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幢宅子和几个仆人和护卫,当威廉来到这幢位于南京城靠近皇宫的大宅院,看见站成两排对他恭恭敬敬行礼的仆人和护卫,还有屋里琳琅满目的精美器具和装饰,甚至还有朱怡成为表彰他在宁波所做的贡献而嘉奖的一万银元和专利证书,告诉他研究所得的专利将会给他每年带来丰厚而稳定的收入时,面对这一切,威廉最后一丝矜持顿时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对于选择的欣喜和兴奋。

 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

    自康熙四十七年起,似乎霉运一直缠绕着大清王朝,尤其是当江南大变,大明在南京突然死灰复燃之后,盛极一时的大清猛然就开始走了下坡路,这让康熙怀疑是不是大清王朝真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或者说所谓的胡人无百年之运的魔咒真正灵验了?

    近段时间,康熙心中的烦恼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甚。尤其是当明军攻入九江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前一刻还为隆科多在河南大胜而稍稍欣慰的康熙顿时怒火中烧。

    眼下,河南战事虽暂时平息,清廷表面上收复了河南全境,但由于这一年的战火,把整个河南打得一塌糊涂,大半个河南损失惨重,这其中不仅有清军和义军交战的原因,那些蒙古骑兵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不能磨灭的。

    河南收复,接下来就要收拾残局,但现在的清廷根本就拿不出银子来。江南半壁的丢失,导致清廷税赋锐减,而打仗又要耗费银两,这些年来康熙已是咬着牙想尽了办法,这才勉强维持。

    正是因为如此,河南非但朝廷没有拨款以救济灾民并恢复生产,反而在收复河南后朝廷恐怕还要伸手向河南要税赋银子。除了河南外,四川那边同样也是如此,刚刚收复的四川已被康熙视为财赋之源,就希望能依靠四川和河南两地为朝廷今年的收入减轻些负担。

    现在,湖北和江西又打成一团,接下来会如何康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这位做了五十多年的皇帝,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更对前途产生渺茫。这种心态,在当年三藩之乱时都未曾有过,康熙常常感慨,是否真的自己老了,已失去了年轻时候的锐利和勇气?而变得如此暮气沉沉?

    除此以外,朝廷的暗流涌动也让康熙心生警惕,自他之前无奈退步让八阿哥当上了太子后,那些满清王公贵族似乎还不满足,这些日子在京中又在相互串联,甚至还有谣言四起。起初,康熙并不清楚,而当他发觉后这些谣言已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传到了关外那边。如今这些联合起来的满清王公贵族已试图联手进逼康熙,大有要恢复之前议政王制度。

    相比南边的战场,这更令康熙心惊异常。虽说他早就有所预感,但却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和如此之猛。

    朱怡成是要夺他的江山,而这些满清王公贵族却是要挖他的根基。相比前者,后者却是更令他感到无法容忍和愤怒的。

    这些日子,这位老皇帝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仅要处理朝廷的日常政务,更要同这些满清王公贵族斗智斗勇,依靠他五十多年来皇帝的威严和对臣子的掌控,把这所谓的议政王制度牢牢压下去。

    不得不说,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康熙无论其智慧还是手段都是一等一的,而且那些满清王公贵族虽然意图恢复议政王制度,但是他们却各有心思,而且许多人除了爵位外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康熙所采取的一系列打压和拉拢等手段还是颇有效果,至少场面还没恶化到他无法解决的局面。同时,在其中,新任太子的八阿哥却站到了康熙这边,不仅为他缓和了同一些满清王公贵族之间的关系,而且八阿哥还以太子之职协助康熙处理了不少政务,解决了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使得康熙压力大减。

    如今,康熙和八阿哥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说句实话,八阿哥之所以当上这个太子,康熙是被迫让步,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康熙从来没有想过把太子之位交给八阿哥的打算,对于这个儿子,康熙更多的是提防和打压。

    但就连康熙自己都没想到,八阿哥当上太子之后并没有直接投靠到那些满清王公贵族那边去,反而在太子之位上做得比任何人都好。除了主动出面,帮康熙拉拢了一些满清王公贵族,协助康熙一起把之前闹得不可开交的议政王制度之说得到了缓解外,作为太子的八阿哥还亲自出马主持了户部清理工作,这个自康熙四十七年来就已着手进行的户部清理,由于前太子和一些阿哥,甚至包括大部分朝廷官员的反对,一直进展不顺,户部欠款始终无法彻底得到解决。

    原本,康熙以为八阿哥这位贤王,在担任太子之后对于此事依旧会袖手旁观,避免引火烧身。可万万没有想到,新太子入主东宫后第一个就主动挑起了这个重担,以快刀斩乱麻的果断和严厉,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彻底解决了户部欠款问题。

    如今,户部所欠的近九百多万两白银已全部收回,同时太子还直接自己掌控户部,严厉执行了户部各项规则,不得再有想户部进行借贷的方式出现。为此,太子还果断地处理了不少人,其中甚至包括同太子交好的几个朝臣,为向天下人表明其决心,太子还砍了两个欠银不还的门人脑袋,直接带人抄了对方的家,从而使得朝廷财政得到了极大缓解。

    不仅如此,太子在其他朝政上也颇有建树,主动上书提议康熙向天下推行练勇制,以解决目前朝廷税赋不足和兵力短缺的问题,用来稳定地方和防备南方反贼的进攻。

    实际上,之前朝廷在地方已有练勇,但这只是作为绿营的部分补充,充其量也就是壮丁和民夫的级别。而这一次练勇制的实际化,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限制。虽然这种方式有着弊端,容易像当年唐朝时产生节度使坐大的问题,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制度却能为朝廷解决不少问题,所谓两者害取其轻,康熙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同意了这个建议。

    不得不说,八阿哥在太子之位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才干的确让人惊讶,而且也是因为太子的这些措施使得康熙压力大减。有时候,康熙甚至会扪心自问,当初他因为不喜欢八阿哥,或者说因为八阿哥的母妃出身低下而使得康熙一直不喜于这个儿子,从而始终不愿意让他成为太子是否做错了?无论从何方面看,八阿哥的确比之前的废太子强得许多,而朝廷上下当初所对八阿哥所赞扬的那些话也丝毫没有任何错误。

    但无论如何,每次见到这位太子的时候,康熙心中总是会不自然地感到厌恶,而八阿哥同样也明白康熙的想法,所以这对父子一直维持着一种奇怪的状态,双方既合作又对立。

    “八哥,再这么下去兄弟我可真要去要饭了。”

    东宫,新的主人,也就是已成为太子的八阿哥如今正同十阿哥在一起喝茶。说是喝茶,实际上是两兄弟在私下谈话,而十阿哥却是一脸的苦色,对着自己这位八哥大倒苦水。

    “你这里还差多少?”八阿哥神色平淡地问。

    “差得远呢!”十阿哥愁眉苦脸道:“前些时候帮这些王八蛋填了亏空,现在兄弟我可是两袖清风,多年的积蓄全搭进去不算,外面还欠着十二万两呢。”

    “辛苦你了。”八阿哥叹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叠银票放在桌上,随后向十阿哥那边推了过去:“这是十五万两,兄弟你先收着,至于其他帮忙垫出来的以后八哥再慢慢还你。”

    “八哥您这是做什么?”虽说十阿哥大倒苦水,可当看见八阿哥直接把银票放在自己面前时,十阿哥脸色顿时一变,极是不悦道:“小弟只是说说而已,八哥您现在也不容易,这些银子小弟绝对不能要。八哥您放心,小弟还是有些面子的,这些钱小弟自有办法解决。”

    “解决?如何解决?”八阿哥反问道:“赖着?不还给那些商人?还是你打算去你岳父家打秋风?行了,你八哥再缺银子也不会缺你这些,这些钱还是早点还给人家,免得时间长了闹出事来,毕竟别忘了,我现在可是太子,皇阿码对我如何你也清楚,这授人以柄的事还是不要有的好。”

    “这……。”八阿哥如此说,十阿哥顿时迟疑不决,他想了想后直接在那些银票中点出一部分,随后把剩余的部分推了回去:“这样吧八哥,我拿七万两,回去再凑凑应该就差不多了,剩余的您先拿回去,如果小弟实在凑不足到时候再来找八哥您。”

    看着面前的银票,八阿哥神色有些激动,想了想后点点头:“那就如此吧,十弟,实在是委屈你了。”

    “嘿!我们兄弟之间还说这些客气话?不是小弟埋怨,要是皇阿玛他早点把太子之位交给八哥您,哪里还会有现在的情况?”

    八阿哥不置可否地笑笑却没接这句话,虽然他心里也是如此想,但他作为太子却无法这么说,言语之间当然不如性格直爽的十阿哥如此随意。

    “我说八哥,这户部之事几乎掏空了您的家底,这又何苦呢?依我看,这些借了银子的王八蛋没有一个好东西,当初您杀了几个算是杀少了,不如趁机会多杀几个,多抄几家,这就不用那么累了么?”

    “你不懂。”八阿哥摇头道:“这刀子举起来怎么砍也要睁大眼睛,皇阿码对我成见颇深,一旦处置不当,谁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再说了,我如今已经贵为太子,还要这些银子有什么用呢?只要朝廷度过难关,上下齐心协力,将来自然会有回报。”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

    八阿哥在整顿户部过程中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银子,对于户部的情况,朝廷上下没有比八阿哥更为清楚的,实际上户部的欠银一直是在八阿哥默许的情况下发生的,一来是因为朝廷官员的俸禄的确无法满足大多官员需求,不得不伸手向户部借银子,二来也是因为用这种方式控制官员,同时攻击当时的废太子,使其他在户部整顿中未尽其功,导致康熙彻底对他失去了信心。

    之所以拿户部这事入手,八阿哥自然有他的目的。说实话,收回的九百多万两银子中,其中有近一百多万两是八阿哥自己掏的腰包。他替一些官员和门人还清了债务,甚至因为银子一时不凑手,还向几个要好的兄弟借了不少。

    比如说十阿哥,十阿哥在户部也有欠银,但相比其他人,十阿哥的欠银实际上就是存心凑热闹的。十阿哥出身尊贵,其岳父同样是王公,家中的底子可不薄,根本就不缺那些银子。

    之前废太子搞清理户部,十阿哥第一个跳出来哭穷,那是因为他本就和废太子不对付。而现在,八阿哥当了太子,着手开始清理户部,对于八阿哥铁杆来讲,十阿哥如何会不支持?

    同十阿哥类似的九阿哥、十四阿哥,甚至包括其他一些朝廷官员同样如此。这些人在八阿哥开始清理户部的时候全都是带头还清了银子,也正是这些人的表态,使得其他欠银的官员陆陆续续都主动把欠银交了出来。

    但这些相比整个数量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还有些人一种是的确还不出银子的,而第二种就是有银子却不肯还的。

    对于这两种人,八阿哥也进行了分别对待,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只要是对八阿哥有用的,或者说属于他这一党的,还不出银子的八阿哥会想办法替他们解决,把这些债务由户部直接转移到八阿哥身上。至于有银子却不肯还的,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们还清欠款,如果还是不还的,那么也就不要怪八阿哥不客气的,这位贤王狠起心动起手来也不是吃素的,这些日子为了户部清理一事,八阿哥处理的官员,甚至用一些罪名直接抄家乃至砍了脑袋的人可不在少数。

    经营这么多年,朝中许多官员的底细八阿哥是一清二楚,拿捏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此外,还有些人,那就是八阿哥的政敌,这些人八阿哥同样借着户部一事清理了一批,狠狠给予对方打击,从而借着个机会近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户部清理,这是明谋,康熙不会有丝毫反对。朝廷的财政情况摆在那边,在税赋锐减的情况下,户部的银子拿回来对于朝廷是莫大的好处,八阿哥从这入手不能不说他实在是高明。

    此外,通过这次户部清理,不仅让朝廷上下看到了八阿哥的能力,更借此机会扩大的自己的势力,同时打击了一些对手。另外,八阿哥还进一步以这种方式控制了户部,等于把朝廷的财政把持在手,这也是他入主东宫后的第一步胜利。

    至于练勇,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八阿哥也在用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班底。一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