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明军进退两难的时候,望江城的城门突然打开了,一群如同叫花子一般的人从城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的两人手中还各捧着一件东西,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两颗大印。

    “望江知县李国维请降!”

    李国维同刘斌主动请降,这打乱了明军的节奏,主持攻城的明军指挥官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要知道朱一贵根本就没给他受降的命令,而且朱一贵拿望江城练兵的意图更是全军皆知的。

    可现在清军这边不按游戏规则来玩了,直接投降了?这一下明军指挥官傻了眼,直到李国维和刘斌再一次大声喊道,而在他们身后,望江城的各级官吏也都跪在地上一起大喊请降的时候,那位指挥官下意识地看了看手中握着的刀子。

    这种情况,他总不能上去一刀把人砍了,或者硬把对方再推回望江城,替他们把城门关上继续攻城吧?这也不现实。无奈,指挥官只能让李国维和刘斌等人在此等着,他急急忙忙地就朝大营跑了过去,禀报朱一贵去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带着一脸惋惜的朱一贵来了,当瞧见跪在那边的众人时,他先是摇头感叹一声,随后向身边人示意了一下。

    黄殿顿时意会,替朱一贵走出行列,上前先接过了李国维捧着的知县印和望江全城户册,随后又取过了刘斌的守备印和守备绿营名册,当这两样东西被黄殿拿走后,跪在那边的众人终于心头落下了大石,因为这表示明军接受他们投降了。

    紧接着,所有人同时喜极而泣,因为投降了,就表示他们再也不用受这种折磨了,就连城中的老百姓都是一扫愁云,个个笑逐颜开,无论是家中有无人在守城战中伤亡的,当见到明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开进望江城的时候,全城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大明万岁之声。

    “瞧瞧,这就是我大明之民心啊!有如此民心,何愁我神州不复?”朱一贵骑在马上,挥着马鞭洋洋得意道,而在一旁的众人个个显得佩服无比,攻城攻到这种程度,不仅能让对方跪着求降,而且还赢得全城上下如此欢迎,这朱一贵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破局

    “这个朱一贵,打个仗还被他玩出了花样。”望江之战的战报传到南京,朱怡成见了不由得哭笑不得,就连董大山和庄岩等人都忍俊不已。

    不过,望江一战极大地锻炼了明军,使得一批刚训练完毕的明军在极短时间内就快速成长,成了合格的士兵,而且朱一贵通过望江实验了多种攻城战法,这些战法被汇集归纳后由总参谋部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作为以后明军同清军交战的宝贵经验。

    而这一切,所付出的仅仅只是几百人的伤亡,不得不说朱一贵这一仗获利丰厚,的确是打对了。

    可是,像望江之战这种仗并不是随便就有的,这一仗有着其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如果不是隆科多在中原无法脱身,如果不是安徽清军吓破了胆退缩不前,假如不是九江的鲍坚从一开始就打着另外主意只知道自保的话,那么望江绝不会打成这样。

    说笑了一番,朱怡成把战报放到一旁,询问起部队的调度和集结情况。由于中原那边的变化,明军必须尽快做好布置,虽然安庆的明军向江西的攻击牵制了部分清军兵力,但在中原清军的优势还是极大的。

    一旦清军和祝建才、王致清分出胜负,那么接下来明军就将直接面临清军的主力,这将是一场大战,无论是朱怡成还是董大山或者庄岩等人,都知道其重要性。

    “祝建才和王致清恐怕要顶不住了,前些时候传来消息,成都已落入清军之手,现在王致清退往四川的路断绝,如他无法和祝建才联手挡住清军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有唯一一条路,南下而走了。”

    庄岩用手中的木棍朝着大沙盘几处点了点,董大山陪着朱怡成站在一旁,各自紧盯着沙盘上的局势。

    成都陷落大概是大半个月前的事,不过消息才刚刚传到南京,这还多亏了这些年锦衣卫的情报网不断健全,要不然像这样的消息摆在以前没两三个月是无法得知的。

    清军入四川后,岳钟琪先联合当地土司奇袭苍溪,一举遏制住川北要道,紧接着陕甘总督殷泰带主力由广元入苍溪,然后把全川一分为二,岳钟琪带领主力向成都方向猛攻。

    岳钟琪不愧是名将,用兵天马行空,有正有奇,入川大小三十余战,杀敌俘虏不计其数。打的白莲教众望而生畏,闻风而逃。

    成都在岳钟琪的攻击下并未能坚持多久就告陷落,拿下成都后,岳钟琪颇有章法,并未大肆残杀俘虏,对于被俘的白莲教中重要人物岳钟琪只是进行看押,除一些意图反抗者杀一儆百外,对于普通叛军采取了网开一面的政策。

    当然,岳钟琪是经过详细删选的,作为大将他可不是菩萨,要下手的时候丝毫不会手软。一手硬,一手安抚,很快成都就在岳钟琪的手段下稳定了下来,使得清廷在收复成都后没花多少时日就重新掌握了这个巨大的城市。

    “岳钟琪之前是参将吧?”朱怡成问。

    “皇爷说的没错,之前岳钟琪在广元时是游击,后因为奇袭苍溪立下大功,已被清廷升为参将,不过这次拿下成都,一举稳定川中,以他的功劳就算直领一军总兵也不为过。”庄岩在一旁说道。

    朱怡成微微点头,的确如此,岳钟琪骁勇善战,虽然年轻,但战功不小,此战后实授总兵极有可能。而且如今天下大乱,康熙手中的名将老的老死的死,已经没什么人能用了,岳钟琪横空出世,以康熙的精明不会不用此人,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位赫赫有名的岳大将军就将被康熙调至中原也不一定。

    “此人需得注意!”朱怡成认真地提醒了一句,不过他也仅仅是看重岳钟琪而已,毕竟岳钟琪现在还不是以后那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此时的他只是初露锋芒,但在之后,谁都不知道这人会不会给明军带来麻烦,提醒一下也是好的。

    董大山和庄岩默默点了点头,岳钟琪的军事才华的确出众,但他们如今也只不过是重视而已,毕竟明军不是白莲教那些乌合之众,要和明军打,他岳钟琪没那么容易。

    眼下四川除川东部分地区外基本已落入清军之手,也就是说王致清的退路已经没了,这也是王致清之前力排众议一意要救援祝建才的原因。王致清虽然出川开始就走错了不少路,使其在最鼎盛的时候丧失了极好机会,从而使得白莲教如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过,王致清还是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唯一正确的方向,假如他当初不拼死救援祝建才,也许现在祝建才部已被隆科多击败,那么在南阳的王致清就将面临绝地,等待他的只有败亡一条路了。

    “高进部现在情况如何?”朱怡成对于总参谋部的判断还是认可的,祝建才和王致清部一旦挡不住清军,那么他们必然只有南下的选择,南下就是和高进部汇合,三部汇合其实力将大增。

    “高进部的情况比较好,但在江夏遭遇清军顽强阻截,一时间还未能打通至江西的道路,不过以臣看来,高进此人破局的可能性极大,就不知他能否赶在清军围住南下的中原义军前和对方汇合了。”

    董大山此时开口道:“既然如此,攻击九江已迫在眉睫,当初我军拿下安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江北打开局面,而今中原义军危在旦夕,高进部虽能救援但短时间却无法做到,如中原的祝建才和王致清两部被灭的话,对于我大明未来对中原的谋划并无宜处。”

    说到这,董大山把目光向朱怡成望去,朱怡成当然明白他的想法,董大山是想以明军攻击江西再给清军以压力,同时用攻击江西来逼迫清军调集兵力,给祝建才和王致清南下创造机会。

    朱怡成沉咛片刻,同意了董大山的建议,让董大山同总参谋部立即拿出一个方案来进行实施,另外朱怡成再一次询问起广西的情况,广西这些日子看起来似乎太平,可却一直都是个不确定的因素,虽然朱怡成暂时还没打算直接解决广西,不过对广西的关注却一直没有放松。

 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

    赵弘灿在广西的小日子算过的不错,如今广西上下全换成了他的人,不配合的比如梁世勋等人都被赵弘灿全部软禁了起来,至于军中更是有郭永和投靠自己的几个将领在,赵弘灿如今和广西的土皇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名义上还是大清的臣子。

    被软禁的梁世勋等人一个都没放走,甚至连他接到康熙的圣旨时,都拿着这些人身体不好,不适长途跋涉的理由回绝了。这些人在手上,等于就是人质,赵弘灿怎么会轻易放他们离开呢?

    何况,康熙捏着鼻子认了他在广西的事,送来的圣旨非但没有训斥,反而安慰有加,同时还下旨承认了郭永广西提督的任命,这就更让赵弘灿有持无恐,大为定心了。

    朱怡成之前让张冉想办法招降赵弘灿,谁想这家伙表面上对大明的人客客气气,但就是拖着不给一句实话。而且赵弘灿掌握广西军政后,在广西招兵买马,训练部队,一副要把这土皇帝干到天荒地老的架势。就连张冉派人在广西一地四处传播赵弘灿想拥兵自立的消息都不以为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这一日,赵弘灿带人去看操,在他的支持下,郭永以北海镇为基础,再汇集广西各镇精兵和近一万挑选出来的新兵训练了一支新的部队,这支部队对外依旧以北海镇的名义,可实际上已有了赵家军的私下称呼。

    全军三万五千人,足足是之前北海镇的两倍有余,不仅装备精良,更给予极好的待遇,而且军中还有不少从广西山民中挑选出来的精兵,自古以来广西兵就以骁勇善战著称,前面时期,大名鼎鼎的狼兵更是威名远扬,不仅在抗寇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在之后的辽东战场和中原战场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

    曾经有人感叹过,当年大明如有十万狼兵在手,这满清根本就入不了关,更不用说能坐得这天下了。而在后世,洪秀全也正是凭借着广西兵进行北伐,席卷中原差一点儿就夺得了天下。至于在抗日战争就更不用说了,桂系军阀的强悍是公认的,就连常凯申的中央军也不鸟,和小日本干起来更是针锋相对,丝毫不落下风。

    作为两广总督,赵弘灿当然早就知道狼兵的厉害,所以他到了广西后调用藩库中的银子开路,从当地土司手中好不容易招来这些人,再以北海镇为基础组成了这支新的部队。

    可以说,这支所谓的赵家军现在是赵弘灿的底牌,更被他寄予厚望。今天他看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亲眼看看这支部队的强大,同时也是让一起前往的人知道一下,他赵弘灿有能力保住广西。

    会操进行的极是顺利,在郭永的精心训练下,这支部队极其精锐,尤其是进行阵战演练的时候,那震天的杀声更是让参与看操的一些文官吓得脸色发白。赵弘灿得意洋洋地看这些人,心中极为满意,会操完毕后,很是大方地发下赏赐,更是引来军中一片欢呼。

    “阿大人,我这北海镇如何?”赵弘灿笑眯眯地对站在他旁的一位大员问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倒了霉被康熙发配至广西的理藩院尚书、上书房大臣和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的阿灵阿。

    赵弘灿弃广东而走,只身入广西形同割据,导致康熙之前的准备全部落空。康熙大怒之下又无可奈何,为拉拢赵弘灿,不使广西投敌,只能默认事实。可对于阿灵阿,康熙却是恼怒异常,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他认定赵弘灿一事必然是阿灵阿泄露的,所以阿灵阿,这位堂堂朝廷重臣虽然官职依在,却被康熙一脚踢到了广西,任其自生自灭。

    到了广西后,阿灵阿就如一尊泥菩萨,对于广西军政丝毫不作看法,更不插手任何具体事务。他心里非常清楚康熙这么做的原因,而且他也知道,赵弘灿的消息的确是自己泄露的,但事到如今,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又能做什么呢?一切都已晚了,心灰意冷的阿灵阿只能以这种态度来面对现实。

    不过赵弘灿对于阿灵阿还是比较尊重的,不仅给他安排了极好的住处,更把限制他自由出入,就连一些政事有时候也会请教下阿灵阿的看法。当然,阿灵阿从不表态,但也不拒绝,双方似乎是心照不宣,以这种微妙的关系形成了一种平衡。

    耳边听到赵弘灿的询问,阿灵阿并没有回答,虽然这赵家军的会操的确令他有些意外,尤其是那一万狼兵的彪悍更令他心惊。怪不得满人入关之前在明军的狼兵手下吃过大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