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师,皇上更是我大清的皇上,难道你想让皇上在大敌当前之时让出京师出走不成?如此,这京师沦陷,天下震动!到时候我大清失了正统又将如何?皇上!庄亲王博果铎妖言惑众,居心叵测,奴才恳请皇上诛杀此僚,以安军心!”
“皇上,臣以为殷大人说的有理,庄亲王博果铎大逆不道当杀!”
“皇上!庄亲王虽有失言,但还请皇上念其一片赤诚,放过他吧。”
“皇上,不杀博果铎如何能安天下人之心?奴才附议殷大人……。”
“皇上……臣以为庄亲王所言虽有夸大其词,但也未必无商榷之处,还请皇上三思……。”
随着庄亲王博果铎和兵部尚书殷特布的争论,朝中顿时乱成一团,众人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相互间辩论不休。
而坐在上首的康熙却一直没发话,因为他的心中同样乱的很。
实际上,庄亲王博果铎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康熙不是糊涂蛋,他是一个明白人。对于前明之亡,庄亲王博果铎说的非常在理,如果当年崇祯皇帝脸皮子厚一点,不那么刚愎自用的话早一点带着宗室跑到南京去,那么说不定大清根本就得不了这个天下。
正是因为崇祯迟疑不决,一直留在了北京,导致最后被李自成在北京城一锅端,等崇祯死后,南明没了正统,弄得什么鲁王、桂王、唐王什么全跑了出来,再加上党争才至使前明最终丢了天下。
现在,历史是多么相像呀,北京城又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如果真的被明军打破北京城,而那时候自己又没有跑掉的话,那么大清弄不好就在他康熙手里彻底亡了。
所以说,庄亲王博果铎建议康熙提前离开北京,这实际上还是有道理的,只要康熙在,这大清就在,一旦康熙陷于北京城,那么大清也就没了。
可是,说是一回事,要做又是另一回事。以康熙的骄傲如何能做出这种事来?此时此刻,康熙突然觉得他理解当年崇祯的想法了,或许那时候的崇祯就和现在的他是一样的。作为一个皇帝,一个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很难做出这样的决断。
众人的争吵还在继续,但康熙已经没心思去听他们争吵的内容了,而离他不远处,太子八阿哥同样没有说话,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似乎也在思索着什么。
“够了!”
康熙威严的声音传来,顿时令殿中争吵的声音瞬间消失,他扫了众人一眼,随后把目光落在兵部尚书殷特布和大阿哥身上,询问道:“各处勤王之兵何时能到?北京城还能否守住?你们二人能否给朕一个答案?”
第四百三十七章 无能为力
康熙要的答案无论是殷特布还是大阿哥都无法给出,没错,明军打下天津卫后清军就开始调集兵力,尤其是天津卫之战惨败后,慌了神的清廷就下旨各地勤王。
但直到现在,除大同、宣化、保定、沧州这些部队陆续到达外,其余的部队什么时候到实是天晓得。
更重要的是,除沧州部现在正按朝廷要求侧翼攻击天津卫(实际根本就是然并卵),大同、宣化、保定三部兵力已被明军在廊坊、香河和北京城下击溃,至于寄予厚望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时间也赶不过来。
两人面面相觑,半天都说不出话来,见此康熙的一颗心直沉到了海底,他很清楚局势已到了极糟糕的地步。
“皇阿玛,儿臣建议速调古北口的驻军,直隶提督董象纬如今在通州收拢香河残部,古北口驻军有近二万人,这些部队加通州的兵应该还能凑出三万大军。此外,请皇阿玛下旨让陕甘绿营火速东进,或可挡住明军……。”
八阿哥起身道,他话音刚落,朝中众人就议论纷纷,有几人连忙反对调古北口的驻军,因为古北口位置重要,轻易动不得,一旦古北口的兵南调,清廷就等于把这交通要道给拱手相让了。
假如说要弃北京城而走,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向古北口撤退,直接通过古北口北上然后向东进入辽东。这条路线说白了就是退回辽东伺机再起而已,所以说古北口的兵是保证这条退路安全的重要保障。
至于另一条路就是向西,这也是后世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所走的这条。向西而行,一方面陕甘绿营是清廷精锐,再加上各处关口能抵挡明军,而且向西的好处相比向北更显而易见,一旦清廷撤回辽东,那么等于向天下宣告清廷放弃中原了,而向西却没有这个顾虑。
对于康熙来讲,北京城是不能轻易放弃的,一旦放弃了北京城这对于清廷统治将是极大打击。可目前情况来看,要守住北京城已是困难重重,万一真守不住的话,康熙也会选择向西而不是撤回辽东。
这两条路的区别显而易见,但康熙同样不会放弃辽东,所以当八阿哥提出调古北口的兵时,康熙只稍稍动心,但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这场朝会一直开到深夜,但最终没有丝毫结果。各王公大臣意见不一,就连康熙也不表明态度,这令八阿哥是忧心忡忡。
“皇阿玛如何说?”回到东宫,老九和老十已等了半天了,见到八阿哥两人急忙赶上前来询问。
八阿哥摇摇头,叹了口气。见他如此,九阿哥和十阿哥顿时满是失望。
“这万一守不住不就给人一锅端了么?皇阿码这究竟是在想什么?难道打算学崇祯坐以待毙不成?”沉不住气的十阿哥顿时发起了牢骚,跺着脚埋怨道。
“慎言!如此话你就不怕被人听了去?”九阿哥急忙道。
十阿哥脖子一拧,瞪着眼珠子就道:“听了去又如何?难道我这说的不是真话?我倒要看看谁有胆量拿这来告我的状!就算在皇阿码面前老子也这样说!”
“你……。”
“其实老十说的也没错。”见九阿哥急得要跳脚的样子,八阿哥开口道,两人同时向他望来,八阿哥又道:“其实刚才庄亲王在御前已说过类似的话了,庄亲王建议皇阿玛千万不要学前明崇祯迟疑不决,提议主动放弃北京城,不过反对者众多,皇阿玛也未有采纳。”
“这皇阿玛还真是老糊涂了!庄亲王说的一点都没错,留者死,走者生!这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我大清还有好几省之地和百万之兵,等之后再聚精锐反杀回北京城就是了,何必苦苦死守着?”十阿哥对庄亲王博果铎的提议是一百个赞同,在他看来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八哥,依您看这皇阿玛究竟是想守还是想走?”九阿哥琢磨了会儿压低声音问道。
八阿哥叹了口气道:“皇阿码态度暧昧,始终未有决断。依我看来,皇阿玛既想守又想走,可是却下不了决心。”
“八阿哥,兄弟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九阿哥犹豫了片刻,咬牙问道。
“你我兄弟有什么话不能讲的。”
九阿哥似乎下定了决心,他起身先到门外看了看,确定外面没有人,然后关上门回到房中,大步走到八阿哥面前打着马蹄袖随后跪了下来。
“老九,你这是为何?”八阿哥顿时惊起,连忙上前扶他。
“八哥,先容兄弟我说几句肺腑之言。”九阿哥跪在地上坚持不起,然后说道:“八哥是太子,是皇储,是我大清的未来!如今国家危难,明军随时可破京师,而各地勤王之兵却迟迟未到,一旦北京城破,八哥和皇阿玛入陷于敌手,国本丧失,社稷动摇,我大清就完了!故臣弟肯定八哥为国本!为我大清计!速速离京而走,只要八哥在,就算没了北京城,这大清也依在啊!”
九阿哥这番话情真意切,十阿哥听后顿时也跪了下来,恳请八阿哥速离北京城险地,为大清保留未来机会。
“这不可能!”八阿哥想都不想就否决道:“我为太子,皇阿玛依在其位,如何能弃君父而走?再者,此事重大,非皇阿玛不能决断,如此苟且偷生之举我是断然不能做的。”
“可是八哥,您要是不走,一旦北京被攻破如何?这样一来您就成了大清的罪人了!庄亲王说的没错,前明崇祯故事万万不可重演啊!为我大清,八哥您还是走吧!”九阿哥流着泪苦苦哀求道。
八阿哥坚定地摇了摇头:“这话就不必再说了,皇阿玛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没有皇阿玛的旨意我就绝对不会走的。”
“皇阿玛现在已经老糊涂了!”十阿哥急道:“万一皇阿玛真的要学崇祯,难道八哥您就眼睁睁看着不成?”
“是啊八哥,您可千万不能如此啊!”
“我说了,不必再议!”八阿哥斩钉截铁道,随后放缓了语气道:“我相信皇阿玛不是崇桢,局势终究会有变化。何况,老十三和老十四还在外面,就算是最坏的结果,他们两人一样可以肩负重任。对了,老九、老十,你们二人倒是可以先走,明日我想办法去请一道旨,让你们二人先出城向西去陕甘,无论皇阿码最终如何决定,提前做些安排也是好的,此事就这样吧,多的话也不必再说了。”
说完后,八阿哥见他们依旧不起,也颇为无奈,最终一转身硬着心肠直接离去,只留着他们两人留在这间屋里。
“九哥,你脑子向来比兄弟我好使,如今怎么办?”八阿哥走后,他们两人也没了办法,呆了一会儿后只能离去,出了东宫,十阿哥把九阿哥拉到一旁,轻声询问道。
九阿哥摇摇头,神情黯然。八阿哥说的非常明确,没有康熙的决定他是不会走的,而且还想办法给他们哥俩安排好了后路,一想到这,九阿哥心中就难受的紧。
“这能有什么办法?皇阿玛一意孤行,这是要把我大清往泥滩里拖呀!一旦北京城破,皇阿玛和八哥都陷于敌手,这大清会是怎么样的结果难道你不知道么?”
说到这,九阿哥惨笑道:“老十三,老十四,他们两人是什么货色难道你我兄弟会不知?老十三当个将军还马马虎虎,至于老十四更是眼高手低之辈,两人一没手段,二没威望,大清如果交到他们手里,我看和亡了也差不多了。”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不成?”十阿哥心急如焚,这都火少眉毛了,康熙依旧如此,他想当崇祯,可大清不能为他陪葬!
九阿哥沉默许久,在黑暗中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咬牙低声道:“老十,我有一计可行,就不知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都到什么时候了,你快说,我老十有没有胆你还不知道?”
“好!我打算……。”九阿哥低声向十阿哥说了一番话,十阿哥起初是听得目瞪口呆,可转眼间他脸色渐渐狰狞起来,最后一咬牙同意了九阿哥的建议,两人商定片刻都不耽搁,急急就朝着一个方向而去。
漫长的一夜终于过去,当第二日的太阳升起时,北京城外的大炮又一次响了起来。
今日,明军的炮击被昨日更加猛烈,因为林建章昨天夜里刚刚接到天津卫传来的消息,第三批增援部队和物资已经抵达天津卫,如没有意外,十几个时辰后就能到达前线。
更让明军士气大振的是,天津卫的王东率领海军陆战部队已击败了沧州的清军,虽然此战不能算得大胜,但现在沧州清军已如同惊弓之鸟缩了回去。另外朱怡成在征求朝中意见后已决定再向天津卫增兵一万,以确保北京战役万无一失。
第四百三十八章 乱臣贼子
明军的炮火一阵接着一阵,亏得昨天夜里北京城的守军连夜对城墙进行加固,要不然几阵炮火之前昨天已打得千疮百孔的城墙就得被打塌了。
而现在,北京城的城墙也不好过,已是摇摇欲坠。更令大阿哥担心的是,明军在完成通过护城河的梯桥后已开始派兵直接攻到了城门之前,虽然城上的清军想办法拼命阻拦,可在早就有准备的明军面前,这些阻拦却是那么脆弱。
“城门里面堵死了没有?”大阿哥身穿盔甲,在城头来回巡视,同时向来报的部下询问道。
“回大将军,依您的吩咐已用沙袋把城门内堵得严严实实,就算明军轰破城门也一时间没办法打进来。”
“这还不够!”大阿哥皱了皱眉道:“火油和引火物需全部准备好,还有擂石砖木等,现在明军已把炮架到了城门在轰,我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嗻!卑职这就去办!”
“快去!”大阿哥冲他喊道,话音刚落,边上一个亲兵就惊呼一声,大阿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亲兵扑倒在地,随后就感觉到一阵摇晃,天下如同下起了砖雨似的。
“大将军,大将军您没事吧?大将军!”
“我没事,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回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