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小人物-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指了指担子中的蔬菜瓜果,不说话。
  “是这样,我家主人今天有急事,不便让外人进去!所以让我来把蔬菜瓜果担进去!”张皓说道。
  老人疑虑地看着张皓,一脸的不相信。
  张皓从怀中掏出周文质给他的令牌,在老人面前晃了一下,然后揣进怀中。
  老人还是有些不相信。
  张皓有些急了,装作很生气地说道:“老丈,我家主人还等着呢!不要误了我家主人的正事!”
  老人犹豫着,最后还是把肩上的担子放下来,递给张皓。
  “老丈,你就在此地等我,等一会儿我把担子还给你。”张皓拿过担子,回头对老丈说。
  老人站在原地,无可奈何。
  张皓快步走到张府大门口,放下担子,轻轻拍了拍门环。
  门开了,一个家丁探出头来,看见门外站着挑担子的人,警觉地打量着张皓。
  “我叫王十三,我爹王二,今天让我来给张府送这些蔬菜瓜果!”张皓看着家丁,语气很诚恳地说。
  “你叫王十二?怎么没听王二说过?”家丁问道。
  张皓心里一惊,他哭丧着脸说:“我之前不务正业,到处瞎混,我爹觉得我让他颜面尽失,所以从不在别人面前提我!我爹今天身体不适!所以……”
  家丁看着张皓窘迫猥琐的样子,有些相信了。
  家丁打开门,让张皓进来。
  “我第一次来张府,不熟悉张府的情况,麻烦告诉我庖厨在哪里?”张皓挑着担子走进大门,问道。
  家丁指着前面,向他指引方向。
  家丁警告张皓不要乱闯,张皓连连称是。
  张皓看着眼前的亭台楼阁,眼花缭乱,他走走停停,张府里面的仆人倒是很多,每走一段路,张皓就能看到一两个迎面而来的女仆。
  女仆?
  怎么那么多女仆?
  张皓悄悄地跟在一个端着托盘的女仆的身后,来到了后厅,女仆转进了西厢房。
  张皓不能再往前走了,那是女眷居住生活的地方。张皓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他听到了清越的琴声从西厢房传来,时而琴音高耸如云,瑟音低沉如呢语;时而琴音飘渺,如风中丝絮;
  时而瑟音沉稳,如崖上劲松,时而瑟音激越,时而琴音空蒙!
  张皓竟然听得痴了!
  “你是何人?在此地做甚?”张皓听到一个清脆的呵斥声。
  一个容貌俊秀的女仆出现在张皓面前,张皓从陶醉中惊醒,他尴尬地指着担子里的蔬菜瓜果。
  女仆看看蔬菜瓜果,又看看张皓,上上下下打量着,张皓又把刚才向家丁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女仆半信半疑地点点头,指着西厢房的后面说:“庖厨就在后面,赶快送过去,不要影响了我们小姐抚琴!”
  张皓连忙称谢,末了还不忘赞叹一句:“你们张小姐的琴艺了得啊!”
  “什么张小姐,是刘……”女仆好像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张皓装作什么也没有听到,挑起担子向女仆指向的方向走去。
  但张皓的心里的疑云越来越浓了!
  刘……小姐?
  张府里住着刘小姐?
  张府的主人呢?
  韩王来张府,要见谁?
  张皓把蔬菜和瓜果送到庖厨,返回的时候,张皓特意在西厢房那里放慢了脚步,他看到了一个女子,约摸十五六岁的样子,外披葱白大袖袍,里面衬着紫色褙子,身材婀娜,温婉静美。
  女子站在廊檐下,肤若凝脂,乌发如漆,体态轻盈,她正微仰着头,眺望着远方。
  这就是那个刘小姐么?
  整个张府,如此静谧,难道只有她一个主人么?
  张皓正想着,听到后面有人走过来,他赶紧快步离开,出了张府。
  远远地,张皓看到那个老人在原地不停地走来走去。老人看见张皓了,赶紧跑上来。
  张皓把担子交给老人,老人挑起担子,看着张皓,没有立刻要走的意思。
  “老丈,还有什么事?”张皓奇怪地问道。
  “我种的菜,不是土里自己长的!”老人说道。
  张皓明白了,拍了下头,假装忘记了,从怀中掏出几两碎银,递给老人。
  老人接过去,看看手中的银两,看看张皓,脸上现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老丈,银两不够么?”张皓问道。
  “你给多了!”老丈拿出几颗碎银,还给张皓。
  张皓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赶紧又递给老人,说道:“老丈,权当酬谢老人家辛苦!今天我家主人有要事这件事,千万不要跟其他人提起,也不要向他人说起我来取菜之事,否则会出大事!”
  老人看到手中的银两,满心欢喜地点点头,然后千恩万谢地转身离开了。
  张皓看着老人离开的背影,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这种预感和他原本的疑虑搅在一起,让他心神不宁。


第35章 秘密
  张皓预感可能会发生什么,但又不确定是不是会发生,那是一种不好的预感。
  张皓有些心神不宁。
  周文质也看在眼里。
  某天,张皓准备出去,周文质叫住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张皓想了想,坐下来,坐在周文质的对面,问道:“周将军,京城中有没有一个张姓官员?”
  周文质一愣,想了想,说道:“有好几个在京的官员姓张,你问这个,所为何事?”
  “和韩王关系密切的张姓官员又有几人?”张皓问道。
  “一人而已!何事?”周文质有些奇怪张皓的表现。
  “何人?”张皓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个秘密,但是他感觉不到高兴,他语气急切地问道。
  “张旻!”周文质回答说。
  “他和韩王有何关系?”张皓有些紧张地问道。
  周文质看着张皓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地问道:“你今天为何要问起这些事?”
  张皓一言不发,只是急切地看着周文质。
  周文质只好说道:“他和王继忠一样,是韩王的贴身侍从。”
  张皓似乎明白了什么。张旻是韩王的贴身侍从,王继忠送韩王去张旻的府邸,韩王从后门出来,没有从正门出去,因为不想为人所知;
  没有看见张旻相送,张旻是为了避嫌?还是张旻就不在张府?
  “张旻最近不在京城么?”张皓又问道。
  “他一直在韩王身边,没有外出京城!”周文质回答说。
  “你发现什么了?”周文质忽然很严肃地问张皓。
  张皓长叹一声,说道:“周将军,我可能发现了我不该发现的!”
  周文质大惊失色,忙问什么事。
  张皓把州桥上偶遇王继忠,跟随王继忠,发现韩王,进入张府所见,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周文质愣在座位上,一言不发!
  他有点担忧了。
  韩王是圣上第三子,幼时聪敏,仪表非凡,深得圣上喜爱,不知道是不是受圣上影响,被封韩王之后,他的风流成性便暴露了,更奇葩的是,他和圣上一样喜欢四川女子。
  不巧的是,一个叫刘娥的四川女子前年随夫来汴梁,她的丈夫叫龚美,是个银匠,本以为来汴梁能有出头之日,却不料越混越惨,走投无路之际,龚美就想把貌美如花的刘娥卖掉!
  更不巧的是,龚美遇到了张旻,张旻便将貌美的刘娥推荐给韩王,韩王一见倾心,无法自拔。
  这事被韩王的乳母知道了,于是向圣上告发,圣上大怒,责令韩王将刘娥赶出王府。
  韩王哪里舍得,张旻出了个注意,把刘娥藏在自己的府邸中,自己另外再找一个地方住下!
  韩王因此可以时时探访张府,私会刘娥!
  原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现在,让张皓发现了!
  要是韩王知道了,有第四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知道他的这些事情,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周文质不敢想象。
  张皓看周文质的脸色不好看,知道自己闯了祸。他已经猜想到那个在张府的绝色女子和韩王的关系了!
  “周将军,现在怎么办?那个买菜的老人,可能已经把我冒充张府家丁的事告知张旻或者王继忠,甚至韩王!”张皓担忧地说。
  周文质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说了四个字:“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张皓惊异地张大嘴。
  “圣上近年因为契丹的南下侵扰,多次战事的失利不堪烦扰,对韩王的事可能也没办法去管!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周文质淡定地说。
  当然,他也知道王继忠、张旻或者韩王还顾忌自己的身后:内内侍省。
  张皓站起身,刚迈步走到门口便僵住了!
  他看到王继忠和一个头戴纶巾身穿黑色圆领长袍的年轻男子朝他的房间走来了!
  周文质看张皓的神情不对劲,也起身走到门口,看到来人,心里不由一震:来的这么快!
  王继忠看到张皓和周文质都站在门口,朗声说道:“周兄和张兄知道我们哥俩来了?真是心有灵犀啊!”
  张皓和周文质微笑着,赶紧把两人请进房间,关上门。
  周文质笑着问道:“不知道王兄弟和张兄弟今天光临,有何指教?”
  王继忠指着身边的年轻男子向张皓介绍道:“这位是我兄弟张旻,我们兄弟去大相国寺,之前听说张兄落脚熙熙楼,特来拜会!”
  张皓心想,说曹操曹操就到!王继忠来了,张旻也来,还说去大相国寺顺便来熙熙楼,这理由,也是无可挑剔。
  趁王继忠和周文质说话的工夫,张皓打量着张旻,丹凤眼,细长眉,眼露精光,看容貌,便知张旻是一个机警干练的人。
  张旻也在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
  两人的目光碰到了一处,张旻笑着说:“张兄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此话怎讲?”张皓也笑着问道。
  “张兄自边境来,历经万难,能从险恶之地,全身而退,不是了不得的人物么?”张旻依然笑着说道。
  但张皓已经听出了张旻话中有话,张旻是在暗示自己能进入张府,然后顺利出来!
  “我无伤人之意,也没有怯懦之心!”张皓顺着张旻的话,还了回去。
  “张兄不仅胆识过人,运气还是不错的!”张旻似是在提醒张皓。
  张皓微微一笑,抱拳拱手道:“见笑!不是在下有多能耐,实在是因为在下福厚,多有贵人相助!”
  说完,有意无意看了周文质一眼。
  王继忠看着两人你来我往,哈哈大笑,拍着两人的肩膀说道:“两位都是了不得的人物!第一次相见便如此熟络,看来真是不打不相识啊!”
  “他们可没有用武力,都是在论智!”周文质也笑着说。
  “机缘巧合,相逢都是兄弟,更何况周兄和我家主人不分彼此,以后也有很多机会切磋,是不是,周兄?”王继忠一边说,一边别有深意地看着周文质。
  周文质自然知道王继忠的的用意,为了韩王,必须要拉拢一些人,特别是有背景的人!
  周文质微笑着,抱拳说道:“承蒙韩王厚爱!”
  张皓也听明白了周文质话中的意思,虽然王继忠和张旻此番前来,虽没有挑明目的,但已经是在提醒张皓,京城犹如边境,也同样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有灭顶之灾。
  送走王继忠和张旻,周文质和张皓回到房间坐下。
  回想刚才和张旻的一番对话,张皓忽然说道:“我还是早日回易州吧!我有些想念范若云了!”
  周文质看看张皓,走到窗边,推开窗,看向大相国寺的方向,似乎传来僧人念经的声音,还有木鱼钟罄的声音。
  良久,周文质一直看着远方。
  忽而,他喃喃自语:年关已致,怎么样,也得过一个年再说吧!
  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又好像是说给张皓听的。


第36章 老人
  年关到了。
  周文质也变得忙碌起来,每年的这个时候,皇宫也要准备过年的事情,天子与庶民普天同庆,既是一件传统习俗的延续,也是彰显皇恩浩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人是最放松的,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内内侍省,皇城司,要对皇室安全负责,也要对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负责!
  周文质告诉张皓,最近多留心观察有没有形迹可疑的人出现,因为在除夕那天,有一个重大的仪式要举行:驱傩仪式。
  周文质临走之前特别提醒张皓,戌时(晚上7时——9时)驱傩队伍会经过州桥,到对岸去,州桥上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张皓从没有在京城过年,不知道什么是驱傩仪式,便问周文质。
  周文质简单地说,除夕那天,会从皇宫开始,一直到汴河对岸,有规模浩大的游行队伍。
  张皓想象不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除夕终于来了。
  早上,周文质让张皓去州桥两边查看,如果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