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问的,直说就是。”十三阿哥直率道。

    阿扎兰点点头道:“王爷对于朝鲜是打算行当年太宗事还是太祖的手段?”

    十三阿哥没想到阿扎兰会问这个问题,阿扎兰这么问其实就是想知道十三阿哥对于朝鲜的真正态度。究竟是要和当年皇大极一样留着朝鲜,或者还是和当年努尔哈赤曾经想的直接灭掉朝鲜,这个问题其实阿扎兰一直放在心上,之前不问那是因为朝鲜那边还未表态,十三阿哥也未像现在这样迫切,但现在既然十三阿哥提起,他就不得不问。

    十三阿哥想也不想直接笑道:“我当你要问什么,放心,我的脑子没有糊涂,太宗雄才大略,我等子孙自然效仿祖宗。”

    听到十三阿哥如此说,阿扎兰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也感到有些欣慰。

    他就担心十三阿哥急于求成,一旦那么做了必然会引出许多麻烦。而现在十三阿哥这句话给他吃了定心丸,阿扎兰也放心下来。

    “既然如此,我觉得王世子是个不错的选择。”阿扎兰胸有成竹道。

    “咦,这是为何?”阿扎兰的话让十三阿哥有些意外,原本他以为阿扎兰会说延礽君李昑,或者延龄君李昍,可谁想到他选择的却是王世子李昀。

    毕竟他们都清楚王世子李昀的情况,虽然说王世子李昀是朝鲜国的储君,可实际上他的储君位并不安稳。一来是因为李昀的生母张禧嫔的原因,二来是李昀在其生母死后受了刺激,身子一直不好。三来是李昀没有子嗣。

    这三点一直是朝鲜国内反对王世子的派系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也极为正当。如果不是李昀年长,在生母出事之前一直性格仁厚,在国内有不少支持者,再加上朝鲜国王李焞一直未行废世子之事,这才稳稳坐在储君的位置上。

    “延龄君李昍最幼,而且身体并不好,再者他也未有子嗣,从这两点来讲于王世子相同。如扶持于他,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多也就维持关系即可。”

    阿扎兰先说了延龄君李昍,十三阿哥听后微微点头,接着继续听阿扎兰往下讲。

    “延礽君李昑却同其兄其弟不同,此人有其兄当年的仁风,而且身体健康,已有子嗣,朝鲜国中有不少人认为以其替王世子是最为合适的。但是王爷,您别忘了,如果朝鲜国中国君、储君都在,而群臣都知延礽君仁德,却一直未能换储,这其中的意义难道您不明白么?”

    这话一出,十三阿哥顿时就反应过来了,他马上就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康熙其他诸子的情况。

    一想到这些事,十三阿哥嘴边的肌肉就情不自禁地抽动着,当年康熙废太子,故意由让群臣推荐太子,转而囚了大阿哥,训斥八阿哥一党……这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因为大明的突然北击和满清的内斗,让所谓的八贤王行险逼宫,侥幸捡了便宜,哪里会有后来的那些事发生?

 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

    十三阿哥对建兴皇帝是恨之入骨,虽然名义上建兴是大清的皇帝,是十三阿哥的八哥,可是在十三阿哥心里从来没有把他当成皇帝看。

    在他看来,大清的皇帝是康熙,能够继承康熙之位的只有自己的四哥,那怕就是当年的太子二哥继位也好过现在坐在宝座上的八哥。

    其他的不说,仅仅是这个当年所谓的八贤王,如今的建兴皇帝,自他掌握大清权利后,这大清就变成什么样了?

    对外,在战场上对大明是一败又败,如今就连整个中原全丢给了大明。对内,打击兄弟,任人唯亲,把大清搞得是一塌糊涂,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为人君当天子呢?

    想到这,十三阿哥就忍不住捏起拳头,牙齿更咬得暗暗直响。

    “王爷!”阿扎兰轻声唤了一声。

    十三阿哥这才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吸了几口气,恢复了平常。

    “延礽君李昑的情况我知道了,但我不明白一件事。”十三阿哥幽幽地问道。

    “王爷请问。”

    “如我扶持延礽君李昑争储,挑起朝鲜国中内斗加剧,这对于我大清并非是坏事,为何又不能做呢?”

    “王爷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阿扎兰点点头道:“扶持延礽君李昑争储的确可以起到如此效果,何况朝鲜国中支持他的人也是不少。但是王爷,一旦朝鲜内乱大起,对于我等又有多少好处?王爷可想过否?”

    “这……。”十三阿哥顿时一愣,阿扎兰的话提醒了他。是啊!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成为后盾的朝鲜,如今朝鲜国中无论是国王、世子、王子、各派势力等等错综复杂,但这些都和他没有太多关系,而他需要的是借用这些复杂的势力来达到他的目的,从朝鲜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至于朝鲜国中最终会变成什么样,是打出脑子来还是一片和气,也同大清无关。所以,所谓的扶持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大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究竟做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把握。

    阿扎兰比自己想的深,在阿扎兰看来,手段仅是手段,不管朝鲜怎么样,目的才是第一位的。

    缓缓点了点头,十三阿哥叹声道:“这事你比我看得清楚,我是自在局中不自知啊!亏得当初想起朝鲜还是我的想法,可最终还需靠你来实施呀。哎,当年先皇常说我有侠气,可为一良将,那时候我心中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先皇夸奖于我。如今回头再想,这哪里是夸奖,还是先皇看人看得透,如果是四哥在此,恐怕他早就想到了这些……。”

    “王爷不必如此,其实王爷如今已做的极好了……咳咳咳……咳咳……。”阿扎兰出言安慰,但话没说完就剧烈地咳嗽起来,一时间停息不了,脸色涨得通红。

    见他如此,十三阿哥急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抚胸,还端来茶水让他喝,好一会儿阿扎兰的咳嗽这才渐渐停止,涨红的脸也恢复了平常。

    “你无事吧?”

    “让王爷见笑了,我这身子骨,一到气候变换之时就容易这样。今年开春后一直用药,有好些日子没这样咳嗽了,原本以为大好了,谁想依旧……。”阿扎兰轻声说道,同时微微摇了摇头。

    作为老朋友,十三阿哥自然是知道阿扎兰的身体的,他一向身体不好,据说是当年在娘胎中就带来的,小时候就经常小病不断,尤其是在浊气的地方更容易生病。

    当年阿扎兰在北京被授一等侍卫,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不是后来病重一场,恐怕阿扎兰早就成为大清重臣了。可惜就是因为这身子骨,阿扎兰无奈返回关外修养,这些年远离浊气,身体倒是康健了许多,原本十三阿哥都以为他大好了,谁想还是未能断根。

    “这些日子无需操劳,再静养几日,这药还需继续吃。”十三阿哥轻声叮嘱着。

    “我知道……。”阿扎兰表情倒是很平静,或许多年的病他早就习惯。

    “王爷,漠北之事您是如何看的?”十三阿哥没想到,阿扎兰突然间问起了漠北之事。

    一想到漠北如今的情况,十三阿哥就忍不住暗叹一声,当初自己前往漠北,企图求助于土谢图汗部,意图联合漠北三部为己所用,从而同建兴相抗。

    可惜的是,土谢图汗部目光短浅,不听他劝,不仅不肯帮他,反而意图软禁于他。至于其余二部也是墙头草,各自打着算盘私下搞着小动作,他们似乎觉得只要自己这样就能两头讨好,而且拿自己当成筹码来获取利益。

    谁想到建兴皇帝如此毒辣,直接联合了罗刹国和蒙古各部以雷霆万钧之势趁三部不备突兴刀兵,面对如此强敌和多方围攻,毫无准备的漠北三部如何能抵挡得住?就此三部成为了历史,而如今漠北也被各方瓜分。

    如今控制漠北大部的是罗刹国,这场战争中罗刹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地盘,并且收拢了战败的三部牧民,使其在远东力量大增。

    至于靠南边的,自然被其余蒙古各部所瓜分,得到好处的人可是不少。其中科尔沁蒙古获利最多,毕竟他们离漠北三部原来的地盘就近,再加上其部一直都是大清忠狗,为了表彰科尔沁蒙古的忠心,建兴皇帝故意做了如此安排。

    十三阿哥缓缓说了自己对漠北三部的看法,同时也表示了对其自寻死路的愤怒和惋惜。假如当初漠北三部能够全力支持于他的话,哪里会有后来的事?而且现在他除了关外之地还有漠北的力量在手,也不会有如今的烦恼,对付目前情况将更轻松许多。

    “王爷说的没错,土谢图汗部等鼠目寸光,只是可惜了漠北大好草原。不过王爷,我问的并非是已灭的三部,而是罗刹国。”

    “罗刹国?”十三阿哥顿时一惊,情不自禁站了起来,难道说罗刹国现在已有南下的举动?自己怎么不知道此事?

 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

    见十三阿哥如此反应,阿扎兰连忙说罗刹国暂时未有举动,如今拿下漠北大片领土后,罗刹国正在经营漠北,同时不断移民那边。漠北地域广阔,一时间恐怕是不会南下的,再者建兴皇帝那边不是一直都想让罗刹国出兵联合其部南攻大明么?但罗刹国却未作出丝毫回应。

    “那你提罗刹国又有何意?”十三阿哥有些不明白地问。

    “火器!”

    阿扎兰轻声说出两字,这两字顿时让十三阿哥愣了一下,随后有些明白过来了。

    十三阿哥是和大明打过仗的,自然知道火器的厉害。当初在直隶一仗虽说他是中了明军的圈套,可如果不是因为明军锐利的火器,十三阿哥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此战过后,十三阿哥更明白了大清和大明的差距在哪里,面对日新月异的火器,依旧以弓马为主的清军很难抵抗大明的力量。

    其他的不说,仅仅只说火枪吧,如今大明军队,尤其是新军的火枪是大明最新研制的隧发枪,这种火枪无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远超普通火枪,再加上大明的军阵和火炮,在战场上发挥出的力量是极其惊人的,普通的骑射在这种火枪部队的攻击下根本就无法抗衡。

    而在满清这边,火器的比例低下不说,就连火枪也远远不如大明。作为统帅过大军的十三阿哥非常清楚,就算是满清最精锐的火器营,他们手中的火枪也是老古董,有些甚至是百年前前明的遗留下来的东西。

    不仅是火枪,大炮同样也是如此。盛京是有装备大炮的,但那些炮的历史可以说比大清还长。那些还是当年后金在关外和前明作战时的战利品,这些玩意虽然看起来还算样子,但领教过大明新式火炮的十三阿哥却清楚,它们仅仅只能吓唬人罢了。

    其实这点不仅是十三阿哥,就连建兴皇帝也是一清二楚。正是因为如此,建兴皇帝已在研制新式火器,不仅仿造各式火器,还不断从罗刹国那边采购以装备清军。

    这点,十三阿哥倒是觉得建兴皇帝是做对了,可惜的是就是做的太晚了些,假如大明在江南崛起的时候大清就能反应过来,或许这天下也不会到如今的局面。

    “你的意思是从罗刹国那边购入火器?这恐怕有些难度吧……?”十三阿哥心有所动,却同时又摇了摇头。

    “为何不试试呢?”阿扎兰倒不以为然,开口道:“关外比不上关内,资源缺乏,更无良匠,如需仿制难上加难。我看这罗刹国一向唯利是图,是极其贪婪之辈,再者关外乃我大清祖宗之地,直接向罗刹国购入火器也是理所当然的,就算西边知道了又如何呢?”

    “这个……。”十三阿哥依旧有些迟疑,毕竟他在关外的情况现在还瞒着西安那边,因为他手上的力量不足,眼下不仅是大明,就连满清中枢也无法抗衡,假如此事被建兴皇帝知道,天知道他会如何办。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打算把雍亲王接来关外,奉其为主,十三阿哥有自知之明,这天下如果说谁能和建兴皇帝抗衡的,在满清中也唯一只有他这个深不可测的四哥了。

    “王爷,如果您信我的话,这件事我来替你办,如何?”看出了十三阿哥心中的顾虑,阿扎兰在一旁建议道。

    十三阿哥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阿扎兰的建议,同意让他出面私下去办,但必须要保证不能泄露秘密。

    几日后,吉林将军孟俄洛悄悄来到盛京,同十三阿哥等人见了面,关起门来几人深谈了几日,之后孟俄洛如同来时那样又悄悄地离开了盛京返回了驻地。

    再过几日,朝鲜那边的物资终于过江运到了,这一天十三阿哥亲自带人去接,当看见一车接着一车的物资,还有连同运输物资的几千朝鲜人随之同来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