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不同,众王公直接把这事拿出来说,而且隐隐约约还有复八王议政之制的企图。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将了康熙的军,如果康熙同意策立太子,那太子的人选算来算去也只有八阿哥了,其他皇子无论是能力或者在朝内外的影响力都比不上八阿哥。

    一旦八阿哥上位,以登太子之尊,康熙就将面临一个强劲的对手。虽然皇子和太子仅有一字之差,可要知道太子是储君,太子同样代表着皇权,尤其是拥有极大朝廷拥戴力量的太子,在某些程度上来讲,已有和皇帝抗衡的权利了。

    八阿哥当了太子,今日这些王公就是他所掌握的力量和后盾,不仅有拥戴之功,更能防备康熙事后的清算。

    假如康熙一意不让八阿哥当太子,那么也没关系,这些王公大可把刚才的话再搬出来,好好召集大家一起议一议,至于怎么议,议到什么程度,这谁都无法保证,弄不好这八王议政就会从此死灰复燃。

    果然不出所料,当安节郡王华圯说出太子人选后,满朝中均是一片赞同之声,就连之前对于这些王公不满的朝臣也有不少人同意八阿哥当太子的。

    面对这种情况,康熙虽然心中已有准备,但依旧心中恼怒异常,看着下面这一张张熟悉的脸,听着他们口中所自称的奴才和臣,康熙觉得这些人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康熙真想直接起身拂袖而去,任凭这些奴才们自己去演这场戏。但是他又知道,现在绝对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一旦他这么做了,不仅作为皇帝的威严扫地,更会受人于柄,把这事闹得更不可开交。

    如果是太平年间,康熙丝毫不担心,但现在不同。尤其是对方发难时间挑的太准了,恰恰就在康熙调走丰台大营一部精锐后不久,如今京城不仅包括九门提督,就连丰台大营的驻兵大多为佟国维的旧部,而佟国维和八阿哥之间的关系是众人皆知的,一旦逼得对方狗急跳墙,康熙想想就心有余悸,他根本就不敢冒这个风险。

    想到这,康熙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征求众王公意见后,康熙很是“高兴”八阿哥能得众人如此推举,当即表示八阿哥是极好的储君人选。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万岁!”

    趁热打铁,众人连忙七嘴八舌地要把这事给确定下来,康熙当然也顺从众议,当着满朝众臣同意了策封八阿哥胤禩为太子,并让马齐起草了诏书,等诏书写好用了印后,众人顿时山呼万岁,一副君臣相合的场面。

    终于下朝了,回到后宫的康熙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直接把书房里的案几都一脚踢翻了,更抽出挂在墙上的龙泉宝剑,冲着案几一顿猛砍,最后拄剑喘着粗气依旧是愤怒不已。

    “狗奴才!一群狗奴才!”

    康熙从来没有发过如此大的火,也许在少年时,当年鳌拜权顷朝野那时候才有的感受在如今又冒了出来。今日之事,令康熙感觉到了莫大的危机,同时也令他有些无能为力。

    作为大清皇帝,居然在臣子的逼迫下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皇子当太子,而且还得由自己亲手为策封诏书用印。这对于骄傲如康熙来讲是无可忍受的,更是一种屈辱。

    宫中的太监、宫女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胆战心惊地就怕康熙暴怒之下拿他们撒气。

    而在宫外,尤其是八阿哥的府上,却宾客如云,门口挤满了前来给八阿哥祝贺的朝中大臣和王公们,但八阿哥谁都没见,一律都挡在了外面,而在内室,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几人,再加上特意来拜访的安节郡王华圯团坐在一起。

    散朝之后,安节郡王华圯就来到了八阿哥的府上给他道喜,至于其他几位,毕竟他们的身份不一般,再加上年龄也大,所以由安节郡王华圯作为代表是最为合适的。

    至于九阿哥等人,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连忙赶到了这里,这才又众人在内室见面的一幕。

    “恭喜八哥……哦,应该是恭喜太子殿下了。”十阿哥最是高兴,一向大大咧咧的他已迫不及待改口称为太子来了,在他看来八阿哥当太子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才做太子已迟了些。

    八阿哥勉强笑了笑,他脸上并没有太多欣喜,反而有着凝重和苦涩。

    “八哥,您这太子是名副其实,等正式入了东宫后,可不要忘记我们兄弟几个呀。”十阿哥乐呵呵地打趣道。

    “老十你说的什么屁话,八哥是那种人么?”九阿哥顿时不悦道,紧接十四阿哥也笑着说了几句恭喜的话,而安节郡王华圯更是笑容满面,今日把八阿哥捧上太子之位,可以说他居功甚伟,一旦八阿哥以后继承大统,那他的亲王之位不仅能复,而且还能保自己一系富贵。

    八阿哥心不在焉地说了几句话,随后起身道:“今日之事太过突然,本王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但听说皇阿玛似乎身体不适,为人子者,本王想来想去还是进宫去探望一下,所以……安节郡王,您看……。”

    “太子仁厚孝顺,这是自然的,小王就先告辞了,等太子大喜之日,小王再向太子讨一杯喜酒。”安节郡王华圯笑眯眯地起身,客套一句后就先告辞了,等安节郡王华圯走后,张脸阴沉不定,紧皱着眉头。

 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圣

    乾清宫。

    刚才被踢翻的案几和砍坏的物件已全换了新的,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康熙坐在椅中,脸色虽还有些潮红,但神情已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太监战战兢兢地来报,说是八阿哥递牌子求见,康熙微一皱眉,顿时冷哼一声,右手下意识地抬了一下,但马上又缩了回去。

    “让他进来。”

    康熙平静地说道,语气很是平常,仿佛和平日相同。

    不一会儿,八阿哥来到殿外,先是由太监大声禀报道,随后迈步入了殿中。

    半低着头,八阿哥走了进来,见康熙端坐着,连忙上前跪地磕头:“儿臣拜见皇阿玛。”

    “这时候你怎么来了?”康熙也不叫他起身,只是平淡地问道。

    “儿臣听说皇阿玛龙体不适,特意前来看望。”八阿哥伏在地上回道。

    “龙体不适?”康熙冷笑一声,反问道:“朕好的很,朕有你这样的太子如何会有不适呢?”

    “儿……儿臣不敢……。”八阿哥依旧伏着未起,声音中露着一丝惶恐。

    “今日朝会,朕已下旨立你为为太子,如此你心愿已了,选吉日可入东宫,如何?”

    “儿臣不敢……。”

    “此时入宫见朕,心中有何想呀?”

    “儿臣不敢……。”

    无论康熙怎么问话,八阿哥就四个字“儿臣不敢”,八阿哥是聪明人,他清楚今天康熙是被迫无奈,这才立他为太子,如今的康熙对于自己心中的愤怒已达到了顶点。

    如果是平常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能躲康熙多远就躲多远,但八阿哥却不能这么做,因为他虽然还未正式入东宫,但从法理上来讲已是国之储君,东宫太子了。

    实际上,今天朝会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八阿哥的确和诸王有私下合作,更鼓动了一群朝臣为自己摇旗呐喊,但不管怎么样,八阿哥却未想到会把康熙逼到这种程度,尤其是诸王还瞒着自己试图搞八王议政,这令八阿哥心中起了大警惕。

    但事已做了,后悔也没用,而且能够得到太子之位,这也是八阿哥梦寐以求的结果。可做了太子后,接下来又如何呢?八阿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马上入宫求见康熙,以在康熙面前稍稍挽回一些。

    “你有何不敢!”八阿哥越是如此,康熙心头的怒火越甚,狠狠一拍扶手,喝问道:“你胆大的很,朝中文武,满清王公,十之仈jiǔ已入你囊中,堂堂八贤王振臂一呼,从者甚众,颇有唐太宗之风。”

    “儿……儿臣不敢!”八阿哥惶恐道,康熙此言诛心,把他和唐太宗相提并论,分明就是说的是玄武门故事。

    康熙话说讲的明白,今天等于是在逼他的宫,假如他今天未能“顺从民意”立他为太子的话,那么是不是接下来八阿哥就要效仿玄武门了?现在事情才过去了两个时辰,八阿哥就急急赶到乾清宫,难不成是来向康熙示威里的?

    看着伏在他面前的八阿哥,康熙心中恨不得拿剑直接把他刺死,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不仅对方是自己的儿子更是名满天下的贤王和新太子,但这不能让康熙对此子有任何好感,心中的厌恶更甚。

    说句实话,在自己的所有儿子中,老大是个武夫,老二这个废太子就不去说他了,老三是个文人,老四是闷葫芦只会做事,而接下来的不是性格有问题就是生理有残疾或者是早早夭折的。看来看去,这个老八无论能力还是手段在众皇子中都是出类拔萃的,这也是之前几次众人推举他为太子的主要原因。

    但对于这个优秀的儿子,康熙却一直都喜欢不起来。从表面上看,康熙封老八为贝勒、亲王,足以证明对他的恩宠和重视,实际上,康熙所做的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平衡罢了,这些都是让人家看的,而并非康熙本意。

    对于八阿哥,康熙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一来八阿哥出身不好,他的母妃仅只是一个低等宫女,他的出生是一个意外。其次,八阿哥太能干了,能干到满朝文武都对他称赞不已,有如此能干,还有如此势力的皇子,对于康熙这个强势皇帝来讲,他感到了危险。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康熙一直不肯让八阿哥当太子,屡次在朝臣面前出尔反尔,甚至因为推举太子一事还撤消了推举八阿哥的马齐所有职务。

    实际上,不仅是康熙这么想,就连八阿哥也明白了这点,就在之前康熙口口声声让朝臣上下推举太子,而最后又出尔反尔,甚至又夺了马齐职务后,八阿哥就彻底明白了一切。

    要想讨得康熙欢喜,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子,这已是不可能的了,康熙【    更新快】情愿让太子之位空悬,也不会让自己入东宫。

    这是八阿哥最后决定愤起一搏的原因,从如今看来,他这一搏算是成功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后果,无论是康熙对自己的态度,还有那些别有用心的满清贵族王爷。

    “皇阿玛。”八阿哥伏在地上,开口道:“儿臣曾记得皇阿玛曾经说过,为帝王者,当胸怀天下,皇权当不得假人,权术平衡乃是小道,又言为人君,止于仁……。”

    康熙猛然眼中冒出精光,死死盯着伏在地上的八阿哥。

    八阿哥继续说道:“皇帝、皇储,均为皇权,两者本为一体,无前者,何来后者?我大清立国百年,皇阿玛御极五十载,其威无人可撼。儿臣只想尽其本份,替皇阿玛分忧而已……。”

    康熙看着八阿哥,许久都没说话,眼中的精光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疲惫。

    “朕累了,你跪安吧。”过了会儿,康熙如此说道。

    伏在地上的八阿哥连忙应道,随后跪安起身。当走出乾清宫门时,八阿哥才发现大冷的天自己的内衣已全部湿透了,但回头望向身后的乾清宫,八阿哥的心情却比来之前好了许多,至少这一次入宫没有白跑一趟。

 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

    新年,并未给九江带来半分喜气,望着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周忠良不由得长叹一声。

    “老爷……。”

    老管家来到周忠良身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这个老管家是周忠良的家乡人,说起来也算是沾点亲带点故。最早义军打进绍兴时就跟随他身边伺候,南来北往,跟着周忠良一起颠簸好几年,直到他重投清廷后才享了些太平日子。

    “可安排好了?”周忠良问道。

    “回老爷的话,都已安排妥了,不过如今大雪封路,道路难走,是否等过些日子再启程?”老管家忍不住劝道。

    “过些日子?”周忠良冷冷一笑,正是要现在启程才是最合适的,等雪停了,天暖了,这路倒是好走了,但到那时候就走不了了。

    周忠良也是在袁奇手下当过大学士的人,跟随袁奇南征北战,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不成?如今彭泽的明军一直都在汇集,长江来往的战舰从未停息过,这分明就是大战的前兆。

    周忠良早就嗅到了危险即将来临,此时再呆在九江那就是坐以待毙,所以周忠良早早地就把家人送走了,而这些日子也一直准备离开九江,南下南昌。

    当然了,作为江西布政使,周忠良的理由非常充足,他南下南昌打着的是巡视南昌的旗号,布政使巡视任下地方,这是常有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