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十阿哥冷笑着提起手挥了一下。

    “胡闹!”没想到,八阿哥顿时喝骂了他一句:“谁让你这么干的?我让你去当岳老将军的副将,可不是让你干这些事的!”

    “八哥,难道您不是让我看着他?”十阿哥一听傻了眼,挠着头皮一时间搞不明白了。

    “十弟,八哥的意思是让你去岳老将军身边历练一下。”还是九阿哥明白了八阿哥的用意,当即提醒了一句。

    “历练?”十阿哥一愣,顿时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怎么?你觉得委屈了?”八阿哥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十弟的性子?自己这些兄弟中,要论到这心直口快,这十阿哥说第二没人会排第一,甚至还得了一个“十草包”的雅号。

    可实际上,十阿哥真的是草包么?当然不是,如果他是草包的话,八阿哥如此精明的人又如何会对他这样看重?

    十阿哥性子直,对自己又忠心耿耿,而且他也是有几分本事的。虽然能力比不上老大和老四,就连老十三和老十四也差一些,但十阿哥相比普通人来讲依旧是强得许多。

    “岳升龙可是当世名将,当年无论在三藩之乱还是西征之中都立有大功。之前在四川提督之位,更是用兵精妙,一举平定叛乱。当年皇阿玛为了区区之事,就让岳升龙告老,实在是可惜了,如他当初不归乡的话,也不会有后来白莲在川中之变。如今,岳升龙再次出任四川提督,不仅能为朝廷稳固西南,更能为我大清增添一员猛将。”

    八阿哥对十阿哥道:“此外,岳升龙在川中威望甚高,你担任他的副将不仅能为我安抚地方,更能在岳升龙身边借机好生历练一番。要知道江北提督岳钟琪能征善战,正是少年时跟随其父在军中历练出来的。只要你能学到岳升龙的一半本事就足以,到时候,你八哥我定会招你回来,让你带兵反击,一起夺回京师!”

 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习惯的来源

    听八阿哥说到最后一句话,十阿哥顿时站了起来,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听八阿哥安排。

    十阿哥性子莽,却非常听话,这也是八阿哥派他去四川的原因。同时,八阿哥详细说了说他对于岳升龙的安排,并且着重关照他必须要尊重岳升龙,另外要以他郡王的名义协助岳升龙在川中行事。

    这些,十阿哥全都一一答应,但他最后依旧问了一句,如果岳升龙有异心的话怎么处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八阿哥斩钉截铁道:“岳升龙此人素以忠孝为名,而且岳家有祖训,当精忠报国!何况,岳升龙平日为官直来直去,要不当年也不会恶了皇阿玛,最终被逼告老还乡了。如今他既然答应了任职四川,以他性格必是尽心竭力,更何况,岳升龙也不傻,你在他身边,他自然也明白我的意思,再加上岳钟琪如今又在江北,老十四也在那边,这里面的奥妙难道你还不懂么?”

    十阿哥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心里对八阿哥的安排是佩服不已。他和岳升龙在四川,十四阿哥和岳钟琪在江北,一父一子,再加上两位皇子,无论是岳升龙还是岳钟琪都必然能为大清尽力而为,而不会有任何二心。

    八阿哥现在虽然手下人不少,但真正能信得过的人也就是这几个兄弟。十四阿哥早早派了出去,现在又要把十阿哥派去四川,而最后一个九阿哥……。八阿哥看了一眼九阿哥,心中有些犹豫不决。

    “八哥,如有要兄弟去做什么事直说无妨。”九阿哥笑着说道。

    八阿哥叹了口气道:“我掌权未久,虽说朝中局势如今已稳,但你们二人才是我最信任的。除去十弟去四川外,如今还有另外一事,那就是山西那边。前面马齐说的范毓馪的事你们也知道了,不过我刚才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让九弟你麻烦跑这一趟。”

    “这没问题,八哥您前面不是说了要给范家一个恩典嘛,这差事交给我了。”九阿哥想都不想就直接答应道。

    “不仅此事。”八阿哥又道:“你去了山西后对于另外几家的家主都见上一见,同时告知他们范家在江南的事。如今,大明那边对于他们八家可是恨之入骨,如他们想享此长久富贵,唯一也只能跟着我们大清走!”

    九阿哥点点头道:“此事小弟清楚了,想来这些商人也不是傻瓜,现在范家落了此难,另外几家未免也兔死狐悲,此事不难。”

    八阿哥又道:“另外,你等会去找一下张廷玉,让吏部给各家一个官身,官不需大,五六品即可,至于具体为何官,张廷玉自然明白。”

    “八哥,当初你给范毓馪三品官位二品的顶戴,朝中已有不少人有所非议,如今再给另外几家官身,是不是……?”九阿哥迟疑道。

    “无妨。”八阿哥摆手道:“只是些官身而已,又非授以实职,一纸公文能换得些许利益,这笔买卖算下来并不亏。所谓非常时行非常之事,你如何看不透这点?”

    见九阿哥有些明白,八阿哥又道:“此外,我本想通过范家从南边搞来火器,如今这条路堵死了,但我知道无论是范家还是其他几家一直同北边的罗刹国有联系,这些商人向来唯利是图,在朝廷眼皮底下偷偷摸摸和罗刹国那边交易可不是一两年了。不过也好,如今这倒也是一条路,需知罗刹国的火器同样锐利,你此去替我试探一番,告诉他们如能搞来大批火器朝廷必然重重有赏,到时候这虚衔转为实职也是可以的。”

    “这些该死的家伙!居然还暗中搞这些事?”九阿哥还没回答,边上十阿哥顿时就骂了起来。

    当年大清和罗刹国在雅克萨一战,虽说这仗勉强算是打赢了,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康熙在天下人面前自吹而已。别人也许不知道,他们这些皇子难道还不清楚么?这一战罗刹国总兵力仅仅为八百六十三人,而清军前后居然出动了数万大军,从开战到最后签订协议,前后一共经历了四年之长时间。

    最终,清军在战场上伤亡几千人,其中将领就死了好几个,而且虽然最后勉强打赢了这一仗,但也只是凭着人多和围困对方,使得对方缺乏补给而得胜的。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尼布楚条约中清廷还割让了大片国土国罗刹国,其中更包括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等地全部给了罗刹国,这些领土面积加起来居然高达四十三万平方公里以上。

    所以说,所谓的吹嘘大胜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哪里有一个国家打赢了仗了还割去如此之多领土的道理?亏得康熙还自以为圣明天子,实际上从清王朝第一场对外战争开始,这和谁打仗无论输赢就割自己肉的习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住口!”八阿哥喝止了十阿哥,正色道:“此事你们心里知道就行,千万不得传将出去。如今山西各商家正是朝廷重用的时候,如真逼得他们反了朝廷,就算能抄得其家产又如何?难道有了银子就能变出火器来了么?你们不是不知道明军的火器厉害,只要我大清同样拥有锐利的火器,到时候反击成功,那些商人还不是任凭朝廷处置?就算是罗刹国,哼哼!到时候一样轻而易举灭了他们!”

    “十弟,八哥这是为长远打算。”九阿哥在一旁也说道:“八哥说的没错,此时一切以大局为重,只要我大清能收复京城,然后南下灭明,这天下依旧是我大清的。区区这些奸商根本不足一提,到时候自然会收拾他们。”

    十阿哥虽然心里气愤这些商人的无耻,但在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劝说下也明白这事暂时的确不能在意。既然要用他们,有些事就只能当是不知,但十阿哥心里已经发誓,只要反击成功,他无论如何都要带兵灭了这些王八蛋,让他们尝尝如此做为的后果。

 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晓鸣

    “穆大人您吉……。”

    穆忠明走在北京城的街头上,说起来他祖上也是在北京城里呆过的,只不过后来去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如今的穆忠明已是十四所千户之一,在拿下北京城后,由于考虑到北京的重要性,张冉特意把穆忠明调至北京。

    这可是个好差事,天下人谁都知道,以后这北京城就是大明的都城,虽然现在大明还未迁都,可这也是早晚的事。一旦迁都,北京城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锦衣卫最初就在北京城设置的千户,穆忠明的前途无量。

    身着飞鱼服,腰跨绣春刀,这身装扮走在街上显眼之极。现在的北京城,满清的痕迹已基本褪去,取而代之的已都是大明衣冠,放眼望去,已同南方没什么区别,就连之前满清所带来的“京片子”也逐渐改了正宗的大明官话。

    说起官话来,所谓的京片子从来就不是最初的北京话,后世许多人误解在大明时期北京话就同后世一样。实际上,京片子是满清入关后所带来的,在大明朝时期,真正的官话是江南金陵音,也就是南京语音,也叫中原雅音,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中原雅音就成了汉人朝廷所通用的官话,朱元璋称帝后更是直接宣布中原雅音为大明朝的官话。

    满清入关,占据了北京,经过数十年的演变,用关外口音这才弄出了京片子为官话。如今,大明重复故都,当然要以正宗中原雅音取代京片子。在北京城里,老一辈能说雅音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些日子上上下下的老百姓们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卷舌头,改口学起了大明官话。

    走过一个路口,恰好碰上一人,这人穆忠明认识,说起来他也是满人。不过他算得上是满人中的“败家子”,祖宗的家业早就在他父亲一辈就给挥霍一空,父亲死后,年纪不大的他又没有营生的本事,清廷西逃之时,像他这种满人中的底层一来没有资格跟着走,二来就算走了也担心饿死在半道上,所以一咬牙就留了下来。

    像他这样留下的满人其实不少,而且这些人都已改了汉名,之前满名早就弃之不用,明军进城后他们和其他人一样蓄发换衣,由于他们手上没有沾过血,又属于底层人员,甚至许多人对大清其实没什么好感,在这些人看来,能安安稳稳吃饱穿暖就是天大的好事,谁当皇帝坐天下都无所谓,所以大明对于这些人并未赶尽杀绝。

    恰好,锦衣卫也打算在这些人中挑选一些作为探子,毕竟整个北方大多地方还在清军手里,这些人在锦衣卫手中还是有些用处的。就如同现在穆忠明所碰到的这个白晓鸣,就是穆忠明手下的一个探子,这小子年龄不大,但脑袋还算活络,而且也很听话,就被锦衣卫给挑中了。

    见白晓鸣一见自己就习惯性地要行礼,口里还顺口冒出了满人称吉祥的字眼,穆忠明顿时牛眼一瞪,白晓鸣一个哆嗦立马反应过来,口中的京片子也换了还不利索的官话。

    “卑职见过穆大人……。”

    “你小子再和刚才那样,这锦衣卫就不用呆了。”穆忠明冷冰冰地说道。

    “请大人放心,卑职如果再忘不用大人您吩咐,自己脱了衣裳从哪来就滚哪去。”白晓鸣抬手就抽了自己一耳光,随后毕恭毕敬道。

    白晓鸣虽然在锦衣卫只是个最低的校尉,这个校尉和军中职位不同,在锦衣卫内所谓的校尉只是一个称呼,类同于衙役。可就算是这样,白晓鸣有了这身官皮这小日子可好过许多,相比之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现在简直就是天堂。

    大明朝的俸禄可不低,要知道普通知县一年的俸禄如今定额在一千二百银元,也就是每月一百银元,锦衣卫中小旗每月俸禄等同知县,像白晓鸣这样的最低的校尉也能拿到五十六银元,这笔收入足以比在大清时强百倍。

    正是因为如此,加入锦衣卫后,白晓鸣跑前跑后卖力的很,如此好的差事这天下哪里还有第二个?至于什么大清天下,在白晓鸣看来根本就比不上每日的鸡鸭鱼肉和一壶好酒,要知道在大清时他几乎每天都是夹着尾巴,厚着脸皮到处想办法找钱混日子,至于什么大清的恩典,自他懂事以来就没享受过一天。

    微微点点头,穆忠明正要走,白晓鸣连忙上前一步,压低着声音道:“大人,卑职有事要报!”

    “何事?”

    “这……。”白晓鸣左右看看,欲言又止。

    “去所里再说。”穆忠明见他这副模样也不多问,直接交代了一句,白晓鸣连连点头,随后跟在穆忠明身后。

    片刻后,穆忠明回到所里,在正堂坐下,自然有小旗端茶上来。穆忠明端起茶喝了一口,看了眼站在自己面前的白晓鸣,随后向边上一指道:“坐下说吧。”

    “谢大人!”

    白晓鸣坐下后,这才说道:“大人,城西的荣盛昌有所异动,如卑职所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