惊,暗道:
“诸子百家皆有涉猎?那陆彦的师父到底博学到了什么地步?”
荀彧不知道陆彦说的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为了探探陆彦的老底,荀彧便开口问道:
“彧长久以来深受一事困扰,不知长生可否为某解惑?”
曹操心道:“来了!”
陆彦也心道,“来了!
这是要摸我的老底了啊!
我得好好应对,可不能被他探到了我的深浅,否则以后再想在曹老板的眼皮子底下摸鱼,恐怕就会很难了。。。”
荀彧正了正衣襟,脸色严肃,对着陆彦拱手问道:
“先有黄巾之乱,后有董卓之祸,
眼看如今天下即将陷入混乱,
彧困惑,四百年大汉,何至于此?”
陆彦听到荀彧的考题后,心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东汉末年为何会天下大乱?陆彦以前在网上和小说中,可是看了不少的解释的。
放下心来之后,陆彦嘴角露出了一个从容且蛋定的笑容,回答道:
“想必文若心中早已知晓答案,
只是心中对汉室尚存期待,所以不愿承认罢了。”
陆彦这一句不似回答的回答,却让荀彧心中悚然一惊,
他瞪大了双眼看着陆彦,不可思议的问道:“先生。。。果真能够看透人心?”
“诶!说好不提先生两个字的!”
“抱歉,是彧的不对。”
陆彦将垂在肩上的纶巾抡到脑后后,
这才开始回答起荀彧的问题,
“其实大汉陷入如今的境地是早有迹象的,
其一,皇帝昏庸,奸臣当道。
自恒、灵二帝开始便奸臣当道,买官卖官职十分猖獗。
加上皇帝疏贤臣,近小人,各种苛捐杂税,逼得百姓苦不堪言。
其二,天灾人祸接连不断,
上无法抵入侵,下无法制约各地。
朝堂只知剥削,不知民间疾苦,这才造成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陆彦分析犀利无比,直接把汉庭最后的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就连曹操听了都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更别说视匡扶汉室为终身唯一理想的荀彧了。
荀彧当然知道汉室衰微的原因,
对于陆彦那毫不留情面的话,他也明白那是对的,而且鞭辟入里,句句直戳要害!
良久之后,
荀彧叹息一声,拱手道:“长生一席话,直指要害。。。可大汉,真有如此不堪吗?”
陆彦其实还故意少说了一项,那就是世家。
取国利而谋私益,豪夺巧取,
顾自身而忘天下,蠹众而木折,
说的,就是如今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