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昂犹豫着,最终还是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太守,今年,真的会有大旱吗?”
    这种事,陆彦也不好给出明确的答案。
    他只能回道:“天威难测。。。不过如今这些事情迟早也是要做的,不用担心会白费功夫。”
    “可我们还是会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啊,若是把这些放到军事建设上。。。。。。”
    陆彦没有直接否定曹昂的话,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道:“大公子,你觉得打仗,打得是什么?”
    曹昂闻言,稍作思考后回答道:“人和辎重!”
    点点头,陆彦再次问道:“那么,人和辎重又从哪里来?”
    “兵源从百姓中来,辎重则从赋税里出。”
    “赋税也大多依赖百姓,所以,都是从百姓里来的,对吗?”
    曹昂转念一想,“确实是啊!可是这跟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兴修水利,开凿沟渠。。。这些都是改善民生的好事。
    百姓们生活的好了,人口多了,兵源和赋税,才会多起来。”
    曹昂恍然,随后回答道:“所以,打仗,打得就是治下人口?”
    “准确的说,是综合实力,简单来讲,就是人、粮和钱!”
    曹昂挠了挠头皮,喃喃道:“我好像听懂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懂。。。”
    陆彦哑然失笑,道:“那就先去把工作完成了!哦对了,之前让商会去其它州郡买粮的事情也得加紧了。”
    “喏!”曹昂拱手,离开了刺史府。
    。。。。。。
    兴平元年,三月,春耕在即,雨水几乎消失。
    曹操治下陈留郡,则在疯狂的四处买粮。
    河北甄家主要做的就是粮食买卖。
    陈留颍川联合商会搭上了甄家这条线,因为曹操和袁绍如今又是铁盟,商会倒是从他们那里买到了不少的粮食。
    除了河北甄家,还有徐州糜家、江东鲁家、荆州马家、西川秦家。
    所有商界的巨头,商会都去跑了个遍,他们几乎把所有赚到的钱全都换成了粮食!
    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可在陆彦给了他们一家一个玻璃杯后,他们就不再有异议了。
    赚钱?对这些玻璃制品来讲,那简直太容易不过了!
    也就是从这些豪商那里,逐渐传出了今年可能会有大旱的消息。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陆彦也没打算严守旱灾的消息。
    四月,春耕火热的进行当中。
    然而,
    中原的百姓却发现,
    原本正是应该飘雨的季节,整个四月到七月,却滴水未降!
    没有雨水,意味着今年的粮食将欠收甚至绝收,最终,饥荒便不可抑制的爆发了。
    饥荒初始,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最先崩溃的,竟然是关中!
    关中即函谷关以西,包括了司隶校尉部的弘农、冯翊、扶风、京兆。
    其中冯翊、扶风、京兆三郡,又被称作三辅,而长安,则是京兆的郡治。
    最初是三辅地区爆发了饥荒,随即便很快蔓延至长安。
    大汉的帝都,粮价高到了离谱的地步。
    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最后吃不起粮食了怎么办?
    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不止于关中,饥荒还迅速在关东,乃至江淮地区爆发了。
    商会探得有消息:
    刘备统领的徐州部分地区,“穷饿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袁术治下更是“民人相食,江淮间空尽”;
    袁绍、公孙瓒等人同样没有逃过饥荒的命运,几乎一家一家的,全部死绝。。。。。。
    大旱爆发,赤地千地!
    神州大地,满目疮痍!


第五章 粮。。。粮仓。。。堆不下了???
    百年一遇的大旱,让神州大地遍布亡魂。
    可在冤魂的哀嚎声里,有一个州郡,却如同生在了另一个世界。
    没错,就是之前被诸侯嘲笑,“没见过水和粮食的兖州!”
    兖州,虽然也经历了可怕的干旱,
    可是凭借之前兴修的水库、蓄水池、蓄水井等防御工事,这片地区多少还是收获了一些粮食。
    加上商会于四处近乎癫狂的购买粮食,曹老板要撑过这一年,其实也不算困难。
    可如今又有个问题,正困扰着他们,那就是灾荒之年所必定会产生的,“流民!”
    州刺史府中,
    依次站位的文臣武将们,如今已经对曹操彻底服气了。
    甚至有人人,还对曹操的卓越的远见和前瞻性,奉若神明。
    没有理会下面那些人的马屁和歌功颂德,曹操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后,向荀彧询问道:“文若,各郡国受灾程度如何?”
    听到曹操的问话后,荀彧立马出班拱手道:“回主公,各郡国严格遵照您的要求,抢在河水断流之前先一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治措施。
    如今受灾最严重的当属泰山郡,但也未有饿死人的消息传来。”
    “好!”曹操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
    “陈留郡、颍川郡、东郡是防护措施做得最好的三郡,百姓们不仅没有饥荒发生,甚至还收获了至少六成的粮食!”
    “非常好!”曹老板点头的幅度大了许多。
    等到荀彧汇报完毕,戏志才这时候突然出班说道:
    “禀主公,得益于先生的警示,我兖州倒是可以安然度过此次危机。
    可主公,那些来自其余州郡的流民,我们是否应该接纳?”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和锻炼,戏志才的身体如今也好转了许多,得到陆彦的允许后,曹操这才放他出来继续工作,不过戏志才还是被严格要求每天只能工作两个时辰。。。
    提到流民的问题,就连曹操都不由得有些头大。
    历史上,曹操攻入徐州,为了解决流民和缺粮的问题,他把徐州直接给屠了。。。但如今,他连想都没想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
    可要是接纳了流民,
    只要接收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无数次。
    自家的粮食也仅仅只够果腹罢了,要再把粮食分给那些其他地方来的灾民,那自家治下的百姓就会饿肚子了啊。
    可要是不接纳?
    那些也都是大汉的子民啊,真的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在自己的城墙之下吗?
    曹操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他第一时间想起了一个人。
    “陆先生,可有回信?”曹操向戏志才问道。
    “尚未回信。”戏志才遗憾的摇了摇头,回答道。
    “先生既能想出应对旱灾之法,想必也能找到解决流民的法子吧?”
    就在这时,外面有传令兵来报:“报!主公!陈留郡太守,陆彦来信!”
    “拿过来!”顾不得传令兵将信呈到他手上,曹操三步化作两步,抢先一步从传令兵手中抢过了书信。
    展开缣帛,里面开头便是,“流民,有多少,收多少!”
    曹操看了第一句话后,不禁一愣,道:“先生竟有如此信心?”
    等到曹操回到主位,心急如焚的戏志才便开口问道:“主公,先生的信里怎么说?”
    曹操正在阅读后面应对流民的具体措施,听到戏志才的话后,他顿时忍不住赞叹道:“陆先生真可谓神人也!”
    说完后,曹操将缣帛递给了戏志才。
    荀彧、程昱、董昭等人,立马便呼啦啦的围了上去。
    “以工代赈?”
    “此法甚妙啊!”
    “这陆长生总有奇思妙想,真不愧能被主公誉为神人也!”
    这群人换着法儿的夸赞着陆彦,全然忘记了当初听到陆彦说可能有旱灾时的讥讽和嘲笑。
    但荀彧却看出了这里面隐藏的一个问题,他对曹操说道:“主公,长生此法甚好,可如此一来,我们的钱粮怕是要不堪重负啊!”
    荀彧并没有看完所有的内容,当他问出这句话时,看完了整封书信的戏志才,忽然向他喊道:“文若!先生说,以工代赈的钱粮,他陈留郡全出了!!!”
    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议事厅中,所有人的声音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
    荀彧不可置信的回过头,呐呐的问道:“我。。。我刚刚是听错了吗?”
    曹老板揉了揉僵硬的脸颊,回答道:“没错,陆先生说,以工代赈的钱粮他陈留郡全出了!”
    “荒唐!”
    这是所有人心中最先冒出来的想法,
    可一想到旱灾就是陆彦预警的,他们心中又开始动摇了,“要是他真的能办到呢?”
    “灾民何止百万?骗人的吧!!!”
    “可仅凭陈留一郡之地,它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粮啊?”董昭茫然自语道。
    就在此时,曹操忽然想起了陆彦之前组建商会的事情,“难道是。。。不会吧。。。”他心中有些不敢相信,却又非常希望那是真的。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传令兵闯了进来,
    “主公!颍川太守曹仁将军来信!”
    “子孝?”曹操听到曹仁来信,心中有些疑惑,“难道颍川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到这儿,曹老板不淡定了,“呈上来!”
    从传令兵手中接过书信,曹操展开后看到书信内容的第一眼时,差点把信给扔了出去。。。
    程昱见曹老板慌乱不堪的模样,顿时急忙出声问道:“主公?!可有大事发生?”
    曹操好不容易稳住了心神,听到程昱的话后,他深吸一口气道:
    “子孝来信说,陈留郡的粮食多到粮仓都已经装不下了,现在他想要转移一部分粮食道颍川郡。
    可问题是,子廉把颍川郡的粮仓也堆满了。。。因此子孝问我,鄄城是否有多余容纳粮食的地方。。。”
    “。。。。。。”
    “我是不是没睡醒?”
    “粮。。。粮仓。。。都堆不下了?”
    “简直丧心病狂!”
    曹操看完了书信后,递给了心急火燎的荀彧,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陆彦组建商会的事情吗?”
    荀彧点头,回到道:“记得。彧当时还调侃了长生一句,‘不务正业’。”
    “是啊。。。不务正业陆长生。。。”想到这儿,曹操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微笑,道:“这些粮食,都是商会从天南地北四海八方,辛苦买来的!”
    “但他哪来那么多的钱去买粮食?”有人出声询问道。
    问道点上了。。。
    曹老板不由得露出了一个肉痛的表情,回答道:“哪来的钱?还不都是商会赚来的!”
    “哗!”众人大哗!
    “做啥买卖,那么赚钱的吗?”
    “主公,陈留郡的税收也并不高啊!他哪来的钱啊!”
    “是不是他们干了什么见不得。。。。。。”
    面对各种质疑,曹操肉痛的表情更加清晰了,“当初,我免了陈留郡除粮食之外的五年赋税。。。商会的商税,没有算到赋税里面。。。”
    “???”
    “!!!”
    程昱闻言,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自己额头上,说道:“主公,你中了陆彦的奸计了!”


第六章 意外,天使的到来
    震惊!陈留郡和颍川郡,竟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人家饿殍满地,人相啖食,你们却粮食爆仓?
    还有天理吗,还有法律吗!!!
    天下的目光,再次集中在中原大地,严格来讲,是兖州之上。
    有大神估算过,汉末这时候的穷苦人家,一万人一天大概吃一百石左右的粮食。
    按一百石来算的话,一年就是36500石左右。
    兖州如今差不多有三百万人口,主要是因为之前经历了多次战争,导致人口下降了不少。
    就按三百万平民来算,那一年消耗的就是一千多万石粮食。
    可陆彦用区区几百套玻璃制品加上香料,便换来了足够兖州两百万百姓足够吃一年的粮食!
    这便很好的为商会会员诠释了,什么叫暴利!什么叫一本万利!
    他们如此卖力的收购粮食,除了自身得到了好处外,也是看出了联合商会光芒万丈的前途。
    有了香料,有了玻璃。。。。。。钱?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不出意外,当兖州宣布接收流民之后,早已苦等多时的流民便蜂拥着进入了兖州各地。
    其中,又以陈留郡和颍川郡涌入的流民最多。
    之所以流民们许多都冲着这俩郡而来,主要是因为当初买粮的时候,陈留和颍川的名声就早已传遍了各地。
    大家都知道这俩地在拼了命的买粮食,这时候发生了灾害,当然要去粮食多的地方了!
    。。。。。。
    “太守,流民太多了啊!
    我们现在每家每户连茅厕都建齐活了,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建的了。”
    伊籍的脸上全是汗水,身上也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湿透了。
    毛玠、任峻果然成了肉包子一去不复返,被曹老板以各种借口留在了鄄城。
    伊籍和韩浩,便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生生的接过了毛玠等人以前的各项事务。
    “痛并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