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子大恩,巴拉永世不忘!”

    “好!”鄂尔泰制止了巴拉的动作,让他起身后说道:“你现在去收拾一下,明日入护卫队跟随吴大人的人前往漠北,到了那边先替我办一件事,随后你可自由行动。”

    巴拉虽是粗人,但也不傻,甚至可以说聪明的很,他一听就明白了鄂尔泰想让自己做什么了。不过他迟疑问道,以他单身一人如想办此大事恐怕有些难度,这时候鄂尔泰轻轻一笑,转身取出一个匣子来,打开匣子,里面装着两支俄罗斯的短火铳,有了这东西,巴拉成事的机会将大许多,而且巴拉也不是单独一人,鄂尔泰还会有其他安排,只需巴拉暗藏在队伍之中找寻合适机会,做到一击而中即可。

 第五百三十九章 张冉抵京

    “大人,穆千户来了。”

    北京城,承天门,千步廊的西侧,这里曾经是大名鼎鼎的北镇抚司衙门旧址。前明灭亡后,顺治下令改承天门为天安门,此地的旧址也被划归六部所使用,成了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场所。

    朱怡成派兵收复北京城后,大明重新又掌握了北京城的统治,对于满清遗毒当然要进行清理,尤其是皇宫大内,凡是留有满清痕迹者一律清除,而在皇宫之外,一些地名也相应恢复了原有的称呼,其中就有承天门在内。

    而现在,这原本就属于锦衣卫的衙门也重归使用,虽然暂未正式挂上锦衣卫的牌子,但京中许多人都知道,此地已是锦衣卫在北京的最高机构所在。

    张冉是昨夜刚刚到达北京城的,相比董大山,张冉的速度更快,这主要是董大山和张冉的身份不同,作为军机大臣、陆军的大佬,董大山日理万机,出京前必需安排好一系列的工作后才能北上,而且随行人员也比较多,自然快不起来,但张冉就没这个顾虑了,接到朱怡成的命令后,张冉连夜就做好了安排,第二日下午就搭船前往上海,随后再由上海转快船北上,前后仅仅四天不到就赶到了天津,随后快马入了北京城。

    “让他进来。”身着便服的张冉虽脸色憔悴,看起来一路海陆颠簸很是劳累,不过他的精神头依旧不错。

    很快,穆忠明大步来到堂中,远远瞧见坐在正中的张冉,穆忠明快步上前大礼参见。

    打量了一下穆忠明,说起来当初使用穆忠明还是张冉的手笔,如果不是张冉看中他,如今也不会有现在的穆忠明。

    无论是天津之战还是北京收复战,或者是之后的门头沟之战,穆忠明均立功颇多,这才由一个下级锦衣卫一步步登上锦衣卫千户的高位。如今,穆忠明算是锦衣卫在北方级别最高的官员,同样也是掌握整个北京城锦衣卫组织的头目。

    可以说,穆忠明的表现已远远超出了张冉的预期,就连当初决定使用穆忠明的张冉也没想到他会做到如今这样。

    “起来吧。”张冉打量了他一眼,嘴角微微露出笑意,但声音却依旧平淡而冰冷。

    让穆忠明起身,张冉开口问道:“怀安之事查的如何?”

    “回大人的话。”穆忠明毕恭毕敬道:“怀安之事卑职已查明,那些异族的确是罗刹人,而且从其穿着和装备来看并非是普通贼子,而是罗刹国的正规士兵。”

    这话让张冉精神一振,他没想到短短几日穆忠明就查出了结果,原本张冉只是打算用这种方式催促穆忠明,毕竟从接到消息到下达命令再到现在前后也不过五六天而已,再掐去从南京向北京传递消息的时间,就算有飞鸽传讯,留给穆忠明的时间也绝不会超过三日,在这么短的时间穆忠明是如何确认的?

    当张冉带着三分好奇询问此事时,穆忠明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张冉。原来查询此事并不难,当穆忠明接到命令开始着手调查怀安之事时,一方面派人快马到怀安去收集情报,同时在北京城也做了一件事。

    说起他在北京城做的这件事,还得讲到当年满清和罗刹国的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后,满清“获胜”,班师回朝,回到北京时同时还带回了一批俘虏,这批俘虏后来被康熙以“仁政”所赦免,还以这些俘虏为基础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不为外人所知的罗刹八旗,也被称为俄罗斯八旗或者阿尔巴津旗人。

    当然了,康熙着手建立罗刹八旗,并设置罗刹佐领以统帅这些人,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说白了就是用这些罗刹人组成的八旗来体现大清帝国的军事武功和威严。

    不仅设置八旗,而且还在东直门那边安置了这些人,更把一座关帝庙改建成了东正教教堂,以满足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个教堂被称为罗刹庙,也叫北馆,常住于北京城的老人都清楚。

    穆忠明原本就是旗人,对于北京城自然也不陌生,再加上他的家族中就有长辈参加过当年的雅克萨之战,所以对于罗刹八旗的事更比常人更为了解。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就想起了此事,随后派人去罗刹庙那边找寻当初罗刹八旗的老人。

    雅克萨之战至今已过去近三十年,当年的俘虏老的老,死的死,原本的罗刹八旗也因为这些人的凋零早就不复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后人倒还都在,就连最早的那批人中活着的还有好几个。满清逃离北京城时,这些早就被遗忘的人自然不会带走,再加上这些人原本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政治而已,他们的身份谁也不会在乎。

    但现在,恰恰是这几个残存下来的老罗刹人派上了用处,穆忠明把他们找来,让他们仔细辨认了那些遗留在战场上的物品,其中还包括从打死的罗刹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衣物器具等等。

    经过辨认,这些老罗刹人非常肯定地告诉穆忠明,能够有这种装备并穿着的一定是正规罗刹部队,绝不可能是招募的冒险者或者雇佣兵,他们这些人虽老,但都是曾经在罗刹军中任过职的,这点不会认错。

    “这件事做的不错。”听到这,张冉满意地点了点头,有这些老罗刹人的指认,这些异族的来历就可以确定了,看来皇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怀安之战虽然不起眼,可这一战却给大明提了醒,尤其是在战场出居然出现了成编制的罗刹正规军,那足以证明满清已同罗刹国暗中勾结起来。

    对于罗刹国,张冉之前并不了解,虽然他掌管着大明最大的情报机构,手下的锦衣卫遍布四处,可是罗刹国从来没有和大明打过交道,再加上北中国的锦衣卫力量暂时不如南方。

    在前来北京之前,张冉这才恶补了下有关罗刹国的情况,当他得知罗刹居然是一个跨越欧洲和亚洲的庞大帝国,而且当年还同满清在雅克萨打了足足三年仗,最后虽名义上战败却实则却从满清身上狠狠咬下了一块肉时,作为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敏感性,张冉不由得对罗刹国越发重视起来。

 第五百四十章 军团

    “这些罗刹人有多少?”张冉想了想问道。

    穆忠明立即回道:“尚存者还有一十七人,不过堪用者仅九人而已。”

    为此,穆忠明解释了几句,当初雅克萨之战后俘虏的罗刹人共有七百余人,这些人战后基本都被送回国,但有四十人自愿才留了下来,随后被康熙编入八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俄罗斯佐领。

    所以说是俄罗斯佐领,其实真正的罗刹人并不多,就连这四十人中大多也是哥萨克人或者波兰人,真正的罗刹人并不多,而且这些人当初之所以被编入俄罗斯军队来到远东,也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大多都是罪犯。

    所以说,他们被俘虏时的年龄都已不小,最年长都四十开外了,就算年轻的也近三十。这么多年过去,许多人中老的老,死的死,就算活下来的也不足当年的半数,而且因为罗刹人又有好酒的习惯,再加上不懂得养生,这些老人中还算得上健康的也仅仅只有九人而已。

    “这九人眼下都住在罗刹庙附近,如大人想见的话卑职随时可以安排。”

    穆忠明的事办的算贴妥,不等张冉询问就如此回答,张冉暗暗满意。

    “你安排一下,找来让本官见上一见。”

    “卑职这就去安排!”

    穆忠明连忙应了一声,随后在张冉的许可下急急而去,仅一个多时辰后,穆忠明就把这九个罗刹人给领了过来,禀过张冉后,带他们入了堂中。

    “罪民见过指挥使大人……。”

    一进堂中,这九个罗刹老人顿时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地,神情紧张地冲着张冉连连磕头。虽说他们都是上过战场的罗刹人,当年在军中也算是勇士,可要知道时间是把杀猪刀,再厉害的勇士经过这么多年岁月的消磨也早就失去了锐气。何况,在北京这么多年,平淡的生活让他们早就变得和普通中国老人一样了,再加上现在北京城早就换了主人,他们这些罗刹人真要说起来属于八旗余孽。

    锦衣卫是干嘛的,久居中国的他们心里清楚的很,而张冉又是锦衣卫的最高头目,如此一个大人物把他们弄到这来,心中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一想到民间传说锦衣卫的可怕,有几个胆小的罗刹老人甚至情不自禁地打起哆嗦来,脸色也变得苍白。

    “尔等都是罗刹八旗一员?”张冉端坐着,眯着眼打量着这些人,也不叫他们起来,开口就冷冰冰地问。

    “回……回大人的话……小……小的们曾经是……。”一个胆子稍大些的罗刹老人回答道,边上几人连连点头称是。

    “哼!曾经是?”张冉重重一拍桌子,劈头就喝骂道:“大胆刁民!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里还有什么曾经是?”

    下面的几个罗刹老人吓得不轻,刚才开口回话的那人是更吓得面无人色,脑海里瞬间就闪过了张冉大声喊人要把他们都拉出去喂狗的情景,脑袋一晕差一点儿就当场吓昏过去。

    亏得边上另一个罗刹老人连忙开口解释,说他们之前的确是罗刹八旗的一员,不过这罗刹八旗前后并未存在太久,早在十年前,随着他们这些罗刹人的年老,所谓的罗刹八旗就已名存实亡了,而在几年前,随着佐领的去世,罗刹八旗彻底算是散了,唯独只留下一份旗内养家糊口的钱粮罢了。

    等大明打下北京后,就连这份钱粮也彻底没了,所以他们这些老人可以说是无根之萍而已。眼下除了靠着早年的积蓄和子女的奉养过日子外,已同罗刹八旗没了任何瓜葛。

    “还请大人明鉴,我等罪民自来天朝后一直安分守己,当初入八旗也只是身不由己,如今大明拥有四海,我等只想在大明统治下了此残身罢了。”

    张冉冷冷地看着说话的那人,只见那些老罗刹人一副老态龙钟又战战兢兢的样子,的确早已是步入暮年没几年活头了。再说,他把这些人找来原本就没打算杀他们,只是问些话而已,适当地敲打一番就差不多了。

    板起面孔训斥了几句,张冉这才让他们起身,九个罗刹老人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脸上依旧带着惶恐的表情。

    之后,张冉先是问了问罗刹八旗当年的情况,随后又问到当初俄罗斯和满清的雅克萨之战,对于这些往事,这些罗刹老人都是亲身经历的,当然不会忘却,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回答,但随着话匣子打开,众人开始你一句我一言,详细描述了当年的情况,张冉饶有兴趣地坐那边听着,只是适当时候插问几句。

    等他们说的差不多后,张冉又问起了眼下的事,早在一旁的穆忠明当即上前,拿出了已准备好的那些证物,这些东西其实几个罗刹老人之前都辨认过,对此当然不会陌生,当即异口同声地告诉张冉它们的出处。

    他们的回答同穆忠明之前汇报的差不多,根据这些罗刹老人所分辨,怀安的异族军人正是沙皇俄国的正规军,但有点不同,那就是他们讲述的更为仔细,从这些证物的细节来看,这支正规军的来头不小,应该是属于沙皇军团中正规军,相比他们这些当年参加雅克萨之战的军人更为精锐。

    在这时代,俄罗斯的军事编制还未像后世那样统一,但大致的轮廓已经展现,除了最初建立的枪骑兵军团和骠骑兵军团外,哥萨克军团也已建立,除此之外还陆续建立了近四十个常备军团,这些直属沙皇的军团才能算得上是沙皇俄国真正的中坚力量。

    至于当初参与雅克萨之战的那些军人,说白了就是由罪犯和佣兵还有一些退伍军人组合的二流部队,也就是预备役性质的军队。同真正军团的士兵相比,他们无论是待遇还是战斗力都要差了不少。

    听到这,张冉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对于罗刹国的战斗力他之前已有所了解,再加上刚才这些老罗刹人所讲述的雅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