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等郑思齐和蔡应瑞先走后,国相金正元却暂时主动留了下来,见两人离开,这才低声对程顺则说起了私下话。
在四人中,金正元和程顺则的私交是最好的,有些话不便在人前讲,但在私下却没问题。
“依本相看,大明此举或还有另一层深意。”
“国相的意思是?”程顺则微皱眉头问。
“日本!”金正元手向北指了指道“此次大明前来我国,但随后就将向北前往日本,大明同日本之间虽说源远流长,但也有万历年间的之仇。如今日本虽幕府锁国,但对于周边却未丝毫放松,而今大明重兴,作为上国正统,日本国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再者,我琉球地处紧要,同日本又近,大明之前在我国驻军依本相来看不仅是防范清廷,也有对付日本之意,所以大明如此所为,其意颇深呀。”
“国相此话有理!”程顺则抚着长须微微点头,他虽然身有江户官职,但实际上还是琉球之臣,从内心来讲他是向着母国的。之所以担任江户官职,并经常前往江户拜见幕府,说白了这只是小国自保的策略而已,这点金正元是非常清楚的,也是他们两人早就私下商定的。
对于琉球来讲,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大明,而是日本,尤其是已占据了北方五岛的萨摩藩。近百年来,萨摩藩历来就是琉球之大敌,对于琉球多次征伐,甚至攻入王城,大掠七日,把当时的国王都给抓到鹿儿岛,过几年后这才放归。
不仅如此,萨摩藩的岛津氏还在琉球那霸设立“在番奉行”,以监视琉球内政和监督贸易和进贡。这现象自大明在琉球驻军后才变得稍为缓和,这也是琉球上下对于大明驻军并未有太大意见的主要原因,在程顺则和金正元这些比较亲近大明的人眼里,与其让萨摩藩把持琉球倒不如让大明一起参与的更好些。
“既然如此,倒是可以做做文章,如果这篇文章做好了,也许我国就能摆脱萨摩藩,重新拿回失土也不一定。”程顺则两眼一亮,顿时说道。
“本相也正有此意,如今王帅恰好就在我国,本相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不如等明日何大人正式入宫后,我等同何大人私下见上一面,然后再……。”金正元的话音越说越底,而程顺则却连连点头,神色中带着一丝期盼。
第二日午后,作为新任太傅的何显祖进了王宫,虽然国王还小,他这个太傅暂时还履行不了做老师的责任,但是一些程序还是必须要走的。何况何显祖到王宫还有其他事,他需了解一下琉球的朝廷运作,同时和太后搞好关系,以便将来在此立足。
但没想到,这此入宫倒是有个意外之喜,等出了王宫后,何显祖第一时间就找了王东,同时把他入宫的见闻告知了王东。
“何大人的意思是说,琉球国相想让我大明替他们收复北五岛?”王东颇感意外。
“正是如此!”何显祖笑道“这里是国相的奏折,让本官替为上表圣上,王帅,你来看看吧。”
从怀里取出一份奏折来,何显祖递了过去,接过翻开细看,看了没多久王东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原本以为此事还需费些功夫,没想到刚一瞌睡就来了枕头,好!太好了!”
有了这个东西,大明的底气就十足了,再加上本来王东就要没也要给萨摩藩找点麻烦,眼下更是理直气壮。
就如王东所说的那样,原本他以为要取得琉球配合需要费些功夫,但谁想到来的如此简单。看来不仅是王东,就连朱怡成都把事情想到稍微有些复杂了,毕竟小国寡民,他们的选择并不多,而做出这样选择也是理所当然的。
几日之后,大明驻琉球的驻军先是在那霸同几个日本武士“不小心”在街上产生了些冲突,几个士兵伤亡,驻军指挥官大怒,派兵出动,直接把位于那霸的在番奉行给围了,但谁想萨摩藩设在此处的在番奉行的人不甘束手就擒,十几个不怕死的武士试图冲出包围,经过一番厮杀后被精锐的陆战士兵围住当场打死,然后剩余人员全部抓获投入大牢。
第三百七十二章 长崎
萨摩藩设在那霸的在番奉行被封,人被投入大牢后大明丝毫没有理会此事,王东在完成补给后就带着舰队离开了琉球,扬帆朝着日本而去。
不过王东没有前往萨摩藩,而是直接向长崎港方向,在王东看来,萨摩藩只是日本一藩而已,一个小小的萨摩藩无论在政治还是地位上同他是根本不相等的,直接找他背后的主子,也就是如今的德川幕府才是正道。
如今的日本,倒和琉球国极为类似,在位的中御门天皇就不去说他了,反正在日本天皇只不过是象征而已,而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征夷大将军。
就在几月前,前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宣刚刚去世,这位刚刚当了三年不到将军虽被称为“名君”,可惜身子骨却不怎么样,五十出头就走完了一生。
德川家宣去世后,继承将军之位的是德川家继,现年仅四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娃娃。但同琉球不一样,前将军德川家宣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其人极有魄力,而且政治手段也高,在位时不仅罢免了前将军的侧用人柳泽吉保,同时提拔了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推动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正德改制”从文治、财政、外交等各方面进行入手,使得日本社会逐渐趋于平稳。
王东的舰队走的不急,解决了那霸的在番奉行后,等消息传出去之后这才动身。如今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来往大明、琉球和日本的商船不少,在那霸发生的事很快就随着商船传到了日本。
当王东还在路上的时候,江户的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等人就接到了这消息,惊愕之余不由得暗暗担心。
小将军初立,正德改制还在推行,德川幕府内部的压力可不小,不少地方大名和幕府家老们反对正德改制的不在少数,如不是依靠德川家宣的遗命和间部诠房、新井白石等人的威望,根本就压不住这些人。
如今,琉球出了这样的大事,再加上大明海军舰队已在前来长崎的路上了,听闻消息大明海军最高指挥官为此事极为恼火,大有兴师问罪之意,这使得他们深感不安。
经过紧急商议,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决定派老中井上正岑前往长崎同大明接触,同时向萨摩藩那边传令,要求萨摩藩不得擅自出兵,保持克制,避免同大明海军产生冲突。
命令虽然发了出去,但萨摩藩那边会如何反应幕府实在是心中没底,虽说德川幕府掌握全日本政权,但对于地方大名,尤其是萨摩藩这样的强藩,实际上约束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
要知道当年关原之战时,萨摩藩是属于西军一方,按理说在战后应该是被清算的,但实际上战后,德川幕府由于萨摩藩在大战时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战力而震惊,所以导致萨摩藩依旧保持强藩地位,再加上萨摩藩的位置遥远,幕府也无法直接伸手,双方仅是保持一种合作的方式,这也是种下了未来倒幕时期萨摩藩作为倒幕先锋的因果。
同老中井上正岑一起前往长崎的还有两人,一人是松平信庸,另一人是户田忠真,此两人都是寺社奉行,也是担任老中的后续人选。让他们同行,一来是协助井上正岑,二来也是因为他们各自除了幕府官职外,同样背后还有大名支持,属于幕府中坚力量。
由琉球到长崎,海路并不远,如果全速航行的仅两日就能抵达。但王东的舰队磨磨蹭蹭,犹如巡视一般足足走了五日才到达长崎,当强大的大明海军驶近长崎的时候,长崎的日本人看见如此规模的大舰吓得不轻。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航海不算落后,可日本自战国结束后,尤其是侵略朝鲜之战失败,大规模的舰队就很少见了。也就是这些年中,随着大明的崛起,海贸的不断发展,前来日本的大明商船开始增多,但相比那些商船来讲,大明的这些战舰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连南蛮,也就是西方国家的大船也无法相比。
这是当然的,现在大明海军的战舰完全是按照欧洲最强大的战舰所打造,至于其他随同战舰本就是属于葡萄牙舰队的二级、三级战列舰,这样的舰队不要说远东了,就摆在欧洲也算是一支强军,小小的日本如何能见过这样的舰队?
同忐忑不安的日本人相比,在长崎的大明人却是个个趾高气扬,兴奋不已。随着大明国力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朱怡成对于商业和海贸的扶持,如今大明商人早就今非昔比。
现在,来往日本的商家大多都是商团性质,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于宁波商会,此外还有其他各地的商团组织,就算是一些小规模的商家,往往也是组成联合,动不动就是几艘甚至十多艘商船同时行动,而长崎作为日本唯一的对外港口,这里的中国商人也是最多的。
大明舰队在长崎出现,引来大明商人的雀跃欢呼,许多大明商人更自发地组织了人手前往港口进行迎接。刚刚抵达长崎的井上正岑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站在高处默默无语。
“井上大人,是否要去港口一晤?”户田忠真在一旁轻声问道。
井上正岑叹了口气道“港口风浪太大,恐怕我这身体受不了,这样吧,你同信庸先去看看,如见到明国将军,请他前来行在品茶。”
说完后,井上正岑转身就走了,见他就这么离开,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明白他的用意。不过这次前来是井上正岑为正使,既然正使已经如此交代了,那么他们也只能听从安排。
德川幕府虽然闭关锁国,但在长崎这个港口还是比较开放的,而且随着正德改制,再加上这些年同大明的贸易发展,长崎港的管理十分完善。当大明舰队出现在长崎之外的时候,当地的市舶官员就已驾着小船迎了上去,按照流程先确认对方身份,随后由市舶官员登船指引入港。
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狐狸
“贵方老中井上正岑大人在行在等我?”
上岸后,自然有地方官员前来迎接,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作为幕府使臣当然也在其中,不过得知幕府老中井上正岑并未来到港口,反而在行在等候的时候,王东倒是略有诧异。
“正是如此,井上大人体弱受了风寒,不便前来迎接,井上大人让我等转告将军,他在行在等候将军大驾光临,如有不敬之处还请将军阁下原谅。”
户田忠真和松平信庸伏在地上,毕恭毕敬回道。而王东身边的副将顿时怒喝一声:“我王帅乃上国大将,井上正岑只是你们将军属下,非但不来亲自迎接,反而要我王帅自行前往,难道是欺我大明无人不成?”
“下臣不敢!”松平信庸急忙解释道:“各位将军有所不知,当得知大明将军前来的消息,我幕府丝毫不敢怠慢,老中井上大人同下臣几日连夜由江户赶来,但井上大人平日本就体弱多病,这一路颠簸下来更是无法起身,故此派我等先来迎接将军,还请将军等多多原谅!”
“的确如此,非我等不敬将军阁下,实是如此。”户田忠真同样解释道。
“就算这样又如何,尔等。”副将怒火冲天,正要继续喝骂,但却被王东制止了。
“无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