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将军,大帅等候您多时了。”
杜原点点头,不置可否地跳下马来,随后大步向府中走去,可还没等他走几步,后面就一片喧哗。
回过头,只见跟在他身后的护卫被拦了下来,正同总督府的督标亲兵争执着,杜原顿时皱了皱眉头,刚前上来请安的人见此连忙出来训斥了督标亲兵几句,随后陪着笑对杜原说:“杜将军,过府议事带如此多人恐怕不合适吧,这可是漕运总督府,可不是将军的兵营呀。”
“怎么?赫大帅难道是担心我杜某对他不利?”杜原冷笑问道,其实之前杜平所说的他他并非没有想法,作为一员参将,尤其是能让岳钟琪看重的将军自然不是庸人,如今见总督衙门的人拦住自己的亲兵不让进,他顿时起了疑心。七八中文 78
“这怎么会。”那人陪着笑脸连忙道:“杜将军乃朝廷良将,又是岳大帅的得力干将,身负淮安安危,就连我们大帅都是敬重有加,大家都是为了我大清,为了朝廷办差,哪里有利不利的说法。不过……杜将军请看,这毕竟是我漕运总督的衙门,今日将军如这么多人一起进去难免不太好看,朝廷的体面还是要走的,卑职以为杜将军不放心的话,带十人入府即可,至于其余兄弟暂时在外等候歇息一下。”
杜原听后倒也觉得有理,自己带了近百人如果全部进入总督衙门的确是不好看,而且未免会给赫寿带来什么想法。把大部留在衙外,带十人入府倒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说无论是赫寿还是文栋都是文官出身,自己身经百战,再有十个亲兵在侧,就算有意外也能支持到救援,而且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议事又不是闹事,真弄僵了的确不合适。
“你这人倒是机灵,之前怎么没见过你?”杜原打量着对方笑问。
那人连忙笑道:“杜将军贵人多忘事,卑职姓刘,不过职卑位底,之前可是随同我大帅见了将军好几面了。”
“哈哈哈!”杜原大笑起来,随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第五百七十二章 谢千户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总督衙门里挂着几盏气死风,有气无力的烛光在昏暗中闪烁着,这里杜原来过好几回并不陌生,径直走了进去,很快就到了前堂。
“大帅和文大人在后堂等将军您。”之前那人引着杜原向后继续走去,杜原也没多想,直接跟着对方继续走,过了前堂是一条回廊,穿过这条回廊就是后堂,后堂那边点着烛光,相比四周的昏暗显得异常明亮。
“杜将军,请!”到了地方,那人陪着笑道,并没有让陪同杜原的亲兵止步的样子,不过杜原还是先停下了脚步,回头对跟随后面的亲兵道:“你等在外侯着。”
“嗻!”亲兵连忙应了一声,各自散开守在厅外,杜原整整衣冠,大步迈了进去。
相比前堂,后堂要稍小些,陈列也同前堂有些不同,正面的是主客两张太师椅,而前两旁各自摆着三张椅子,堂中挂着幅画,夜里也看不清楚是谁的手笔,不过还是能分辨出画的是一幅山水,后堂的四角各有一盏灯,里面的烛光很是明亮。
进了后堂,刚向前走了几步,杜原就停下了脚步,他疑惑地向前望去,却没看见应该在这等候自己的赫寿和文栋,堂中的椅子没有任何人坐着,空荡荡的除了自己只有跟随自己一起进来的那人。
“赫大帅和文大人呢?”杜原回头问道,话刚一出,只见那人笑道:“杜将军稍安勿躁,两位大人恐怕在忙其他事,您稍等片刻,过会就能见着。”
“忙其他事?”杜原心头有些恼火,这赫寿把自己请来反而人又不在,这夜里还能忙什么事,正当他要斥问对方的时候,只见那人已经回身掩上了堂门,一个转身又面对着自己。
当对方转身的瞬间,杜原的眼睛猛然睁大,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同时一手下意识地向腰间摸去。
“杜将军,您的刀再快也快不过这玩意,还是请您不要做无劳的举动,以免卑职一紧张动了手指。”
对方手中握着一把火铳,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杜原,脸上依旧是同刚才一样的笑容。
“你想干什么?赫寿呢?还有文栋他们人在哪里?”杜原心中一沉,摸向腰刀的手停在半空,他的脸色极为难看。
“杜将军,我刚才说过,两位大人在忙着其他事,杜将军要想见还请稍安勿躁,这长夜漫漫,时间有的是,想来杜将军匆匆而来向来也累了,不如坐下喝杯茶,歇息着等上片刻?”
那人手中的火铳指向杜原,说话虽然客气,但语气中却但着不容置疑的警告。
杜原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人手中的火铳,心中既有愤怒同时又有悔恨,之前在来前,杜平就旁敲侧击劝告他赫寿和文栋似乎有所异动,但他并未把这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作为清廷要员,而且又是满人的赫寿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大清,杜平所言只不过危言耸听而已。
但谁想,才过去没多少时间,杜平的话就被印证了。看来今日所谓的请自己过府议事完全就是一个圈套,是赫寿和文栋为引自己过来而设下的圈套。眼下,这两人不见踪影,而现在又有人拿着火铳对着自己,言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分明就是想就此控制住自己。
“怎么?你以为区区一把火铳就是逼我就范?”杜原冷笑道:“你要知道外面就是我的人,只要我喊上一声,你一把火铳又能对付得了几个?赫寿和文栋在哪里?喊他们出来!如是一时糊涂,我可既往不咎。”
“哈哈哈,杜将军还真是会开玩笑。”那人笑了起来:“既往不咎?杜将军以为赫大帅和文大人是三岁小儿?再说了,杜将军虽然说的不错,一把火铳的确对付不了这么多人,但是仅仅对杜将军您却也足够了!”
“来人!”杜原猛然一呼,作为一个将军,他可不是普通人,他可是从尸山血海中经历过的战将,如何被这场面给吓倒?如果就这样就范那他也不是杜原了。
他的亲兵就在外面,冲进来也就是片刻的功夫,而且对方一把火铳只能击发一次,只要自己的人一冲进来,场面还有扭转的机会。
所以杜原等对方话音刚落,心中一硬顿时就喊了起来,同时身影向前扑去,试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对方。
可谁想,他的喊声刚出,耳边就听得一声轻微的噶哒声,同时一声霹雳响起,眼前火光一闪,杜原只觉得自己的左臂似乎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猛推了一下,随后再也控制不住身体,向前倾的人一下子朝着后仰去,随着这股巨力,杜原的身体猛然向后一歪,随后倒在地上。
一股清烟从那人手中的火铳冒出,那人站立的姿势丝毫未变,只见他随手抛去手中的火铳,然后变戏法似地又从怀中取出一支火铳,枪口依旧对准了倒在地上的杜原。
而这时候,堂外一片喧哗,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和如同爆豆子似的枪响,片刻后,惨叫声又响起,随后又有着刀剑的声音,前后仅仅一瞬,这些声音又很快消失了,堂外又平静了下来。
“杜将军,真是遗憾。”那人打量着捂着左肩,试图努力坐起却又无能为力的杜原摇头道:“原来只想让杜将军好好冷静一下,谁想会这样,哎,真是可惜了外面的那些兄弟们。”
“你你把他们如何了?”杜原只觉得大半个身子已失去了知觉,剧烈的疼痛一阵阵袭来,额头满是汗水,脸色也变得苍白。
“杜将军刚才不都听见了么?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只可惜杜将军选错了方式连累了他们啊。”那人摇头叹道,似乎真的为此而觉得惋惜一般。
“你你究竟是何人?赫寿和文栋又在何处?”杜原咬牙切齿问道。
“赫大帅和文大人自然正在做该做的事,至于卑职嘛,杜将军还真是贵人多忘事,之前在衙前就说过,卑职曾随同赫大帅见过杜将军,既然杜将军现在又问起,卑职就自我介绍一下,卑职姓谢名光,是大明锦衣卫江北所千户。”
第五百七十三章 乱起
“你是谢光?”杜原两眼圆睁,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原本,他只以为这人是赫寿的心腹,谁想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谢光。要说起谢光,还得讲当初朱怡成重建锦衣卫的时候,那时谢光就是负责组建锦衣卫的一员。
谢光此人可算得上是锦衣卫的老人,但他的名声并不大,而且在锦衣卫几年中,由于谢光经常只是负责情报收集工作,常在四处奔波,身份隐秘,很少在外人面前显露,更不为外人所知。
不过谢光在锦衣卫内部名气不小,作为张冉手下的干将,谢光被称为四大金刚之一,就像现在在北京赫赫有名的穆忠明,同样也是排列为四大金刚,但从排名而言,极少为外人所知的谢光反而在穆忠明之上。
作为清军在江北的主要将领,又是岳钟琪所看重的人,杜原当然听说过谢光的名字,但他万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谢光居然是这副貌不惊人的模样,而且还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既然知道了对方身份,杜原也再无侥幸。传说中,谢光此人心思缜密,又手段毒辣,如今落到了对方手里,虽然有自己的不慎原因,可既然谢光出手,就算自己不过府自投罗网,恐怕也有后手等着自己。
“你你杀了我吧。”杜原闭上眼道。
“杜将军就如此不惜命?”谢光不缓不急的声音响起。
“惜命?呵呵。”杜原笑道:“老子自从军以来这条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别以为拿住了老子你们就能成事!谢光你要是一条汉子,就给老子一个痛快,也省得老子自己费力。”
“好汉子!”谢光拍拍手赞了声:“想死还不容易?可活着更难,我知你痛心外面的兄弟,可是杜将军,难道你军中数千人就不是你的生死兄弟了?你如果这么做,就是把他们置于死地,你就忍心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向黄泉?”
“哈哈哈!”杜原睁眼大笑起来:“那也要看你的本事!你别以为拿住了老子就能让老子就范,进而控制整个淮安。谢光呀谢光,还有赫寿、文栋这两个反贼自以为得计,我呸!老子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皇上!大帅!末将先行一步!”
说完,杜原毫不迟疑地用力一咬,谢光神色一变,身体向前迈了半步,但马上就又停住了。
随后只见杜原口中涌出鲜血,一张脸的神色变得扭曲痛苦,在地上挣扎了几下随后就慢慢不动了。
“哎,何必如此。”谢光低声叹道,他倒没想到杜原如此决断自尽。当一个人铁着心要死的时候,是任何手段都阻止不了的,只可惜原本他打算拿住杜原,令其让手下放弃抵抗。
这样的话,不仅淮安能顺顺利利地拿到手中,而且有了杜原的配合,淮安还能有一支不俗的力量。
但杜原这样一死,这个计划就彻底落空了。接下来淮安不仅要面临杜原部队的反抗,而且还会出现许多不确定的变数。
不过谢光倒不是太担心,自己早就做好了准备,如今这时候杜原的营中已开始乱了,他的部属和赫寿、文栋的人开始按计划进攻清军驻扎在淮安城中的营地,杜原虽然是淮安的主将,可要知道淮安的部队并非全部驻扎在城内,而是大部驻扎在城外的,城内只有一营人马。
所以,这也是谢光决定在天黑后开始行动的原因。因为这个年代,天黑后城门就会关闭,城内外基本隔绝。而且关城门之前城墙那边会有一次换防,赫寿作为漕运总督,文栋又作为淮安知府,他们两个地头蛇也并非什么本事都没有,借此控制住城门,以阻隔城内外还是做得到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杜原在城中的那一营部队了,对此谢光也不太担心,军营那边早就安排好了,等拿下军营,淮安府就落入明军之手。但随后能不能守住淮安,这就要看运气了,如果杜原不死的话自然有十足把握,可现在杜原死了,在城外数千清军的攻击下,淮安能不能顶住极为难说。
从时间来看,自己派去联系朱一贵的人应该早就到了,以他对朱一贵的了解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假如能顶到援军,这事就能大成,就算在援军到来之前淮安丢了,对于江北战局来讲也不是无任何益处,至少他在清军心腹处狠狠来了这么一下子,清军部署大乱,明军趁势而进是必然的。
谢光的盘算并没错,的确如他安排的一样,当他在总督衙门发动的时候,锦衣卫的人和赫寿他们的人轻而易举就接过了没有任何防备的城防,而同时,早就做好准备的起义军开始进攻杜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